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明 >

第13部分

权倾大明-第13部分

小说: 权倾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叔叔,还是叫我千军吧。小师弟这个称呼我受不起,我还是个孩子。郑叔叔知道我的意思最好,民以食为天,小老百姓吃饱了才可以做很多事。珍珠、珊瑚什么的当然好,可送多了也不好,可以的话就送我三件过得去的首饰吧。一件给母亲,一件给小娘,一件给虎涵,一人一件刚好。”

    王千军说着,还特意摸了摸身边站着的李虎涵的小手,郑和都看在了眼里,也笑了,羞得李虎涵整张小脸都红了。

    “哈哈,这么小就学会怜香惜玉了,很不错,很不错,哈哈。看来千军你也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只是你似乎忘了,你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好兄弟王丛云也需要送点什么礼物给他吧。他可是你的父亲。”

    混乱的称呼,但也没什么好讲究。郑和现在就知道,他很喜欢王千军这个好兄弟的儿子,也是佛家师父的关门弟子。等王千军长大了,他会想办法帮助王千军的。

    “那个,就算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母亲与小娘打扮得漂亮了,最享受的还不是父亲,也就没必要再送父亲什么了。我王家失去的东西,我和我父亲会自己取回来。只是,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对郑叔叔你说?!”

    王千军有大志,人小鬼大,可还有不敢说的。郑和很是好奇地回答道:“说吧,我可不觉得你有什么不敢说的。看来道衍师父让我来见你,颇有深意。”

    郑和的微笑是最好的鼓励,王千军也就大着胆子说道:“郑和叔叔,以我大明的国力,大明的船队的强大,一定可以让沿途的西洋各国俯首称臣,依附我大明天朝。可是我觉得这样远远不够,船队到达一次,下一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次到达,两国之间的感情肯定会有所减少。如果可以的话,其实我们可以再沿途经过的国家设立使馆,所谓的使馆也就是大明派出某些有身份的官员,在所在之国宣扬我大明之强,大明之富庶,还有中原千百年的汉族文化。这样的话,既可以让西洋各国世世代代向我大明纳贡称臣,也可以时刻了解当地的情况。安南之事相信郑叔叔你也有所耳闻,安南之事最大的关键就是我朝没有时刻派驻安南的官员,才会被小人得逞骗去了册封。当然了,要直接派遣官员的确有点困难,可航行之中肯定会有一些随行人员身体不适,需要留在当地休养,只要把使馆建起来,就可以开创使馆之先河。日后再派遣正式的官员,这对我大明朝日后对西洋诸国的宗主国地位十分有用。还有就是”

    王千军又沉默了一会,郑和这个人他还吃不透,所以王千军想先看看郑和对前面这些话的反应。而郑和的表情只有一个,那就是思考,他正在认真思考。

    王千军继续说下去:“还有就是,既然要设立我大明使馆,那就要有相应的房屋、土地与人员。因为这些在异域番邦的人,代表的是我大明天朝,必须要拥有自己的一块土地,还有保护自身的兵力。既然派了人过去,那当然也要有一定的家属居住之处,总不能让派去的官员孤单在外。还有就是,还有就是,既然是大明的官员,那当然也要为我大明百姓做主,对前往西洋各国进行贸易的大明子民,使馆的官员必须要给予一定的照顾,帮助那些漂流在外,有困难的大明子民!”

    王千军说完了,他说到这之后,郑和猛然瞪大着眼睛盯着王千军,他说道:“小师弟,你的确不简单。前面的那些话都有理,也都是为了朝廷。可后面的话,我怎么听着有些其他的意思。小师弟,你的意思该不会是想学宋、元两朝,支持发展远洋商贸吧?!要知道,我大明朝与西洋各国原本就有朝贡贸易,而且文官们对此也会极力反对的!在他们眼中,商人是最低下的,也是最需要打压的!”

第19章 救人很难(上)() 
王千军笑了,郑和一眼就看破了他的用心,他不仅不需要紧张,反而应该高兴。如果郑和真的看起来远洋贸易,也看不起商人的话,他就不会如此的清楚王千军的用心!

