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

第44部分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第44部分

小说: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场众人茫然不知所措,有那想要上前探看的,被关羽等人斩马刀一挡,都赶紧退开来。

    台上那偌大的'机甲',很是无奈地做了一个挠头的动作,显得有些滑稽。

    “不是吧!我也就说了这么六个字,你们就听出来了!!”

    燕大王很是无奈,我还没耍起威风呢,你们就找过来了!

    任秀儿跳上擂台,一把将那酸枣木柱抢过来,丢给潘凤,然后对燕小乙道:“小精怪莫闹,我们都担心死了!”

    一听秀儿唤起“小精怪”,台下李进等人又都“虎视眈眈”地望着,燕大王知道今日是“耍”不成了!

    无奈之下,收起了'木人甲'。

    十息之间,自一个丈八昂藏的长人,化作五尺左右的小胖娃娃。

    “啊!大王!拜见大王!”

    “拜见大王!”

    “我说这世上怎还有如此长人,原来是大王仙宝所化!拜见大王”

    整个赛场,顿时就如秋日收获后的麦田一般,除去零星几簇如世家显贵、天使张让者,近万的信民、观者,跪伏一片,纷纷高呼。

    而燕大王,则在众人闪出的过道中,由秀儿抱着、李进等人护着,返回了高台。

    “为上者,不重则不威。白龙鱼服,乃有豫且之困;高祖冒进,遂有平城之围。是以,君子慎行,不立于危墙之下。大王,为白虎上下诸弟子计,亦不可再如今日这般、独涉刀兵之场。大王,请三思!”

    关羽躬身行了一礼,说出这一番话来。而其他人,则纷纷点头附和。

    “好吧,好吧。我知道了。下不为例行吗?”

    燕大王自秀儿怀中跳下来,在太师椅上老老实实、端端正正地坐好。

    看来自己“一骑当千,沙场称雄”的梦想,又要向后推好久了!

    “大王,不如你带我们去白狼谷打白狼吧。”看着小大王有些不情愿,潘凤忙道。

    “要去也是我巫罗陪着大王去。潘小鸟,就你那点等级,就不要在大王面前献丑了!”

    “巫老匹夫,休得妄言!我潘凤的等级很快就能提升上去的!”

    “呵呵!”

    二人斗嘴不停,燕大王也不理会,转身拉过秀儿,倚靠在小姑娘香喷喷的身体上:“秀儿,我要吃梨。”

    ※※※

    赛场之中,渐渐恢复了之前的喧闹,众人的情绪比先前更是高涨起来。

    又见仙宝!

    甲胄仙宝!

    此前的“小仙宝”,也可赋予使用者一副甲胄。

    在场的人,大都自内门弟子的身上看到过。防护力极强不说,还能自行修复。

    曾有那专司冶炼铸造的匠人,仔细观察过此甲,都忍不住地慨叹:“仙人甲胄,竟至于此!”

    然而,直到方才丈八赤甲现世,众人才发现——“仙人甲胄,不止于此”!

    与那丈八赤甲一比,鱼鳞甲、铁兜鍪,几乎就相当于废铁了!

    若得拜入大王座下,披挂此甲、策马疆场,又将是怎样一番模样?

    稍一思索,众人即热血沸腾!个个挺刀上台,厮杀争战!

    “河内方悦,请诸位上台一战!”

    “北海武安国,谁来战我!”

    “某上党穆顺是也!”

    高台之上的燕大王,乍一听到这三个名字,顿时目瞪口呆,下巴颏都要落下来了。

    方悦、武安国、穆顺!

    这哥仨,方悦“无五合刺于马下”、穆顺“手起一击刺于马下”、武安国“战十余合,一戟砍断手腕,弃锤于地而走”,均是折于吕布之手!

    难道今天是“‘死于吕布之龙套小分队’出场之日”?

    燕大王挠挠头,小分队出场也就罢了,只是,以这哥仨的武艺,足以打入决赛、晋升“白虎山内门弟子”,到时候如何安排这哥仨呢?

    别的内门弟子只赐予“小仙宝”(兵卒模板),这哥仨直接赐予“仙宝”(历史武将模板)?

    会不会显得不公平?

    此前的夏侯惇,可是经历了“攻山战”,才得以赐“仙宝”的啊!

