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特工决战密营 >

第13部分

特工决战密营-第13部分

小说: 特工决战密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倒也不是,”惠姐笑着摇了摇头,“汪是知名学者、政治家,他行刺是为了实现政治抱负,当时,年轻的汪精卫风华正茂,声名正盛,出于道义挺身犯险,虽然被捕,但也名动天下,毫不夸张地说,那时的汪精卫,是个万众仰慕的少年英雄,再加上长相英俊,风浪儒雅,可真是全国少女心里的圣人偶像啊。他一入狱,全国可有多少女人暗自垂泪。”

    “是嘛?”陈榆听得有趣,睁大了眼睛。

    方江叹了口气,“是啊,汪精卫投敌卖国,罪不容诛,但撇开这些,他这人,聪明才智极大,诗词歌赋俱佳,品貌才学,堪称全国首位,可惜啊,可惜啊。”

第21章 郎才女貌(2)() 
“谁说不是,”惠姐继续说道:“陈璧君最大的功劳,便是汪精卫被捕以后,她积极运动,救汪出狱,汪清卫为了报恩,才娶她为妻,但陈璧君骄蛮任性,与汪的性格实是格格不入。再加上生了孩子以后,胖成圆球,越长越丑,更让汪清卫厌恶。所以,当聪明温柔、美丽可人的施旦小姐,亭亭玉立在汪的面前以后,两个人情投意合,也就顺理成章了。就象老方说的,琴瑟和谐,比翼双飞。”

    “这些天,陈璧君去了香港,施小姐就更加合心顺意了。”方江笑着点燃一支烟。

    惠姐又给陈榆倒了一杯茶,坐在竹凳上抿了抿头发,“就是,施旦和汪精卫,那才称得上是郎才女貌。施能获得汪的垂青,不光是长得好看,更重要的,是心思机敏,据说,她对陈璧君并不隐瞒,而是将个人私情直言相告,她既不想排挤陈璧君的‘夫人’地位,又不想破坏她的‘家庭’稳固,只是以照顾汪的起居为责,若是闹掰了,双方都输不起。就这样,陈璧君捏着鼻子忍了下来。看看,这个施旦厉害不厉害?所以,现在汪府的一切内部事务,都是这个人说了算,她就相当于皇后、宰相、内务大臣、侍卫总管总之什么都是。陈榆老弟,你说,这个汪府秘书,值得我们跟踪吗?”

    “嘿嘿,”陈榆挠挠脑袋,“听你这么一说,我简直觉得施旦跟汪清卫,很值得这个,羡慕了。”

    方江被他逗笑了,喷了一口烟雾,差点呛着,摇了摇头,“要说汪清卫和施旦之间,可以说是感情深厚,不过羡慕倒也不必,陈榆,你还年纪小,别想岔了,毕竟他们之间的爱情,算不得正路。只是让惠姐一描述,便听得让人神往。惠姐口才,不亚于画技。对了,言归正传吧,惠姐,你们跟踪这个姓施的,有效果吗?”

    “有啊,”惠姐眉毛一挺,有点得意地说道:“这个女人逛了好几家商场,买了枕巾枕套,床单拖鞋、睡衣毛巾,一大堆东西,跟班的一个使女,都要抱不动了。”

    “哈哈哈,”陈榆不由笑出声来,心说这叫什么情报?真是女人见识。惠姐虽是特工里的能人,但女人毕竟是女人。

    惠姐瞟了陈榆一眼,“老弟,你觉得这些没用是吧?你可没想一想,汪精卫,那是什么人?他是伪政府的主席,在他们自己眼里,就是中国的皇帝,他要在哪个地方住上一夜,呆上两天,能象你和汤阿四一样,找个草铺滚一觉就完事吗?这些人的吃穿用度,奢华精细,是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比方说,要布置一个汪精卫的临时住所,那得准备多少贴身合用的东西?‘皇帝’的贴身用具,得需要达到什么规格和要求,你懂吗?那么,给汪精卫准备这一切的人,会是谁呢?这不用说了吧?”

