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颠覆晚唐 >

第40部分

颠覆晚唐-第40部分

小说: 颠覆晚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幸好黄巢轻喝一声:“颖儿,不得胡言!”

    黄颖这才住口,让尚让少受了一些尴尬。

    黄巢在众将的簇拥下进了甄城,城中百姓纷纷跪倒在街道两侧,迎接黄王大驾。黄巢眉头微皱,问朱温道:“是谁安排城中百姓如此迎接为师的?”

    朱温道:“弟子不知,应该无人安排吧,可能处于百姓的自愿也未可知。”

    黄巢在马上朗声道:“各位父老乡亲,快快请起,我黄某人起兵反唐,为的就是天下百姓,如何敢受百姓们的跪拜?”黄巢内力深厚,这几句话虽然语声平和,可城中十余万军民有一大半都听的清清楚楚。

    众百姓听了黄巢的话,齐声欢呼。

    黄巢等人在众百姓的欢呼声中缓缓向州衙行去,朱温已经派人把濮州的州衙收拾停当,准备留作黄巢的临时驻地。黄巢的住处就安排在原来的刺史府。

    大老远的朱温就看见州衙前有人仿佛发生了什么争执,不禁眉头微皱,何人竟敢在这个时候来捣乱?

    快到近前时朱温才发现竟然是葛从周,葛从周正和在州衙前把门的人争论着什么。

    朱温见黄巢一脸好奇的盯着葛从周看,赶忙道:“那人是前任兵部尚书葛简之子葛从周,应该是来找小徒的,不知怎么来道了这里。”

    黄巢“哦”了一声,喃喃的道:“葛简?多年前为师和葛简倒是有过一面之缘,他外加功夫登峰造极,谋略也很了得,只可惜英年早逝”

    朱温试探的道:“葛从周有心加入义军,还望恩师给予安排个合适的位置给他,或者先让他在弟子帐下也行。”

    黄巢微微一笑道:“我见你身边又多了一个年轻人,那人脚步稳健,双眼精光内敛,想来也非等闲之辈。现在军中缺少人才,这葛从周就先跟着我吧,之后我自有安排。”

    朱温心中微感失落,口里应了一声,拍马上前高呼道:“葛兄别来无恙?”

    葛从周回头一看,见朱温拍马向自己赶来,急忙迎上,就要下拜行礼。

    朱温飞身下马,急忙拦住,笑道:“葛兄先不要急着行礼,我引荐你先见过黄王。”

    葛从周心中一惊,黄巢的名字他当然知道,可他想不到黄巢竟然也到了濮州境内。心中忐忑的在朱温的引荐下拜见了黄巢。

    黄巢的接风宴朱温早就预备好了,黄巢特意把葛从周的位置安排在跟自己同席,可以看出黄巢对这个葛从周也很是看重。

    很明显黄巢一定会重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葛从周,虽然黄巢对他也不甚了解,可黄巢相信自己的直觉,直觉告诉他重用葛从周是正确的决定。就像当初直觉告诉他要重用朱温一样。

第63章 黄巢诈降(上)() 
黄巢率领的占领濮州后,稍作整顿,就以濮州为大本营向东扩展,十日的时间竟然接连拿下了澶州(河南濮阳)、相州(河南安阳)和滑州(河南滑县),直逼汴梁和东都洛阳。

    消息传到长安,群臣大哗,急忙奏请皇帝李儇,调诸道行营招讨副使张自勉为东面行营招讨使,督率诸道兵马围剿义军,战火染遍中原大地。

    宣武军、义成军、天平军、感化军、平卢军、卢龙军、魏博军、忠武军等十余路藩镇共同出兵,在汴梁一带集结,以护卫东都洛阳。

    朱温敏感的感觉到不妙,义军兵力分散,官军却在骁将张自勉的指挥下集结于汴梁一带,而且张自勉能征善战,很容易把义军个个击破。

    朱温赶忙把情况报告黄巢,黄巢急招尚让、孟楷等人商议对策。

    孟楷是个大老粗,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张自勉来了又如何,我真的就起身去滑州,与张自勉决一死战。”

    尚让也道:“我军好不容易攻下三州,岂能轻易放弃?既然孟大哥去滑州,小弟就前去相州,与孟大哥互为声援,黄王自率大军坐镇濮州静候佳音即可。”

    朱温还想说什么,却听黄巢道:“也好,若事不可违,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要保存实力,我们可以在濮州和张自勉来一场决战。”

