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伊拉克风云 >

第214部分

伊拉克风云-第214部分

小说: 伊拉克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叙利亚进行先发制人的核打击。

    报道中还标明了可能遭受核打击的埃及和叙利亚目标,其中叙利亚王宫赫然在目。报道还说,1973年战争期间,由于埃及第3集团军被以色列包围,苏联向美国提出严重抗议。而以色列当时已经使用“杰里科”核导弹瞄准了苏联位于埃及的基地,准备对正在集结的苏联导弹旅发射核弹。这一行动直接导致了美国的尼克松总统被迫下令准备对苏联进行代号为“usdef…iii”的核进攻。

    星期日邮报和东部共和报的这则报道一出,也立刻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反响。人们纷纷担忧以色列拥有核武会将核大国在中东的核对峙变为真正的核战争。因为报道描述的情况是可怕的,世界曾经因为以色列的导弹部队瞄准苏联人而站在核大战的边缘。

    但当记者向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馆求证这一情况时,以色列驻英国大使表示,这些未经证实的报道纯是无稽之谈。迪莫纳核电站完全是一所正常的和平的核能发电设施,与军事用途与核弹没有丝毫关系。

    而美国政府更是立即发言表示,为了中东的局势平稳,为了世界的和平,美国不支持以色列拥有核武器。对于报道中所提及的担忧,也就是以色列拥核武器对世界和平的威胁,美国可以保证以色列不会是中东第一个引进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如果以色列拥有核武器的话,美国将会让其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使之受到国际社会的监督。至于美苏核对峙,那纯是无中生有!

    无论国际上掀多大的风潮,以色列政府和美国始终坚持报道是没有事实根据,胡编乱造的。但就在此时,星期日邮报刊登了对前以色列技术员莫迪凯瓦努努的专题访谈,瓦努努在访谈中详细的介绍了以色列生产核武器的情况。在访谈同时,星期日邮报刊登了瓦努努手中的40多幅以色列核工厂的照片。

    国际社会一片大哗,就在几天前美国人和以色列人还在信誓旦旦的说自己是无辜的,但这一下子以色列和美国政府瞬间都失声了,作为政府,谎言被人戳穿,双方都是哑口无言,尴尬不已。

    苏联立刻做出了强烈的反应,以色列拥有核武器是对苏联的威胁,尤其是它竟然敢把核武瞄准苏联军队,险些引发美苏的核大战。苏联对于防止以色列获得核力量一直是不遗余力的,在1967年,苏联远程轰炸机曾经想对以色列的迪莫纳核电站进行空中打击,但因消息泄露而作罢。所以苏联方面强烈要求以色列接受国际社会的检查,公开自己的核情况。

    阿拉伯国家的反应更是强烈,叙利亚和埃及两国尤其愤怒,叙利亚方面表示:这种行为是对人类文明和生命的粗暴践踏,是一种直接的暴力和侵略行为。叙利亚人民绝对不会屈服在核讹诈之下,国际社会应该行动起来,废除以色列人的核武器。当天,以阿拉伯联盟为首的共17个国家向联合国递交一份协议,要求联合国谴责以色列秘密发展核武器,威胁他国和世界安全的行为。世界立刻一片大乱

第307章() 
刘明对金古的行动很满意,掌握了莫迪凯瓦努努可以说就是抓住了局势中最关键的一点。世界各国尤其是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拥有核武器是深怀戒心的,一旦以色列的核计划大白于天下,它会立刻取代伊拉克的位置成为世界核问题的焦点所在。

    “干的好!”刘明看着萨内特通过金古情报网传回的前方态势,轻松的笑了。但对于哈纳姆阿齐兹看他时敬佩震惊的目光,刘明还是微微有些尴尬。毕竟他不能告诉对方,自己未卜先知,知道在英国有个叫做莫迪凯瓦努努的人能够出卖以色列的核计划

    不过以色列的后台很硬——公元1984年7月6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举行的关于中东核问题的特别会议中,美国代表团行使了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否决了以阿拉伯联盟为首的共17个国家向联合国递交的求联合国谴责以色列发展核武器,威胁中东地区和世界安全行为的决议。

