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悠闲御史生涯 >

第132部分

我的悠闲御史生涯-第132部分

小说: 我的悠闲御史生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明正仰头看天,凝目道:“还是再看看吧,明天或许能从卫樵的审案中察觉出蛛丝马迹来也未可知。”

    林丰正锁着眉头点了点头,刚举步,忽然又道:“对了大人,我刚才接到皇宫的消息,说是翰林检讨易中给皇上上了奏折,弹劾御史台,其中点名大人,我还有卫樵的名。”

    “哦”傅明正有些诧异,但旋即摇头,道:“这位易大人估计是要触霉头了。”他已经被定下了过几日接手户部尚书,如今有人弹劾他,的确是有点故意向皇上找茬的意思。

    其实也不能怪这位易大人,他接到王元会的传信,自觉离开翰林院的机会到了,再想起吴方圆如今的威风,当即将大门关了起来,嘱咐谁都不准打扰,用了一个下午,一篇华丽丽的弹劾奏章诞生了。辞藻华丽,语句精炼,当真可以称得上是呕心沥血之作。一打开门,二话不说直接递到了皇帝的御书房。可怜这位易大人到现在还在幻想着这次能跳出翰林院,一展胸中抱负!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林丰正也笑着点了点头,如今这敏感时机谁都不敢露头,偏偏这位易大人上了这封奏折。无论明日的审案的结局如何,这位易大人估计都不会有太好的下场,很有可能将是第一批被杀来祭旗的。

    ————————————

    同样的,皇宫里这个时候也不太平静。

    长公主周绮来给皇后问好,聊了半天家常,旁敲侧击的试探着皇帝的心意。可是皇后跟了皇上多年,自然不会被周绮轻易掏出话去,不得已又去找了皇上。

    在御书房待了许久,一脸懊丧的出来,没多久,小公主又进去了,紧接着,宗室的一些皇亲国戚也纷纷出现,即便是一些皇帝都忘了名号的老王爷也罕见的露出了真面目,出现在皇帝的御书房,扯起了往日的交情。

    有的人在旁敲侧击的打探着皇帝的心意,有的人在顾左右而言他的说着宗室的年轻才俊,有的人在极力的夸奖的自家的侄儿孙儿,凡此总总,不胜枚举。

    皇帝八面来风,他巍然不动。在御书房里不冷不热的接待着一批又一批的来客,套话的,打探消息的,露脸的,他俱是来者不拒的迎了进去,然后又好吃好喝的送出来。一帮人口干舌燥出来,硬是发现没得到一点有用的东西。

    “皇上,该休息了。”深夜,皇后将一个披肩该在皇帝身上,轻声道。

    皇帝眯着眼睛抬头,听了听外面的声音,道:“几更了?”

    皇后将披肩理了理,道“二更了。”

    皇帝放下手里的书,道:“那是该睡了。”

    皇上以前在潜邸好几个侧妃,后来身体一直不好虽然登基做了皇帝也没有纳什么妃子,如今岁月一眨眼二十年过去了,后宫里更加寂寥,基本上,他日夜都是由皇后陪着。

    皇后习惯的给皇帝打了水,退了下人,洗完脚,闲聊两句,两人便上了床,躺了下来。

    盖着锦被,皇帝深深的吐了口气,闭着眼睛。

    黑暗中,皇帝翻来覆去,双目时睁时闭。

    “皇上,睡不着吗?”黑暗中,皇后轻声道。

    皇帝翻动的身体一停,叹了口气,道:“吵着你了。”

    皇后声音总是那么温柔,道“妾身也睡不着。”

    皇帝摇了摇头,他自然是明白皇后的,睁开眼道:“那就掌灯吧,陪朕说说话。”

    “好。”皇后答应一声,掀开被子,向床尾摸去。很快,灯光就缓慢的亮了起来。

    皇后重新躺了回去,与皇帝一样,枕在床框上,眼神温柔的看着他。

    皇帝这个时候没有在朝堂上的霸气凛然,也没有在外人面前的精神矍铄,这一刻,就如一个沧桑的老者,叹息着老之将至,浑然与外面的老者没有多少区别。

    皇后伸手给皇帝压了压胸前的锦被,轻声道“皇上可是有心事?”

    皇帝点了点头,眼神里复杂之芒缕缕闪烁,似自语般说道“皇后,你说,朕还能控制得了天下吗?”

    皇后一愣,垫起头,疑惑道:“皇上,天下你控制不了,还有谁能控制?”

