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

第87部分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第87部分

小说: 三国中的仙与大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鸟,小鸟…”

    [半冠鸟]盘起毛羽稀落的长尾,静卧在小儿臂弯中。除去偶尔鸣叫两声,以示对“话唠小儿”的回应外,便一直紧盯着远处高楼广厦一般的[双头飞天火蜥]。

    当日被诸葛二子救回。初一苏醒时,它可不像现在这般安静。

    纵是[金冠]遭[蕉叶蝶]一刺而瘪去近半,此鸟依旧凶态毕露。

    当时恰逢'飞天火蜥'载鱼而归,'半冠鸟'见状,强挥双翅。纵身投向巨蜥头顶处。伸爪张喙、疾扑猛啄,竟欲与此庞然巨蜥争胜。

    可惜,一鸟一兽的实力,根本就不在同一层面上。

    '飞蜥'随口喷出一团火球,即将此鸟击落。而后,满地鸟毛中,巨爪上前一按,'半冠鸟'差点成为肉饼。幸得'化身燕云'及时阻止,又有陈城守'仙术。命疗'救治,此鸟才逃过死劫。

    这暴躁的'半冠鸟',自此安静下来。有诸葛二子的照料,也渐渐回复了昔日艳羽腾空的风采。只是那半边'金冠',依然干瘪。

    ……

    官道上,在乡民们的依依不舍中,'仙门'众人及张飞、夏侯渊、诸葛一家等,备车上马,就待启程。

    “有一事,老朽敢请诸位'仙长'恩准。”

    一耄耋长者,从人群中缓步走出,颤巍巍一拱手,道:“我纪氏一门,受'仙门'大恩,无以为报。欲尽绵力为'白虎山燕大王'立社、修生祠。黄童白叟,日夜罗拜供奉。”

    纪灵及族中老少,也一起上前来,伏地跪请。其余乡民反应过来,高呼低和,纷纷道“大王仁义,理当立社”。

    陈城守略一沉吟,即点头应下。而后,令纪灵暂留朱虚县,协助完成'白虎大王祠'的修建,及其他零碎的'赈灾'事宜。

    随后,'仙门'众人,即在乡民们的再三相送中,告辞离去。

    ※※※

    冀州常山国,赞皇山阳、济水河畔。

    '异郎将'袁绍,携麾下骑士、步卒,于此稍歇。

    颜良饮马之后,赶至袁绍身边,开口问道:“盟主,今日的行止如何?是否剿杀此山匪寇?”

    “令八百'火戟士'全员整备。”袁大盟主望了一眼数里之外的赞皇山,淡然开口道,“一个时辰后,我欲与'异能署'两千将士,于此山之巅,共进朝食。”

    “诺!”

    颜良躬身一礼,转身大吼道:“'火戟士'听令!”

    “执戟列队!”颜公骥长刀高举,一尺焰火凭空而生,卷弄刀身之上,“随我攻山!”

    八百名手执长戟、身披赤甲的大汉,轰然应诺,大步跟上。

    袁盟主翻身跨上'独角马',率余众缓行其后。

    耗费了无数的灵药、'红鱼',才得此八百'火戟士'。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这一柄'异能利刃',终于可以斩出去了!

    ※※※

    “愿我儿……早日得塑灵根……”

    “巫某……仙术有成……”

    “大王,卓……”

    '桃源仙乡',燕大王悠悠醒来。

    这种若有若无、似从心底泛出的声响,再次出现。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声音”清晰了许多。

    燕大王仔细“聆听”,发现这些“低语”竟来自于李进之母刘氏、巫罗、董卓、几人。其中内容,更似是这几人“祭拜、祈祷”时的言辞。

    燕大王心中一动,打开了“属性面板”。

    ……

    【武将技】[命疗术、体疗术、生死门、雷击'

    【信仰值】/100000

    【信仰载体】牌位16532'+信仰值0。1/天'、狂信徒10'+信仰值1/天'、虔诚信徒17184[+信仰值0。1/天]、泛信徒181453[+信仰值0。01/天]

    ……

    '赈灾团'北海一行,于'信仰'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信仰载体】的数量暴涨一倍以上。每日增长的'信仰值',即便去除'白虎城'、'飞凤寨'等日常消耗,也高达四千之巨。

    以此观之,救死扶伤、援济时难,才是大力发展'信仰'的第一法门。

    而且,更重要的是只需七日,本大王的【模板】即可再次进阶了!

