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伊拉克风云 >

第347部分

伊拉克风云-第347部分

小说: 伊拉克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体而言,这笔生意对于双方都是基本满意的。伊拉克人慷慨的支付了现金,而阿根廷人则将状态良好的潜艇交付客户。尤其是大笔的佣金落入了口袋后,阿海军高层官员对于进一步促成两国合作很感兴趣。他们表示,愿意把正在建造中的两艘TR-1700型常规动力潜艇也出售给伊拉克。

    于是在前两艘潜艇正在坐着“海神”号大驳船开往中东的同时,海军迅速派出了以少校伊夫卡为首的考察组去考察了阿根廷的多明克·加西亚造船厂,考察了船厂的技术能力以及阿根廷政府的态度。

    考察组发现,这里的TR-1700型三、四号艇已经开工建造数年,其中三号潜艇已经完工70%,四号也已经完工约45%。现在只是因为财政匮乏而停工,材料设备和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潜艇的艇体和零件状态良好。(真实历史上由于无法出售,当1989年台湾海军派人考察时,艇体和零件已经生锈了!)

    伊拉克人当然对这两艘TR-1700很感兴趣,不过伊拉克也可以从德国购买新艇,因此是否建造这两艘潜艇就在于它们是不是足够便宜。双方再度进行了讨论,这次伊拉克人压价压得比较厉害,开始阿根廷人坚决不同意伊拉克的报价。但是在伊夫卡等人私下会晤了几次阿海军和政府的高官后,他们的口风就开始改变了。

    最终伊拉克以三千万美元佣金的代价将两艘潜艇的报价压缩到了三亿三千万美元,而同类产品目前在德国的售价是2。2亿一艘,两艘船伊拉克压下了8千万美元。新潜艇将在九月初正式开工建造,三号艇将在八个月内完工,而四号艇则会在八六年年底前交付使用。

    虽然这笔合同又收进了3000万美元的佣金,但是这个佣金的全额落到口袋中需要等潜艇建成才行,伊拉克人搞的是分期付款,前少后多。现在阿根廷政坛动荡的很厉害,说不定还没收到所有钱,自己就下台了。阿根廷海军和政府官员认为要抓紧时间为自己捞到好处。他们决定再与伊拉克做笔生意,而且要作笔大一点的买卖,好让自己好好捞一把。

    经过几日航行,“海神”号载重驳船驮着两艘潜艇开进了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海军基地,将在这里卸下两条“黑鱼”,伊拉克海军官兵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为了操纵这种潜艇他们专门赴阿根廷和德国进行了培训。由于和伊朗还处在战争状态中,因此他们将暂时在这里学习和熟悉装备。

    等到伊拉克官兵能熟练的驾驶并作战时,这两艘潜艇将进入阿拉伯海,暂时以阿曼的哈德港为基地进行驻扎。如果需要,它们也可以在空军掩护下或者秘密的越过霍尔木茨海峡,进入波斯湾。这些潜艇的目的刘明还没有明确,他自己也没有想好是让它们在波斯湾中充当杀手还是留在阿拉伯海入口处,利用广阔的印度洋进行作战。

    同一时间,阿根廷海军提出了新的方案,他们愿意将自己装备的4艘“布朗海军上将”级护卫舰,也就是德国生产的梅科360(MEKO360)型导弹护卫舰;以及另外的6艘梅科140型护卫舰和两艘缺少零件的英国42型谢菲尔德防空驱逐舰一起打包出售给伊拉克,当然在这其中的2艘梅科140型护卫舰和潜艇一样是处于半成品状态的。

    这可是一笔巨大的合同,如果伊拉克接受的话,它的海军可以一夜之间成为中东地区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阿根廷人为这12艘舰艇总共开价20亿美元,应该说这个价格还是比较公道的。要知道,就是梅科140轻型护卫舰在国际上现在也是1。7亿美元一艘,这基本上是正常的价格。但是问题就在于如此大规模的生意,要是乖乖的付款,不符合刘明的个性。因为伊拉克人表示他们可以支付现金,但是价钱得商量一下。

    现金——20亿美元的现金对于深陷财政危机中的阿根廷来说,是非常非常宝贵的。一系列的谈判立刻在背后展开,伊夫卡的级别已经太小了。伊拉克派遣高官前去洽谈这项业务,不过这位高官可不是伊拉克人,而是美国人罗纳德·休格。

