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伊拉克风云 >

第89部分

伊拉克风云-第89部分

小说: 伊拉克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的艰苦奋斗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了世界大国。而今天,自己领导的伊拉克资金比新中国充足,而技术来源上也较为广泛。只要有奋斗的精神和毅力,他有信心将伊拉克南方建设为现代化的工业区。

    为了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刘明开始了自己的招商引资计划。当然在战争时期,是不会有国际企业对伊拉克投资的。于是刘明决定动用自己的外汇储备,从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家引进相关的工业产业,包括与瓦利德坦克生产相关的工业制造加工、金属冶炼和精加工产业,以及化工产业企业这些产业都是由刘明出资而由以上国家出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合资经营,但由伊拉克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为了计划的成功,刘明知道宣传手段是非常重要的,他给这个计划挂上了一道非常诱人的光环——他提出的招商引资计划规模为——二百亿美元!

    如此巨大的一个蛋糕立刻引起了很多跨国公司的强烈兴趣,不需要资金,不会担风险,而只需要出技术和人员就能坐享大笔的利益并开拓中东广阔的市场,世界上还有这种好事?

    来自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甚至日本和韩国的无数公司一窝蜂地跑到伊拉克提出合作意向,从世界各地飞往伊拉克的班机立刻爆满。与欧洲政府的大力支持相比,美国政府由于对敏感技术的输出存在疑虑而反应慢了一点,立刻引起了相关的美国大公司的强烈不满,国会山上一时鸡飞狗跳,乱成一团

第132章() 
德国方面对刘明的工业引进计划非常感兴趣,做出了迅速反应,克劳斯玛菲公司与大名鼎鼎的莱茵金属公司一起组建了一个克劳斯莱茵中东工业联合体(clmif),主要目的就是争取与伊拉克的工业合作。

    面对积极前往伊拉克的各国商业团体,克劳斯莱茵工业联合体先拔头筹,与刘明签署了一项冶金及机械加工合同,合同总金额1亿6千万美元。这个消息传出,立刻让赶往中东的各国商团心痒难耐,好像看到了座座金山在闪闪发光。因为刘明住在军事基地当中,商人们根本无法接近,所以他们一股脑的跑到了巴士拉省政府所在地要求求见行政长官,这让阿布杜尔阿齐兹应接不暇,头疼不已。

    法国人对德国人抢在自己的面前得到合同感到非常委屈,因为在法国人眼中,刘明的伊拉克与自己的交情要远远大于德国人。法国人很快派出了一个阵容极为庞大的商务考察团,在两伊战争仍然战火未熄之时就飞到了巴士拉。其中也包括刘明的老朋友——达索航空的萨科齐,法国代表团既包括了道达尔石油,埃尔夫石油(elf),usinorsacilor钢铁公司,布伊格建筑集团,万喜建筑工程公司等老牌工业企业,也有达索航空,萨吉姆,汤姆逊csf等与军工生产密切相关的企业。

    为了表示对刘明的尊重,法国方面主要的大企业都派出了副总裁级别的要员前来访问,为了保证这些尊贵客人的安全,刘明将会见放在了戒备森严的哈马尔空军基地。在即将接见这些代表的前几天,法国人送上了给刘明的第一份见面礼。两架法国产幻影2000战斗在法国政府的协调下,使用海轮运到沙特,在迈尼费登陆,然后从当地起飞,在一架法国空军c…130运输机的指引下,越过科威特领空,直飞伊拉克哈马尔空军基地。这两架幻影2000b双座型战斗机全都是由法国和伊拉克飞行员共同驾驶的,它们的到达为会见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气氛。

    刘明开始了与法国方面的会谈,但他发现,尽管这些跨国公司与伊拉克合作之心非常诚恳,但在具体的细节上不乏狡黠的小动作,很多技术性的内容他们都定的莫测高深,让刘明摸不着底,而伊拉克方面的谈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对此无可奈何。刘明很有钱,但这不代表他愿意做冤大头,后世印度被俄国老毛子再三忽悠的事足以让人警惕,因此刘明对这些技术问题头疼不已。

    会谈暂时陷入了停顿状态,刘明站在哈马尔基地的停机坪上仰望着开阔的天空,默默沉思着。在这一时刻,他突然想起了乌尔德,如果是这个足智多谋的家伙在这里,可能会给自己出个主意吧?

