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喋血宝藏 >

第4部分

喋血宝藏-第4部分

小说: 喋血宝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摸索了大半夜,终于遇到了一名卫士。这名卫士发现了他们三人,主动出声让他们过来。他们接替了卫士的任务,守候着将军的遗体,让卫士抓紧时间休息一会。

    青纱帐里到处都是遗体,顾不上掩埋,也没法掩埋。都是庄稼地,不能随便埋人。相信善良的老乡会找到合适的地方掩埋这些忠诚的将士,所有牺牲的将士也一定会得到妥善掩埋。

    但是将军的遗体不能扔下,更不能让日军抢去,必须得妥善保护。天快亮时,四周再也听不到枪炮声,估计鬼子已经撤走,唐剑跟几个卫士商议,决定天亮后去附近村子转转,看看能不能把将军的遗体暂时保护起来,然后想办法进入北平,寻找将军的家人。

    天亮后,唐剑正准备动身,就听见远处公路上响起了轰鸣声。他赶紧让几人隐蔽好,一个人悄悄向公路方向摸过去。

    轰鸣声越来越近,唐剑听出来只有一辆汽车。他不知道汽车是什么人的,车上装的什么东西,就想找机会把车夺过来,然后把将军遗体装上车,送进北平。

    轰鸣声戛然而止,接着就听见有人进了青纱帐。唐剑悄悄拨开青纱帐,发现汽车停在公路上,驾驶室门和车厢帐篷上都有大大的红色的十字。他认得这是红十字会的标志,也知道只要有这种标志,就不会有人攻击。

    好几个人走进了青纱帐,都佩戴红十字标志,正在寻着什么。唐剑不认识这些人,但能看出他们都是中国人。他分析这些人可能是来给阵亡烈士收尸的,也可能就是过来寻找将军遗体的,毕竟将军阵亡的消息早就传了出去,应该有人过来打理将军的后事。他整了整军容,把大刀插在背上,提着步枪向那几个人走过去。

    唐剑猜测的没错,那几个人正是来寻找将军遗体的。他们为将军整理了遗容,小心翼翼把将军抬上汽车,向北平缓缓驶去。

    唐剑和杨毅、刘春及几个卫士也挤上了汽车,跟随汽车进入了北平。

    有卫士护送,唐剑再也不用操心将军遗体了。进入北平不久,他就和杨毅、刘春下了车,目送汽车运送将军回了家,然后向事先定好的集结地赶去。军部在那里,所有部队都在那里集结。

    可是集结地早已空无一人,四周一打听,军部半夜就走了,不知去向。唐剑顿时心凉了半截,失神的看着灰蒙蒙的天空。杨毅和刘春眼巴巴的看着他们的排长,茫然无措!

    “老鸭,你是长官,给个主意啊!”杨毅碰碰唐剑。

    “杨子,你不是军师吗?给咱算算,军部去了哪里?还能不能追上?”唐剑问道。

    “老鸭,这还不好算啊?清晨到现在起码十几个小时了吧?不说汽车骑马啥的,就说步兵,最少也七八十里过去了吧?至于军部去了哪里,应该是你们这些当官的去分析判断,不然要你们当官的干啥啊?”杨毅撇了撇嘴。

    “你个死军师,倒是会扯皮,又把球踢回来了。我估计军部去了南边,比如保定一带,听说守卫南苑的一部分人就去了保定,所以我断定他们都去了保定。”唐剑分析道。

    “哪还瞎几把扯啥?去保定,赶紧走啊!”刘春催促道。

    “老春,你听听,四周不时响起一阵枪声,有时候枪炮声还很激烈,说明啥?说明日军打进来了,遇到了抵抗。北平这么大个城市都保不住,保定能撑几天?等你风风火火赶到保定,军部又不知撤到什么地方去了。”杨毅分析着。

    “嗯,这倒也是。可是再远也得找部队不是?总不能在这等死吧?我这把战刀才砍了没几颗鬼子脑袋,差的老远了。我的意见,还是去找部队,立马就走!”

    “老春,人家还没发话呢,你就这么急乎乎的,是不是想当排长了?”