    既然黄巢已经下了决定,朱温只有暗叹一声,闭口不语,后边几人说些什么他也无心去理会了。

    议事结束后黄巢让朱温留下,等尚让和孟楷出去后,黄巢道:“我知道你也是为了义军着想,可义军并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尚让、孟楷二人的兵力在义军中占大多数,我若一意孤行,他二人面子上不太好看,让他们去吃些苦头也无不可。”

    朱温不得不佩服黄巢的用心,可这个决定定然让义军损失不少的人马,这样做真的值吗?朱温心中疑问。

    “可是”朱温正想问出自己的想法。

    黄巢摆了摆手,道:“如果你在我这个位置,你就会知道,并不是你想如何就能够如何,何况尚让和孟楷也是为义军着想。我让你留下就是怕你心中有什么不满,为师不让你参与这次的战争也是考虑到尚让可能会亲自指挥,在阵前他若有心至你于死地的话可说是有很多种办法。”

    朱温心中感激,躬身谢过。

    黄巢仿佛有些疲累,摆了摆手,让朱温先退了出来。

    果然不出朱温所料,张自勉大军到处,义军纷纷败退,损兵折将,数路兵马纷纷退回濮州。尚让和孟楷一脸颓丧之色的来见黄巢谢罪。

    黄巢虽然明知会是如此的结果,但见孟楷左臂上打着绷带,显然是带了伤,知道他已经尽力了,也不忍心怪罪他们,倒是着意安慰了他们一阵让他们回去好好休息。

    三月中旬,张自勉的大军终于到了濮州境内。几场小规模的接触战打过,黄巢也不得不佩服张自勉的军事天份,他能够用短短十余日时间吧十余路藩镇的援军指挥的如臂使指,可见他是难得的将才。

    黄巢似乎也意识到自己有些轻视了张自勉的能力,也轻视了大唐王朝的能力,急招朱温商议对策。他不找其他众将,唯独找朱温,可见他对朱温的重视程度。

    朱温道:“若说战,凭我们的兵力也不会输给张自勉,可朝廷有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补充兵力,我们就不行了。所以我们不能困在濮州,我们当初的策略就是先把朝廷的军队牵制在北方,之后突然南下,飞度长江,在江南建立基业。现在就是我们进行第二步计划的时候。”

    黄巢皱眉道:“北有黄河,南有张自勉的大军,我军如何能够轻易冲出。若北渡黄河的话张自勉定然会在我们渡河之时发起攻击,那样的话我军必定死伤惨重。”

    朱温眼中光芒闪烁,缓缓道:“弟子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摆脱张自勉的围剿。就怕恩师不屑为之。”

    黄巢喜道:“你小子还在为师跟前卖起关子来了,快说。”

    朱温就说了两个字:诈降。

    可就这两个字,也让黄巢犯了难了。朝廷肯定会接受这一点黄巢倒是不担心,他担心的是义军的军心问题。

    如果不让义军知道真相,义军会以为他们尊敬的黄王真要投降,定然军心大乱。

    可如果让他们知道这次不过是诈降,难保不会泄露风声。

    黄巢心中犹豫不决。

    朱温道:“诈降的事情当然要瞒着将士们,越少人知道越好。”

    黄巢犹豫道:“可万一朝廷方面声称接受招安,义军将士们听到消息岂能不慌?”

    朱温笑道:“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我会让朝廷也不泄露半个字出去。”

    张自勉的大营离甄城六十里,约八万人马,每个藩镇的统帅各自领着自己的人马为一个营盘,人数少的就两路并成一个营盘,每个营越七八千人。

    这天夜里乌云遮月,凉风习习,正是月黑风高的日子,适合夜行人的行动。

    二更天的时候,一个黑影迅捷如狸猫般穿行在天平军的营盘,在夜色的掩护下,那黑衣人逐渐接近了天平军节度使张扬的大帐。

    出乎意料的是大帐外并没有过多的巡逻人员,只是远远的有几个人在那里聊天。

    那黑衣人正是朱温派来下降书的徐怀玉,他几乎没费什么事儿就进了张扬的大帐。虽然已经是春天,可帐中依然燃烧着炭火盆,让人感觉到十分的温暖。帐中依然点着一盏油灯,昏黄的灯光下徐怀玉看到天平军节度使张扬正在沉睡,怀中还抱着一个赤裸的女人。