    燕大王的皱眉多虑,被一旁的潘凤察觉到了。

    他顺着小大王的视线看到了台上的三人,仔细观察了一会,除去武艺稍有出众外,未有其他发现。于是便直接问道:“大王,此三人可是有何特异之处?”

    燕小乙闻言,眼前忽然一亮,是了!特异之处!

    燕大王笑着对高台之上的众人道:“天下芸芸众生,过往来去,人以京兆计。然而,单以寻真修仙的资质而言,只分两种。”

    修习仙道,还有资质一说?

    众人不解地看向燕大王。

    “其一者,生来即有修仙之灵根,一经点化,便可拥有仙法、天赋神通。如求凰、元让、云长,还有那台上三人。嗯,秀儿也属此列。”有关白虎山“仙宝、修仙”之类的说法,已经在汉末大地上流传开。不过,大都是东一鳞西一爪、散乱无序。燕小乙索性就借今日之机,说个“明白”。

    秀儿正低头削着梨子,听到最后一句中提及自己的名字,便对着自家小大王甜甜一笑,递上了一大块的果肉。

    燕大王回了一个小笑脸,张口叼住果子、“啊呜”几口嚼碎吞下,又接着道:“其二者,本无缘仙道。若要强求,则须以仙宝淬身、强塑灵根。此‘强塑之法’,又有两种。”

    指了指巫罗,燕大王道:“一是速成之法,如巫罗,耗费了一枚‘仙宝’直接塑就仙人之姿。此法的优点在于速成,缺点在于少有强力的天赋神通。”

    “二是中正之法,如李进,先以一枚‘小仙宝’开辟仙路,而后缓缓图之,经年累月修至凡人巅峰之时,再以‘仙宝’塑就灵根。其时的天赋神通,要超越绝大多数的‘天赋灵根’者。”

    燕大王这一席话说完,其麾下众将齐齐发问——

    “大王,‘速成之法’者的成就,注定比不上‘中正之法’者吗?”

    “大王,仁为哪般人?”

    “何为天赋神通?”

    “‘天赋灵根’者,可行‘中正之法’否?”

    “三者之巅峰,孰弱孰强?”

    “……”

    燕大王一一作答。

    “速成之法’者,若要比肩‘中正之法’者,须有坐骑、仙兵、秘宝傍身。”

    “秘宝?”

    “白狼谷中的白狼王,若能剿灭,即可获秘宝‘恶狼牙’一枚。”

    “真的?”巫罗大喜,“谢大王!”

    “子孝乃是‘天赋灵根’者,且放心,一旦考核期满,定有仙宝赐下的。”

    “谢大王!”

    “天赋神通,如秀儿的‘媚力’、元让的‘死战’、求凰的‘枪术’。巫罗的‘飞鹰呼唤’也可算在此列。”

    “另外,‘天赋灵根者’不得依后两法修行。至于此三者孰强孰弱嘛,”燕大王看着高台之上倾耳恭听的众人,小眼睛眯成两道弯月,笑着道,“我只能说,得神兽坐骑、顶级秘宝、绝世神兵者,可横行于天下!”

    神兽坐骑!顶级秘宝!绝世神兵!

    所有人神往不已!

    直到“初选”结束,关羽与其他八十位得胜者,齐齐站在高台之下大声喝道“拜见大王”之时,潘凤等人才回过神来。

    任秀儿一眼望见八十一人中的一位女性,点了点不知在想些什么的小大王,示意他去看。

    而燕小乙,正望着“轮盘抽奖系统”中'杂物区'一项的物品发呆。

    “'内政·国库与贸易系统碎片',凭此开启‘内政·国库与贸易系统’。”

    就如此前的'内政系统碎片'一般,此碎片也是简简单单的一句介绍,也是目前无法使用。

    听到台下的喊声,燕小乙忙伸手选定了此物。看名字这么长,又是“国库、贸易”什么的,应该不差吧。

    “大王,你看那位。”

    “嗯?女的?”

    燕大王顺着秀儿一指,望见了一位二十左右的女子。

    容貌只能说一般,然衣衫整洁、立立正正,望着燕小乙毫不退避、羞怯。倒让他想起了“以前”那些个性独立的事业女性。

    对着八十一人说了几句场面话后,燕大王便唤来那名女子,问道:“你姓甚名谁,家居何方,所为何来?”

    “民女庞娥,家本酒泉表氏,半月前与亲友至此。之所以上台比武,是为求一‘小仙宝’予家中幼子。”那女子缓声道。

    “庞娥?”

