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喋血宝藏 >

第202部分

喋血宝藏-第202部分

小说: 喋血宝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副队长,以前,咱们在暗处,他们在明处,双方互相设伏,都没有消灭对方。现在,咱们在明处,他们又到了暗处,这个伏击恐怕还是不好搞啊!”韩东旭说。

    “韩长官说的有道理,不好搞伏击,也不用搞伏击。咱们正常干活,总有一天会遇到他们。四弟,把你的本事耍一耍,加快速度!”唐剑命令。

    “好咧!得儿,驾!”四弟一个响鞭,马车立刻跑了起来,快速向西行进。

    越往西走越平坦,马车可以敞开了奔跑,护宝队行进的很快,沿着宽敞的大道星夜兼程。

    终于赶到了成都,唐剑给车夫付了工钱,还给了一大笔赏金,以感谢这一路的不辞辛劳。最后,他又拿出一笔钱,让车夫在成都郊区住些日子,人可以逛逛市区,也让马多歇缓几天,这样避免跟追踪的考察组或是其他武装遭遇。

    护宝队进入成都,在靠近市中心的地方找了个客栈住下来。唐剑决定在这里休整一段时间,拜访这里的专家学者,向这里的藏民或是去过藏区的人打听,再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同时抓紧时间研读两位先生留下的资料,结合后来搜集到的资料,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当然也可以直接出发,不拜访专家教授,不用向藏民和其他人打听,也不用查阅资料。四兄弟应该就是这么走的,余将军给了方向,说可能在川西藏区,也可能在其他藏区,估计他们先去川西藏区,然后向那里藏民打听。或许能打听到,并找到那里的亲人,那就是最好的结果。或许什么都打听不到,只能在无边无际的高原上浪迹。

    唐剑也早就跟杨先生等人商议好了,先去川西藏区。可是川西还是太大了,究竟是西北,还是正西,或是西南?即便知道了方向,比如正西,还是非常广袤,靠两条腿何时才能到达目的地?他想尽量做到有的放矢,事先多做点功课,在成都耽搁一点时间倒不要紧,若是到了高原上再举目无亲,那不光难受,恐怕还有性命之忧!

    成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倒是不少,唐剑和杨瑾、林文轩等人分头奔跑,几乎把整个成都转了个遍,才发现没有一个专家学者是专门研究西夏历史的,能找到的资料更是寥寥无几。实在没办法,只能放弃这条渠道。

    薛强、李杰、刘晨和四弟等人满大街乱转,寻找藏民,尤其是老藏民打听。清菡和雅丽、萍儿呆不住,在郭林平、黑娃和孟让、家依等人保护下,也满大街乱飞,逛风景,看热闹,买好吃的,同时也寻找藏民打听。

    成都还真有不少藏民,有的是流浪,有的就住在这里。只要看见穿藏袍的,清菡就上前打问,懂汉语的还能说几句话,不懂汉语的只能笑笑离开。可是转悠了几天,打听了几十个藏民,却一无所获。人家要么听不懂,就是听懂了也是稀里糊涂,都不知道西夏为何物,更别说是西夏后裔了。

    “哎呀,人家压根就没听过,还打听个啥啊?我都怀疑余爷爷听错了,或是记错了,让咱们跑这么远的路。唉腿都跑细了,跑不动了。要跑你们去跑,我得找好吃的去。”萍儿坐到街边的石头上唉声叹气。

    “我的小祖宗,这么重要的事情,余爷爷咋可能听错记错?一定是咱们没有找对,再就是太久远了,先祖又一直保密,别人都不知道。”雅丽拍拍萍儿小脑袋。

    “就是,这里本来也没多少藏民,很多人又听不懂咱们的话,打听不到也正常。快一年了,几千上万里路都走过来了,还在乎这点路吗?起来,继续找,累了就走慢点。”清菡拉着萍儿。

    “哎呀,我腿都断了,再慢也走不动了。要不,你们先去找,我在这歇会,等差不多了你们再回来找我。”

    “你个小东西,再转谁知道又转到哪里去了,咋可能回来?哎,我说你到底走不走,要走就起来,不走自个回去,我们可没人找你。”清菡拉不起萍儿,索性不拉了。

    “哎我说清菡姐,你知不知道说这话的后果啊?要是让春哥知道有人胆敢这么对我说话,哼”萍儿一副赖皮模样。

    “吆,把你的春哥抬出来了?我说你是没长眼睛还是没长脑子啊?没见你的春哥见了本姐就跟老鼠见了猫一样吗?别说一个春哥,就是再加上他那哼哈二将,见了本姐照样服服帖帖,你乱喊啥啊?”

