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朝有个独孤郎 >

第34部分

北朝有个独孤郎-第34部分

小说: 北朝有个独孤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贾是吧?你且放心,我并非什么新主,只是大家的小兄弟而已,有话但说无妨,不必拘谨。”

    小贾瞥了一眼子萱,又是一声冷哼,这下子萱倒没生气,反把其他代表惹怒了,尤其惹怒了牛一郎。

    牛一郎身上的伤渐渐好转,但毒却仍然未解,子萱不仅解了伏牛寨之困,还一举让他们得到了****,变成了普通平民。

    虽然在子萱看来,这不过是费连勃利用自己,顺带附送的条件,但在牛一郎看来,这就是天大的恩德。

    他自己且不说,就算做一辈子躲躲藏藏的匪寇也无所谓,但是这整寨的孩子们,却没了同样的负担,日后可以光明正大的生活了。

    这两百个奴隶,若不是子萱大义,他们就算不命丧于此,也得继续回去整日受人欺凌,被人驱使。

    可得了人家的恩惠,还敢如此对子萱不敬,简直就是恩将仇报,狼心狗肺。

    “这位兄弟,子萱兄弟说了,有话便讲,若再让我听到你一声哼,小心一郎手重,我老牛可没子萱那么大的度量,哼!”

    牛一郎也是个火爆脾气,现在受了子萱大恩,早已将子萱看成命中贵人,对贵人不敬便是对他不敬,这是牛一郎认准了的事儿。

    可是,他这一发火,小贾反倒更加不屑一顾了,要动武么?烂命一条,还怕更烂么?

    其实小贾的意思,众人并不了解。

    第一声哼,哼的是子萱异想天开,在这茫茫草原,蛮族一生游牧,又哪会什么种植谷物,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第二声哼,却是哼的那个同伴,大家都是一般模样的人,何以对谁都要这副懦弱样子,没一点汉子该有的气魄。

    第三声哼,仍是哼的子萱,道貌岸然的人见多了,他早学会了不信任,看子萱的样子,就知道他说得好听而已。

    如今牛一郎挑了话头,他小贾的脾气也是一点就燃,站起来一抖褂子。

    “试问这里有谁又会种什么谷物呢?是劫掠为生的匪寇,还是这帮奴隶?就算奴隶中有些曾经的老农,可他们又有谁在这个地方种过什么?”

    说完扫视了下心虚的众人,嘿然笑道:“一帮说梦的痴人,就算能种了,会种了,你们最后又能换来几顿饱饭?还不都得被这道貌岸然的小子给掠夺了去?”

    却见原本伏牛寨中几人站起身来,怒目而视,小贾嗤之以鼻,看了看仍微微笑着的子萱,心里有些疑惑,怎地被自己戳穿了真面目,他却丝毫不怒呢?

    小贾想着不由眉头微皱,却听子萱问道:“敢问阁下可是汉人?”

    小贾点了点头,汉人又怎地,你姓独孤就了不起么?

    子萱却又追问道:“有学问的?”

    小贾听了一愣,问这干嘛?有学问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于是又是点了点头。

    子萱却拱拱手问道:“子萱生平最敬学问人,敢问尊姓大名!”

    其实子萱这话虽听来有些虚,但真是他此刻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日后伏牛村村民有了生存的依仗,那就要有更高的追求。

    上了年纪的倒还好说,但是孩子们,不能也跟着一辈子在这荒山野岭务农为生,要让他们学习,这不光是子萱的心愿,更是所有家里长辈的期望。

    小贾却并不知道子萱的心思,只当子萱要将自己了解清楚,然后做些什么无耻的报复,但他老贾不怕,掷地有声的三个字,不光道出了他的名字,更震惊了子萱的心。

    “贾思勰!”

    子萱听了这三个字,惊喜交加,不由目瞪口呆地一屁股坐了下去,让众人都不明所以,还以为这是个什么大人物。

    于是众人都将目光对准了小贾,小贾不明白为啥这个道貌岸然的少年会忽然大惊失色,更不明白众人为何忽然都这样看着自己,一时竟也愣了。

    这时,子萱回过神来,三两步走到小贾身边问道:“你是山东人是么?你曾是高阳太守,对么?你写过齐民要术是么?”