    哦,陈榆恍然大悟,又拍了拍自己的后脑勺。

    “那么,施旦小姐买这些日用品,有没有可能,只是汪精卫官邸里平时所用的呢?”方江不动声色地问。

    “有可能,”惠姐点点头,“所以,这件事,需要咱们两个组,联合监视跟踪。陈榆,你们在八里营发现的那个果园大院,现在正搞不清它到底姓什么,那么机会来了,如果它姓汪,真的是汪精卫在城外设的秘密临时巢穴,那么,施旦购买这些东西,恰恰就接上榫了,这些东西,就会派车送到那里去,而且,我估计,按照施旦的细心体贴,她会亲自去视察布置。”

    “太好了,”陈榆兴奋起来,一蹦老高。

    方江抬头想了想,默默吸烟,未置可否。

    惠姐瞟了方江一眼,觉察到了他的置疑,语气中有些自负地说:“老方,你别不信,要说施旦对她这个情人兼上司汪精卫,那真是做到了体贴入微,纤毫不差的地步,汪精卫的住所,她若不去亲自看看,亲自布置,几乎是不可能的。想当年,这个女人从香港历经千难万险,独自跑到南京,那股劲头啧啧,她不要名份,不要未来,只为了侍候汪精卫的生活,不顾重重危险,不顾别人非议,就为了和汪在一起,唉。”说到这里,她幽幽地叹了口气,“抛开敌对关系不说,你们男人,倘是遇到这样的女人,那可是前世修来的福了。”

    方江仍未吱声,掐灭烟头站起身来,习惯性地踱着步。一时三个人都没有说话。

    这时,外面“吱”的一声门响,一个花格上衣的身影一闪,村姑打扮的腊梅走了起来,她可能是走急了,潮红的脸上淌着汗珠,冲着陈榆和方江笑笑,把挎着的竹篮放在桌子上。

    “怎么样?”惠姐递过去一块毛巾。

    腊梅擦了把额头的汗水,向惠姐报告:“九点一刻,汪精卫从颐和路公馆出来,朝伪国府方向去了,前呼后拥好几辆车,宪兵卫队护送,好不威风,勿多辰光,施旦坐的汽车开了出来,到药店去了一趟,她就又回去了,我们离得远,勿看清买东西了没有。”腊梅嗓音轻柔,尤其是一口吴腔软语,甚是动听。

    方江踱到木桌旁,停下来,说:“惠姐,从今天开始,对施旦的监视,就由咱们两组共同进行。这样,如果施旦出城,”他伸手在桌上虚画着图形,“不论她是出草场门,过秦淮河,还是向北过江,我们都可派人跟踪。只要她出城,我们就能掌握她的方向,追踪她的目的地。”

    “可是,”陈榆脱口说道:“组长,我们不认识她啊。”

    腊梅冲陈榆笑了笑,转身打开木柜,拿出两张纸来,铺在桌上,陈榆和方江凑过去一看,其中一张画的是一个女人肖像,另一张画的是一辆汽车。那肖像用炭笔素描,笔画细腻精致,将一张俏丽的脸庞画得生动无比,身着旗袍,亭亭玉立,整个画像神韵足备,活灵活现,仿佛要从纸上走下来一般。

    “这就是施旦,还有她常坐的汽车。我早晨刚画的。”惠姐冲着画图呶了呶嘴。

    方江大声赞叹起来,“惠姐妙笔,让人大开眼界。”

    惠姐呵呵一笑,也不自谦,说道:“若不是因为打仗,我就去上杭州美专了,当个专业画家,纵情山水艺术。谁让战争耽误了呢,可惜了。”

    “谁说不是,我教书教得好好的,偏偏鬼子侵略中国。”方江也是一脸遗憾,摇头感慨。

    陈榆把扁担一头的木头卸下一块,露出一个空洞,把画塞了进去。腊梅见他们要走,露出不舍的模样,“方组长,陈榆,你们吃了饭再走伐。”她亮晶晶的眼睛看着陈榆,“我给你们炖鱼吃哉。”

    方江摇摇头,“不,我们还是早点回去吧,这里三天两头查户口,夜长梦多。腊梅,下回一定吃你炖的鱼。”

    几个人走到院里,惠姐出了屋门,背也佝偻了,眼神也无光了,老态龙钟的样子让陈榆既吃惊又好笑。

第22章 枪法如神(1)() 
鹰嘴崖附近,正是草长莺飞,漫山皆绿。陡峭的山路上,一个粗布短衫,肩背绳索,樵夫打扮的人,正在匆匆赶路。山风吹过来,把他衣襟吹起来,露出腰里一支短枪的枪套。

    山里一片寂静,渺无人迹。此人擦了把汗,把衣服掩了掩,继续前行。刚拐过一个弯,忽然看见前面路边站了一个又高又壮,肤色油黑的汉子,背了一捆干草,对他说:“喂,借个火。”