    “唉谁让人家是小姐呢?咱就是丫鬟的命,腿断了也得走啊”萍儿耷拉着脑袋,慢腾腾的站了起来。

    “小东西,可算有人管着你了,哈哈哈”雅丽开心的大笑。

    “你个死公主,让你笑”萍儿伸手就打雅丽。

    雅丽闪身躲开,萍儿拔腿就追,再也不喊腿断了。清菡和郭林平几人看着两人打闹,都开心的笑了。

    “哎,这有家小饭馆,好像是老藏人的,进去瞧瞧!”萍儿正跑着,突然发现街边有饭馆,立马感觉肚子饿了,抬腿就闯了进去。

    “客官,要吃饭啊?”一位六十多岁的藏民大叔迎了上来,汉话说的相当流利。

第二百一十六章 藏民大叔 (一)() 
“大爷,您会说汉话啊?我肚子饿了,我们都饿了,有啥好吃的?”萍儿倒是不客气。

    “好吃的多得很,有糌粑、血肠、腊肉好多呢,还有酥油茶,青稞酒”

    “这么多啊?我全都没吃过”萍儿见清菡等人都进来了,转身对藏民大叔说:“大爷,就您刚才说的那些,各样来一碗对了,不喝酒,喝那个啥茶!”

    “好咧!”

    不多时,各种各样的菜上来了,满满摆了一桌子,全都是没吃过的好东西。萍儿一头扑到桌子上,不管什么菜都往碗里捞,然后几口扒拉到嘴里,不等咽下去再接着捞。大伙已经习惯了她这种刁蛮的吃法,谁也不去管,任凭她把满桌的碟子搅的乱七八糟。

    “哎吆,这小姑娘,饿坏了吧?慢慢吃,这么多菜呢,不够再给你做。各位,第一次来小饭馆,味道咋样?还习惯吗?”藏民大叔笑着问道。

    “大叔,她就那样,不用管。我们东奔西跑惯了,啥饭都是香的,也都能习惯。今天这饭尤其香,我们好久都没吃过这么香的饭菜了。”雅丽真诚的说。

    “习惯就好,那你们慢慢吃,还想吃啥尽管说。”

    “大爷,您这饭可真香,明天我还要来吃。以后只要我不走,就天天来吃。”萍儿把半碗菜塞进嘴里,边咀嚼边含糊不清的说着。

    “那好啊!只要你来,我一定给你做最好吃的,让你好好吃。哎,听口音你们不是本地人,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啊?”看来这大叔也是个爱打听的人。

    “我们啊?从北方来,要去哎,大爷,您是藏民吗?”萍儿突然抬起头。

    “这小姑娘,没见大爷穿的藏袍吗?”

    “看是看见了,就怕不是的,所以再问问。大爷,您是藏民,那您知道西夏吗?”萍儿一脸的认真。

    “西夏?那是干啥的?人名?还是地方?”

    “不是人名,也不是地方,是个朝代看样子您也不知道。那我再问您,知道党项人吗?”

    “党项人?这又是啥人啊?”

    “也不知道对了,您知道您的老祖先是从哪里来的吗?就是最最早的祖先,六七百年前的。”

    “六七百年?哎呀,大爷只活了六十岁,哪知道那么远啊?您说老祖先,我还真没有问过”

    “大爷,是不是从西从这里算,应该是北方过来的?”萍儿诱导着。

    “北方?哎呀,还别说,小时候真有人说起过,老祖先好像就是从北方过来的,可是再问就不知道了”

    “大叔,等等,您等等孟让黑娃,赶紧去找唐长官他们,让他们以最快速度赶过来,全都赶过来”清菡挥手下达了命令。孟让和黑娃飞身跑了出去,把大叔搞的一愣一愣的,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唐剑赶了过来,韩东旭赶了过来,杨瑾和杨毅、刘春、林文轩等人都赶了过来,小小的饭馆被挤了个满上满。

    藏民大叔太开心了,小饭馆从来都没有一次进来过这么多人,今儿可算能发点小财了。只是小饭馆就一张桌子,还让清菡他们占了,唐剑他们只能坐在小凳子上。然而小凳子也不多,还有好几个人站着,急的大叔直搓手。几个站着的弟兄拍拍大叔肩膀,让大叔不用操心座位的事情,赶紧去做饭,把好吃的都端上来。

