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伊拉克风云 >

第259部分

伊拉克风云-第259部分

小说: 伊拉克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黑兰,是伊朗***共和国首都,它位于伊朗中部偏北,坐落在辽阔的伊朗高原北缘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市区分布在一片平原上,城郊东、西、北三面为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成弧形状的丘陵环绕,地势易守难攻。

    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公元9世纪初期,这里已成为居民住宅点,是当时的著名城市雷伊的郊区,为古代世界著名商道“丝绸之路”往来的歇脚之处。公元13世纪,德黑兰兴起成为一座中等规模的城市和贸易中心。到了1788年,伊朗恺加王朝才把这里定为首都。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伊朗石油财富剧增,这座城市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成为一座规模庞大、繁华热闹的大都市。目前,它不仅是伊朗最大的城市,也是西亚最大的城市,拥有人口1100万。作为一个***国家的首都,德黑兰还拥有一千多座清真寺,每到祷告时间,各清真寺的宣礼之声彼此应和,庄严肃穆,是伊朗仅次于库姆的宗教中心。

    西北方面由卡拉季方向进入德黑兰的道路入口处位于厄尔布尔士山脉的丘陵地段,守卫十分森严,强行进攻损失会很大。不过伊斯梅尔非常狡猾,他没有让自己的部队强攻这里,而是不断派出营级规模的部队冲击这些区域,并使用远程火炮向德黑兰城内射击。

    虽然这些袭扰行动没有什么效果,炮击除了摧毁郊区的几间民房外也几乎没有造成损失。但是这些行动却引起了伊朗人巨大的恐慌,因为伊拉克人已经打到了家门口。霍梅尼的威望没有人敢于挑战,但此时伊朗政府的首脑哈梅内伊则面临着空前巨大的压力。作为主战派和政府总统,让伊拉克人使用洪水毁掉了自己的一所城市,人民挣扎在洪水中得不到救援,而且又让人打到了家门口,实在是奇耻大辱。

    德黑兰市内立刻组建了10个人民革命师,加上先期驻扎在德黑兰的守军,此时该地区的伊朗武装力量超过了30万人,上至霍梅尼,下到哈梅内伊和各级伊朗官员,都下令严守德黑兰——“将德黑兰变为侵略者的地狱!”,就连德黑兰学校中的学生也都发了枪支与炸药,准备与伊拉克人决战。这架势可不是伊斯梅尔的小小部队所能招惹的起的。

    但是伊朗人同样也有问题,就是这些部队基本上都是步兵,且普遍缺乏重武器。伊斯梅尔的装甲部队就活动在卡拉季和德黑兰之间的区域上,利用自己的机动性不断的袭扰德黑兰。伊朗部队离开自己的防地,则怕在开阔地形中无法抵挡伊拉克的装甲部队,更怕削弱了德黑兰的防守力量。于是30万大军就龟缩不出,谁也不敢担负责任,眼睁睁地看着伊拉克两万士兵在德黑兰前四处横行。

    skbshge

第372章() 
“一支犯下了严重战争罪行的伊拉克部队竟然在伊朗首都门前横行,这是对整个伊朗***的侮辱!”最高领袖霍梅尼终于发表了他对于当前局势的看法,和他的不满一起发出的是伊朗革命武装力量最高委员会下达的命令。

    命令如下:一、伊朗北方战线大不里士附近之革命卫队近卫军团立即将作战移交当地部队,南下支援首都作战。

    二、伊朗南方战线原准备增援第10军团的国防军第8军立刻北上,支援首都作战。

    三、伊朗各地区立刻组织起来,组成人民武装,抵抗伊拉克军队的入侵行为。

    伊朗北方,大不里士……

    伊朗近卫军团——伊朗***革命卫队第一军团指挥官拉贾迪巴里少将看着手中的命令,久久无言。

    “长官——我们——”手下的副官欲言又止。

    拉贾迪巴里少将挥手制止了他,看了一眼来自德黑兰的最高指挥部派来的那名面色刻板的军官,说:“我部将立刻执行命令,收拢战斗序列,转进德黑兰!”

    那名军官脸上微微带上了一丝冷冷的笑意,说:“好的,将军!我将马上向德黑兰方面汇报,我的副官将留在这里协同你们行动!”

