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颠覆晚唐 >

第152部分

颠覆晚唐-第152部分

小说: 颠覆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有三个朝代都由沙陀人统治。可这些他虽然知道,可却没法说出来。

    果然听王铎道:“他们虽是外族,当年也曾有过反心,可现在事急从权,只能先让他们来吧黄巢干出长安再说。”

    王铎的话其实也无可厚非,朱温想说什么,知道自己说了也是白搭,是以干脆闭口不言。

    就这样王铎回去后就给郑从谠写了一封密函,让郑从谠以大局为重,把个人恩怨先放在一边。

    朱温就在同州先巩固自己的势力,并没有按照王铎的意思攻打华州。可华州的李详见王铎待朱温不错,又是封官又是送粮食的,不禁也有些心动。就想派人联络王铎和杨复光,却不料被华州的监军发现,秘密禀报了黄巢。

    现在的黄巢听说朱温降唐,正在暴怒的时候,又听说李详也想降唐,盛怒之下派了弟弟黄思邺前去接手华州,顺便把李详就地正法。黄思邺武艺高强,仅在黄巢之下,与林言在伯仲之间。李详并不知道黄思邺的来意,大意之下被黄思邺当场格杀,李详手下众将慑于他的武功,没有人敢反抗,如此黄思邺顺利的接管了华州。

    黄思邺屡次派兵攻打同州,朱温只是坚守,并不出战,黄思邺干瞪眼就是拿朱温没有办法,朱温并不是怕黄思邺,而是他拉不下脸来与这个曾经的师叔为敌罢了。

    身在大明宫的黄颖当然也听说了朱温降唐的事情,这时的她已经有了七八个月的身孕了,瞒是瞒不住了,黄巢和曹师鸿两人也只能暗自叹息,感叹造化弄人,曹师鸿更是埋怨黄巢道:“如果你当初让他们两个早日完婚的话,应该就不会有今天了。”

    黄巢也叹道:“我只是想等战事稳定下来再说,谁能料到竟然出了这种事情?”

第234章 李克用入关() 
黄巢把黄颖安排在了一个偏僻的宫殿之中,只派了几个曹师鸿忠心的丫鬟和山口梅子一起服侍,先等孩子生下来再做打算。

    这时候的黄颖已经有好几天没有说过一句话,只是一天到晚的愣愣的出神,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朱温会背叛自己,背叛大齐。在她心中,朱温是一个大英雄,大豪杰,是以拯救天下苍生为己任的,怎么可以如此草率的投降了残暴的李唐?

    她实在也想不明白,那么英雄了的的人物怎么会这么轻易的投靠了敌军?难道真的如传说的那样为了朝廷的高官厚禄?可可在我们大齐能给他的只有更多啊!如果不是为了高官厚禄的话,他又是为了什么呢?她实在想不明白,如果不是有了七八个月的身孕的话,她定然会赶去同州问个清楚。

    可是现在她哪里都去不了,现在也不知道外边的人知不知道自己现在有了朱温的骨肉,她不是怕别人说什么,主要是她怕自己无法面对这个即将降生的小生命。

    山口梅子经常苦口婆心的劝她,让她放心,并说有可能朱温有不得已的苦衷也说不定,有可能他只是跟唐军虚与委蛇也说不定,可这些理由她自己都不相信,黄颖哪里会相信呢?

    黄颖在这个时候除了呆呆的出神以外就是不停的吃东西,她相信化悲愤为食量的道理。

    中和二年十月,魏博军节度使韩简进军郓州,天平军节度使曹存实迎战与城外,结果曹存实战死,朱瑄纠集溃军紧闭郓州城门,发动军民一起守城。韩简久攻不下,只能撤军,朱瑄暂时被众将推做天平军留后,并上表朝廷请求承认。

    如今的朝廷哪里还有心思去管这些事情?再说了,就是他们想管也管不了啊,只能任命朱瑄为天平军留后,朱瑾、朱琼两人分别驻守曹州和濮州。这样以来,朱瑄就成了天平军实际上的统治者,以后顺理成章的就会成为天平军节度使。

    岚州刺史汤群勾结沙陀李茂贞,河东节度使郑从谠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调汤群去怀州当刺史,汤群知道事情泄漏,不得已之下竟然杀了郑从谠的使者,据州而叛。郑从谠派张彦球等人率兵讨伐,仅仅用了三日就攻破了岚州,斩刺史汤群。

    李克用听到消息,唯有扼腕叹息而已,他虽然有大批的蛮兵,可真正的精兵不到两万人,哪里能斗得过河东的郑从谠?就在这时,王铎的公文传到了河东,郑从谠虽然明知李克用狼子野心,其志不小,一旦在中原站稳了脚跟,必成大祸。

    可现在王铎是诸道行营兵马都统,节制诸道兵马,何况现在人家只是说让李克用借道过一下,他哪里有理由拒绝?