    “你个死杨子,谁想当排长了?话说回来,谁又不想当排长啊?你难道不想吗?我不光想当排长,还想当连长,当营长,团长,师长,军长当个大大的司令,率领千军万马,把那些小日本统统杀光”

    “吆,还真没看出来,咱们的老春居然有如此远大的志向,还千军万马咱不扯了行不?赶紧说说眼下咋办吧!哎,老鸭,半天也不吭声,到底几个意思啊?”杨毅再次碰碰唐剑。

第四章回到学校(二)() 
“回学校!”唐剑抬起头。也不知怎的,他突然想起了学校,学习和生活了将近四年的大学,就在这座城市里。大半年没有回去了,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他急切想回去看看。

    “啥?回学校?”杨毅伸手摸摸唐剑脑袋:“没发烧啊,怎么就说开了胡话?人家问怎么去找部队,他可倒好,居然说回学校。我说老鸭,你都当兵了知道不?学校早就哦,想起来了,一准是想去看他的老师,对,就是想去看老师,一定是!”

    “杨子,瞧你那阴阳怪气的酸样,什么老师,你就直说是想去看师姐不就完了,绕那么大圈子有意思吗?”刘春讥讽道。

    “老春,咱可是大学生,文化人,不要那么直白好不好?”

    “行了,天色不早了,咱们得抓点紧。”唐剑大踏步向前走去,杨毅和刘春屁巅屁颠跟着,一路上还不停地吵闹。

    学校距离集结地并不很远,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三个人把武器弹药存放在门房,走进了熟悉的大门。进入校园就分开了,各自找老师和同学,并约好了会合的时间地点。

    同班的已经毕业,不同班的唐剑也不想找。杨毅说的没错,他就是要去看望自己最敬重的老师、历史学家杨铭苓杨先生。可惜啥礼物都没有,倒是有几块钱,那是孙卫华留在母亲的,不能动!只能两个肩膀抬张嘴,去吃老师一顿了。

    “当当当”唐剑轻轻敲响了老师家门。

    “谁呀?”屋子里传来银铃般的声音。

    “瑾姐,是我,小剑!”

    “什么?小剑?天哪”

    门开了,一名姑娘站在门口。这姑娘容貌秀丽,体态丰盈,多一厘米显高,少一厘米不够;多长一两为胖,少长一两显瘦,宛若画中的仙女,举手投足显现出大家闺秀的风范。

    唐剑认识这姑娘,刚进校没多久就认识了。她叫杨瑾,杨先生的女儿,比自己大两岁,本校历史系研究生,名副其实的师姐。此时他望着美丽的瑾姐,心里一热,却不知要说什么,就那么傻傻的站在门口。

    杨瑾望着唐剑,那略带忧郁的眼神里,有激动,有疼爱,还有那么一点点怨恨!没良心的,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消息,怎能不让人担心?可是看到那黝黑的面色,还有破烂不堪的军装,她心都要融化了,所有的一切全都烟消云散。

    “瑾姐”唐剑轻声叫道。

    “傻样”杨瑾娇嗔道,随即把唐剑拉进屋子,回头喊道:“爸,是小剑,小剑回来了。”

    “谁?小剑?”里屋走出一名健壮的中年汉子,头发梳的整整齐齐,先是满脸的惊讶,随即泪光闪闪:“小剑,你咋成这样?受伤了?”

    “老师,就擦破了点皮皮,早就没事了。”唐剑笑道。

    “快坐下,小瑾,快去倒水。”

    “老师,没事,真的没事!”

    “有事没事都得让我看看。瞧瞧,脏成啥了?多少天没洗脸了?还说没伤,一、二、三、四哎吆,看看腿上,都伤成这样了小瑾,去端盆水。小剑,把衣服脱了,躺床上,我得好好看看”

    在这里,唐剑就跟回到自个家一样,无拘无束。他顺从的脱掉满是血污的军装,也不管身上有多脏,气味有多难闻,仰面躺在宽大洁白的床上。不知道多久没有享受这么柔软的床铺了,他彻底放松了自己,眼皮立马开始打架,很快就沉沉睡去

    就跟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杨先生悉心给唐剑擦洗着身子,把唐剑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口都擦洗了一遍,然后涂上药粉,用纱布包扎好。小瑾打了一会下手就去厨房忙乎去了,得给唐剑做顿好吃的。

    杨先生今年五十岁,老家距北平不远,家族是当地有名的大户。他从小衣食无忧,唯一需要做的就是读书,再读书,继续读书!中学读完读大学,大学读完接着深造,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自己挚爱的历史研究,一直到今天。他对历史研究颇有造诣,尤其钟爱辽宋夏金元时期,每年都要外出一两个月时间,就是为了给自己从事的研究寻找佐证,或是探寻某个还不为人知的神秘地方。他常常对学生说,这个时期需要研究的东西太多了,尚未解开的秘密也太多了,光凭他一个人,或是一个团队根本无法完成,即使这些学生都来研究这段历史,哪怕研究数十载,恐怕也无法解答这期间的许多问题。

