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颠覆晚唐 >

第29部分

颠覆晚唐-第29部分

小说: 颠覆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

    朱温谦虚道:“承蒙尚将军夸奖,晚辈不胜惭愧,这里先敬将军水酒一杯。”

    二人对饮了一杯,黄颖笑道:“尚叔叔,侄女也敬你一杯水酒,聊表敬意。”

    尚让人老成精,早在刚见到黄颖和朱温的时候起就知道他们两个的关系不见单,待等到朱温拦截朝廷大军时执意要让黄颖进城守城,而黄颖又执意不进城的时候,尚让就更清楚了两人的关系。当下呵呵笑道:“贤侄女,你是怕朱贤侄的酒量一个人喝不过我,你又来个车轮战呐。”

    黄颖不依道:“尚叔叔你为老不尊,我可不依,先罚你三杯。”

    酒过三巡,众人都有了几分酒意。尚让道:“黄大哥,如今朝廷无道,民不聊生。虽然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但却如一盘散沙,很快就被朝廷各个击破。主要是因为他们缺少一个真正的领袖人物,如果能有人把各地有志抗唐的义士都团结起来,推翻暴唐的几率就会更大。”

    孟楷也道:“不错,不如我派人到各地暗中联络有意抗唐的义士,让他们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让他们配合我们义军,伺机而动。”

    尚让道:“话虽这么说,可作起来谈何容易?大多数义士之所以抗唐,也不过是想在这乱世之中,凭借自己的一身本领建功立业,留名青史。我们虽然为义军,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那些义士会听我们的吗?”

    孟楷是大老粗一个,哪里想的了那么多,不由的无言以对。黄巢却是冷眼旁观,并无说话的打算,好像事不关己似的。

    林言仿佛对这些漠不关心,低头喝着闷酒,只是偶尔时不时的用眼角的余光偷偷的看下黄颖。而黄颖却是时常含情脉脉的盯着朱温,这让林言心中妒火如炽。

    朱温对尚让的想法倒是猜到了三分,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尚让看了看众人,道:“依我看,黄大哥索性自立为王,建立自己的朝廷,设立官署,号令天下。如此则各地义士定然纷纷来投,推翻暴唐,指日可待。”

    黄巢还是没有说话,脸色木然,仿佛尚让说的不是他一样。

    孟楷等众人当然纷纷赞成,他们跟着黄巢打天下,也无非是想弄个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荣华富贵、封妻荫子。不为这些,他们出生入死为了什么?可以说尚让说出了众人的心里话。

    一直保持沉默的朱温抬头看了看黄巢,黄巢也看向了他,黄巢道:“老三,说下你的看法。”

    朱温道:“我以为不可”

    此语一出,众人大哗,孟楷和林言更是对他怒目而视,如果不是看着黄巢的面子的话,估计早就上去给他两个耳刮子了。

    朱温不理众人的喧闹,道:“李唐三百年基业非同小可,俗语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高骈调任荆南节度使,坐镇江陵;曾元裕、张自勉为正副招讨使。这些人都是将帅之才,尤其是那个高骈,能征善战,人称常胜将军。”

    朱温扫视了众人一眼,继续道:“李国昌、李克用父子骁勇善战,所带领的沙陀骑兵更是勇猛无比。就连那上次宋州遇见的曹全晸、朱瑄、朱瑾等人也都非等闲之辈。试问,这时候黄将军称王的话,势必遭受各路藩镇的围攻。

    “我们现在可以如此悠闲的在这里把酒言欢,是因为朝廷不过把我们当成是流寇来对待,我们并没有引起他们住够的重视。可黄将军一旦称王,则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各路藩镇定然群起而攻之,后果殊难预料啊,请黄将军明鉴。”

    尚让道:“朱将军此言虽也有理,可若黄将军不称王,天下义士没有一个统一的领头人,如此一盘散沙,长久下去,恐天下义士心灰意冷之后,悔之莫及。”

    孟楷道:“不错,我赞成,尚兄弟的说法,让我说黄大哥就称帝都不为过,何况是称王!”

    林言、李罕之、李勍等纷纷附和。

    一阵喧哗过后,众人的眼光都看向黄巢,毕竟最终的决定权在黄巢手中,所有人也都以黄巢马首是瞻。

    黄巢脸色木然,缓缓的端起一碗酒,猛的仰头一饮而尽,道:“既然众位兄弟都如此想,我黄某人也不能让众兄弟心冷,称王就称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他朝廷的兵马的话当初也就不会起兵了,既然众兄弟能跟着黄某人,就说明大家没有一个是怕死的孬种!”