    拉贾迪巴里少将看了一眼这名军官身后同样面色严厉,满脸大胡子的中尉,点点头。

    3月27日下午17:00,伊朗部队开始秘密收拢,射向大不里士的炮火稀疏了很多。不久,夜色降临了……

    在城市的夜色中,虽然大部队的对战已经暂时停息,但是第13号部队和伊朗特种部队之间的较量却始终仍在进行。这段时期的激战当中,双方多次交手。

    哈瓦尔在瓦砾堆里尽量的伏低身子,默默地观察着前方楼群中那些潜伏的敌人,计算着他们的人数,思考着他们的战术。这些人和他的手下已经交手很久了,从他们这几天的出色表现和熟练的战术行动看来,哈瓦尔总觉得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在仓促之间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了!

    这些家伙不是普通的伊朗士兵,他们也不是革命卫队,他们是一支全新的自己从未接触过的精锐部队。伊朗的各支军团哈瓦尔此前都与他们交过手,他完全可以通过对手的战术动作或行动习惯知道对手的来历,其中虽然不乏优秀之辈,但在小部队对抗时从来没有任何人能在13号面前嚣张。但眼前的这些人却是非常难对付,13号与他们对抗了3天,竟然没占到什么便宜。

    脸上带着红外夜视镜的苏海尔低声对着哈瓦尔说道:“头儿——这些个家伙恐怕就是伊朗的特种部队吧?从他们的行动看,我觉得像是美国的海豹突击队,难道他们都是在海豹里训练出来的?你看出来没有?”

    哈瓦尔目光一凝,摇摇头说:“不知道!不过伊朗人以前和美国人穿一条裤子,估计派人到海豹突击队受训也是完全可能的!我们得小心点,这些家伙很专业!”

    由于怕对方的狙击手也有夜视设备,所以哈瓦尔等人的行动都很小心。他轻轻的平伸出手掌,作了几个手势,在很短的时间之内,第13号特种部队的士兵纷纷慢慢的从藏身地点爬出,有序的向楼群方向蠕动,而后方狙击手黑洞洞的枪口从岩石缝隙中伸了出来,静静瞄准了那片楼群的黑影。

    苏海尔用自己手中的突击步枪的ANPVS夜视瞄准具仔细地观察了一会对面的情况,再度压低了身子慢慢地凑到了哈瓦尔的身边低声说道:“头儿,有点不对劲!对面太静了,这不像是这些家伙的作风!难道他们又有什么诡计?”

    用微光夜视仪仔细观察对面情况的哈瓦尔点头说:“不错!对面是有些太静了,他们应该知道我们来了!你看——那里——”他指了一下对面一座五层楼房的楼顶,“那里应该有一到两挺机枪或狙击步枪在等着我们露面。所以一会儿你让穆罕默德准备,用狙击手敲掉他的那个点!”

    他挥手示意了两下,作了前进的手势,第13号特种部队的士兵立刻开始分散向楼群方向前进,他们蛇形前进三四步,立刻一个匍匐,连续翻滚跃进前进到已经看好的隐蔽点。在每个地点停留极短,几乎不给对方留有射击的机会。

    就在此时,前方的楼顶上突然扔下了一个黑黝黝的东西,就在哈瓦尔拿起微光望远镜观察时,那东西突然爆炸了,一道刺眼无比的强光迅速闪过,哈瓦尔瞬间眼前一片雪白,什么都看不见了。“该死——”哈瓦尔大叫一声,低下了头,而这时所有13号部队的狙击手和观察手几乎同时都被这个闪光弹晃了一下。

    “咣——咣——”低沉的狙击步枪声迅速响起,两个正在前进间的13号部队队员立刻被打倒在地。但是13号部队也是名不虚传,个个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在眼前闪光的同时,前进中的几乎所有人都就地一个翻滚,躲避来自对面的可能的袭击。

    这两个士兵动作稍微慢了一点,就被对手的步枪击中。但是他们的躲避动作使的子弹避开了要害,打在了他们的胸口和腹部。而伊拉克第13号部队的士兵在身上套着陶瓷板的防弹背心,虽然子弹穿透了背心,但是给他们造成的伤害并不重,只是皮肉受伤而已。

    第13号部队的机枪响了起来,烟雾弹也发射了出去,可以说这是自己一方在与对方的对抗中落了下风才有的战术。但无论如何,眼睛剧痛,正缓缓恢复视力的哈瓦尔已经知道对方是多么的强悍了。对方——那支神秘的“耶路撒冷”旅可也是些强悍的家伙啊-…

    持续数日的密集炮声终于开始稀疏了,乌里·汗摘下了自己头上的钢盔,将钢盔上的土抖落,又戴在了头上。战地指挥所中的马杰迪·埃曼少校递过来一个水壶,乌里·汗接过来大口地喝了一口,长出了一口气,说:“真主保佑,这些该死的伊朗大炮终于消停点了,这些天爆炸的炮弹都快把我的胆汁震出来了!”

