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缚苍龙 >

第40部分

缚苍龙-第40部分

小说: 缚苍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些陌生将士的奔走呼号之下,刘嵘的命令很快就传达了下去,每个人都想跟刘嵘混个脸熟,每走几步,便会有乐呵呵的小军官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向他报告自己如何如何执行了殿下伟大、光明而又正确的命令。

    刘嵘也一个个向他们微笑致意。他心中是敬爱这些将士的,虽然他们身上大多都会有一些兵痞的气息,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在刘嵘心中的可爱形象。军营呆三年,母猪赛貂蝉。这些兄弟们一个个身强力壮,正是年少精多的上好年华,但是,为了保家卫国,一大帮男人围在一个臭烘烘的兵营里,一蹲就是好几年,若是换做刘嵘自己,早就精神分裂了,哪里还能循规蹈矩,报国为民?

    但凭他们在这长安城中能控制住自己,不去『骚』扰良家『妇』女的这份坚定的心xing,就可敬可佩!

    刘嵘面『色』严肃阅兵式地走过一队又一队昂首挺胸的士兵面前,正情不自禁地要说两句“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的经典台词的时候,脑袋一个眩晕,便是撞到了一件冰冷坚硬的铠甲上面。

    尼玛!本将军正向将士们挥手致意呢,谁他妈的挡了老子的道!

    “参见大将军!”连同陆小璇在内,附近所有的将士都齐刷刷地单膝下跪,对那人高声叫道。

    这谁呀?派头比殿下还大?刘嵘『揉』了『揉』脑袋定睛一看,此人身材雄伟,面阔口方,肌肉撑得现今极其罕见的铁板铠甲都走了形,络腮大胡子像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长满了一脸,铜铃一般的眼珠子里隐隐有一种久经战阵的冲天杀气。刘嵘见了心底禁不止就是一颤。

    “大胆狂徒!竟然胆敢冒充太子殿下,在我军中假传号令;来人,快将这人拿下!”

    “你丫谁啊?皇上都不……”刘嵘心想,你这狗拿耗子的家伙,别以为摆出一身的杀气就能吓得到老子,老子可也是刀子上打滚过来的,毫发未伤,那也不仅仅是因为皮厚!

    正当他要拿出金牌再吓他一吓的时候,忽然间却是远远地听得一声大笑,道:“哈哈哈哈,大将军息怒,大将军息怒。”

    众人定睛一看,来者大腹便便,却是一个满脸虚伪笑容的胖老头,正是皇帝身边的红人,朝中炙手可热的大人物——晁错!

    而这满身杀气的将军,正是当朝太子集团的主要人物之一,大将军周亚夫。这周亚夫乃是大汉朝开国元老,除吕扶刘的大功臣,前宰相周勃的次子。此人虽然外形生得粗陋,但是于军事方略上却造诣颇深,早在文帝时期,便已崭『露』头角。更有细柳故事广为流传,被先帝称之为“真将军”。

    文帝驾崩前,曾对太子,也就是当今的皇上景帝言道:“武有周亚夫,文有晁错,尔若只想做个守成之主,有此两位足矣!”

    当今皇帝果真也对其十分器重,提拔他做了天下兵马大将军,以为心腹。景帝废长立幼的时候,均与此二人商量过。周亚夫早就看不惯当时的太子刘荣顽劣不恭的脾xing,又因为有王夫人和长公主拉拢,便也极力促成废长立幼之事。

    现如今,从王夫人也就是当今的王皇后处得知废太子“复活”传言,便是决定前来一看究竟。当面一看,此人竟当真与那废太子十分相似,几乎便是可以做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自己是太子集团的主要成员,但凡是对当今太子殿下有威胁的人,都不能放过!

    晁错走到周亚夫身边,伏在他的耳边轻声道:“此人与废太子极其相像,以至于皇上都是差点信以为真,所幸的是在老臣的提议下让皇上私底下与其滴血认亲,血『液』果然不能融合,这人自是冒牌的无疑。”

    “嗯?那还迟疑什么?欺君之罪,罪不可恕!本将这就将他就地斩了!”