    众人听了黄巢的话,一个个热血沸腾,高声呼唤“黄王、黄王”

    只有朱温心里暗暗叹息,毕竟自己还是无法阻止这一切,历史还是按照他原有的轨迹进行着。黄巢称王的消息一传出去,各路藩镇的大军定然会齐聚中原,遍地烽烟,风云际会。受苦的还是百姓。

第43章 云州叛乱() 
乾符五年二月初一,黄巢自称黄王,建元王霸,号冲天大将军。以尚让、孟楷为上将,林言为控鹤军指挥使,其余众将均有封赏。朱温也和张言、李罕之、李勍等人也一起被封为将军,朱温为定远将军,正五品官衔。

    胡真、朱珍、朱存等三人也被封了振威校尉,从六品。对此朱珍很是兴奋,终于名正言顺的有了官衔,虽然只是个从六品,而且只不过是个虚衔,还是一样的在朱温手下带兵,可心里边感觉不一样。一大早就拉着朱存和胡真上酒楼喝酒庆祝去了,至于城防,他才不操心这个,现在城里这么多大军,哪里用的着他们担心城防问题。

    为了庆祝黄巢的称王,小小的鹿邑城热闹非凡,可朱温却如何也高兴不起来,一个人坐在窗前呆呆的出神。黄颖进了房间他也没有注意到。

    黄颖打趣道:“怎么了,是不是嫌这个五品的定远将军官儿太小,有点委屈你呀?”

    朱温回过头来,苦笑道:“你知道我不在乎这些,我是想以后如何对付朝廷的各路大军。”

    黄颖开玩笑道:“有你这么厉害的人物在此,还怕什么官军,到时候官军来了你再给他们投几个大个儿的爆竹不就打发了吗?”

    朱温苦笑道:“哪里会那么容易?那种事情只能出其不意来那么一下,可一而不可再,官军吃了一次亏,这么会再上第二次当?一旦官军有了防备,再厉害的武器也起不到预想中的效果了。”

    黄颖用她那纤纤玉指点了一下朱温的脑袋,笑道:“这点我当然知道,就是看你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跟你开个玩笑嘛!”

    他们却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州(山西大同),正酝酿这一场兵变,唐末另一位和朱温其名的人物——李克用,终于不甘寂寞,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代北水陆发运使、云州防御使段文楚为人贪婪,利欲熏心,克扣军士的军饷财物,竟然连军士的口粮也克扣了不少。这种丧良心的事在唐末时期是普遍现象,可也就该他段文楚倒霉。

    云州驻扎着一支沙陀骑兵,沙陀部兵马使名李尽忠,性子火爆,见主帅克扣军饷,心中不愤,有心反抗,却又感觉兵力有限,不敢轻举妄动。招部下李存璋、程怀信、薛志勤和心腹谋士康君立等密议对策。

    康君立等人一进门就看出了李尽忠的情绪有些不对,满脸悲愤之色。康君立道:“李将军所愤者可是段文楚?”

    李尽忠闻听康君立直呼段文楚之名,知道他也同样心中不愤,哼了一声道:“我们沙陀骑兵随朝廷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却受段文楚这狗娘养的家伙的窝囊气,我实在气不过!”

    李存璋道:“要不我们索性离开这里,到振武军投靠我们老酋长(李国昌)。老酋长功高盖世,先帝钦赐姓名,有他老人家担着,朝廷也不敢治我等之罪。”

    康君立微笑摇头道:“此乃下下之策,我等如此去投老酋长,对老酋长无丝毫好处,反倒是给老酋长添了麻烦。就算是老酋长面上不说,看在我等以前的微劳,也会替我等向朝廷求情,可他老人家心里会怎么想?难道我等心中就不感到惭愧?”

    这一席话说的众人面面相觑,李尽忠素知康君立机智过人,素有谋略,急道:“君立就不要卖关子了,有什么好的计策就赶紧说,省的弄的老哥我心里不爽。”这李尽忠倒是个直爽汉子,有什么说什么。

    康君立声音转低,郑重道:“你们岂不知老酋长的三公子也在大同军?”