    杨先生还特别给学生们提出,后世没有给西夏修史,西夏史料和文化几近遗亡,成了“死了的民族,死了的文字,死了的历史”。但是这段历史是真实存在的,西夏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要尽可能的挖掘清楚。只可惜连年战乱,加上日寇入侵,到处民不聊生,杨先生的研究时续时断,无法顺利开展,许多历史之谜也就无法一一解开。

    除了研究历史,杨先生还酷爱武术。别人喜欢武术是“练”,而他喜欢武术是“说”,就坐在那儿,一杯清茶,侃侃而谈,探讨武术的起源、传承,以及各种动作套路等等。几杯茶喝完了,一场武术交流也结束了,双方还挺开心。他常常对别人说,中华武术源远流长,绝不应该是整天比来比去,打打杀杀,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探寻挖掘其中的精髓,并发扬光大。也曾经有人提出跟他切磋比武,他婉言谢绝了,自己是历史学家,跟别人比什么武艺?这不是天大的笑话吗?

    杨先生原本有个非常幸福美满的家庭,妻子也是同校的教师,温柔贤惠,善良体贴。两人就生了一个女儿,取名杨瑾,那可是真正的掌上明珠,但却从不溺爱。杨瑾五岁多就开始读书,从此以后一直都是诗书为伴。大学受父亲影响,也学了历史,后来又读了研究生,攻读的方向就是辽宋夏金元史。不过,导师不是父亲,而是学校的另外一位教授。只是她还年轻,所学知识主要还在消化父辈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上,对尚未掌握的一些领域研究还不很透彻。

第五章家里来信(一)() 
天有不测风云!杨瑾十岁时,母亲因病永远离开了她,离开了钟爱的父亲。从此后,杨瑾就跟父亲相依为命。这期间许多人都劝说杨先生再找一个,可杨先生怕女儿受屈,始终没有再续,总说等女儿长大了再说。现在女儿长大了,杨先生也在一天天变老,再续的事情也渐渐的不提了。

    足足用了一个多小时,杨先生才给唐剑收拾完毕。他坐在床沿上,看着这个最得意的门生,有些心疼。其实,这孩子刚进大学时学业并不突出,常常缺课,只要有时间就跟人切磋什么武艺。他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很正式的跟唐剑长谈了一次。结果,这个心气浮躁的年轻人慢慢沉下了心气,再也不逃课了,学业也日渐精进。

    如果不是日寇入侵,唐剑肯定还会继续大学生涯,成为自己的研究生。可是国难当头,只能放弃学业,报效国家。他支持唐剑去当兵,就像送自己的孩子一样把唐剑送到了军营。本来女儿小瑾也要去当兵,可他思来想去还是没有同意。老伴去世的早,自己一手把女儿拉扯这么大,确实舍不得。女儿吵闹了几天,也就没有再坚持,她也舍不得离开这个家,更舍不得离开渐生花发的老爸

    “爸,饭好了,要不要把小剑叫起来?”杨瑾轻轻走过来。

    “再让睡会吧,也不知多少天没好好睡了,唉”

    “噢,对了,他家里来了封信,我昨天就拿回来了,还没来及给他转过去呢,别是有啥急事吧?”

    “是吗?那我把他叫起来,别真把事情给耽搁了。”

    唐剑十分不情愿的睁开眼睛,艰难的爬起身,略带歉意的笑了笑:“老师,不好意思,好久都没这么放松了”

    “本来还想让你多睡会,可是你家里来了信,怕耽误了事情。饭也好了,吃了再睡。”

    “真的来信了?在哪?”当兵以后,唐剑给家里写信,说军营东奔西跑的没个固定的地方,让有啥急事就把信寄给杨老师,杨老师会想办法转的。没想到还真来了信,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急事?

    杨瑾急忙拿出信,唐剑一看封面娟秀的字迹,就知道是小妹萍儿写的。撕开一看,满满两页纸,几乎全是问候唠叨,最后才说爷爷让这几天想办法告假回去一趟,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说。

    “明知道我当了兵,还要我告假回去,有多重要的事情啊?”唐剑又看了一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