    “商人误国,商人不懂得礼义廉耻,商人让民心浮动,这些都是那群卫道士的理由。可谁又想过,南宋一百五十多年,之所以能够挡住金国的进攻,并且与元朝持续不断地苦战,不仅是依靠热血义士们的前仆后继,靠的更是南宋强大的国家财富,南宋靠着强大的海外贸易支撑起了百万大军。本朝的赋税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将绝大多数的赋税来源都集中在农民与土地身上,这就是儒家所讲的以农为本,可谁又想过,人口是无限的,土地却是有限的,农民每年从土地上获得的收入也是有限的。郑叔叔,你为你统帅的无敌船队而骄傲,那你也一定清楚,这支无敌船队是用多少白银、黄金所打造的。那一艘宝船光造价就需要白银五六千两,这还不包括各种航海所需物品!大明与西洋各国是有朝贡的关系,也允许西洋各国将带来的货物在市场上贩卖,但我大明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实际的利益,百姓更是如此。西洋之行绝对不止一次,而每次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郑叔叔,这是在坐吃山空。你也不愿意见到有一天,大明的船队无法再远航海外,朝中的官员们甚至以开源节流为借口将所有的宝船凿沉吧?!”

    王千军的神色变了,语气也变了,不再是一个孩子。对于王千军这一变化,李虎涵早已习惯,她只需要站在一旁听就够了。而郑和明显有些不习惯王千军这样的变化,原本还严肃的面孔突然呆了一会,好不一会才笑了。

    郑和是在笑,可却是在苦笑。他摇着头苦笑,因为他觉得王千军所说的,很可能会变成事实。郑和苦笑着说道:“不想,绝对不想,大明的无敌船队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心血,更是天下人的心血,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将是我大明的巨憾!可是,要如同千军你所说,很难,很难!千军,你学的该不会是杂家吧?吕不韦那套?!”

    杂家,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商家,一个令所有商人歌颂和向往千年的吕不韦,也是文人们一起攻击商人们的借口。

    王千军微笑着摇头回答道:“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我只学强国富民之道!本朝的赋税迟早会出大事的,不能将所有复杂繁琐的赋税都压在平民百姓身上,否则将是官逼民反!商税可强国,商业可富民,这才是可行之道。郑叔叔,朝廷的边患未平,大军一起,兵马钱粮告急,会有机会的。更何况,无论是大明律法还是皇明祖训都没说禁止海外贸易,山东、浙江、福建、两广的商人们,他们只需要一个平台,一个可以相对安全的航线就足够了。所以,设使馆只是开始,航海图则是钥匙。”

    设使馆、广发航海图,这些都是郑和可以做到的,也是力所能及的。一切就看郑和怎么想了,最起码,跟郑和这样的内侍宦官,武将出身的人交谈,比跟一群理学书呆子要容易。

    郑和在思考,沉默之中,李虎涵也在思考。王千军所说的,所做的,都是儒家书籍上反对的,士人们看不起的,这样做真的可以吗?!李虎涵在思考中突然发现,自古在历史上留名的改革成功者,无一不是走非常之路,这正是李虎涵所要的!既然如此,那就干脆跟王千军一路走到底,一条道走到黑好了。

    “千军小师弟,你所说的这些,还有谁知道?!”郑和终于是有了结论。

    王千军伸出自己的手指,一个一个地数到:“道衍师父,了空师兄,郑和师兄,还有就是虎涵了。连我的父母都不知道!”

    听到这样的结果,郑和点了点头说道:“不要再让其他人知道了,我会做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其他的,就看天意吧,天意如何?我们不知道,也无法影响天意。但是有一点我很高兴,那就是道衍师父收下了你,大明日后一定会有一位名流千古擎天之臣。”

    郑和答应了,也在夸奖王千军。只是,王千军并没有很兴奋,他连第一步都没有走出去。他调皮地说道:“不要遗臭万年就行了。但是我相信,郑叔叔之名一定可以名流千古,因为郑叔叔是大明远洋第一人!郑叔叔与大明的无敌船队,一定会在史书上大书特书的。”

    郑和离开了,无论是武将,还是道衍弟子的身份,所以王千军相信郑和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更何况,这件事跟郑和的西洋之行也有关,朝廷拥有庞大的财力,才能支持其庞大的远洋船队,郑和的梦想正是那遥远的圣城麦加。