    “哎,大将军且慢。”晁错连忙拦住他,继续悄声道,“此人皇子身份虽然是假,但是平安县城守将之职却是真。这回他率部以寡敌众,大灭匈奴人的威风,为回援长安的大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与江山社稷有功啊!大敌当前,决战未开而杀有功之臣,乃是丧失人心之举啊!皇上的意思是功过相抵。”

    既然皇上都如此说了,周亚夫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关键是知道了这人并非是那废太子真人,当今太子刘彻的地位便是依旧稳如泰山,那他也就放心了许多。

    “皇上还说,此人有勇有谋,颇知用兵之道,况且也与匈奴人有过真刀真枪的一战,自然更晓得匈奴人的深浅,还打算让他去辅佐您呢。”

    “皇上任人唯贤,真乃社稷之福,国家之福。”听说那平安县城防御战的时候,一种自己从未听说过的“天火炸『药』”大展神威,如果这对守城有利,他也打算多与刘嵘探讨探讨。

    “呵呵,正是,正是啊。还有,皇上正打算一会儿与诸位将军朝议对匈奴战事的时候,也请这位列席旁听呢。”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本将也很赏识他平安县城的用兵之道,到时候自然会多多请教。”周亚夫看了刘嵘一眼,如果这家伙真有本事,那就更不可能是废太子本人了。

    “嗯,好。皇上现在还正在未央宫等待诸位将军呢,那大将军就请吧?”

    “御史大夫先请。”

    晁错点点头,面上挂着一层浅浅的笑容,然后又过去和刘嵘说两句,便是坐上马车,带着二人一起往那皇宫里驶去。

    刘嵘心里忐忑不安,莫非才扮了几下太子殿下唬唬人,便又钻到皇帝的耳朵里了?也不知道西汉用的是什么特务系统,莫非比锦衣卫和中统还牛『逼』?尼玛,这天朝的地面上走到哪儿都是没有隐私可言啊!

    有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御史大夫晁错牵引,刘嵘这回来皇宫自然是畅通无阻。后世说这西汉的皇帝普遍节俭,文帝的龙袍补得有损国体也是舍不得换,但无论如何,皇宫就是皇宫,真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太监宫娥成群结队,雕梁画栋随处可见,要让刘嵘说起来,这未央宫可要是比那后世的紫禁城强得多了!毕竟前朝有一个阿房宫在那儿,汉朝的皇帝就是再节俭,怎么也不能让那些见过阿房宫的人瞧着寒酸不是?

    这才是真的皇宫啊!要在这儿搞旅游,绝对大火!刘嵘心里连连感叹,那脸上的表情就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感觉似的。这倒也不是因为他没出息,毕竟他本身就是因为“自助考古”才落到这里的嘛,对这些货真价实的古玩意,尤其是这宏伟的古建筑群,那还是有着相当的兴趣的。

    刘嵘还没瞅够,便是已然被带到了未央宫。大汉朝里但凡能够有资格上得了台面的文臣武将此时都尽数被召集于此,商讨对匈奴战事。众人一看着刘嵘进来,那些往昔曾不幸见过废太子真容的无不是大惊失『色』。但是,晁错私底下早就安排好了的几位大臣,将那精心编排的有关于刘嵘身份经历的故事,偷偷在人群中一传,大家这才放心,原来只是长得相像,事实上并不是那无法无天的祖宗啊!

    众大臣列队站好,刘嵘被安排站在靠边的末位,晁错在交代好他一些基本礼节之后,便又走到前排首位。众大臣一起对皇帝行礼“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地一番拍马,皇帝也假惺惺地说了句“众爱卿平身赐坐”这才按照文臣武将的序列,乖乖地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刘嵘在一位小太监地引领下,大小也混到了一个座位。

    这汉朝时,大臣们上朝还是有些地位的,皇帝在上面有位子坐,做臣子的在下面也有位子坐,位子前面还有案几,上面一般都还有些点心,哪位臣子早晨起得晚,没来得及吃饭,还可以趁着皇帝不注意偷偷吃点。多人『性』化啊!这时候,大臣们还不仅仅是皇帝的奴才,高傲的士大夫们也从来不会自称是奴才,顶多说微臣。

    刘嵘在心中感叹一声,看来天朝的人权也并非是自始就没有的啊!

第五十六章有其子必有其父() 
刘启坐在龙榻之上,颇为威严地扫了一眼群臣,道:“现如今,四方援军俱已到齐,总数相加不下四十万众!匈奴人攻陷平安县城,大军汇聚,兵临我长安城下,却是迟迟不敢攻城,众爱卿以为何故?”