    燕大王好一番感叹后,才将注意力转回到“心底私语”上。

    在将“私语内容”与“属性面板”上的一众'信徒',进行反复比较、验证后,燕小乙确定了一件事

    他可以单方向地“听取”几名'狂信徒'的祈祷。'虔诚信徒'、'泛信徒',则不在此列。

    随后,燕大王颇有兴趣地研究一通。但是,除了干巴巴的“聆听”,他并未发现其他有价值的东西。

    燕大王大失所望。

    他正要寻秀儿说说话,以驱除心中小小的郁闷时,袁家嫡子骑着'土拨鼠'前来禀报

    '赈灾团'归山。(未完待续……)

    ps:又活了一次

【023】鱼骨作肥() 
七月十一,'第五届白虎大比'的前四日,'赈灾团'回到'白虎仙乡'。

    “欢迎陈城守及诸位同门归山!”

    留守山城的李进,领着公孙瓒、张燕、黄忠等内外门弟子,迎于城东官道。乡民商贾以及前些日子乞食至此的三千流民,亦围拢来。赞誉、欢呼,不绝于耳。

    燕大王携秀儿、小呆,与袁术一道赶来后,气氛更加热烈起来。

    “大王,晨等不负所托,功成而返。”

    “哈哈,大王,俺潘凤回来了!”

    “关羽拜见大王!”

    众弟子,或激动、或沉稳,三三两两上前拜见。燕大王皆微笑以对。

    袁术等人也凑上前,与潘凤几个说起话来。

    “哈哈,潘求凰,我的'土遁'之术小有所成。一会儿咱们'演武台'上走一场。”

    “怕你不成!”

    待气氛渐渐平静下来,燕大王上前,一番赞许、勉励后,令'赈灾团'一行人自去'城主府'领取'贡献'、兑换'仙宝'。而后,协助、参与'白虎大比'的相关准备工作。

    众乡民弟子,遂陆续散去。

    “大王,现有泰山郡丞诸葛君贡之妻病重,'回春'不见其效、'命疗'难竟全功,终还需大王施以妙手、救她一救。”

    '化身燕云'将'回春石'交付后,指着不远处的诸葛一家说道。

    一直关注着这边动静的诸葛珪,听到'燕云'开口后,忙几步跨上前,伏地拜求:“琅琊诸葛珪,恳求大王施展神通,救救内子性命。”

    诸葛家的三子二女。除去牛车上酣睡的幼子均,都跑过来,齐齐跪倒在父亲身边,一同恳求着。

    燕小乙望着这一家大小五个,又着重看了一眼次子亮以及他怀中那只颤颤发抖的'半冠鸟',眨巴眨巴眼睛。对诸葛珪道:“若要救你妻子的性命,你须应下一件事。”

    诸葛珪大喜过望,接连叩首,直叫:“大王请说!大王请说!”

    “这些日子,数千流民入境,吃食、居所都不是难事。不过,白虎城的'仙门学园'中,却因此多出百余小儿入学就读。讲师的人数严重不足。”

    “你既是泰山郡丞,应通晓'蒙学'、'经术'。为解决目前‘'学园'少师’的窘境。你须辞去‘泰山郡丞’一职,而移居'白虎城'、入职'仙门学园'。”

    “辞官、舍庙堂,从而救妻,你可愿意?”

    燕大王静静地看着诸葛珪,淡淡地问道。

    “珪愿意!”

    诸葛珪稍一愣神,即高声回答。

    燕小乙点了点头,挥手甩出一道'玄品。体疗术'。点点荧光中,那牛车之上的章氏。“啊呀”一声坐了起来。

    其面色红润、声音有力,又活动自如。一点也不像卧床几个月的人。

    跪在地上的诸葛一家,顿时欢喜起来,赶紧自地上站起,四小儿跑去母亲身边,诸葛珪则立于燕大王身前,激动地再次拜谢。

    “君贡处理完泰山郡之事。即可往'学园'报道。”燕小乙挥手阻止了诸葛珪的谢礼。

    “遵大王令!”

    “你一家六口现在去找陈城守,寻一处城中居所,安顿好吧。”

    “多谢大王。”

    “去吧。”

    ※※※

    青州,平原。

    张飞与麾下'卫乡僤'一行,安返平原城。令众人各自回家后。张飞径直去了官寺。

    “益德回来了。”刘备微笑着打了招呼。

    身为平原县令的他,未著官服,而是身穿短衣、犊鼻裈,肩扛一把锄头,似刚从田中归来的老农一般,满身尘泥。

    “大兄,你又去摆弄那几十亩‘鱼骨田’了?”

