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轩辕圣灵石 >

第292部分

轩辕圣灵石-第292部分

小说: 轩辕圣灵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陆琳琅施展法术,将林逸仙等人弄醒了。

    看到周围并无异样,只是眼前多了个美貌的姑娘,林逸仙等人也皆有些奇怪,还以为是自己太累的缘故而昏睡过去,此时的他们均将陆琳琅误认为便是那戴着帷帽的女子。

    “原来这便是姑娘的真面目,出水芙蓉的样子……”林逸仙问道:“姑娘,你怎么……”

    “这姑娘姓陆……”李天启忽然停住,他向陆琳琅看去,显然他不知道该不该透露陆琳琅的姓名。

    陆琳琅腼腆地轻声说道:“我是陆琳琅。”

    鄂尚收回了心神,当即笑道:“原来是陆琳琅姑娘啊,名如其人,好看。我是鄂尚,茅山道士。”

    陆琳琅脸色更红。

    徐少宇拱手示意,“在下徐少宇,见过姑娘,打扰了。”

    “啊?”林逸仙却惊讶得嘴都合不拢了,她道:“你是……琳琅?”

    话方出口,她忽然感觉自己的态度与现在的身份不符,于是连忙拱手施礼道:“云山见过陆姑娘。”

    李天启说道:“你们显然误会了,她并非那帷帽女子。”

    “啊?”

    “那她……”

    李天启对着林逸仙问道:“云山公子,你是不是与那帷帽女子见过面?”

    “怎么?她不是她?”林逸仙有些糊涂了,她说道:“我并未与那帷帽女子见过,等等……”她好像想起了什么,“你这么一说,我好像想起了什么,似乎偶然在街上遇到过,她给人的感觉有些奇怪……”

    李天启说道:“这就对了。”

    也不知道祈梦涟漪打的什么注意,显然是她读出了林逸仙的心中所念,这才知道了李天启在长安的事实,这也可以从祈梦涟漪的方才所言中可以得知,而她却又恰恰收到了纥干承基安排人在诸多客栈要伏击李天启等人的消息,于是便有了方才那一幕。

    徐少宇并不明白其中的事情,于是向李天启问道:“天启兄,方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帷帽女子是谁?”

    李天启这才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大家都感觉到了虚惊一场,居然连什么时候中了别人的招数都不知道。

    徐少宇更是汗颜,他毕竟多年行走江湖,江湖经验丰富,但还是没有提防到这层。

    此刻夜更深了,徐少宇和鄂尚各自找好了房间歇息去了。

    正厅里只留下了李天启、林逸仙、陆琳琅三人。

    他们已经有多年未见,虽然明日就要赶路出关,不过却发觉好多话要说,于是也顾不上劳累,絮絮叨叨讲了起来。

    陆琳琅与童老曾在莲花山下寻找过李天启,却无奈乱石堆叠,根本就无从发现,虽经过多番努力,最后也只能无果而回。

    陆琳琅并不愿意相信李天启就这么被埋在乱石之下,她还是日日夜夜向女娲神祈祷保佑李天启平安归来。现在他终于平安回来了。这是她的心愿。

    这些年来,陆琳琅得到童老的指点,功力更甚从前,而且术法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不过在指点陆琳琅后,童老却因为对子机墨突然失踪一事感到有些蹊跷,而且似乎还感到被其蒙骗,避免因墨子机关术的出现而导致天下,他已经不得不动身去寻找了,而陆琳琅也再次独自一人寻找着族人和师父的踪迹。

    既然与李天启再次遇上,而陆琳琅知道李天启与自己的目的是一样,于是便毫不犹豫地选择加入了队伍之中。

    次日清晨,一行五人悄然潜出了长安,往北而去……

    出了长安向北而行,完全感觉到了塞外大漠的气息,虽然远远未到,不过还是能从迎面刮来的大风中感受到一丝干燥的沙尘的味道。

    众人皆备好了随身之物,在玉门关下更是将快马换成了骆驼。林逸仙虽然匆忙离家,不过她身上带着诸多珍宝金银,花起钱来当然也不计多少。

    李天启曾问过徐少宇,楼兰的位置,不过徐少宇也不清楚具体的方位,但他让李天启放心,他对于楼兰大致的方位还是有信心,而且他还弄到了楼兰藏宝阁的内部图。

    但李天启曾清晰得记得,徐少宇曾说过要打开藏宝阁,还需要钥匙,那钥匙又在什么地方呢?