    皇帝双目微微眯起,盯着那闪烁节节攀高的火焰,皱着眉道:“朕也不知道,朕也想看看,朕究竟还能不能控制这天下!”

    皇后眉头微皱,旋即道:“皇上,你是想用明天的审判,试探一下那三人?”

    皇帝轻轻点头,眼神里若有所思,道:“别看武徒不出门,他对军队的控制绝对要超过朕。八弟学会了隐忍,朕现在多少有些看不懂他。而傅沥,他是我最能看透的人,却也是最让朕看不透的人。父皇当年给他二人的密旨朕到现在还不知道上面究竟写了什么?但两人却同时要求留下八弟,而且八弟事败竟然放着大门不逃,肯定父皇还留了后手制衡朕。这些年,朕一直小心翼翼的没有去动他,除了忌惮武徒傅沥外,也顾忌着印空大师。朕一直都在猜测,他手里的那份遗诏——是,一张……废帝遗诏!”

    说道最后,皇帝的声音,透露着极其古怪的音调。似乎是嘲讽,又似乎是悲凉,同时又有着恨意,还有一丝若有似无的敬佩。

    皇后的脸色一变,差点惊声呼了出来。

    即便是她的心性也是过了许久才将心里的震惊给压了下去,睁大双眸盯着皇上,低声道:“废帝遗诏?”

    皇帝神色平静的点了点头,嘴角带着皇后难以言喻的古怪笑容,道:“父皇心里其实谁都不相信的,他临死前能废太子,死后,还想着废皇帝!”

    ‘废帝’,中的‘帝’显然指的就是文正皇帝,他周彦昭了。

    皇后一向很少过问政事,只要皇帝不说她从来不问,如今听到这件事,饶是她经历了不少大风大浪,一下子还是有些受不了,身体僵硬的躺在那里,呆住了。

    皇帝呵呵一笑,伸手拍了拍她的背部,道:“不用担心,不要说这份遗诏会不会出现,即便是出现了,他也废不了朕!”

    皇帝虽然面色平和的说着这种话,语气里透露出的强大自信,却令皇后心里一安。

    皇后深深的吐了口气,轻轻靠在皇帝身边,闭着眼睛叹道:“皇上,妾身胆子变小了。”

    皇帝一愣,低头看向怀里的妇人,她胆子变小了?

    虽然看似五十上下,其实皇帝知道,皇后比他还要大三岁,如今,应该六十七了?

    看着皇后脸上依稀留存的年轻时的容颜,他苍老的双目前,不禁泛起了跟随他南征北讨十多年的那个英姿勃勃,飒爽英姿,冲锋陷阵不让须眉的女将,她为自己挡过几次箭,挨过几次刀,救过几次他的命?

    这些皇帝都已经记不清了,但有件事他记得最是清楚,一辈子都难忘。

    当年先皇病重,如今的晋王当时的太子周羽已经在准备登基大典,当今皇帝当时的晋王周彦昭一系一下子被推到了悬崖边,所有人都紧张起来。即便是金陵的普通人都明白,一旦周羽坐上了皇位,那么他第一件事要做的,便是向周彦昭赐下毒酒,去掉这个心头大患!

    自然,周彦昭全家不会留有任何活口,而周彦昭一系更不会有好日子过。

    当时周彦昭被皇帝软禁在禁宫,消息不通,音信全无。一时间周彦昭一系直觉大难临头,人心惶惶,如天崩塌,分崩离析在即。

    而这个时候,当时的晋王妃,如今的皇后郑桐挺着九个多月的大肚子,跪在皇宫前,乞求代替周彦昭伺候在君病榻前。

    跪了一天一夜,先皇终于同意,最后郑桐在一次伺候先帝吃药的时候从椅子上跌落,当场流产,差点一尸两命!而就是这一次,促使先皇下定了废周羽太子的决心!

    这个世间,只有周彦昭知道那不是失手,那是郑桐故意的。

    她是在堵,用她自己的命,还有它肚里的孩子在堵!

    堵她能不能救周彦昭的命,能不能救周彦昭一家的命!

    她赌赢了,先皇将周彦昭放了出来,也强势的夺取了皇位。

    已经是皇帝的周彦昭再看到郑桐的时候,郑桐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太医告诉当时的皇帝周彦昭,‘晋王妃’不可能再怀孕了。

    周彦昭始终记得,郑桐躺在床上,苍白的脸色,凄楚的模样,却强打笑脸,恭贺他登基称帝的那一举一动。

    眼睛酸酸涩涩的,周彦昭忍不住的伸出苍老的手摸在她脸上。

    皇后一怔,看着皇帝疑惑道:“怎么了?”