    这位美国管理天才在伊拉克这几年干的是风声水起,他为伊拉克航空工业引进了一整套完整而规范的管理手段,并且引进欧洲和美国的专家为其建立了一套现代化的技术标准。虽然伊拉克航空工业在很多方面仍然并不完成,但是已经搭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框架。伊拉克航空设备的研究和生产都有了一套科学规范的体系,建立了先进的实验和测试手段。

    伊拉克并不是航空大国,它缺乏航空大国拥有的很多大型基础性设施,但是它的很多加工生产设备,已经改装成了由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技术水平甚至比英法等老牌欧洲发达国家还要先进。随着改革的完成,休格变成了百万富翁,他也开始想念美国了。于是刘明逐渐把他从管理的位置上撤下来,向实干的位置转移,让他参与伊拉克对海外科技工业的投资、收购和整合计划。

    罗纳德·休格干的很出色,当年很多嘲笑他的美国公司和他们的老板,都无情的倒在了他的经济大棒面前,公司和工厂被他收购分拆,甚至运回伊拉克。刘明给他提供的近乎于无穷的财力让他毁灭与收购美国企业时心里特别爽快——你们瞧不起的那个罗纳德·休格回来了,而且他是回来要你们命的!

    当然了,收购与分拆国外的科技企业只是他的工作之一,另一个工作就是采购军事装备。在美国混迹多年的罗纳德·休格深知其中的奥秘,他灵活的采用手段,绕过国会的一道道障碍,为伊拉克购买装备。比如最新式的光电探测系统,战地通讯电台,电子计算机设备,虽然不在禁售清单上,但实际的出口往往回受到海关以及各方面的刁难。

    在休格的手段下,这些设备都被分拆,然后以民用产品的幌子出口到欧洲,然后转口到伊拉克。现在,罗纳德·休格的任务是到阿根廷去,为那笔价值巨大的军舰合同进行谈判。

    “20亿美元?简直是笑话!”坐在伊拉克的豪华专机中的罗纳德·休格冷冷一笑,将手中的冰镇朗姆酒一饮而经…

    skbshge

第504章() 
“不行!科什,你这是在犯罪,这些坦克是国家财产,也是国家机密,我们没有权力卖到国外去!”波涅鲁科夫中校看着身边的科什别里维奇惊讶而愤怒的说道:“你不要命了,你会被抓住枪毙的!”

    科什别里维奇微微一笑,如果是别人这么说,他早就大怒而让手下的特务收拾此人了。不过眼前的这个人是他的表兄,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关系好得很。他从嘴里取下烟卷,优雅地用指头弹了弹烟灰,好整以暇的说:“恰恰相反,我亲爱的哥哥——”

    两个人都在吸烟,灰色的烟雾宛如浮云,在天花板上的玻璃灯罩上落下,在两人坐椅的上方缭绕。这间房间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房间中充满了烟味,看上去就像罩在薄雾中。

    烟雾中的科什别里维奇有点迷失,他看着波涅鲁科夫坚定的目光,这目光使他回想起童年——那时候他们家里有一只爱斗的公鸡,每当它准备进攻的时候,也是这样瞪着眼打量对手的。从心里来说,科什别里维奇还是很佩服表兄的这份坚持。自己已经说清楚了利害,展示了发财的美好前景,但为了国家,为了苏维埃伟大的理想,波涅鲁科夫仍然能不受诱惑,坚持原则,这让他有一丝钦佩感动。

    但是在钦佩之后,科什别里维奇更加感到悲哀,因为很多事情是波涅鲁科夫看不到的。而他身居克格勃的高位,又是维克托·切布里科夫主席的爱将,能够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内情。所以,他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一句,这个国家——已经积重难返了!

    这还是那个伟大的苏联吗?还是那个令人激动自豪的红色帝国吗?

    那种自豪的时刻科什别里维奇也感受过,1978年他曾经站在高速行驶的奥斯卡级核潜艇上,面对着波罗的海扑面而来的海风,激动的几乎纵声高呼!那种强大国家的自豪感深深的渗透进了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那时的他恨不得为了这个国家舍生忘死,赴汤蹈火。

    他也曾经年轻,也曾经热血,他也曾经想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去守卫那片红色的骄傲与尊严,去守卫那面斧头镰刀的伟大旗帜!但是——时代变了,科什别里维奇见到了太多负面的事情,他的血已经凉了,心已经冷了……这个国家已经不是他要守护的那个国家了!