    杰弗里沃士伯从后面走近刘明,站在他的身边,微微笑了笑说道:“您筹划的事情怎么样了?看来一切进展的很顺利啊!”

    刘明没有回头,站在那里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刚刚在南方站稳脚跟,内部的人心还没有完全收服,东边有伊朗大军随时可能打回来,北边有总统阁下时刻想夺去我的权力,而乌代和克格勃又想要我的命就拿现在来说,连花钱买个钢铁厂都找不到人来替我筹划,哪能谈的上什么顺利?”

    杰弗里沃士伯一身西装,看着刘明的神色,若有所思地说:“这么说来招商的事情还要等下去喽?”

    刘明苦笑着摇头说:“不行蔼—现在世界各地的企业都被我们调动起来,法国方面更是派出了这么庞大的一个代表团,若是两手空空的回去,那么我们与法国方面的盟友关系从何体现,我们招商计划的诱惑力有如何表现出来?”

    “唯今之计”刘明的面色严肃起来,说:“无论如何,我们也要给法国人一些合同,而且这些合同还必须有相当的数额!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获得他们的军事技术和装备的支持。如果说他们一定出高价,我也认了!”

    杰弗里沃士伯面带戏谑的看着刘明的严肃神情,似乎对这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吃瘪的表情很是得意,他一双蓝色的眼睛闪烁着狡黠的神色,等待刘明的话说完后,他笑着说:“我倒是觉得没有那么严重,其实”他顿了一下,“其实,让法国人做出让步很简单,只需要采取一点手段!”

    “手段?什么手段?”刘明看着杰弗里沃士伯问道。

    “我们的确没有什么精通钢铁冶炼、化工和机械生产的专门人才,但这个世界很大,拥有这种人才的公司有的是,我们只需要借助一下他们力量不就可以了吗?”杰弗里沃士伯不紧不慢的说着。

    “你是说”刘明脑中灵光一闪,眼睛一亮:“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刘明突然推迟了与法国代表团的谈判,并声称要法国方面先参观伊拉克的工业设施,在此基础上拟定一份适合伊拉克发展的工业计划蓝图。伊拉克将在这份蓝图的基础上,与法国谈判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引进。

    刘明派出了专人陪同法国商务代表团参观,并给每个公司发放了空白的购物清单。法国人丝毫没有怀疑什么,让法国方面拟定工业振兴计划?那岂不是自己想卖什么对方就买什么?法国代表团立刻陷入了惊喜之中,狂热的开始拟定自己的计划,将自己公司生产的最贵的、滞销的、大宗的设备统统填入了清单之中。看着周围的人越填越离谱,竟然连大型铁矿的开采设施也填了上来,就是最谨慎的人也抑制不住,填上了各种价格昂贵的大型设备。

    唯一例外的是达索航空的萨科齐,他见过刘明,知道刘明绝不是个任人糊弄的角色,而是相反精明的可怕。因此他老老实实的按照刘明与达索先前的协议,填好了购物清单。但有人问起萨科齐的合同时,萨科齐回答这是商业秘密,同时奉劝这些企业代表要为客户着想,不要做影响自己公司商业声誉的事。这句话迅速在法国代表团中成为了笑谈,被成为“萨科齐的仁慈”。萨科齐和达索航空也成为了各大企业的笑柄,看着同胞们戏谑的眼神,萨科齐在心中暗暗冷笑:“你们这些傲慢的高卢人——等着吧,等着看看把罗马的恺撒当成野蛮人是多么危险的事情!”

    法国代表团兴高采烈的交上了清单,并热切的期待着刘明的回音。刘明看了看,不由得既好笑又吃惊,法国人的合同竟然高达300多亿美元,甚至连商业核反应堆和巨型油轮造船厂都列在其中。刘明笑了笑,将核反应堆的合同拿了出来,剩下的一股脑压低20%的价格,通过某个渠道交给了姗姗来迟的美国代表团。

    应该说,美国人是带着一肚子火,心急火燎地来到伊拉克的。愚蠢的总统和国会山上的那些傻瓜丝毫不考虑美国商人的利益,在伊拉克如此巨大的蛋糕抛出之时还搞什么敏感技术审核行动,又是听证,又是调查等到这群狗娘养的官僚把一切做完时,美国企业恐怕连汤都喝不上了!

