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辽东铁骑 >

第78部分

辽东铁骑-第78部分

小说: 辽东铁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烦了”

    “谁说不是啊?上次有个参将自持朝中有后台,在将军府门口不下马,结果被铁卫硬揪下马,拖到军营打了五十军棍,人都废了。这李将军下手够狠啊!”

    “嘿!我看是罪有应得,那王仁则不就是拜了个太监当干爹嘛,看到鞑子跑的比兔子还快,欺负老百姓杀良冒功那叫个身先士卒,这样的狗杂种死了才好”

    一旁的路人看着这支马队,一边窃窃私语着,但很快让他们目瞪口呆的一幕出现了:

    曾经就算是蓟辽总督来视察,都这是单膝跪地行礼的铁卫,居然主动走上前去,为当先那位骑士签马。

    “末将孙三霸!刘黑闼!参见少将军!”只见这两名铁卫待骑士下马,毫不犹豫的双膝跪地磕头大声说道,语气里充满了激动、喜悦与崇拜。

    “嗬!”周围的路人听到这话,一个个顿时惊讶的目瞪口呆,旋即看着那名身穿赤红色甲胄的骑士,满眼的崇拜和敬佩:

    “这位就是咱们老百姓的辽东守护神,李如松少将军啊!”

    “少将军,多谢你去年大败女真鞑子于河东,俺老张一家人的性命才能保住,请受我一拜”

    “少将军,年少便有如此雄才伟略,他日定能保我辽东安稳啊!”

    。。。。。。。

    无数的百姓激动的围拢上前,不顾满地寒冷刺骨的积雪,双膝跪地朝李如松磕头,发自内心的感谢着他,感谢这位无数次击败鞑子保护他们家园安全的辽东大英雄。

    李如松微微一笑,将百姓一个个扶起,安慰了百姓几句之后,挥了挥手带着随从朝将军府走去,身后无数百姓怀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目送着他一步步消失在视野中。

    “这就是民心所向啊!”心里默默的念叨着,李如松大步走进了总兵府,一个约莫三十多岁的男子正端坐在帅椅上等候着他。

    “末将险山参将李如松,拜见总兵大人”眼睛里闪过一抹激动,李如松单膝跪地,一丝不苟的行礼说道。

    “小兔崽子,跟你老爹来虚头巴脑的这一套干啥,快快起来,你娘和知心、秀儿她们等你很久了”男子眼睛里闪过一抹欣慰,疾步走上前来,扶起李如松,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嘿嘿,老爹几个月没见,你这肚子可大了,还能不能跟着你儿子上战场,砍鞑子玩啊?”闻言李如松嘿嘿一笑,一副没有正形的样子。

    “小兔崽子!跟你爹我还敢咋呼?找打啊你!”李成梁佯怒举起手来了说道,眼睛里却全是笑意。

    “嘿嘿老爹饶命,孩儿这次前来有点事情还得跟您商量一下”一缩脖子,李如松急忙道歉,自家老爹的武功可不是自己能扛得住的。

    “怎么了?”收回拳头,李成梁看着儿子有些凝重的脸色问道。

    “阿台回来了,带回来五千蒙古铁骑,最近他在不断的收拢王杲的残部。而且这家伙在努力说服清佳砮等辽东女真人部落酋长,在古勒寨附近的昆塔一带铸城,看起来所图甚大啊!”眼睛里杀机一现,李如松沉声说道。

    “而且根据陈诚的情报,去年年初图们汗和董狐狸联合蒙古科尔沁诸部击败俺答,收复了被俺答夺走的草场,厉兵秣马对我辽东虎视眈眈。我估计这次阿台忽然冒出来,背后肯定是这两个家伙在指使”说到这里,李如松闭上了嘴巴,等候父亲的命令。

    “这件事我也有所耳闻,阿台最近还攻打了古勒寨,那个叫张杰的小子还算有点本事,守住了寨子。但周围七八个屯堡被阿台夷为平地,数千百姓被掳走。看来咱们父子蛰伏太久了,有些家伙已经忘记了辽东铁骑的恐怖了”李成梁咧嘴一笑,杀气腾腾的说道。

    “目前,我在险山已经训练骑兵一万五千人,这已经是朝廷忍耐的极限了。赤焰军图大部分人都已经送到菲律宾和壕镜澳躲藏,一时半会朝廷很难发现。我看是不是该趁着冬季,给狗鞑子们上一课了?老爹”李如松笑眯眯的说道,按照他的计划,此时辽东军应该趁机动手了。