    美国的强硬态度再度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当天,阿拉伯联盟召开特别会议,对此表示强烈的愤慨和遗憾。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发表言论,对美国采取双重标准的行为进行抗议。而一向为美国摇旗呐喊的欧洲媒体此时却鸦雀无声,显然对自己主子的行为也是心怀芥蒂。

    美国的顽固态度并不仅仅只是行使了否决权,随后美国建议在巴黎的巴黎统筹委员会总部(既出口控制统筹委员会,co…ordinatingitteeforexporttrol)召开了特别会议,讨论对伊拉克和叙利亚进行战略物资和高技术禁运的问题。在这次核查行动中,美国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强硬态度和对以色列的庇护,显示了自己的霸权主义行为。

    但是——这时的国际社会可并不是21世纪反恐战争时的世界,那时美国一怒,全球噤若寒蝉。此时,那个强大的红色巨人仍然耸立在北方,制衡着全球的战略局势。在美国否决联合国联合国决议的第二天,正在伊拉克访问的苏共中央书记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在参观完了伊拉克南方的塞马沃车辆机械厂后,公开发表声明表示苏联对美国采取双重标准十分不满,同时苏联将加强与伊拉克的科技合作。

    出乎美国人的意料,在对伊拉克进行禁运制裁的巴统会议上,美国人的意见也遭到了相当大的阻力。英国保持了沉默,而法国、荷兰、意大利和瑞典表示坚决反对伊拉克研制核武器,但同样反对以色列使用和装备核武器威胁中东地区和世界的安全。在会议上,各方纷纷发表意见,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7月8日,戈尔巴乔夫结束访问,离开伊拉克。在离开之前,伊拉克领导人库塞阿卜杜拉再度与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一次秘密会谈,会谈只在两人之间进行,因此外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外界只知道会谈结束后,双方签订了一笔巨大的工业和科技合作协议,涉及多个门类,各行各业。

    苏联将向伊拉克出口大批工业设备,包括价值10亿美元的石油开采及炼化设备,这些设备将用于甘英石油城的建设;价值5亿6千万美元的新式工业机床,将用于改造塞马沃机车厂和扩建纳西里耶机械加工厂,价值5亿美元的精密机械加工设备和光学加工设备,将用于巴士拉的航空工业企业和迪瓦尼耶的新式工厂。这些合同总价超过20亿美元,原本属于欧洲公司的合同因为巴统的暂时禁令而被苏联人抢走让欧洲人怒火中烧。

    除了民用设备外,苏联再度向伊拉克出售了大量武器装备。包括10架伊尔…76td型运输机,2架图…16式空中加油机(加装upaz…1a型空中加油吊舱),36架米…17式运输直升机,两百套苏制t…62型坦克散件(不包括火炮和观瞄装置),两百套萨姆16型“针”式便携式防空导弹(这是改导弹自1981年装备苏军以来首次出口,包括两百套发射装置和四百发导弹),40辆苏制zsu…23…4自行高炮,52辆bmp…2型履带式步兵战车,这笔军火合同总金额高达18亿美元。

    苏联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蔑视了美国和巴统的禁令。戈尔巴乔夫宣布,苏联将在明年(既1985年)向伊拉克出口两座10万千瓦的天然铀石墨重水核反应堆帮助伊拉克在乌尔站附近建设一座核电站,为塞马沃和纳西里耶工业区以及正在建设中的甘英石油城提供电力,这笔合同价值高达20亿美元(苏联狮子大开口,但刘明也只能接受,就当付保护费了!)。

    消息一出,全球耸动,美国固然强大,可以对伊拉克等国家进行制裁。但美国却制裁不了苏联,因为红色巨人自50年代起就始终是巴统的禁运对象。在1981年12月,美国总统里根已经在白宫发表的一项声明中宣布,鉴于苏联对波兰的事态发展负有“重大的和直接的责任”,美国决定立即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

    美国对苏联采取的经济制裁措施包括:命令关闭苏联采购委员会;停止签发和延长向苏联出口电子设备、计算机和其他高级技术器材的许可证;推迟举行新的长期谷物协定的谈判;暂停签订新的美苏海运协定的谈判;向苏联扩大出口石油和天然气设备将需要得到批准;命令停止签发向苏联出口这些设备其中包括铺管机的许可证;不延长应于近期续订的美苏之间各项交流协定,其中包括能源、科学和技术协定,并将对其他所有的美苏交流协定进行全面的审查。

