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伊拉克风云 >

第129部分

伊拉克风云-第129部分

小说: 伊拉克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识的人,萨达姆也不知道他是否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完成任务。想来想去,萨达姆决定还是邀请阿拉法特作为这个和解使者。

    而阿拉法特则一是不好拒绝萨达姆,二是他也想见见刘明,听听这位大名鼎鼎的巴比伦之鹰对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和巴解组织的看法。因为他的心中,刘明获得伊拉克政权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对于未来伊拉克的统治者的态度,阿拉法特必须心中有数。

    他的心中原来对刘明的态度有些担忧,毕竟这位库塞将军是有名的亲美和亲欧派,与美国和法国都有着良好的关系,而自己和巴解组织在这些国家眼中,就是一个恐怖分子和恐怖组织。

    但陶兰德军事基地的欢迎仪式让他打消了一切的顾虑,试问在当今世界,有几个国家和领导人敢公开的摆出欢迎国家元首的仪式来迎接他阿拉法特?这不啻于公开告诉世界,我们承认巴勒斯坦国,我们将支持巴勒斯坦国的建国计划。这其实也是公开的向以色列挑战!

    阿拉法特的心放了下来,他愉快的检阅了刘明的仪仗队并随后与刘明进行了会谈。在会谈中,刘明赞扬了阿拉法特争取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权利的正义斗争,称他为“阿拉伯的英雄”。而阿拉法特则称刘明为阿拉伯最优秀的将军,当之无愧的“巴比伦雄鹰”,双方的气氛非常融洽。

    刘明以尊敬的目光看着阿拉法特,严肃的说:“亚西尔主席,真主在上,您亲自指挥的卡拉马战役是阿拉伯历史上的伟大时刻。它大灭了以色列侵略军的气焰,长了阿拉伯人民的志气。卡拉马这个词是‘尊严’的意思,而这场战役为您,为巴勒斯坦,为整个阿拉伯世界都捍卫了尊严!”

    阿拉法特则微笑着说:“那都过去了,现在我只是个流离失所的老人,在为了巴勒斯坦而到处呼吁的政客而已。而你——库塞阿卜杜拉,才是我们阿拉伯人中的好汉,你在卡拉鲁兹、巴士拉和利雅得做的非常出色。呵呵——真主啊,你竟然把法赫德的侄女抢到这里来了!”

    “哈哈哈——”刘明哈哈大笑起来,说:“我只是喜欢胡闹而已!”

    笑完他突然想到自己最近太忙,也有些冷落了卡熙娜,她一个女孩独自在异国他乡,没有自己的陪伴肯定感到孤独吧?不过这些天,自己让哈纳迪阿齐兹陪着她,哈纳迪阿齐兹为人精明亲切,一定会把卡熙娜的生活安排好吧?

    阿拉法特也跟着呵呵一笑,然后说:“我这次来,是来看看你和卡熙娜。同时,我要转达你的父亲对你的关切。真主说:信仰和家庭守护着我们的灵魂。你长期在巴士拉,家里人都很担心观念,你有没有打算抽时间回去看看?”

    刘明听了微微一笑,说:“现在战局紧张,我实在难以脱身。我记得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我不能因为家庭放弃了自己的职责。”

    刘明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是用中文说的,一旁的哈纳迪阿齐兹立刻用阿拉伯语流利而准确的翻译给了阿拉法特。刘明冲她赞许的点点头,哈纳迪阿齐兹嫣然一笑,娇艳如花,柔媚可人。

    阿拉法特沉吟了一下,诚恳的说道:“阿卜杜拉,我对你说句心里话,我们阿拉伯人有句俗语:肚内能放山;才算英雄汉。我知道,你父亲在对待你和乌代的问题上让你失望了,但现乌代已经不在了,你父亲也后悔了,你就一点也不想弥补你们之间的关系吗?现在只需要你做个姿态,给他一个台阶下,然后你父亲自然就会做出相应的态度。尽弃前嫌,这样多好!”