    “启禀皇上,这自然是匈奴人慑于我大汉天威,意识到自己这是在以卵击石,自取灭亡之道,这才心有忌惮,不敢再越雷池一步的啦。自从皇上继位以来,我大汉朝百姓安居乐业,各行各业欣欣向荣,天下太平之中,我大汉朝的国力亦是蒸蒸日上!现如今,我大汉朝早已是今非昔比,绝然不再是高祖白登之围时的大汉,匈奴人此番不知轻重,竟然主动送上门来,正是我大汉朝一劳永逸,永远解除边患的大好时机啊!相信自此一役,两百年之内,再无胡人敢于犯边了,真是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啊!”

    刘嵘刚吃了一块儿的点心,听到这席话,禁不住就是一口喷了出来。话说人家都打到你家门口了,你还恭喜贺喜,看来历朝历代都难免有这靠着拍马屁,亲屁股升官发财的人啊。

    “陈大人,匈奴人人几十万铁骑兵临城下,渭水北岸为人鱼肉,何以可喜可贺?”刘嵘听了这席话才略微点了点头,看来,这朝堂之中,总还是有正直不阿的人在的。

    “皇上,匈奴人欺负我们朝中无人,军中无将,都骑到咱们头上来了!我看啊……咦?大将军,你为何如此看我?不不不不,您莫要误会,我说的军中无将可不是针对您,您身经百战,所向披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可是这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军事统帅啊!只要您旌旗一挥,兵锋所至,这天底之下谁敢不从!咦?御史大夫,您又为何如此看我?不是不是,皇上当然是列外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上岂能也……啊,皇上,臣刚才真的不是要有意冒犯您啊——”

    刘嵘看着这位大人方才还是义正言辞,现在却是手足无措的样子,不禁哑然,看来这拍马屁果真也是一门学问啊,拍得不舒坦,要倒霉,拍得舒坦了,可能还要倒霉,因为附近可能又有人不舒坦了。刘嵘呵呵一笑,将一块桂花糕点又整个塞进了嘴里,怪不得汉武帝会如此牛『逼』,原来他老爹给他留下来的这帮臣子个个都是废物啊。常言道,君强则臣弱,臣弱则君强。看来反之亦然啊!手底下带着这么一帮废物,当皇帝的再不奋发图强,那还不得一块儿嗝屁?

    “够了!”景帝刘启坐在龙榻上呵斥道,“废话不要多说,朕今日所欲议之事,便是可否趁着大军云集,与匈奴人决一死战!其他不相干的阿谀奉承的话,众卿家无需多言!”

    “皇上,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自高祖皇帝以来,匈奴人便是屡屡宼边,当时我大汉朝新立,百废待兴,白登一战又险些全军覆没,徒添了几分对匈奴人的恐惧,以至于长久以来,我大汉群臣谈匈『色』变。自先帝登基以来,厉行节俭,土木宫室不兴,继续与民休息,国力其实已经大为增长,足可与匈奴抗衡。但是先帝仁义,主张以德化人,又不愿意大动干戈徒耗民力,这才对匈奴采取隐忍政策。

    但现如今,匈奴人宼我长安,我大汉朝对其早已是仁至义尽,退无可退,是时候教训一下匈奴人了!”

    这开口说话的是老臣袁盎,他是两朝元老,先帝在世时就颇得重用,一言既出,难免便是附和声一片。刘嵘隐隐约约记得他死得挺早,想不到现如今,这身子骨还算硬朗。

    景帝刘启见状,也禁不住是欣慰地点了点头。

    “是啊!皇上,臣戍边多年,与这匈奴人交锋不下数十次,只可惜朝廷禁止与匈奴人大规模冲突,所以也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战绩。可是凭臣的经验,这匈奴人所恃不过是其游牧民族凶悍的习『性』而已,但其无论是人数,还是装备,均不可与我大汉朝相提并论!我大汉占据如此优势,我们还一味退让,实在不是有血xing的大丈夫所为!”

    “李广!注意你的措辞!”御史大夫晁错呵斥了一声,也起身离席,对着景帝道,“皇上,眼下长安城外之军队人数对比,确实是我军占据上风,可是,这长安城内外的四十万大军之中,除了窦婴所部和李广所部是正规的野战军队之外,余下尽是从附近郡县抽调过来的郡兵和县兵。这批部队装备不齐,编制零散,战斗素质也差强人意,平时用他们在各自辖区清剿流寇响马尚显力不从心,倘若让他们与军臣的二十五万草原铁骑相抗衡,那无异于是以卵击石,非但不能发挥出我军人数上的优势,或许还会因为他们的率先溃败而动摇其他部队的士气,到时候万一被匈奴人各个击破,悔之晚矣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