    “嗯,粟米将熟,我去看看。”

    张飞所说的“鱼骨田”,是刘备在春种时突发奇想,耗费几十金收购了乡民食'红鱼'后丢弃的大量“鱼骨头”。研磨成粉,用作农肥撒进地里。

    刘备是想着,在如今“雷泽鱼尽”的时节,看能否用这“鱼骨作肥”的法子,弄出些“虽不及红鱼,却也有增进异能效用”的食物来。

    张飞却不以为然。

    萌芽、青苗、抽穗、灌浆,这一个个步骤,他也看过了。“鱼骨田”中的粟米,与寻常粟米并无区别。

    大兄这次怕要失望了。

    张飞如此想着,却未说出口,而是与刘备说起了“北海一行”所遭遇的种种事情。

    “益德,鞭笞北海丞一事,虽说天子并未追究,你却是鲁莽了。”

    “嗯嗯,大兄说的是。”张飞随口应了,又道,“那'仙门'中有一人名唤华佗,曾就法力运转之事,言及‘经络’、‘窍穴’之法。我曾试用'异能之力'周转之,颇有奇效。”

    “经络?窍穴?”

    ※※※

    洛阳皇城。

    “陛下,青州灾情已解。济南相曹操、平原县令刘备,功绩颇显。”中常侍张让说到这儿停了停,见汉帝刘宏面无表情,便小心翼翼地接着说道,“白虎城所遣'赈灾团',以一只'双头飞天巨蜥'往来运送'红鱼'、又以'仙术'治疗病患,黔首多受其惠。”

    刘宏无喜无怒,待张让说完,问了一个不相干的问题:“那董仲颖最近如何?”

    “董太守安守其职。不过,其麾下武卒,多有去往'白虎山'者。”

    “麾下?嗯。”刘宏沉吟片刻,又问,“朕记得上谷、代郡曾报‘鲜卑有族众犯边’?”

    “回陛下,确有其事。”

    “传朕旨意,除授董仲颖为代郡太守,镇守北疆。”

    “遵旨。陛下,昨日有奏章自豫州呈上,道是‘豫州境内有灾荒起,刺史王允治理不力,致使黎庶流落往兖州各处’。”

    “王允?”

    ※※※

    冀州魏郡。

    一位十三四岁的少年郎,骑着一匹瘦马,行至一处岔路边。

    “小白,你指错路了吧?我们要往西边走,去京师参与'异能大比'的啊!”

    少年皱起眉头,与肩膀上一只四脚小蛇说着话。

    小蛇灵性十足。在这岔路口上,少年打马西行,它便用头顶上的两枝小角使劲戳少年的脸颊;打马东行,小蛇则将尾巴递过来,轻抚慢扫,弄得少年面上痒痒麻麻而又特别舒服。

    “不去京师参与'异能大比'?”小蛇虽吐不得人言,然它的举动却不难使少年明白个中意思,“东边?小白是要去兖州吗?”

    这只与传说中的“龙”形态相仿的四脚小蛇,是少年在里中一间荒废民居中,自一只赤冠雄鸡口中救下的。

    小家伙的灵性,远远胜过平常山林中那些奇形怪状的'异兽'。懂人语,更可与少年进行不太复杂的沟通、互动。一人一蛇因而相处得颇为融洽,少年也对它甚是宠溺。

    此时,见小蛇“坚持”往东行。少年思考再三,终于用“参与十月的'异能大比'也无妨”的理由说服了自己。

    “痒痒痒!小白别舔了!”

    少年嘻嘻哈哈地轻轻拍打四脚小蛇,右手一扯缰绳,驱马改道,行向兖州。(未完待续……)

    ps:院长说,这周120应该能结束

【024】重逢之日() 
七月十四,白虎城中。

    诸葛一家早早醒来,在'山城巡逻队'“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大王叫我来巡山”的吆喝声中,用起朝食。

    “阿翁,今日'学园'休沐,左右无事,我便往'仙奕亭'前观战去了。”诸葛瑾三下五除二,将麦饭扒进嘴里。而后一扶食案,站起身来。

    诸葛珪刚点了一下头,自家长子就一溜烟跑出门去。余下四只小儿,乖乖巧巧地跪坐在食案旁,小口小口地吃着麦饭。

    “顽劣子!”诸葛珪颇为无奈地摇摇头。

    前日,依靠着'双头火蜥'的飞天之能,诸葛珪只用了半日功夫,便将泰山郡丞的事务交付他人。而后,一路疾飞、被强风吹得披头散发的他,即在一干官员羡慕嫉妒恨的视线中,乘蜥飞返'白虎城'。

    又至昨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