    刘明低头不语,阿拉法特殷切的看着他,过了一会儿刘明抬头缓缓说道:“亚西尔主席,恐怕我不能接受您的劝解”

    一团团饱含雨水的乌云,在低空向前慢慢移动着。天空压抑而阴沉,戈尔巴乔夫坐在专列中,看着远处广袤的绿色与黑色交织在一起的西伯利亚原野。这是多么美丽而富饶的土地啊!看着火车窗外的景色,戈尔巴乔夫不由得深深被壮丽的俄罗斯大地所震撼所感动。

    但这窗外的美景无法驱除他心地的压抑,他的心情和这阴郁的天空一样,难得见到亮色。如此肥沃而广阔的土地,却无法给人民提供足够的粮食、蔬菜和肉食,大城市中的人们为了一棵白菜、一块牛肉就会排上一整天队伍,苏联农业生产的平均水平竟然连沙俄时代都不如!

    “我们的仓库中堆满了坦克和核弹,但我们的商店货架上却连牛奶都没有;我们可以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核潜艇和驱逐舰,却造不了足够的香烟和皮鞋;我们有航空母舰,有洲际导弹,有令整个世界恐怖的强大装甲军团,但我们却没有照相机,没有录音机,没有电视机,科学家们甚至还用计算尺和算盘进行工作!”戈尔巴乔夫的心中压抑着一股难以言表的愤懑情绪。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已经难以承担沉重军备竞赛,必须采取新的措施停止这种毫无意义的行为。每年我们要花费国民收入的80%来进行军事建设,这种情况必须改变,要把工作的中心放到经济和农业生产上来!”戈尔巴乔夫面色严肃的思考着:“我们储存的那些武器装备与其让它们在库房中生锈落后,不如抛向国际军火市场,让它们换回我们紧缺的物资和粮食。而军事工业也必须尽快的向民用生产转变!我们必须改革,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了!”

    他渐渐握紧了自己的拳头,下定了决心——必须改革!不改革行吗?不变化行吗?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昂首阔步的前进,在以新科技革命为先导的经济浪潮中加速发展,而我们却抱着自己僵化的,守旧的,愚蠢的制度在睡大觉!

    硬件,软件,计算机那些官僚都知道这是些什么东西吗?戈尔巴乔夫的脸色严肃,目光凝然。作为主管农业工作的第三书记,他为了提高苏联的粮食和副食品产量可谓费劲了心机,但几乎所有的改革和措施会遭到无形的抵制,总是难以实现下去。

    “可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反对改革呢?看来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体制问题了。最可怕的是僵化了人们的思想,只有掌握了最高权力,采取全面的大规模的全面改革才能拯救这个国家,拯救我们的事业!”戈尔巴乔夫思考着自己和国家未来的前进方向。

    就在这时,他的秘书跑了进来,手持着一份电报向他惊慌的说道:“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去世了!”

    “什么——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去世了?什么时候?”戈尔巴乔夫心中一惊,中央第一书记安德波罗夫死了?就在勃列日涅夫去世几个月后,又一位中央第一书记去世了。

    “回莫斯科!”戈尔巴乔夫干脆的下了命令

第189章() 
尤里弗拉基米罗维奇安德波罗夫去世了!苏联人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失去了第二位领袖,这对整个国家的政治和信心是个惨重的打击,一股沮丧而恐慌的思潮逐渐蔓延开来。

    苏共中央书记康斯坦钉乌斯季诺维奇契尔年科承担了领导国家的责任,在紧急召开的苏共中央非常全会上,他被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国防会议主席,成为了继安德波罗夫后的苏联新统治者。

    契尔年科于1911年9月24日生于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的农民家庭,他于50年代初结识勃列日涅夫,受到勃的赏识,以后一直随勃列日涅夫在一起工作,被称为是“第聂伯帮”的重要成员和勃列日涅夫的“总管家”之称。在勃列日涅夫逝世之后,他以微弱的劣势输给了克格勃出身的安德波罗夫,成为了苏联的第2号人物。

    现在他登上最高权力的宝座可谓是众望所归,但是很多苏联的高层官员在迎接新的领导人时却都感到了对前途的迷茫和不确定,因为他们都看到了已经72岁高龄的契尔年科那日渐衰退的精力和浑浊的眼神。无论从契尔年科的年龄、健康状况和威望来看,他都是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人物,而真正的领导人——大家把目光放到了他身旁的那个年轻的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人物身上——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随着契尔年科的上台,苏联的内外政策可能发生微小的变化,戈尔巴乔夫无力去改变整个国家的大政,但他却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提高自己的威望,并把自己的一些想法逐渐实现。比如——中东的战略!