    几乎所有的美国大企业老板都愤怒的抱怨着国会的无事生非,即使有点敏感技术又怎么样呢?伊拉克不是不在禁止出售武器清单上吗?只要他有钱,除了民兵iii和三叉戟不能卖之外,就是把b…52卖给伊拉克人,难道他还能来炸美国不成?当然以色列就不在非犹太裔老板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当听到德国人获得了第一单上亿美元的生意,而法国人举国出动,进入伊拉克抢订单,就连日本人和韩国公司都出动了的时候,美国大企业总裁们再也忍耐不住了,他们纷纷找到自己在政府和国会的代言人,个个暴跳如雷,狠不得亲自上国会山去痛打那些在第6层办公的混蛋们(第6层是美国国家防务安全评估委员会所在地)。

    终于,在强大的压力下,美国国会和政府妥协了,允许美国公司向伊拉克投资和输出技术,只是输出的涉及军用的技术要经过国家防务安全评估委员会的评估和调查。

    美国各大公里立刻组织了一个阵容豪华的强大的代表团,因为班机不够,美国人索性包机,甚至包用了美国空军的运输机直飞伊拉克,去抢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埃克森石油、美孚石油、波音公司、陶氏化学等国际著名企业一马当先,率先抵达伊拉克。

    但美国人没有想到,到达伊拉克后首先收到的是一份由中情局情报人员花了大力气搞来的一份法国方面的报价单。看着这份琳琅满目、无所不包的报价单,美国人吃了一惊。因为这份单子中包含了几乎所有美国人想卖和不想卖的东西,已经全的不能再全。好恶毒的法国人啊,竟然连一点也不给别人留下!美国人心中咒骂着。

    更要命的是,法国人开出的价格!

    虽然这些价格已经很诱人,并有足够的赚头,但它比美国人想开出的用来讨价还价的原始价格低了大约20%,这一下把美国人逼到了墙角。既然是报价单,那么必然法国人还会降价,必然可以继续商量。如果法国人继续降价并与伊拉克人谈妥的话,那么这300亿美元这可是300亿碍

    美国老板们终于愤怒了,该死的国会耽误了我们的行程,而该死的法国人又想吃独食,连口汤都不给我们留!想抢走我们的生意,做梦去吧!

    “给我把法国佬合同中的漏洞都找出来!”美国波音公司总裁的怒吼立刻成为美国代表团的心声。一时间,电话飞跃大地和海洋,世界第一流的冶金、机械和电子专家以及律师开始寻找法国人合同中的技术陷阱和法律漏洞,同时美国企业开始积极的磋商,讨论联合降价的可能性。

    看着这热闹的一幕,刘明突然感觉,竞争实在是件好事碍

第133章() 
1982年冬天两伊前线的战局引起了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密切关注,无论是在高唱着自由与民主的白宫还是笼罩在勃烈日涅夫去世阴云中的红场,都对伊拉克倾注了相当的精力。

    “中东——是描绘亚非欧交接地带的时髦用语。中东除了它在大国集团之间的战略位置及其更为重要的石油资源外,它的重要性更是体现在于它成为了正在崛起的阿拉伯世界的中心。它逐渐被视为一个完全不同的极其重要的文化统一体,并成为东西方同时追逐的对象。”

    “地缘政治与资源政治的统一,是现代地缘政治学说的本质特征。石油仍然是、并且在未来数十年内仍将是世界头等能源的来源。正由于能源特别是石油具有的特殊战略价值,世界能源中心同时也成为各种政治力量争夺的焦点。”贝尔莱斯特站在讲台上,背对着大屏幕上的幻灯片,而面对耶鲁大学1400余名师生专家,声音洪亮的进行着他的演讲。

    由于他出色的谋划,美国只付出了很小的代价便得到了伊拉克那个新近崛起的年轻掌权者的“友谊”。美国官员包括里根总统在内都意识到,中东的未来极有可能因为这个新近出现的强势人物而发生变化,因此贝尔莱斯特与刘明的协议被视为美国外交和军情部门近年来最为出色的行动之一。而他也借此脱去了间谍的外衣,走到阳光之下,充当了总统的外事政策顾问。

    “世界能源中心的每一次转移,都导致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相应变化,从而形成一幅幅新的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