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喋血宝藏 >

第245部分

喋血宝藏-第245部分

小说: 喋血宝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他们比那个啥考察组还要厉害吗?”

    “格桑,这不一样的,具体咋不一样以后再慢慢给你说。”唐剑望着那伙人的背影,心头掠过一丝阴影。他预感到将来还会遇到这伙人,可能会有一场生死搏杀。他不想跟这些人为敌,不想跟他们厮杀,一点都不想!

    “哦,再要遇到这帮孙子,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都赶紧去找乡亲们,别在外面冻坏了。”唐剑大声喊着。

    乡亲们很快就找到了,都在村里后面的洼地里,好几十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手脚被绑着,嘴里也塞了布子。看见唐剑他们,老乡们都惊恐万分。格桑和丹增等人大声喊着,次旦、次仁和多吉也都解释着,老乡们这才将信将疑,跟着护宝队回到了村子。

    护宝队就住在村里,跟老乡们拉话,也安抚着老乡。这些老乡渐渐都信任了护宝队,讲述了一些那伙人的情况。唐剑都记在心里,大伙也都记住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护宝队除了行军,就是四处筹集粮食,再也没有遇到土匪之类的干扰。每天太阳一落山唐剑就命令宿营休息,第二天太阳出来吃过早饭才让启程。路途遥远,越往北越难走,不能太劳累,时刻都得保持健康和战斗力。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终于赶到了河曲之地。这里有条大河,自西而来,在这里拐了许多道弯,然后向东涛涛而去。大河两岸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因此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唐剑和护宝队在这里逗留了几天,除了补充物资,休整队伍,还拜访了当地许多藏人,尤其是藏人头领。这些藏人都是纯正的藏民,没有听过弥药人,大多数也没有听过党项人。只有个别头领和老藏人听过党项人,说不知多少年前,好像有党项人在这里生活过,后来吐蕃人向北扩张,这些党项人被迫离开这里,去了东面,这里也逐渐被吐蕃人占据,一直到今天

    这里曾经是先祖生活过的地方,格桑和四兄弟非常惊奇,次旦、次仁、多吉、丹增等人也感到不可思议。唐剑和杨谨、林文轩就给他们讲述党项人从高原慢慢转移到青海湖畔,又从青海湖畔逐步转移到河曲之地,后来又被迫向东迁徙,最后到达黄土高原,建立了大夏王朝的故事。这些党项人的后裔大多只知道先祖建立大夏王朝的辉煌,也听过一些王朝灭亡之后的凄惨和辛酸,但是对建立大夏之前的事情却知之不多,有的压根就没有听说过,现在听了唐剑他们的介绍,才大致了解了先祖的过去,感觉党项民族游来游去的,实在是太艰难了。

第二百六十一章 寻找烈属 (二)() 
故地重游了几天,补充了粮食和一些物资,护宝队继续出发。这次的方向是西北,唐剑要完成一个心愿,这也是杨毅和刘春的心愿。他们多方打听,搞清楚了西固的具体方位,并跟格桑、四兄弟和陈斌等人商议。

    “格桑,四兄弟,陈队长,有件事我得给你们说一下。我和杨毅、刘春在南苑保卫战结束、往北平撤退的途中,收容了一些队伍,其中有个老兵,叫孙卫华”唐剑简单把南苑保卫战和向北平撤退的情况说了一下。

    “孙大哥为了给排里留点种子,让我们几个没有负伤的年轻人立即撤退,并将身上仅有的几块大洋塞给我,让我照顾他年迈的母亲,说完带着几名伤员顽强阻击鬼子,掩护我们撤退,最后拉响了手榴弹,全部跟鬼子同归于尽。如果没有走到这里,那也没办法。可是现在已经走到了这里,距离西固没多远了,那就得去一趟,去看看孙大哥的母亲。烈士的鲜血不能白流,我们这些人只要活着,就要想办法为他们做点什么,让他们在九泉之下能安心,也让其他抗日将士感到欣慰!”说到这里,唐剑满眼泪光,杨毅和刘春也在默默的流泪。他们想念一起战斗的学生兵,想念亲如兄弟的战友们

    “唐哥,烈士的母亲,当然也是我们的母亲,我们一起去看望她老人家,给老人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格桑也抹着眼泪。

    “唐哥,余家镇沦陷,爷爷被日本鬼子炸死,从此后,我们兄弟就跟日本鬼子不共戴天。所以,打鬼子的都是我们的兄弟,他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跟你一起去看望老人家。”余龙说。