    伊莲娜库里科娃接到了来自莫斯科的严厉训令,命令她尽快与库塞阿卜杜拉修复关系,并将对方拉到苏联方面来。伊莲娜慢慢的点燃了手中的纸条,脸色在火光的映照下阴晴不定。她对于这个命令感到有些棘手了

    伊莲娜库里科娃自认为非常了解库塞阿卜杜拉,这个人年纪很轻,但行事却刚毅果决,冷酷狠辣,尤其是对待自己的敌人行事残酷而不留丝毫退路。乌代之死,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但她认为必然是库塞所为。而库塞之所以对乌代恨之入骨,除了政治上和权力上的争夺外,萨米拉事件在其中也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对待自己的哥哥尚且如此,那么对待一手操作这起事件的克格勃呢?伊莲娜库里科娃根本就不相信库塞会从心地里接近苏联,以她的判断,库塞必然是不想被美国一手控制,从而部分的靠近苏联来平衡来自另一方面的压力,以提高自己的身价,从两边来榨出更多的好处。

    现在的库塞已经很强大了,先不说他在南方的政权,仅仅是在政治上,他与沙特王国良好的合作和即将建立姻亲关系都将使沙特站在他这一边。那么如果他统一了伊拉克,伊拉克自身的力量加上沙特的支持,再加上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刘明只要寻找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共同敌人——这样的敌人很多,比如以色列,比如伊朗!他振臂一呼,那时有了伊拉克保护的阿拉伯国家就会群起相应,他就会立刻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和中东的霸主,世界的政治局面都将为之一变

    象这样的一个人物,又怎么能因为苏联高层的一个善意的表示就抛下一切投入苏联的座下呢?伊莲娜库里科娃对戈尔巴乔夫的政策颇有些不以为然,但为了自己的发展,她必须选择投入戈尔巴乔夫的麾下,而事实也证明了她的选择的正确,以今天的形式来看,戈尔巴乔夫登上第一书记的宝座仅仅是时间问题了。那么一个强大的库塞不会被轻易拉拢,但一个不强大的库塞呢?伊莲娜库里科娃陷入了沉思:

    库塞现在依仗的主要有三点,一是他巨大的声望,百战百胜的军神称号这是短期内难以撼动的,所以难以在这上面打主意;二是他有一支在中东地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军队,由于第一点的存在和广大中下级军官对他的崇拜,短期内分化他的军队也是不现实的;第三点就是他的政治资源,而沙特对他的支持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公主卡熙娜和他的感情如果卡熙娜公主死在了巴士拉,或者在这里被人侮辱

    伊莲娜库里科娃迅速否定了这个想法,库塞在萨米拉事件上的雷霆之怒她依然还记忆犹新,克格勃的行动非常隐秘,因此库塞恐怕到今天还是怀疑而没有确实的证据。如果卡熙娜再出了类似事情,难保中间不留下蛛丝马迹,那时的库塞恐怕会立刻投入美国的手下并成为狂热的反苏分子。叙利亚、阿富汗、南也门,只要有苏军存在的地方恐怕就会面对伊拉克军队的挑战。那样的话,国内的戈尔巴乔夫非得把她千刀万剐不可。

    色诱伊莲娜库里科娃苦笑了一下,看了看镜子中那张风情万种,娇嗔亮丽的脸庞,这张脸庞不知不觉间竟然带上了几分疲惫。她对自己非常自信,但她面对那个年轻人时却有一种难以把握的感觉,色诱——真的可以吗?

    伊莲娜不由得放弃了这个想法,也许——希望还是得寄托在那个聪明但被情感冲昏头脑的女秘书身上吧!利用她挑拨库塞和卡熙娜的关系,利用她制造卡熙娜在伊拉克的窘境,利用她窃取库塞的情报当她发现自己的阴谋时,已经深深的坠入了自己的陷阱,无法自拔了!就像是落在蛛网上的飞蛾,越是挣扎越是粘上更多的蛛丝而自己就可以尽情的享受着这自动送上门来的美味!

    那个时候,自己可以制造一起小小的针对在伊拉克美国人的爆炸事件,那么失去了沙特支持的库塞,面对着美国国内舆论的愤怒,面对着成为苏联盟友的巨大诱惑,也会作出明智的选择吧?

    伊莲娜笑了,她如春花般美丽的笑容上,带上了一丝成功的喜悦,她轻轻的对自己说:“伊莲娜,你看——你比中央苏维埃的那些老家伙们聪明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