    此时万历年幼,张居正尚未成为首辅,不过李如松很清楚过不来多久,张居正这样的铁腕人物上台,辽东肯定会面临他强势的控制。

    在这之前李如松必须向张居正展示自己的肌肉,同时适当的表示臣服之意。现在可不是明末,整个大明兵强马壮,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能力很强,文官的地位要远远高于武官。

    这个时期如果稍微表现出一点野心,或者被中央看不顺眼,李家必定死无葬身之地,自己到时候也只能携带家眷逃往菲律宾,数年的幸苦努力必将付诸东流。

    现在就是最后的机会,击败阿台,同时引动图门汗等人攻击辽东,让朝廷看到他父子还是有用的,而且还是对朝廷忠心耿耿的。

    “唔,这件事你来安排,为夫就不动手,我在辽阳替你应付那些人冠**。这辽东一安定,那些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男盗女娼的家伙一个个都跑过来想要分一杯羹了。真当我李成梁是泥捏的不成?”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李成梁轻松的说道。

    “呵呵,这些鸟人吗?老爹放心,我已经找好了对付他们的办法,他们不是说一心为民,为民请命吗?我倒要看看,若是清流不收、百姓不爱,这些鸟人该如何自处”李如松嘿嘿一笑,阴森的说道。

    这些所谓的清流官员,之前因为辽东混乱,一个个窝在关内,不敢越雷池一步。随着险山军连战连捷,辽东逐渐变得越来越稳定,这些家伙就想闻到血腥味的苍蝇一般,满嘴的为国捐躯、济世救民蜂拥而来。

    随着这些人的涌入,与辽东本地势力发生了剧烈的冲突,霸占民田、欺压百姓,甚至有些不知死活的家伙开始打险山军土地的主意。

    偏偏这些贪官污吏还一个个道貌岸然,人前一副济世救民的忠臣模样,人后一副饥不择食的贪得无厌。随着这些家伙不知底线的疯狂行为,李如松对这些人已经动了杀心。

    “你可以贪,但你必须知道谁才是辽东的主人。既然你们不知道什么是主仆,这次老子就要给你们留下一个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

第128章 绍兴师爷() 
各位读者大大,麻烦大家在阅读本的时候,点击一下加入书架,给小肥一点鼓励,谢谢大家

    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

    “老疯子,辽东那些蛀虫就交给你和何先生了,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我只要结果”

    辽东总兵府后堂,李如松端着茶杯看着面前一个老头子说道。

    只见这个老头子身穿一件黑不溜秋的看不出颜色的破棉袄,胡子、头发好像几个月都没有梳理,乱七八糟的缠在一起,全身散发着一股难闻的酸臭味,唯独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顾盼之间有精芒闪过。

    “哈哈哈哈哈,你凭什么让我徐渭给你卖命?就凭何心隐这个老东西?我呸!你直接杀了我好了,我徐渭这辈子绝对不给你这样的蠢货卖命!”李如松话音刚落,老头先是一愣,旋即大声狂笑着吐沫横飞的数落道。

    李如松也不说话,任凭徐渭在那边吐沫横飞的一边数落自己,一边滔滔不绝的向自己夸耀他当年的丰功伟绩和如何风光。他只是微笑着端着手里的茶杯,像看一头肥猪一样,上下打量着徐渭,时不时的点点头又摇摇头,仿佛在欣赏一头猎物一般。

    “小子!马上放老夫走!否则老夫定要让你好看!”被李如松的眼神瞧得发毛,徐渭最终放弃了高谈阔论,一拍桌子说道。

    “老东西说完了?”李如松冷冷一笑问道,见后者点了点头,李如松回头对身后的僧格林沁说道:

    “僧王,告诉这老东西,在辽东若是辱骂我,是什么后果”

    说完李如松也不废话,站起身来,漫步走到院子里,任凭朵朵雪花落在自己身上,笔直的像一棵青松一般站立在那里闭目养神。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僧格林沁满脸微笑的走了出来,身后跟着一脸难以置信神色的徐渭。

    “徐老东西,该说的俺都跟你说了。只要你敢走出大门,俺保证你会马上被打成肉酱。嘿嘿,你还是老老实实的给俺哥当狗腿子吧,保证你活的比现在潇洒,看看你这德性跟臭咸鱼似得。错,咸鱼都比你干净”一边走僧格林沁一边笑呵呵的调侃道,徐渭则出乎意料的没有反驳,眼珠子转来转去思索着什么。