    连珠炮似的问题,让贾思勰被子萱问了个措手不及,除了他曾是高阳太守外,子萱说的他竟然都不明白。

    贾思勰出身儒学世家,自小受家中长辈教诲,治学严谨,听了子萱这些莫名其妙的话,他第一个反应是,自己是不是孤陋寡闻了。

    于是摇摇头再点点头,竟愣愣地反问子萱道:“山东是哪里?齐民要术又是谁的经典?我哪里做过什么太守?”

    边说便将疑惑的眼神定定放在了子萱身上,这人怎么如此奇怪,说出话来不着四六,简直是个疯子。

    子萱却忽然反应过来,眼前的贾思勰,不过二十岁左右,还曾是奴隶身份,那里会是什么太守。

    再说,子萱虽然没记清楚这齐民要术到底是什么时候成书的,但以贾思勰现在这年龄看,他肯定也没这个阅历也没这个条件写什么书。

    看来还是自己听了这个名字,太过激动,一时便忘了这些,想到这里,子萱不由讪讪一笑道:“在下唐突了,嗯,不过你相貌与我一位朋友颇为相似,我认错了而已。”

    子萱只好撒谎骗过贾思勰,不然被人问起失态的缘由,怕又要费一番口舌。

    但这个贾思勰还就认真上了,听子萱的朋友竟然还有能写书的大能,于是便礼貌性地拱拱手。

    “未知令友姓甚名谁,他的齐民要术又是何经典,在下惭愧,竟无缘拜读!”

    子萱见贾思勰还较上真儿了,心中一汗,喏喏应付了过去,转移话题道:“这寨中有许多孩子,既然贾兄有学问,还望能教他们识字念书,顺便也教教在下。”

    子萱的话,让贾思勰心中更是疑惑,没想到眼前这个蛮族少年,竟然也有这份治学的心思,看来自己或许误会他了也说不定。

    世上人,本来就有好坏之分,贾思勰见惯了那些恶人,下意识将子萱当成了恶人也不为过,此时见子萱竟有向学之心,他当然来了兴趣。

    二人这一攀谈起来,竟然忘记了周围还有人在等他们,子萱被牛一郎提醒,讪讪笑道:“额,如今最重要的是先盖些房舍,让新来的兄弟们好有安身之所,请牛大哥费些心吧!”

    众人见子萱做了安排,于是纷纷散去,牛一郎做久了寨主,在寨众心中早有威望,当然听他吩咐,奴隶们早就奴性深种,也不会反对。

    于是子萱倒做起了甩手掌柜,由得牛一郎去折腾,自己则拉着贾思勰,回到了牛一郎特意安排给他的屋子。

    李宇出去找其他孩子玩儿了,他似乎特别喜欢与翠秀混闹,也不知此时到底又去哪儿淘气了。

    屋内有只箱子,子萱将箱子打开,露出了里面一个破旧但还算干净的包裹,打开包裹,从中抽出一只紧紧捆着的布袋。

    打开布袋,又从中取出一些破旧的羊皮,从羊皮的色泽上看,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磋磨。

    子萱将羊皮打开,贾思勰偷眼一瞧,原来竟是羊皮古卷,上面清楚勾写了许多篆字。

    只看了几眼,便瞠目结舌地喃喃道:“啊!这这是”

    ps:兄弟新书宋画江山,还请朋友们支持!

第五十三章 计定(求收藏、推荐)() 
贾思勰实在没想到,这个声称自己不识字的少年竟然会有这么多书,而且,还是古籍!

    看着羊皮卷上认认真真誊抄下来的字句,贾思勰震惊了。

    “神农本草经、泛胜之书、四民月令、陶隐居本草、药总决”

    贾思勰已经目不暇接了,这个白丁的藏书未免也太多了吧?厚厚一卷羊皮卷,竟然包含了医、农、经、史、工、建几乎所有门类的经典。

    疑惑地看了看这个少年,就算他不是白丁,能识字读书,这些东西,也够他看个几年了,而且,里面似乎并没有基础的东西,全是些晦涩难懂的内容。

    “这些东西,你都是哪儿来的?都看过么?怎么还有天文星算、帝代年历、登真隐决这些东西?”

    子萱听贾思勰的语气,似乎是听过这些东西,喜出望外,看来老头塞给自己的这卷羊皮卷,当真是有莫大的用途。

    于是忙问道:“这上边的东西你都认识?”