    不过徐少宇却笑而不语,也不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

    李天启的目的当然不是藏宝阁,而是楼兰,只要找到楼兰,兴许可以再次遇到雷炎蟾母也许就能找到他的娘亲。

    想到这里,他也就没有再多问。

    而对于此刻在东宫中的师父夕林,已有郡主的照顾,而且杨文也时常在宫内行走,想必一时应该也不会出什么岔子。

    他们一行低调北行,路上遇到的行人越来越少了,两日后玉门关已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第三百九十一章 塞外之地() 
楼兰,传说位于北方大漠之中。

    不过仅仅只是传说,并没有人知道它的确切位置。

    北出玉门关就是往突厥的方向而去了。

    玉门关也称阳关。

    许多知名诗人曾作过关于玉门关的诗句。

    此时的玉门关给李天启等一行人的感觉那完全就不像中原之地了,周遭的环境显得黄沙漫漫,异常的冷清。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便是玉门关的写照吧。

    虽然玉门关城高墙厚,不过城墙都是黄土铸成厚厚的泥墙,经过风雨的侵蚀,已显得有些老旧,可以从上面看出这些城墙还是经过了修缮,只不过东一块西一块的,尽是补过的痕迹。

    守着关卡的卫兵只是简单询问了他们此行的目的,然后便放他们出去了,不过却提醒他们在外小心,突厥骑兵不时也会袭击商队,或者是抢夺过路的行人。

    李天启等人骑着高大的沙漠之舟,缓缓前行,通过了玉门关。

    出了玉门关后,数里外的景色一望无际,都是丘陵,风蚀岩等,与中原满目都是草木区别甚大。

    徐少宇看来早已对楼兰之行有所准备,因为出了玉门关后岔路较多,而且都是羊肠小道,但徐少宇却像是认得方位而一直在前方带路,鄂尚则走在他的旁边。

    李天启对于此行可是毫无方向的,他并不知道雷炎蟾母要带他去楼兰何处,因此也只能依靠徐少宇带着找楼兰了。

    正值冬季的时刻出塞北,更显清冷。放眼尽是丘陵,只有稀疏且光秃秃的树木出现在远处时才感觉到有些生气。

    这里显得很干燥,风沙随时袭面而来众人不得不用纱巾蒙住了脸面,此刻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白云投射下来,并没有给人一种刺眼的感觉,反而有一种暖意。

    骆驼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但却很稳健,驼铃叮叮当当响着,伴随着他们有些困乏的旅程。一道戈壁滩接在草场的尽头,洼地下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河面上异常平静,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碧蓝的天空。

    他们已走了十里地了,虽然不算累,但徐少宇却提醒大家在此歇脚,并让骆驼喝足了水。

    不用问,过了此地,估计就是踏上干燥的沙漠地带了。

    此地有不少灶坑的痕迹,看来不少人行经此地时都会在此歇脚,生火造饭。

    众人将行囊从骆驼背上卸下,鄂尚便牵着五头骆驼沿着那条小河走去,那小河边有一片草地和灌木丛,可以让骆驼吃个饱。

    徐少宇与他们打声招呼后则往一处高地走去了,看来他是要确认行进的方向。

    李天启等人在附近灌木丛中折了一些干燥的木头,藤条,用来生火烤东西吃。

    没一会,火势渐渐旺了起来。

    三人相视了一眼,林逸仙忍不住笑了起来。

    李天启问道:“逸仙,你笑什么呢?”

    林逸仙说道:“我是笑我们可真有缘分,时隔多年,现在我们又聚在了一起。”

    陆琳琅道:“是啊。虽然其中变化颇大,但我们还是又在一起了,仿佛回到了当年。”

    李天启说道:“我们琳琅的话现在是说得越来越好了。俨然一位本土长大的姑娘了。”

    陆琳琅登时粉脸通红。

    林逸仙却道:“虽然如此,不过她还是容易害羞啊。”

    三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没一会已将玉米、烧饼、肉脯烤熟了,李天启便叫了徐少宇和鄂尚回来用餐。