    那女子一片白花花的背部和一大半的性感翘臀还暴露在空气中,一条修长的大腿以非常不雅的姿势紧紧的缠绕在张扬身上。

    刚刚二十岁的徐怀玉还是第一次见这等场面,心中砰砰乱跳,眼睛不自觉的就对床上的赤**子多看了两眼。心中暗骂,朝廷明确规定军中不能带女眷,这张扬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把她给弄了来,怪不得大帐周围没有守军,原来怕被人打搅了好事。

    徐怀玉把黄巢的降书,和朱温的“恐吓信”放在了张扬的枕边。一抬头刚好看到那女子高挺的半边胸脯,他暗自咽了口唾沫,强自忍住了想上前抹上两把的冲动。

    徐怀玉心道:“大事要紧,一个女人有什么好看的。”他虽然这么想,可临走前还是回头又多看了两眼,心中自嘲道:看一下也没什么,反正没人知道,不看白不看

第64章 黄巢诈降(下)() 
第二天一早,天平军节度使张扬发现枕头边上竟然多了两封信,旁边还放着一柄短刀。张扬大惊失色,当他发现自己身上真的没有任何伤痕的时候才松了一口气。他打开了其中一个信封,赫然看见触目惊心署名:“黄巢拜上。”心中震骇。

    待到他迫不及待的看了信的内容,心中狂喜,真是天上掉下的大功劳呀,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那跟他同床的女子是他的第八房小妾,平时就穿上男装扮作他的亲兵,且很少在公众场合露面,是以并没有被人发现他在军中私带女眷。

    那女子听到张扬得意的笑声,慵懒的翻了一个身,娇声道:“老爷,大早上的怎么就这么开心?笑这么大声耽误奴家睡觉,你不知道你昨天晚上那么厉害折腾的人家死去活来的呀,也不让人家多休息会儿!”

    她一翻身,碰到了放在枕边的短刀,下意识的就是一声高分贝的尖叫。

    她叫声刚发出,张扬就一把捂住了她的嘴,怒道:“我的小姑奶奶,你是生怕人家不知道我帐中带了家眷呀!万一传了出去可就是掉脑袋的事情了。”

    他那个八姨太登时反应了过来,吓的脸都白了。赶忙看看四周,没有看到有什么异常,这才放下心来。

    张扬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刚板了一下脸,嘴又不由自主的咧了开来。忽然他想到还有另外一封信,赶忙打开。信中写道:

    “黄将军的降书相比杨公已经过目,受降一事还望杨公如实禀报圣上,鉴于恐义军发生骚乱,还请杨公秘密行事,守口如瓶。若有一丝消息传入义军之中,我可不敢保证杨公的安全,现奉上宝刀一把,以作信物。”

    信末署名是“黄王帐下定远将军朱温”。

    张扬看了看床头那柄短刀,也就是一把普通的短刀而已,心中所谓的“宝刀”只不过是提醒他张扬,朱温想要他性命易如反掌。

    张扬心中冷哼一声,心道如果不是我帐中有女眷,不想让人知道,哪里能让你们这帮小贼趁虚而入?不过想到自己的大帐在军营正中,八千人马就驻扎在周围,敌人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进了自己的大帐而不被发现,可见来的人定然是绝顶的高手。

    “幸好这次他们没有恶意,若真有杀我之心,恐怕就算有九条命现在也玩儿完了。既然他们这么好的机会都不下手,想来这次投降应该有诚意。”张扬自以为是的想。

    他那八姨太小声问道:“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你高兴成这个样子?”

    张扬本能的把手中信往怀里一收,淡淡的道:“没什么,妇道人家就不要管那么多闲事了。”

    他急忙穿了衣服,一封洋洋洒洒数千言的八百里加急密奏派人送往了长安,这种事情当然是要把张自勉蒙在鼓里的。这么大的功劳怎么能让别人分去呢?

    张扬这边刚吩咐人把密奏送走,张自勉派人来请张扬去议事。张扬心中冷笑一声道:“黄巢都打算投降了,还议个什么事?”

    张自勉怎么也想不到天平军的张扬竟然提出说将士们久未征战,连着大战了十余日,将士们疲惫不堪,需要休养生息,请求罢战数日。

    各藩镇的将士哪个愿意真的替朝廷出死力,不过大唐王朝毕竟是天下共主,谁也抹不下脸来第一个说话而已。这时见张扬第一个提出来了,纷纷附和。

    身为东面行营招讨使的张自勉也只有干瞪眼的份儿,毕竟张自勉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