    李克用也接到了王铎的赦免以前一切罪状的公文,并写明了已经晓谕河东放行的事宜。李克用那只大大的眼睛中金光闪闪,可另一只眼睛却无论如何也闪不起来,李克用天生残疾,一只眼睛自小睁不开来,所以人称“独眼龙”。可李克用天生神力,无疑超群,箭术尤其了得,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李国昌(朱邪赤心)和两个兄弟李克修、李克恭一起参加了讨伐庞勋起义的战斗,立过大功,后来以功被任命为云州捉守使。

    后来杀段文楚,自命云州留后,联合当时身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的父亲李国昌一起上书请求承认李克用为云州防御使。朝廷不从,屡次派兵攻打云州。李克用父子兵败后流亡鞑靼,李克用以其无双的箭术和卓绝的武艺在鞑靼部落中颇受人尊敬。

    后来李国昌族弟李友金在代北募得三万胡人蛮兵,想入关中勤王,却无力驾驭,这才让李克用从鞑靼上奏朝廷让李克用来领兵勤王。可李克用毕竟是胡人,野蛮的天性让他在缺少军粮的情况下就地在河东诸州恣意掳掠。却不料河东的节度使郑从谠也不是省油的等,岂容李克用在自己的地盘上撒野?几场仗打下来,把李克用弄了个灰头土脸,直接返回了代北,乘机占领了雁门关和代州,可代州毕竟地狭物少,哪里能养得起这么多胡兵?少不得经常出去在附近州县抢掠,这就更加让郑从谠不满了。

    这也难怪,就李克用这些人的素质,即便是把黄巢干出长安,也定然会在中原搞出乱子,郑从谠的理由很简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现在王铎发话让李克用入关勤王,自己也就不能再坚持了,他心里很清楚,皇上可是日夜盼着想回长安,如果自己不同意李克用进京的话,王铎等人参自己一本说自己阻挡沙陀大军勤王,勾结黄匪的罪名他可担待不起。是以接到命令后,只能给李克用放行。

    李克用也光棍儿的很,他也是一个冒险家,与其带着这么些胡人在这里挨饿,倒不如入关与黄巢打仗,最起码能让这帮兄弟混顿饱饭。仗打的好的话还能得到皇上的封赏,何乐而不为呢?

    李克用从鞑靼带来的一万七千名勇士,加上李友金的三万多蛮兵浩浩荡荡的从代州南下,由于怕郑从谠拦击,大军竟然不敢从太原过。李克用亲率数百士卒到太原晋阳城下,与郑从谠道别,要求亲见郑从谠。

    郑从谠听说李克用只带了数百人前来,知道李克用没有图谋河东之心,亲自上城,对城下的李克用道:“李将军此次入关,定然要严格约束手下,千万莫要再惊扰百姓。军队粮饷和日用所需自有朝廷帮你解决,切记切记。”

    李克用下马拜谢道:“多谢使相大人教导,李可用谨记在心。”

    郑从谠又打开了城门,送了几匹上好的马匹,又送了几车粮食,这才把李克用这个扫把星打发走。郑从谠怎么说也是当过宰相的人,他可不想跟李克用这种人惹上什么关系,当年李克用在云州捅的篓子就够大的了,现在入关的话还不定能捅出什么漏子呢。

    李克用去跟郑从谠告别也就是一个形式,为的是如果这次入关勤王出师不利的话,还可以返回代北,跟郑从谠套点交情别到时候让老家伙抄了自己的后路才好,李克用为人还是蛮谨慎的,刚刚出兵把退路都想好了。

    李克用的五万人马浩浩荡荡的一路南下,这次倒是没有抢掠百姓,因为李克用知道这次是王铎这个都统让他进军关中,一路上定然有人送粮食来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可依然有少数不开眼的家伙抢掠平民,被李克用砍了几个,这才没有人敢再捣蛋了。