    “长官,好不容易过来了,一定要去趟他的老家,看看他的亲人。一旦错过了,再回来就难了,说不定就回不来了。走吧,所有人都走,那是咱们的母亲!”陈斌抬起头,眼里已是泪水。文刚和刘晨也都抹着泪水,都有母亲,也都想母亲,可是在这战火连天的年代,随时都可能牺牲,只要有机会,就去看看母亲,必须要去看看。

    赶到西固没有费多少事情,但是寻找孙卫华的老家却耗费了唐剑和护宝队许多精力。一开始县衙门不接待唐剑,说唐剑是土匪、骗子之类,甚至还说是奸细,来刺探什么军情。唐剑耐心的解释,给县老爷讲述一路跟鬼子浴血奋战的事情,依然得不到作威作福早已成为习惯的县老爷的理解和支持。

    刘春实在忍不住了,一刀劈断县老爷的文案。杨毅和格桑等人把冲进来的警察控制住,县老爷这才答应帮助查找孙卫华的老家。然而,县衙门却查不到孙卫华的情况。仔细一问才知道压根就没有这些当兵的资料,县里所有当兵的资料都没有。据一个老警察说,县里当兵的不少,去抗日前线的就有好几十个,可是因为无人管理,资料什么的随便乱放,结果失火烧了,就再也没有这些当兵的档案信息了。

    唐剑仰天长叹,将士们在前方浴血奋战,可他们的大后方居然没有资料信息,就是想给将士们的家眷一些抚恤都找不到人,这不让将士们寒心吗?可是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好拿起县老爷办公室的电话要通了总部,找到了将军。

    在电话里,唐剑简要向将军报告了离开成都以后的情况,说已经干掉了考察组,亲人也已团聚。他报告说回到部队后,将遵照亲人的嘱托,将联络图连同宝藏都捐献给国家。

    “将军,我们按照爷爷的嘱托,去查看古城堡,祭拜先祖,同时也看看那里现在究竟是什么状况,还需要做些什么。在前往城堡的途中,我们绕了点路,专程看望一位烈士的母亲,当然也是我们的母亲。那位烈士在南苑保卫战中以身殉国,牺牲前塞给我几块大洋,让带给他的母亲。”唐剑报告。

    “唐剑,护宝队的弟兄们辛苦了,我将为你们请功!宝藏的事情等你回来再说,我就问你,找到烈士的母亲了吗?”将军问。

    “谢谢将军!我正要给您报告此事。我们赶到了烈士的老家,找到了县里,可是却找不到烈士的任何资料。不光烈士的资料找不到,所有军人的资料信息都没有,包括好几十名在前线跟日本鬼子浴血奋战的将士,全都找不到任何信息,据说是管理不善失火烧了。这位烈士倒不要紧,我们一个村一个村跑,挨家挨户问,总能找到的。但是其他将士呢?其他县是不是还有这种情况?给您打电话,就想给您说句话,千万别让将士们寒心啊!”

    “唐剑,你报告的情况非常重要,我这就召集会议,解决这个问题。烈士的母亲就烦劳你操心了,见到母亲后,请代我向母亲问候,我对不起她老人家,让她受苦了!你们还有点经费没?”

    “报告将军,还有一些!”

    “那好,请将这位烈士母亲的后半生妥善安顿好,回头我让人给你们再带些经费。”

    “谢谢将军!经费的事情就不麻烦您了,我们再想办法。”

    “那好,辛苦你们了!对了,那里的县老爷就不必再理会了,他已经失去了所有的权力,并将受到调查。祝你们顺利,等着你们胜利归来!”

    刚放下电话,唐剑就闻见一股骚气味,再一看那位县老爷瘫坐在地上,尿都出来了。感情已经听到了电话内容,也明白了自己的下场。

    唐剑没再理会县老爷,直接去找那个老警察。这位干了几十年的老警察对县里的情况比较熟悉,一个村一个村的查阅和回忆,把有姓孙的和可能有当兵的村子都列了出来,然后自告奋勇带领护宝队挨个村子去找。

