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权倾大明 >

第7部分

权倾大明-第7部分

小说: 权倾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啊,当今皇上即便不是千古一帝,也是五百年难得一出的圣君。大皇子仁爱,皇长孙聪慧,都不是昏君。只是大和尚你忘了,忘了我写给你的信上,最后提到的吗?人无近忧;必有远虑!”王千军还没有改变对道衍的称呼,因为还不是时候,他最想对道衍的称呼是老师,大和尚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尊称了。

    “谁知大明百年后?是这句吗?你指的是什么?”道衍之前对这句其实并不在意,一个皇朝的兴衰,似乎都是天注定的。而且道衍也不觉得大明现在的制度有什么不对。只是,王千军的出现,他那离经叛道的思想让道衍猛然之间有所顿悟,却又无比的模糊。

    “我想说,可是我说了那么多,口很渴,想坐下休息一下,可以吗?”王千军始终是个十岁的孩子,身体和精神上都不算成熟,即便灵魂是个成年人,可身体和精神也会疲惫。

    只是,王千军刚才所言,所阐述的,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孩子,让两个和尚都忘了他只是一个孩子。现在,王千军喊累了,这才让两个和尚想到,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道衍笑了,笑得很轻松,他说道:“好的,好的,休息一下,喝点酸梅汤,了空亲自煮的酸梅汤。孩子你可要知道,了空不仅继承了我的佛家修为,也有着一手好厨艺。唯一令贫僧不满的就是,他总是守不住酒戒,还经常开荤戒!”

    被道衍当场揭短,了空和尚有点害羞,赶紧辩解道:“师父,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只要我心中有佛,佛在我心中就够了。呵呵,我现在就去把煮好的酸梅汤拿出来。”

第10章 稚嫩狂言(上)() 
一碗煮好的酸梅汤放在了王千军的面前,喝上一小口,甜甜的,也不是很甜;入口后又是一阵酸酸的感觉,酸甜适中,喝起来很顺口,王千军一口气就喝了大半碗,这才把碗放下,问道:“真好喝。还有吗?我还想再要一碗?!”

    对于王千军的要求,了空和尚很爽快地答应,又去拿了一碗酸梅汤过来。对厨艺高超的人来说,看着别人享受自己亲手做出的美食,并且赞不绝口,也是一种自豪和享受。

    只是,道衍也从这件事上看出了王千军的一点坏习惯,所以他说道:“为什么不等你碗里的喝完再要?!这样不好,很不好。人不能太贪心,也不能过于分心,先将手头上的事完成,再考虑下一件事,这样才能做到事事如意,瞻前顾后的做法不好!”

    喝完了碗里的酸梅汤,王千军接过了空和尚新送来的一碗,又喝了一小口,这才回答道:“可我一定可以喝完手里的这碗,如果喝完了再要,不就要中断这美味的享受吗?因为现在这一碗我喝不快,所以我可以慢慢喝,也不需要再叫了。”

    道衍这次坐到了椅子上,摇了摇头说道:“世事难料,也许你认为你一定可以将手上的那碗喝完,可如果你突然喝不下了,或者贫僧不允许你喝了,你该怎么办?!如此一来,你既喝不完你手上的那碗,又接不下了空送来的这碗,你该怎么办?!”

    被道衍这么问,纠缠起来很麻烦的。辩论起来的话,一天一夜都不够。王千军也只能再喝上一口,回答道:“我不知道,所以我才需要一个老师,不是吗?!”

    道衍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对。那么你现在休息够了吗?可以继续我们刚才的话题,你认为大明百年之后会发生什么?!”

    道衍有些着急了,王千军还觉得自己休息不够。可又不能直接拒绝,他只能假装考虑的样子,小声地说道:“这要从哪里说起呢?这要从哪里说起呢?怎么说呢?”