    房间里又剩下了王千军与李虎涵两个人,没有外人,王千军一把将李虎涵抱了过来,抱在了自己的大腿上。他还小,所以身上的某些机能还没办法用。可是,他喜欢抱着李虎涵的感觉,软软的,很温软。遥想还没有穿越的时候,为了追一个女孩子,他做过很多蠢事,也干过很多傻事,以为真情可以得到一切,可结果也只是牵一牵手而已,最终被比他有钱有车的人横刀夺爱,败得十分难看。

    而来到这个世界,小小年纪就有属于自己的贴身小丫鬟,随便表面上很听话,可内心却有很多花花肠子,可这样更好。王千军不要花瓶,说句不好听的,等自己有权有势了,要多少花瓶有多少花瓶,要什么样的花瓶就有什么样的花瓶。随着郑和船队远航的开始,黑人、阿拉伯人、白人美女都不是问题!

    王千军珍惜他身边的小老虎,喜欢她那坚定又充满灵性的眼睛。喜欢她表面温柔,内心却无比强硬的性格。用美色来获取宠爱的,美色会随着年华增长而衰退;而用智慧来获取宠爱的,智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才是王千军需要的女人。

    “涵儿,你是喜欢珍珠做的项链呢?还是手链呢?我想等郑叔叔回来,郑叔叔一定会带来让你无比惊喜的珍珠首饰的,呵呵。”

    王千军笑着捏了捏李虎涵的小脸,还趁机亲了一口那嫩嫩的脸蛋。李虎涵并不回避,但也没有抓住机会献媚,她说道:“少爷,无论是什么首饰,只要是少爷你送给我的,我都会开心。只是少爷,我觉得有些话你还是尽量不要这么早对外人说比较好,因为少爷说要走的路还没有迈开步子,这个时候布棋子还太早了。大海茫茫,世道无常,即便是风光一时的李家,最终也有被籍没的一天。”

    李虎涵这是在警告王千军,这个时候很多事情还没有定数,还是小心为好。王千军又亲了李虎涵一口,不过这一次亲的是嘴唇,李虎涵整张脸又红透了,可也不敢反抗。

    “没事,郑叔叔不是一般人。天意难测,可也有很多事却已经是注定的,现在唯一让我头疼的就是,那个人我到底要不要救。至于我未来的前途,我要如何入仕,师父和父亲自然会为我安排。”

    王千军既然拜了道衍为师,道衍自然会为王千军安排好前途,绝对是可以影响朝廷,可以再永乐帝身边的职位,这个不用王千军烦恼,也轮不到他开口说话。王丛云那边也有很多人情可以用,为了自己的儿子,王丛云再苦再累再没面子也愿意做。

    只是,一听到王千军准备要救的那个人,李虎涵也皱起了小眉头,她也很苦恼。要救那个人太难了!也太危险了。永乐帝要除去的人,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保得住,即便是方孝孺,这个道衍恳求永乐帝不杀的人,最终还是被永乐帝灭了十族。虽然这里面有很大程度是方孝孺自找的!

    对于王千军要救的那个人,李虎涵即使没见过他,也听过他的事情。李虎涵很尊敬那个人,也很佩服那个人,与自己的父亲李景隆相比,李虎涵认为根本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别。如果当初统帅建文大军的不是李虎涵的父亲,而是他!那大明绝对不是如今这个局面,可惜建文帝用错了人,也信错了人!

    “少爷,我还是觉得,最好不要冒这个险。皇上要杀的人,谁也保不了,谁也救不下!当年靖难军进城前,道衍大师曾经恳求过皇上放过方孝孺大人了,道衍大师当时只求了皇上这件事,可最终方孝孺大人还是被杀,更别灭了十族。少爷,你真要救那个人的话,这是在拿你的前途还有身家性命在赌啊!”

    说到这,李虎涵很害怕,全身都在颤抖。王千军用力地抱住她,让她觉得舒服点。李虎涵已经决定跟随王千军,这是一个会疼她,也尊敬她的男人,李虎涵实在害怕,害怕自己又会失去一切。老天爷才刚刚给了她一点希望,她不愿意这个希望如梦般破碎!

第20章 救人很难(中)() 
过了一会,李虎涵平静了下来,王千军才继续说道:“其实,当初,皇上已经有放了方孝孺的意思,不然也不会命令方孝孺书写诏书。只是,方孝孺太倔了,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