    这座大厦已经倾斜,那些原本应该挺身而出的高官精英们,却没有铁肩担道义,为国家民族去奋斗求存,反而是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挖国家的墙角,中饱私囊,贪污腐化。走私、贪污、受贿、特权……无数丑恶的现象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在利用自己的权力拼命的为自己,为自己的亲戚狂捞好处,争权夺利。

    就连国家政治局的委员,大权在握的克格勃主席都在利用神圣的情报渠道来倒卖棉花和农产品来为自己牟利,他一个小小的上校还能挽救国家不成·科什别里维奇现在要做的,就是为自己谋一个出路,在大厦倒塌以后,至少他还能丰衣足食,过着富裕而自由的生活。

    他知道要想说服波涅鲁科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当然——现在他可以选择的合作伙伴很多,绝对不止一个波涅鲁科夫,但是这位表兄却是他最信任的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科什别里维奇从心里也不愿意让对苏联怀着忠诚感情的波涅鲁科夫在未来的某一天,因为没钱而让孩子到街上去叫卖家中的餐具。

    科什别里维奇收起了笑容,神色严肃了起来,说:“波涅鲁科夫,你答应阿林娅的钢琴买了吗?”

    波涅鲁科夫中校一愣,没想到科什别里维奇突然说这个,他咕哝着不耐烦地说:“会给她买的,我会给她买的!一个小孩子,要什么钢琴……”

    科什别里维奇接着问道:“娜佳的身体好些了吗?你应该带她到索契去修养一下,那里的空气和环境,对她很有好处!”

    波涅鲁科夫看了科什别里维奇一眼,没有说话。科什别里维奇暗自笑了,任何人就会有弱点,只要发现了他的弱点,你就可以战胜他——这是个克格勃教给他的准则。波涅鲁科夫是个理想主义者,不过他必须生活在现实中,女儿,妻子,尤其是身体虚弱的小女儿,这就是他的弱点。

    科什别里维奇缓缓说道:“亲爱的哥哥——刚才我已经跟你说了很多内幕,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事情存在,我才会到这里来找你!我不想破坏你的理想,可是你可以想象一下,为什么这么多的装备放在这里无人问津,难道它们不是人民和国家的财产吗?今天你错过了这个机会,明天就会有人替我们来做,那时我们什么都没有了。很有可能当你退休的时候,你的工资连一袋面粉都买不起!”

    “这怎么可能?”波涅鲁科夫中校嘴巴一撇,露出一副愤愤的神情。但他的语气已经发生动摇了,毕竟在军队内部,很多事情他也多少听说过。而他也相信,身为克格勃的表弟刚才告诉他的那些骇人听闻的事件是真实存在的。

    两人都不说话了,一阵沉默,仿佛持续了很久。

    科什别里维奇再度弹弹烟灰,打破了沉默:“我们只是在做一件以后人人都会去做的事情而已。只要去做了,那么阿林娅的钢琴和娜佳的旅行,什么都有了!呵呵——甚至你还可以在索契买下一栋别墅,供娜佳在那里调养!”

    波涅鲁科夫的头上出现了大片的汗珠,他用方格手绢擦了擦脑袋,擦完之后,好久也找不到衣袋,焦躁地把手绢塞来塞去,最后直接塞到皮包底下去了。

    “你——你怎么能确保不出事情?”他声音低沉的问道:“这里的装备可都是登过记的,而且快要移交给新部队了。我此前已经向军区打了三次报告,说让新部队过来接收装备……”

    科什别里维奇轻蔑的一笑,打断了他的话:“这我早就知道了,你两年前就打了报告,但结果呢?直到今天都没有回复吧……还不知道你们的官僚上级有没有时间开会研究这些破烂装备的问题呢!况且这些坦克放在这里,风吹雨淋,没人保养,难道不会损坏吗?”

    “我一直很仔细的看管这些坦克,定期派人检修,虽然没有足够的配件,但是现在95%的都状态良好!”波涅鲁科夫中校争论了一句,颇有些自豪的感觉。

    “是吗?哈哈——那么从明天开始完好率就是55%了!”科什别里维奇哈哈一笑,说道。

    “见鬼的克格勃,你会下地狱的!”波涅鲁科夫无可奈何地说道。

    “我宁愿下地狱,然后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