    想着想着,王千军也开始烦恼了,因为要说的很多,也很杂乱。后世对明朝的批判有很多,可以写上一本百万字的书。可是,争论也很大,王千军也记不住。感觉就像是一团缠紧的丝线放在眼前,王千军不知道该从哪里整理。

    道衍在等待,给王千军考虑的时间,他感觉这个问题是一个十岁的孩子太难了。可问题却是王千军自己提的,也就要王千军自己来说。其实道衍也很明白王千军现在的感受,这种感觉他也有,明明已经看清楚了一些东西,想到了一些道理,可真要把这些都整理出来,又感觉是在云里雾里。

    考虑了很久,了空也在一边看着。不过现在的他只需要坐在那里,听着就行。王千军终于是大声开口说道:“首先是赋税。大明朝的赋税太过杂乱,而且也主要依靠人头税跟田亩赋税。本朝开国以来,一直都是以农为本,不是说以农为本不好,因为中华大地的农民很多,男耕女织是汉人的传统。可是,人口是可以不断增加的,而土地是有限的,朝廷的赋税来源太过简单,种类也太过杂乱。一旦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急缺物资军饷的朝廷只能将所有的负担都压在普通的农民身上,而赋税太重,征收混乱的结果只会逼着广大的农户破产!也因为土地是有限的,又是以农为本,土地兼并这个老问题很快就会冒出来,到时候又是一笔烂帐,失去了土地的众多贫农,势必成为大明朝廷最头疼的问题。大和尚,我这样说没错吧?”

    道衍点了点头,王千军提一个开头,他就想到了。但他也有疑虑,所以他说道:“也对,但你的意思,不会是学宋朝,以商业为本吧?宋朝的藏富于民的确是个好办法,可宋朝的积弱你也看到了,更重要的是,你的这种说法,过不了儒家那群人这关。”

    见道衍认同自己,王千军很开心,跟道衍这样的聪明人,阴谋家谈话就是简单。如果是个尊重儒家的书呆子,那结果只有一个,书呆子挽起袖子,一边大骂王千军是妖孽,一边扑过来想掐死王千军。

    “宋朝的商业的确非常发达,可为什么一定要把事情想得那么极端。管仲强国也是将士农工商分得清清楚楚,各司其职,单独向一方面倾倒都不好,我只是不喜欢完全以农为本,压制其他可以强国的方式罢了。这也只是我想到的第一点,第二点就是大明朝的边境安危。如今的大明朝,北有蒙元残部,东、南有倭寇,西南有各众多夷族,虽然现在表面上天下太平,可威胁却无时无刻不在,特别是北方的蒙元残部,随时都可能在边境上爆发一场大战。而一旦爆发大战,以我大明朝如今的军力、国力,还有永乐帝的善战,肯定可以打败鞑靼,但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两国之战,拼的是兵马钱粮,这也就回到了我之前所说的,天下百姓到时又要承担极大的赋税,一旦发生民乱,或者是邪教煽动叛乱,朝廷又要派出军队围剿,一番杀戮过后,土地荒芜,人口凋零,朝廷还要花费银两与粮食抚恤,到时朝廷要从别的地方征收高额的赋税与粮食,如此持续下去,虽然不会动摇国本,可对地方上的破坏实在太大。而且草原不比中原,大明以现在的军力可以打败鞑靼,可却无法将鞑靼彻底消灭,只需要给草原上的蒙元残部四十年的时间,他们又可以拉起十几万的草原骑兵,继续向中原进攻,想要重新占据中原大地。如果无法彻底解决广大草原的蒙元残部,草原上的鞑靼与瓦拉将成为大明朝永远的劲敌。”

    中原农耕文明最大的敌人就是草原上的游牧文明,中原与草原几千年来征战不断,也一直是中原皇朝最头疼的问题。而好战必亡这个道理很多人也都知道,所以王千军这一次提到的问题只是个老问题,关键是怎么解决!

    因此,道衍只问:“那你有什么新想法吗?!”

    王千军点了点头,回答道:“如果明朝大军可以击败蒙元残部的主力,虽然无法占领草原,却可以安抚蒙古各部,因为草原上是由各个部族所组成的。大明朝承认蒙古的黄金血脉,并且将投降的各部落安顿在不同的草原上,将各部落的草场划分清楚,并颁布册封的诏书,并且与众部落王爷盟誓,谁敢侵吞其他部族的草场,所有部族可共伐之!需要的时候,大明也可派出军队协助。也就是分而治之,以元制元这个道理。”

    “好!”这就是道衍的回应,道衍更是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表示认同。

    但他还说道:“不过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大明的军队能够深入草原,击败鞑靼与瓦拉主力!千百年了,中原汉族的军队都没有太过深入过草原,本朝开国之初也只是在草原边缘作战,大汉远征匈奴似乎成了一个很遥远的故事,你认为会发生这样的事吗?!”