    “是啊!上校,咱们这一仗打的可是够苦的!咱们是伞兵,可是这仗打的比步兵还苦,伊朗人像疯了一样,我们空降旅这次可是亏大了!”马杰迪·埃曼少校看着满目疮痍的阵地和自己伤痕累累的手下说道,他是第151空降团的一个营长,参加过空降霍梅尼港的军事行动,在伞降大不里士时,他的部队表现十分出色,是第一批冲进市区,并使用爆破前进法攻克伊朗指挥部的部队。

    马杰迪·埃曼少校原以为攻克大不里士后将防守交给装甲部队和步兵后空降兵就可以回去立功受奖了。他们毕竟是“天之骄子”嘛,好钢得用在刀刃上才行。怀有他这种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当命令下达让他们死守大不里士时大家顿时都傻了眼。

    “咱空降兵啥时候和人硬碰硬过,咱的功能就是抽冷子在别人肋部和身后捅刀碍…真主在上,这一仗下来,我的营——你看看——都基本打残了!”马杰迪·埃曼冲着乌里·汗嚷嚷道。

    “你错了!马杰迪·埃曼少校!”乌里·汗看着他严厉的说道:“我们是伞兵,是军队的精英!我们担负的是最凶险的任务,去的都是最危险的战常二次大战中即使是最成功的空降伤亡率也高达70%,而你现在的营伤亡还不到一半而已。你记转—不能在残酷的作战中生存下来,坚持下来等到胜利就不配做伞兵!”说完乌里·汗将水壶扔还给马杰迪·埃曼,转身离去。

    大不里士的压力突然减小,让守军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当天夜里,伊拉克空军部队运送了大批的物资和支援部队,由伊尔…76运输机运送而来的155mm牵引式榴弹炮和122mm火箭炮也安装到位,准备给伊朗人一个教训。

    但当伊拉克人开始准备发动反击时,却遇到了遍布在民居中的伊朗部队的狙击手的冷枪。这些狙击手手段毒辣,老练狡猾,利用地形掩护,不断的骚扰伊拉克军队。虽然伊拉克这边有第13号部队与其对抗,而且第13号部队中也不缺乏狙击好手,但毕竟数量太少,也没有城市战经验,因此战争一时陷入了僵持!

    skbshge

第373章() 
此时扎格罗斯山西面的公路上正奔行着一支浩浩的钢铁洪流。巴比伦军团终于露出了它狰狞的牙齿,向着预定的地点迅猛前进。这只一直在国外看着兄弟部队浴血奋战的狮子怒吼着,以它强悍而华丽的进攻迅猛的撕开了伊朗军队的防线,一路向纵深突击而去。

    第九军团的突击是经过谨慎而周密的选择的,他们选择了最有利于自己作战的夜晚,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第九军团夜视装备的优势,而突击的地点也是选择了伊朗两个军团的结合部,并且是丘陵多山地带。伊朗军队素来知道伊拉克方面装甲部队强大,因此将主要的防御力量都集中于平原和交通要道。对于这种丘陵多山地区的防御要差一些,而第九军团却就偏偏选择了这个地点进行突破。

    瓦利德坦克和蝰蛇战车终于显示了它们的卓越品质,在山区崎岖地形下,伊拉克第九军团表现出了强大的通行能力,直升机和特种机械车辆的大规模运用极大的加快了部队的前进速度。从美国购买的CH…47D直升机和黑鹰直升机也有效的帮助部队使用“蛙跳”战术前进——为了加快第九军团的速度,刘明几乎调集了伊拉克国内所有的运输直升机。

    于是第九军团仅仅用了28个小时,就通过了两伊边境上的丘陵多山地带,创造了战时装甲部队通行同类区域的记录。伊朗人没有想到伊拉克人竟然使用这种方式进行作战,面对这种全新的作战推进方式,他们震惊之余只能看着第九军团顺利的向其纵深发展。步兵永远追不上装甲部队,伊朗边境地区的主力军团被伊拉克人甩掉了。

    机动力在战争中如此重要,在第一时间已然给双方拉开了差距。第九军团面前是高大大扎格罗斯山脉,但是越过扎格罗斯山脉的拉达通道处却有两个团的伊朗军队驻扎。伊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