    几天后,终于在一个村子打听到了孙卫华的老家。当翻越了几座大山,又绕过几道深沟,到达一座小山下面时,唐剑惊的目瞪口呆,气都快要喘不上来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安置亲人 (一)() 
山脚下,有个小洞,洞口用柴火胡乱堵着。洞子不深,里面有个土台子。台子上面蜷缩着一位老人,身上盖着破烂不堪的被子,瘦骨伶仃,眼睛似乎也瞎了。老人旁边坐着一个姑娘,看上去也就十四五岁,面黄肌瘦,裹着更加破烂的被子,惊恐万分的看着唐剑他们。

    “孙妈妈”唐剑“扑通”跪倒在台子前面,泪如雨下。

    “玉儿,谁啊?”老人抬起头,声音相当虚弱。

    “娘,来了几个人。”姑娘扶住老人的脑袋,带着哭腔。

    “大娘,他们是卫华队伍上的,专门看您来了。”老警察走到土台子跟前。

    “啥?华儿回来了?玉儿,快扶娘起来”老人挣扎着就要起来。

    “孙妈妈,您快躺着,别着凉了”杨谨走到台子跟前,轻轻扶住老人。

    “我的华儿回来了华儿,华儿”老人轻声叫着。

    “哎,娘!”唐剑轻声回答。

    “娘!”杨毅、刘春齐声回答。

    “娘,娘”格桑、陈斌、文刚、刘晨、四兄弟等人一起叫着。

    “哎我的华儿呢?咋听不见他?”老人应答着,泪水溢出了眼眶。这么多声音叫着,可她还是没有听见那个最熟悉、最顽皮的声音。

    “娘,孙营长他忙的很,实在走不开,就派我们几个先来看看您老人家,过些日子他有空了就回来看您。”唐剑凑到老人跟前。在路上他就想好了,不能把孙卫华牺牲的消息告诉老人家,就说孙卫华当官了,忙的回不来。他给所有人都交代了,包括老警察都不许说破。

    “孙营长?他是谁啊?”老人呢喃着。

    “娘,孙营长就是您的儿子孙卫华呀!他现在当大官了,派我们回来看您。”

    “娘,我二哥当官了,当大官了”姑娘哽咽着。

    “嗯,玉儿,孙营长当大官了,一直惦记着你和娘,这才派我们过来看望。”杨谨轻轻搂着玉儿,掏出手帕擦拭着玉儿的泪水。

    “有吃的吗?娘两天都没吃了”玉儿抬头望着杨谨,眼里全是祈求和渴望。

    “萍儿,快把吃的拿进来!”

    “呜呜呜”萍儿哭叫着,提了两大包东西扑到台子跟前。

    杨谨掏出糕点递给玉儿,玉儿接过糕点,轻轻给老人喂着。老人吃着松软香甜的糕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娘,您慢点吃。从此后,您再也不会饿肚子了。”唐剑站了起来,拉着老警察走出了屋子。杨毅和刘春也跟了出来,泪水一直就没有干过。

    “老鸭,必须得想点办法,不能再让老人住在这里了。”刘春说。

    “不行,今天我豁出去了。就算枪毙,我也要动用队里的银库,给大娘弄个住的地方,买些吃的”杨毅摘下背包。

    “大叔,本来想给大娘收拾一下住处,可是大冬天的没法盖房。你看县城能不能买几间房子?立马就能住人的,今天就买。”唐剑问老警察。

    “那倒是能买上。长官,您是给老人家买吧?”老警察问。

    “是的,这土洞又破又冷,连个门都没有,弄不好就塌了,根本住不成人。再说这山大沟深的,老人家都两天没吃东西了,必须找个方便买东西的地方。”

    “其实也不用去县城,太远。不如在镇上买,也就十多里地,一会就到了。另外,我听说老人家还有个儿子,应该是出去要饭了,不然这娘俩早就饿死了。”老警察说。

    “都给我去找,就是上天入地也要把老人儿子给找回来!”唐剑命令道。

    儿子找回来了,三十多岁,一条腿瘸着,衣服破烂不堪,背个肮脏不堪的褡裢。看见唐剑他们,满脸的惊恐,连话也不敢说。

    “大哥,这是二哥他们队伍上的,专门来看娘。二哥他当官了,当大官了。”玉儿跑了出来,一身的新衣服,气色也好了许多。

    “大哥,我们是孙营长的部下。走吧,咱不住这儿了,孙营长已经在镇上买了院地方,让咱们马上就搬过去。”唐剑和蔼的说。

    “孙卫忠,你还认得我不?你兄弟在镇上买了一院地方,让我带着这些长官来搬家。走吧,大冷的天,别让长官们受冻了。”老警察说。

    “啊?真的要搬家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