    王千军很肯定地点头说道:“会的!因为当今的皇帝是永乐帝!当年亲征过蒙元残部,马上打江山的永乐帝。”

    永乐皇帝是什么样的皇帝,道衍最清楚,也最了解。永乐帝绝对不是一个被动防守,被蒙元残部压着打的皇帝。别人占他一寸,他就要回对方一尺!

    “恩,你说得很对。还有其他的吗?你只说了两件事,再说一件吧!”道衍认可了王千军,但还要听更多的。

    说了这么多,王千军口又渴了,还有大半碗的酸梅汤没喝,喝上一口,喘上口气,王千军突然犹豫了,因为他不知道接下去想到的事情该不该说,道衍虽然是个和尚,学的是佛家和道家的学说,可也是个读书人。而这个世界的读书人,绝对大部分都是崇尚儒家的!

    可不说,王千军又忍不住,也就得不到道衍的支持。王千军未来要做的一件大事,必须得到道衍的支持才可以。所以王千军咬着牙说道:“还有一件事,很重要,非常重要!跟整个汉族的未来有关系,如果不解决这件事,汉族的血性,我大明朝的血性都会被逐渐磨灭,那就是那就是”

    “是什么?!”王千军还没有说出口,道衍又多问了一句!

    再次被道衍询问,王千军直接从椅子上坐了起来,阴沉着脸说道:“是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根本就是屁话!儒家学说可以治民,但不能用来治国。宋朝军事上的无能,不仅跟制度跟皇帝有关,更跟宋朝发达的理学有关!”

第11章 稚嫩狂言(中)() 
说完这句,王千军直视道衍,道衍的眼光很锐利,而一旁的了空更是惊呆了。一个十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离经叛道,甚至可以说是癫狂的认知!如果此子真成为道衍的关门弟子,在道衍的安排下,不知道日后王千军会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儒家可治民,但不可治国!那你是支持法家学说了?但是你要知道,大明立国至今,用的一直是外儒内法,以儒家学说安抚人心,用严刑峻法来整治恶徒!虽然我也不喜欢朱程理学,更讨厌朱熹这个人。但当今天下,最少有一半的读书人学的是朱程理学!”

    道衍这是在提醒王千军,想要用法家思想来抗衡儒家思想,很难!几乎不可能成功。因为法家思想一直受到天下读书人的反对,原因很简单,儒家思想一直在拔高士人的地位,而法家思想却一直在打压士人。

    有了这个认同,王千军继续说道:“法家,以法治国,并没有错。只是,很难得到天下士人的支持,因为很简单,多年的独尊儒家一直在遵从士人,给了士人太多的利益,而士人们也就更加的遵从理学。可是,在我眼中,如果放任朱理学说成为圣言,那结果只有一个,士人将品德当成了至高无上的一切来崇拜,遍地都是沽名钓誉之徒。而我汉族手中的利剑也会慢慢被疯癫的理学家们不断破坏,最终导致利剑折断,汉族再无血性。而血性尽丧的结果只有一个,战败!汉人皇朝的崩溃,异族皇朝的再度兴起。大和尚,我们不妨想一想,百年之后,一群只追求虚名,以道德最高准则的官员,将所有反对他们的人视作道德沦丧之徒,朝廷不再关注民生疾苦,关注的却是党派之间的争斗。这群追求虚名到极点的官员,联合起来打击所有跟他们意见相左的人,反对一切反对者提出的政策,无论此政策是好是坏,他们只为反对而反对。而因为道德的至高无上,士人的无比尊贵,天下间都是为了获取功名的读书人,文官的地位远超武将,甚至用文官统兵,那样的结果,将是何等的惨烈,最终还是走了宋朝的老路!”

    王千军说的这些道衍都明了了,只是他还要告诉王千军:“孩子,你如果真想改变独尊儒术,改变朱程理学的话,你等于是在跟全天下的士人作对!那是连皇帝都不敢尝试的,而且你也过不了当今皇上这一关。无论如何解释,当今皇上的皇位都是抢来的,天下人的嘴是堵不住的,特别是那些士人。所以,皇上必须要以独尊儒术,支持朱程理学的方式来讨好天下的读书人,让天下的士人为朝廷效命,这样才可以稳固江山。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