有关武将的'武力'与兵卒'攻击力'() 


【028】悦来结义() 
身为一女子,有登台比武的胆气,定然不是平常人。然“庞娥”二字,实在有些生疏。

    燕大王想了再三,也没想到有哪位名人叫“庞娥”。正疑惑呢,却听秀儿惊呼一声——“你可是那‘酒泉烈女’?”

    酒泉烈女?

    燕小乙忽然反应过来,忙问道:“你夫家姓庞;本姓为赵?是不是?”

    “正是!”

    庞娥,又名赵娥。《后汉书·列女传》中的人物,曹魏官员“庞涓”之母。

    此女之所以名列《列女传》,是因其为父报仇一事。

    其父赵君安,为豪强李寿所害。三个弟弟本是立志为父报仇,却相继死于瘟疫。而那李寿听说此事后,便与同宗族人设宴庆贺,道是“赵家强壮绝尽,只余女弱,何足复仇?”

    赵娥听说之后,愤恨不已,遂于光和二年(178年)二月,帏车袖剑,至都亭,候得那李寿,挥刀将其刺死。

    之后她便去县中自首、认罪伏法。再后来,凉州刺史与酒泉太守联名上表朝廷,禀奏其烈义之举。汉帝刘宏遂令人刻石立碑,显其门户而尚其大义。

    有如此胆识、如此勇气者,也难怪能连胜十人而获得“决赛”名额了。

    燕大王点了点头,而任秀儿则跃下高台,与那庞娥攀谈起来。

    直到陈县令宣布“今日比赛结束”时,秀儿还拉着那庞娥不放手,正热情邀请她上山歇息一夜呢。

    ※※※

    天色渐晚,赛场上的人渐渐散去。

    离家近的,自然各返各家。远的,则自行寻找传舍、宿所。

    此时的白虎山脚,较一月之前,已大有改观。

    先前十几间粗略搭建的茅草房,早已拆除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酒肆、布庄、药铺、医馆……,以及十几座新建的旅店。

    馆舍林立,高楼临道。

    十几座旅店之中,规模最大,也是显眼的一座,当属山道右边一处南北走向的院落。

    此院落分作前后两部分,其后为两排庐舍,其前为三层楼阁。

    积木为高,若井幹之形。丹青素垩,尽雕刻之饰。

    过往来客,无不感叹:“此大舍高楼,比之京师,亦不差矣!”

    那楼阁最下一层的门檐上,横挂着一块八尺长三尺宽、红底描金的牌匾——“悦来客栈”。

    上面的字迹歪歪斜斜,似是小儿涂鸦、不堪入眼,却堂而皇之地高悬其上。

    有那擅长鸟虫篆与八分书的行人,看到此四字,多是摇头不屑。就待点评一番,却被旁人告知“此乃大王手笔”,遂尴尬一笑、不敢多语。

    仙人墨宝,有什么好评说的!

    而今的“悦来客栈”,上下三层、满满当当,全是刚刚参加过“初选”的汉子们。

    得意喧闹、失意抱怨,噪杂乱作一片。

    “穆兄,我观你枪法不俗,明日内门有望啊!”

    “武兄谬赞,若论起武艺,还属你与方兄技高一筹。”

    “我方悦可不敢在武兄席前论武,哈哈!”

    “……”

    一楼大堂中,有三人围坐一席,觥筹交错,言谈正欢。酒饮到兴处,忽一人道:“你我三人际会于此,且性情投契,明日又当同登白虎山、共踏仙途!既如此,何不就此结为异性兄弟?”

    另二人一听,对视一眼,齐声笑道:“大善!”

    遂唤来店中侍者,备齐酒水粢盛,又宰杀了一匹白马,就在这楼阁之外、众人眼前,三人焚香祭祀,跪拜而誓曰:“念方悦、武安国、穆顺虽是异姓,然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大王、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此誓完,论过齿序,即拜方悦为兄,武安国次之,穆顺为弟。

    “大哥!”

    “二弟!”

    “两位兄长!”

    “哈哈哈哈!”

    三人把臂相唤,大笑连连。

    围观者尽微笑颌首,都道这“白虎山悦来三结义”,用不多时,就将成为一段佳话,流传至四野之间。

    三人坐回席上再饮,而堂中其他人纷纷持杯相邀。

    “三位壮士满饮此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