    大同军驻地在云州,云州的治所在大同城,与云州紧邻的蔚州也同属大同军,李国昌的三公子李克用正囤兵蔚州。这李克用十三岁就跟着李国昌行军打仗,勇冠三军,人称“飞虎子”。因为他一目失明,有人暗地里教他“独眼龙”。

    李尽忠本就是李国昌的旧部,因平定庞勋起义有功而受朝廷封赏,均被分封各地担任地方将领。这也是朝廷为了安全起见,把沙陀部的人马分兵而治,以防李国昌也就是沙陀部酋长朱邪赤心有二心,朝廷用心不可谓不缜密,可给发生的东西还是无可避免的发生了。

    李尽忠道:“三少主在蔚州,距此地也就二百里路程,只是少主虽然英勇无敌,可毕竟现在兵力尚弱,我等若去投他,恐朝廷怪罪下来,少主担待不起呀!”

    康君立冷笑一声,道:“我们不一定要去投少主,”他环视了众人一眼,眼中寒光闪烁,接着道:“我们可以迎少主来云州。”

    李尽忠心里“咯噔”一声,他理解康君立的意思,可这毕竟是杀头的买卖,一个处理不好,不但他们几人要身首异处,就连李国昌父子也脱不了干系。李尽忠犹豫良久,道:“这可是诛九族的事情,万一有个什么差错,恐连累老酋长父子啊。”

    康君立道:“如今天下纷乱,各地义军纷纷起兵,朝廷顾此失彼,军政废弛。这正是我等建功立业之时,我们虽然分兵各地,兵力也不多。可老酋长位高权重,现任振武军节度使,三少主智勇双全,天生异象,将来必定可为一方霸主,就是称王称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李存璋年纪尚幼,可他功利之心最重,道:“康老哥说的不错,功名富贵就在眼前,如果不然,难道还让我等受段文楚那厮的鸟气不成?”

    李尽忠猛然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碟子等震的跳起老高,只听他大声道:“好,就干他娘的了,老康你去联络三少主,让三少主务必领兵入云州。段文楚这厮就交给老哥我好了,谅他也跑不出老子的手心”

    当天夜里,李尽忠突袭段文楚官邸,囚禁了段文楚全家。

    李克用听到康君立传来的消息,心中也是激动万分,如若占领大同军,可以和父亲的振武军互为犄角之势。就算是朝廷想把他们父子怎么样,也要掂量掂量。可李克用面上丝毫没有表现出来,反而大惊失色的叹道:“尽忠此举有些孟浪了。”

    康君立道:“如今我等擅自囚禁主将,虽说已经封锁了消息,可终究纸是包不住火的。一旦走漏了消息,后果不堪设想。请将军速去云州主持大局。”

    李克用等的就是这句话,可他还是掩饰着内心激动的心情,面带难色的道:“容我禀告家父一声,才好决定。”

    康君立双膝跪地,道:“如今事情已经做了出来,恐怕迟则生变啊,老酋长远在振武军,来回恐非数日可至,望少主不要坐失良机呀?”

    李克用见戏也演的差不多了,双手扶起康君立,道:“你们这是陷我于不义呀,哎,罢了、罢了,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我也不能看着尽忠、怀信他们受朝廷责难。这责任就有我一个人但好了。”

    二月六日,李克用领兵万余人入云州,悉数段文楚的罪名,军民公愤。就在云州城下,段文楚被云州愤怒的守军纵马踏为肉泥。云州军民热烈拥护李克用进城主政。

    李尽忠等公推李克用为大同防御留,李克用在“万般无奈之下”入府视事,后并上表朝廷,请求朝廷的认可。

    这个消息对于唐朝政府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大唐王朝三百年基业又一次面临着生死的考验。而这时的唐朝皇帝李儇,还正在小校场上兴高采烈的打着马球。

第44章 英雄救美() 
经过黄颖的一番开解,朱温也暂时抛开了烦恼,他本来就是一个乐观的人,反正黄巢已经称王了,凭借自己在军中的些许威望,还不足以改变这个事实。毕竟只有自己一个人反对,少数服从多数的道理,朱温还是能够理解的。虽然他站在大历史的角度考虑知道自己是对的,可别人不这么想。

    这日,朱温在朱珍等人的一再劝说下,终于答应了跟他们一起到街上逛逛,到酒楼喝几杯,乐呵乐呵。

    朱温却没有注意到,在窗外的不远处,黄颖正微笑的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