    这一路上大家也都相互认识了,只不过徐少宇却变得有些沉默起来,鄂尚则还是与此前一样大大咧咧的。

    李天启察觉出了徐少宇的变化,似乎踏入塞北以来,他就经常独自一人在想着一些事情,有时问话他都像是没有在听似的。

    一个时辰后,众人已休息足够,而骆驼也已喂饱喝足,便开始动身往戈壁去了。

    此时已是午后,薄薄的白云不时将太阳遮掩起来,地面上的光线忽明忽暗,就连草地也渐渐被黄沙所替代,树木越来越稀疏了,偶尔走上一里地,才能见到一两株稀疏的杨柳。

    在徐少宇的带领下,众人从塞外小路走进了真正的荒野之中,此时早已没有了道路,更不容易判断方向。

    头上的太阳逐渐西斜,渐渐将众人的影子拉长,此时的地势起伏平缓,地面上覆盖着大片的砾石,矮小的野草顽强地从略微潮湿的石缝中生长出来,却又更突显了孤独的味道。

    “咦?那是什么?”鄂尚伸手往右前方一指,徐少宇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坑。

    “我们过去瞧瞧。”徐少宇说道,便拨了一下绳索,骆驼便朝着那巨坑去了。

    鄂尚回过头来向着数丈后的李天启等人做了个手势,然后便跟在徐少宇后面,往那边去了。

    待李天启等人来到巨坑旁时,徐少宇和鄂尚早已从骆驼上下来,走到了巨坑里查看了一番。

    巨坑占地足有两三亩地,呈圆锥形,最深处约有五六十丈高,里面的地面虽然铺上了厚厚的沙土,不过还是可以看出略显有些湿润。

    有一块暗黑色的巨石从那些沙土里露出了一角。

    徐少宇从深坑里走了上来,对着站在巨坑边李天启等人说道:“这是飞来石。未曾想居然能在这里发现这么大的一块。”

    李天启问道:“什么是飞来石?”

    徐少宇指了指天上,说道:“天上,宙宇。兴许是玉皇大帝对下界不满吧。那里面有一块巨石,估计有一两丈宽高。不过就是这样大小的石头,便将这里撞成了这样。”

    林逸仙咋舌道:“一颗这么小的石头掉落这里居然会造成这么巨大的坑,若掉落在长安城里岂不是会造成很大的?”

    徐少宇道:“是的。”

    “飞来石?”李天启想起了与妙乐、葛秋在那片树林里曾看到天上掉落的火球,“莫不是火球一样的,拖曳着一条光带从天上飘落?”

    徐少宇点头道:“是啊。当年楼兰国便是遭遇了这样的……”顿了一顿,接着道:“没想到在这里又看到了这样的石头。这巨坑看样子成色很新啊。应该不超过三个月。”

    鄂尚也从下面走了上来说道:“我茅山鄂尚行走江湖多年,也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东西。那石头的表面居然像是被融化过一般,坑坑洼洼不平。”

    “是吗?”李天启不由心中一动,说着,也直往巨坑深处走去。林逸仙和陆琳琅也有些好奇,便也跟在他的身后。

    李天启等人来到那露出在沙土上的黑色石块上,蹲下来瞧了个仔细,果然那上面尽是平滑的表面,而且上面还有许多小孔。

    林逸仙说道:“看不出这石头居然这么厉害。”她说着站了起来,望了一下上方,然后默默念叨了一声,“老天保佑。”

    徐少宇此时在上面喊道:“走吧。我们还需赶路呢。”

    众人纷纷从巨坑里走出来,再次骑上了骆驼,徐少宇和鄂尚在前方领路。

    又走了一个多时辰,离上一个巨坑已有十数里的距离了,他们又发现了一个巨坑,但这巨坑显然已有两三年的时间了,只留下边沿还能看出当时的面貌,而中部则已被多年的沙土填满了,上面还长满了蓬乱的杂草。

    要不是走这一遭,众人都不知道这一片戈壁地带居然会有两个这么大的巨坑。虽然大家都不知道这一带为何会让天上落下这样的石头,但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虽然大家都没有说出来,不过还是都感觉到了一些压抑的气息。

    “有人!”这时,前方徐少宇发现了什么,已经跳下骆驼,往一处风蚀岩而去。

    听到了其他人闻言也跟着奔了过去。

    那块风蚀岩之下靠着一个尼姑打扮的人,此人面容削瘦,脸色惨白,虽然身受重伤,但还有气息。

    她满嘴都是血迹,而她的胸襟也被血液染红了一片,而血迹已变得黑红色,看来她躺在这里已有些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