    “哎哎”大叔高兴极了,朝外面喊了几声,把在外面干活的儿子喊了进来,两人在后面忙乎着,很快就为唐剑他们准备了丰盛的饭菜。

    就在吃饭的时候,唐剑详细询问大叔,从大叔的家庭一直到老祖先的情况,不厌其烦的询问着。大叔倒也豪爽,只要知道的都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

    大叔老家在雪山西面,年轻时跟一帮人到云南等地贩茶叶,结识了不少朋友。前些年,一位成都的朋友突发重病,把年迈的父母托付给他。他悉心伺候朋友父母,就跟自己的父母一样,让朋友的父母安详的走了。临走前,朋友的父亲就把这间老屋传给了他。从此后,他再也没有离开成都,用这间老屋开了个小饭馆,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

    “其实我们并不是纯正的藏人,听老人说老祖先是从北方过来的,应该有好几百年了。老祖先跟藏人一起生活,互相通婚,经过了几十代人,慢慢的也就成了藏人。可是,毕竟不纯正,藏人不承认我们,把我们叫弥药巴。实际上我们也确实跟藏人不大一样,语言就不同,平时在家都说自己的话,到了外面才说藏语。我出来多年,平时主要说汉话,但也没有忘记藏话,更不会忘记我们自己的语言。”

    “大叔,您估计谁能说清楚你们老祖先的情况?成都有吗?”唐剑问。

    “哎呀,谁能说清楚老祖先的情况,这可真不大清楚。小时候曾经问过大人,可是没人知道,还让我不要随便乱打听,所以就没有再问。估计一般人都不知道,除非大头领。成都这边藏人倒是不少,可人家都是纯正的藏人,这么多年我还没有发现跟我一样的弥药人,估计不会有人知道的。”

    “哦,那您估计老家的头领知道老祖先的情况吗?”

    “我老家在雪山西边,整个村子也没几户人家。我们村子,可能你不大清楚,跟这边不一样,实际上就是个大致的范围,并没有固定的地方。我们主要是放牧,住帐房,经常流动的。倒是有个小头领,我小时候问的就是头领,却啥都不知道。大头领还得往西北,远得很,骑马都得走十几天。我见过一次大头领,那还是很小的时候,大头领来我们村子,当时的大头领跟我现在差不多,已经是老人了。现在的大头领没有见过,也没有去过大头领住的地方,不知道那里的情况。”

    “大叔,如果我们去一趟你们那里,您能给我们带路吗?”

第二百一十六章 藏民大叔 (二)() 
“你们要去我们那里?去干什么啊?”大叔非常好奇。

    “大叔,倒也没有什么大的事情,就是有些情况得去了解一下。”唐剑笑道。

    “哦,我想回去,真的想回去啊!我想再看看村子,看看从小一起玩耍的好朋友,看看村里的乡亲们。可是我老了,走不动了,主要是山翻不过去,没办法啊”大叔轻轻摇着头,眼里闪着泪花。

    “那您的家人,比如儿子”

    “唉早就想让儿子回去一趟,他也想回去。可是他有病,不能上高原,这也是我一直留在这里的原因。”

    “大叔,对不起,不该给您添这么多麻烦。这是我们的饭钱,请您收下。”唐剑拿出一把大洋。

    “哎,多了多了,连一半都用不了。我只拿饭钱,剩下的请收回去。这是我们的规矩,该拿的就拿,不该拿的分文不取。”大叔拿了几块大洋,把剩下的大洋坚决退了回来。

    “好一个刚直的大叔!那么,大叔,能帮忙给我们提供一些信息吗?比如,去你们那里的路线,要准备些什么,注意些什么,去了以后怎样联系你们村的乡亲等等。这钱您拿上,就算是给我们提供信息的费用。”唐剑又把大洋推了过去。

    “年轻人,我虽然不知道你们是干啥的,但我知道你们跟我一样,都是中国人。问个话都要拿钱,那还是中国人吗?我刚才说了,只要知道的一定都告诉你们,绝不会隐瞒。”

    “大叔,我理解您,我们都能理解您。都是中国人,那就啥都不说了。”唐剑开始询问,韩东旭和杨瑾不时补充,几个人把想到的都问了。

    大叔很开心,也很耐心,一一回答着唐剑他们的问题,还拿出一张纸,画了成都到老家的大致路线。他离开老家很多年了,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