    “李如松是吧,老夫明白了你这是打算要谋朝篡位,怪不得何心隐那个疯子会死心塌地的跟随你。还不惜屈尊降贵当了你的师爷,你就不怕老夫把这件事情捅出去?灭了你满门?”徐渭忽然往前垮了一步,走到李如松面前,紧紧盯着李如松的脸庞说道。

    “呵呵,随便去说,老东西想要报仇,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想要完成自己心目中的梦想,就跟着我走。否则的话,你继续当你的疯子,继续看着你的仇人逍遥法外,继续看着那些无辜百姓生灵涂炭、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好了”李如松连眼睛都懒得睁开,不紧不慢的说道。

    “你想杀了王本固吗?只要你愿意辅佐我,三年之内我亲手把王本固抓过来,由你自己处置如何?”说完李如松换换睁开了眼睛,杀气腾腾的说道。

    闻言徐渭忽然全身一震,本来逐渐的变得混浊无神的眼睛,在这一瞬间精芒四射,双膝一屈跪倒在了李如松面前:

    “只要能帮我杀了王本固,给胡总督和徐某报仇,慰藉五峰船主的英灵,徐渭这条命就是你的!”

    完全不顾深深的积雪透过衣服,渗入身体的刺骨寒冷,徐渭之前疯疯癫癫的脸庞上,肌肉抽搐、青筋暴起,一脸狰狞之色,整个人就像一头择人而噬的猛虎一般。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少年时期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被相邻视为神童,自己也认为日后必将金榜题名,高中状元光宗耀祖。然而事实却是他前后八次参加科举,全部名落孙山。

    从被相邻视为神童的名人,变成人人看不起的蠢人,这其中的辛酸恐怕只要徐渭自己清楚。之后他万般无奈之下出任浙闽总督胡宗宪的幕僚,依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文学天赋,帮助胡宗宪制定了平定东南倭寇的计划,彻底消灭了在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的徐海海贼团,招降五峰船主汪直,风头一时无二。

    然而天意弄人,汪直被浙江巡按御史王本固杀害,本来已经逐渐平静的东南倭寇之乱,顿时如汪直死时所说:杀我一人无碍,只是苦了两浙百姓,我死之后,此地必定大乱十年。

    因为汪直死去而失去头目束缚的倭寇,开始疯狂的在东南沿海烧杀抢掠,而始作俑者王本固却将一切责任都推到胡宗宪身上,自己反而有擒杀倭寇大头目之功。

    在明朝江南的清流士绅势力庞大,在朝中和地方都有大量的学生和同年,操纵着整个大明王朝的舆论风向标。无可奈何的胡宗宪只好向王本固等人屈服,自己一个人收拾这些“济世救民的大儒”留下的烂摊子。

    经过胡宗宪等人数十年的努力,肆虐东南的倭寇之乱最终被彻底平定。但因为与东瀛真倭勾结,又对海贸巨大利益垂涎三尺,王本固居然串联多人,诬陷胡宗宪等人,南京户科给事中陆凤仪弹劾胡宗宪十大罪状。

    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胡宗宪被逮捕入狱,次年春被革职还乡。嘉靖四十四年三月,再次对在家已两年的胡宗宪以所谓“妄撰圣旨”问罪。十月,押赴至京,十一月初三,死于狱中,终年五十四岁。

    临死之前胡宗宪悲愤的留下了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诗句。而徐渭也被牵连其中,七年之后方才走出监狱。

    如果说徐渭心中最痛恨的人,必定非诬陷忠良、只为一己私欲和功名,擅自杀害汪直,致使东南数十万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王本固莫属!

    但徐渭自己很清楚,害死汪直、胡宗宪,害的自己身败名裂的王本固不是一个人,他身后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一肚子男盗女娼的江南士绅清流。这些人之所以杀掉汪直,害死胡宗宪,不过是为了能够继续垄断海贸,继续每年得到数不清楚的金银财宝。

    至于那些被他们当做“武器”,整天挂在嘴边的百姓?呵呵,这些人管百姓的死活才怪,他们就是真正的不断的疯狂压榨百姓的存在,正是他们口中谩骂的“贪官污吏”“误国害民”的典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