    苏联对美国的所谓制裁早就习以为常,他们连美国的核弹都不畏惧,对小小的制裁更是不屑一顾!戈尔巴乔夫到伊拉克这一趟可谓是满载而归,一共为苏联带来了总额接近60亿美元的巨大订单,这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商人们眼红不已。

    尤其是欧洲商人,眼见苏联人连核反应堆都卖了,自己却连机床和电子设备都不能出口,不由的纷纷怨声载道。就连美国国内也掀起了一股风潮,要求美国政府放松对伊拉克的禁运。

    此时的美国政府也可以说是有苦说不出,制裁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美国国内犹太人的力量太强大了。

    犹太人是美最成功的移民群,在美政治、经济、科技、法律、新闻和文化艺术等领域有着广泛影响。犹太人属于美最富有阶层,全美百万富翁中约20%是犹太人,犹太人掌控着美毛皮业的90%、粮食加工业的60%、电影业的40%和钢铁业的25%。

    犹太人在金融界的实力首屈一指,在美一直有“犹太人控制华尔街”、“美国人的钱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等说法。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任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和现任主席本伯南克都是犹太人。

    美1750家报纸中,犹太人经营的占50%以上。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和大西洋月刊等世界著名报杂都为犹太人所有。美三大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全国广播公司(nbc)和美国广播公司(abc)均为犹太人创建。

    在政界,犹太人也有无数知名人物,并有着强大的犹太游说集团。他们数量众多,其中主要的犹太游说集团——美以公共关系委员会,号称“国会山之王”。它的主要活动就是游说国会议员,被美国财富杂志成为华盛顿“外交政策第一大院外活动集团”。

    大量的犹太游说集团不但影响着总统和国会的选举,游说国会,培植国会亲以势力。他们为候选人慷慨解囊,支持亲以候选人当选,是美国选举的主要捐资者。并且在国会中安插亲信,支持犹太人参选国会议员。他们甚至操纵舆论和媒体,影响公众和政府对以色列以及中东的认知,树立以色列在媒体中的正面形象。

    这使得美国政府处于了极为尴尬和难受的位置上,如果不支持以色列,对伊拉克核问题采取强硬态度,将遭到来自国内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在大选时刻,里根总统更是满足犹太人的要求。但如果支持了以色列,以制裁强迫伊拉克接受核查,那就得罪了阿拉伯国家,使之倒向苏联,并使得欧洲盟国心中不满,所以美国政府真是进退两难!

第308章() 
非洲,一块神秘而古老的大陆,一片风光绮丽多姿的土地。

    这里有广阔无垠的草原,宽广的无边无际,犹如大海;这里有壮丽高耸的山峰,刺破青天,傲立在起伏蜿蜒的大地上;这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种类繁多,是世界上最多姿多彩的地域;这里有储量丰富的矿产,璀璨的钻石,灿烂的黄金和黑色的石油;这里更有古老的历史,使人无尽的暇思,无数令人感叹的传奇和无数令人扼腕叹息的往事。

    这里有一个国家,全国蕴藏着无比丰富的资源。拥有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的巨大矿脉,其铜储量达到7500万吨、稀有的钴储量达到4500万吨还有锌700万吨、锰700万吨和黄金600吨、钻石1。9亿克拉。

    其森林覆盖率为53%,约1。25亿公顷,占非洲热带森林面积的一半,其中8000万公顷可供开采,木材年均可伐量600万立方米,盛产乌木、红木、花梨木、黄漆木等22种贵重木材。

    这个美丽富饶的国家,素来有中非宝石之称,它出口的钻石享誉世界。但它却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困苦;它的名字叫做扎伊尔!(既今天的民主刚果,作者注)

    很难有人想到,在这个小小的国家中,却进行着一项外人难以想象的大计划。而这个计划,引来了一批来自中东的客人。

    六辆日本三菱越野吉普车奔行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扬起道道黄色的漫天尘土,远处草原上的角马和瞪羚转过头来,警惕的看着这些不速之客。一个带着墨镜,头上包着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