    贾思勰下意识点了点头,这些东西都是杂家经典,虽然他认识也无济于事,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这些东西基本已经轶失很久,认识的人多,懂得内容的人寥寥无几。

    可是,看到子萱见自己点头后的反应,贾思勰实在不忍心让他空欢喜一场,故而并没有说自己只是能辨认里面的字,却难以解释其中含义。

    “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么?”

    “你看看,这里有没有教人如何耕种的,有没有记载此处适宜种植什么、养殖什么的内容!”

    贾思勰已经无语了,这里面的内容,虽然有些与农有关,但教人耕种的东西,似乎自古以来就没什么成体系的经典啊!

    想到这里,忽然一道灵光闪现,但贾思勰却并未清楚抓住这道灵感,只是心中隐隐有了些莫名的感觉。

    “不用经典也能耕种啊,难道经典是上古时期便有的,竟然比耕种的实际经验还要先出现么?”

    子萱这才恍然大悟,对啊,肯定是先有操作,才能总结经验,才会成文的。

    其实这个道理有多简单啊,子萱早该明白,只是见了贾思勰,就想到了齐民要术,子萱竟一下陷入了想当然的怪圈。

    此时经贾思勰一说,他立刻恍悟。

    “嗯,对,那就不说这个了,你有学问,说说咱们接下来该咋弄?”

    贾思勰略作思索,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第二天,子萱就按与贾思勰商讨了一晚上的结果,安排了下去。

    首先,贾思勰作为曾经最招人讨厌的一员,转眼间就变成了伏牛村仅次于子萱之下的二号人物,连牛一郎这个曾经的大当家都要听他指挥。

    子萱给他安排的职务叫做伏牛村建设总指挥,这个听起来相当别扭的称呼,不光伏牛村的村民,就连贾思勰也不懂,子萱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而在牛一郎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下,子萱给了他另一个职务做安慰,伏牛村建设运营官,这就更让人难以理解了,所有人都不明白子萱怎么会有这么多奇思妙想的新名词。

    最后,子萱再次做了个甩手掌柜,贾思勰就负责指挥调度、策划筹备,牛一郎就负责安排监督、执行核实。

    虽然牛一郎对贾思勰这个不合群的小子有些看法,但出于对子萱的信任,还是撇着嘴听他指挥了。

    子萱满意地看着这对同心同德的兄弟,安排着伏牛村的一切,心里的一块大石终于落地了,但他苦难的日子,才刚刚开始而已。

    虽然每个人都对生活的标准没太大的要求,但是至少温饱要解决啊,伏牛岭上还有些口粮,但架不住新来的两百号奴隶兄弟们那填不饱的肚子折腾啊!

    带上了几个弟兄,赶了从私兵那里缴获的大车,一行十几个人,就踏上了去土城的路,牛一郎一直要子萱多带些人,省的兵荒马乱会有什么变数,也好壮壮声势。

    可是子萱感觉轻装便行速度更快些,于是也没带多少人。

    来到土城,才发现原来这战乱的年代,就算有粮食,想卖的人都少,有钱竟然还不如人家有粮的更有底气呢!

    确实如此,在那个年代,粟谷和丝帛才是硬通货,类似五铢钱这样的官方货币,反倒因为政权的变迁,而显得流通性较差。

    在一些偏远地方,甚至同时流通着三国两晋十六国和北魏时期的几种五铢钱,虽然北魏朝廷一直敦促着统一稳定货币,但是收效甚微。

    甚至还有些地方,仍然以以物易物为主要的交易方式,这些地方当中,就包括了土城。

    土城距离北魏朝廷的政权中心较远,朝廷政令到达此处的时间就更久些,而对一些政令执行的监督,也会更怠于调控。

    这也是为何此处部落联盟内讧,却无人问津,耽搁了这么久,才在子萱的参与下,彻底解决的原因。

    子萱来到土城,到了城门口就受到了那四名值守小兵的热烈欢迎,当然,子萱给他们的赏钱,却是怎么也不敢接受了。

    笑话,这可是联盟首领平叛的功臣,谁敢要他的赏呢?

    不要赏,正好子萱也省了,现在是特殊时期,他宁可留下这些钱,多买些粮食才好。

    北魏时期交易的地方叫做市,子萱在市转了一圈,竟然没有发现大宗买卖粮食的主,最多也就是拿着粟谷、燕麦换鸡羊的。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子萱才打起了费连勃的主意。

    上次帮费连勃一举拿下了其他部落不听命者的世家子弟,子萱心中早就打定了主意,非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