    李克用从夏阳的龙门渡横渡黄河,接着一路南下,在十月到了同州。

    同州城中的百姓听说城外驻扎了好几万的胡兵,心中不免害怕。朱温当然知道是李克用这个注定的死对头来了,他一边派人张贴安民告示,一边亲自登城观察驻扎在城外的李克用。他见城外人马虽多,可只有一万多人队伍整齐,其余大队人马都十分散乱,可见这时的李克用的军纪还不怎么严明,传说中的“鸦儿军”现在的战斗力恐怕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厉害。

    朱温有信心出城把李克用的五万大军杀散,他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外族蛮子只要见到了自己的震天雷的威力,定然会四散奔逃。毕竟在这个冷兵器为主的时代,不要说这些常年远处边陲的杂胡蛮子,就是李唐的训练有素的官军见了也只有逃走的份儿。

    可很显然现在不是对付李克用的时候,如果朱温与李克用打了起来,对谁都没有任何好处,他们两方人马可以说对李唐来说都是客军,没有一个是真正为忠于李唐而打仗的,无非就是为了自己和一帮兄弟的出路才不得已跟李唐合作。现在李唐就像是一个很有钱的财主,在各地开的都有分号(各藩镇),可老店却被人以武力抢走了,其他分号虽然碍于面子派些人来救援,可大都力不从心,或者不过是想到总店里抢点儿东西啥的。

    朱温和李克用就好比是两个名声在外的高级打手,现在受了李唐这个大财主的邀请来帮忙抢总店来的,抢的回来自然有大把的好处,抢不回来的话也不会有很大坏处,最起码的,现在这两个打手自己不能先掐起来,那样的话不但一点好处没有,恐怕立马会有被解雇的危险。

    朱温用望远镜在敌军中寻找着李克用的踪迹,他没有见过李克用,不过历史记载李克用是一个独眼龙,这么明显的特征怎么可能发现不了?

    果然,朱温发现了几员大将簇拥之下的李克用,只见他一身黑衣,脸也有些黑,应该是这几年常年在鞑靼生活比较苦,被草原上的烈日暴晒而成的这种黑色。李克用一身重铠,显得很是精神干练,身旁的几员大将也都是膀大腰圆的家伙。看来都是草原上的猛士,也不知李嗣源在不在其中?

    这时也在城上的朱珍道:“三哥,城外的这些蛮兵为什么非要在我们同州城外扎营?看他们的样子应该就是前些天王铎说的那个李克用来了,这家伙人不少嘛!”

    朱温叹道:“胡人入关必将带来灾祸,可王铎这老家伙就是不听,珍兄弟,让大伙儿都精神着点儿,这李克用可是出了名的强盗,这两年在代北四处掳掠,残暴无比,杀人无数,如果他敢攻城的话,尽管给我扔震天雷,一切后果我来负责。”

    朱珍高兴的道:“得令!您就瞧好儿吧三哥,只要他敢攻城,我定然让他们尝尝咱们震天雷的威力。”

第235章 有缘无份() 
朱温摇头道:“不过我可告诉你,如果人家不攻城的话,你可不能乱来啊,毕竟现在我们名义上都是李唐的人马。”

    朱珍笑道:“这点我还理会得,三哥放心吧。”

    朱温吩咐完了之后,就下了城,回到府里正好碰上张小惠在带着朱友伦和朱友宁两兄弟玩耍,韦凤在一旁鼓着掌,还不停的高声叫好。朱温看着他们玩的高兴,也不忍打断他们。

    一开始张小惠进入朱府的时候时常还有些郁郁寡欢,时不时的常一个人发呆。可自从朱温投降了大唐以后,她的笑容就逐渐多了起来,平时对朱友伦他们两个十分严厉的她也经常有说有笑的了,还时不时的主动带他们玩耍。

    张小惠虽然是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出身,可毕竟年纪不大,也就是十八九岁的样子,正是年轻好动的年纪。虽然能在同州碰见自己的心上人,心里有些激动,可她父亲毕竟是唐室大员,自幼耳熏目染的都是对大唐应该如何如何的忠心。可朱温却是在唐室官员眼中的叛贼,虽然他们攻占了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却终究不是正统出身。而且现在李唐各地的勤王之师陆续的进军关中,加上朱温在夏阳被困了一个多月,她每天都担心之极,哪里还有心情陪朱友宁和朱友伦玩耍?

    可自从朱温投降了李唐以后,张小惠也变得开朗了起来,能看到自己的心上人走上“正途”,并且开府建衙做了大唐的节度使,虽然不过之管辖同华二州,确已经让她很是高兴了。自己的父亲在官场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也不过是弄了个刺史当当。而现在朱温还不到三十岁,自己的心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