    皇帝笑,道“朕的胆子也变小了,以前手起刀落,不惧任何的腥风血雨。如今,做什么事都瞻前顾后犹犹豫豫。”

    皇后又给他拉了拉被脚,恍若未觉,轻声道:“睡不着是在想明天的事情?”

    皇帝点了点头,心里涌出的情感缓缓收敛,怅然道:“是啊,朕六十多了,没几年可活。朕活着,还可以压着那几个老家伙,如果朕死了,这天下,就该不姓周了。”

    皇后也没有矫作的纠正什么,凝眉道“那,皇上这次的意思是?”

    皇帝叹了口气,目光中决然一闪,道:“这些年这些人的根系早已经四通八达触及到我大齐的每一个地方,朕这一次,就要好好的摸一摸他们的底!”

    皇后一听,轻轻点头,道:“单单明天的审案估计只能看个表面,皇上应该还有后招吧?”

    皇帝脸上露出笑容,道:“皇后果然是最了解朕的,不错,这只是第一步罢了。另外,朕也很想看看,这天下,多少人还记得的是姓周的。”说道最后,周彦昭双目微眯,眼神里杀气一闪。

    皇后没有理会这些,低头思索着,忽然又轻声道:“皇上,那件事,你确定吗?”

    皇帝一愣,旋即语气肯定道“不错,蔡公公不会骗朕,而且,朕也派人仔细查过,八九不离十!”

    皇后一听,点了点头,温声道:“嗯,既然皇上确定就好,将来虽然会有些波折,但江山总算还是我们周家的。”

    周家,周家,别人或许不明白这里面的意思,但皇帝清楚。普天之下,只有三个人知道这个秘密。

    皇帝伸手揽着她,叹了口气,愧疚道:“这辈子,朕欠你太多了。”

    皇后笑着摇了摇头,道:“我们是夫妻,哪里有谁欠谁的。”

    皇帝一脸的执着,轻声道:“如果真有来世,咱们换换,让你做皇帝,朕给你做皇后。”

    皇后闭着眼睛,没有接话。只是嘴角带着一抹浅笑,即便是苍老的面容,依旧让人觉得美丽。

    ——————————————————————

    第二天,一大早。

    没有去祸害李惜鸾的的卫樵早早起了床,在院子里大声的吆喝着,挥舞着棍棒,身边的胖子极其不费力的做着他辛辛苦苦熬了许久做到的动作,让他心里很受打击,泪流满面。

    两个小丫头一人端着水,一人拿着毛巾,一脸恭候的俏生生的站在屋檐下。

    几乎全金陵都知道卫樵今天要去做大事,她们自然紧张无比,比以前也殷勤了数倍。

    卫樵洗完脸,换了身衣服,随便吃了几口,便与徐茂向着金陵府走去。

    坐在轿子里,卫樵前前后后的思索着,推敲着,反复的演算着各种可能,以及自己应付的手段。对于这种场面他还是第一次遇到,卫樵多少心里还是有些紧张的。

    昨晚也有不少人前来卫府探听消息,不过除了几人,全部都被卫樵挡在了门外。

    秦匀来过,让卫樵惊讶的是,他竟然也不知道皇帝的目的。还有几位卫家关系较近的也来过,不过这些人是李惜鸾接待的,安慰了几句。

    卫樵一边在轿子里晃晃悠悠,一边思索着皇帝的用意。卫樵深知一个道理,高度集权体质下,从来没有司法独立,司法,更多的是体现皇帝的意志。想要知道怎么审案,得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就必须要探清皇帝的想法,对症下药才会出现问题。

    “就这样办!”

    卫樵沉着脸,吐了口气,重的拍了下大腿。

    ——————————————

    汗死,最近比较忙,明天吧,就要回老家,到时候要跑网吧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72章 开审() 
第一百七二章开审

    金陵府。

    明镜高悬,牌匾之下,桌椅齐整,肃静威严,堂下衙役两边肃立,整齐俨然。

    府尹桌椅之后,帘幔拉起,金黄色波纹轻轻摇晃。里面场景若隐若现。而衙役身后,桌椅齐整,其后同样有帘幔遮挡,不过颜色却是淡白色的。

    没有多久,大堂里陆陆续续的来人,但是气氛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