    “妈啦个蛋,滚开。”“樵夫”眼睛一瞪,骂了一句。谁知道黑壮汉把肩上的草捆一扔,伸手便过来抓他。“樵夫”也不含糊,脚步灵巧地往旁边一闪,伸手便掏出腰里的枪来,“妈啦个”

    话音未落,只觉得身子一紧,胳膊已经被人抱住,惊慌中一扭头,一个身材瘦长的汉子,不知道从哪里窜了出来,抱住自己的胳膊,这“樵夫”动作也快,右脚飞起,踹向瘦长汉子,瘦长汉腰身一斜,滴溜溜转了半圈,手臂一绞,“樵夫”手里的短枪已经被他夺去。

    “你们,你你”“樵夫”一脸惊恐,还想反抗,瘦长汉子上步转身,一个大背挎,将他横着摔倒在地上,前面站着“借火”的那个黑脸壮汉哈哈大笑,“我说借个火,你急个什么,阿四,轻点轻点,别把他吓着了。”

    黑壮汉是鲁满仓,瘦长汉是汤阿四。

    被阿四摔倒的“樵夫”跌倒在地上,抬头问道:“两位,哪块仙门的柳子?火道里通神,大家都喝一碗。”

    “少他娘的讲这套黑话,”阿四骂道:“你听着,老实交待,你是谁的手下,出来干什么?”

    这人眨了眨眼,“大哥,您是咱们都是自己人”他的话刚说了一半,阿四掏出一把匕首,直直地朝他脸上刺过来,吓得他赶紧往后躲,“别别,大哥,我说,我说。”

    “那就快点儿。”阿四把匕首在他脸前晃了晃。

    “是是,小人是樊大哥手下,这回是去找一趟林大哥。”

    “樊大哥?樊生才吗?林大哥是谁?你叫什么名字?”阿四一边问,一边把匕首咬在嘴里,两手在他穿的粗布褂子里摸索,一会,摸出一封书信来。

    “我”“樵夫”一脸苦瓜相,可是不敢反抗,“小人叫刘龙,在樊大哥,樊营长手下当副官,林大哥嘛,叫林明,大哥,请您高抬贵手,敢问您二位是哪路英雄?”

    阿四哼了一声,没有回答他,把信拆开,里面只有一张纸。

    从山角后面,又转出两个人来,却是项先生和牛娃子。阿四看了一眼信纸,见项先生走到近前,把信交到项先生手里。

    信纸上写着短短两行字:林兄,21号果然不是东西,说的好听却靠不住,总是食言。兄弟现驻扎在安家楼。兄可择时过来盘桓,共商大计,不要理21号那些龟孙子。弟,生才。

    项先生知道,樊生才是新近归降汪精卫的一股小土匪,驻扎在安家楼,离那个可疑的果园大院不远。而21号,则是指南京城里李士群手下特工总部南京区的特务,他们的地址是颐和路21号。

    项先生看完了信,折好,又塞进信封里,看着刘龙问:“林明是做什么的?”

    “他什么都做,打闷棍套白狼不过现在让人抄了老窝,四处打游飞了,和尚也装不成了。”

    最后一句“和尚也装不成了”把几个人都给吸引住了,项先生赶紧追问:“他当过和尚?在哪里当过和尚?”

    “是啊,在白枫寺里,法名叫慈明。”

    啊?项先生等人都瞪大了眼睛,多少天来,寻找这个慈明和尚的下落,一直没有结果,简直让人“望眼欲穿”了,现在无意中听到“慈明”两个字,怎么不让人激动?大家的心跳都加速了。

    “慈明在哪里?”阿四厉声问道,手里的匕首直指向刘龙的鼻子尖,把刘龙吓得头差点仰过去,“大大哥,他在孙寡妇家里,盘龙湾村北头,就是那个孙寡妇,长得象妖精,一走道扭着屁股”

    项先生拍拍阿四的肩膀,示意他冷静,对刘龙说:“刘兄,你除了替樊生才送信,还有什么任务?”

    “没有了,”刘龙抹了把汗,听项先生叫他“刘兄”,松了口气,“几位,不论是哪条道上的英雄,我刘龙愿意交个朋友,以后用得着兄弟,刀山火海”

    项先生笑了笑,“刘兄,交朋友可以,今天的事就算是误会,以后谁也不要再提,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你走吧,日后我们去樊兄队伍里,再作拜访。”他一边说着,把那封信塞进信封里,递给刘龙,并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一下,刘龙大喜过望,站起身来,两手抱拳,“各位英雄,改日到了安家楼,提刘龙的名字,保证待如上宾”他还要再罗嗦,项先生冲他摆了摆手,刘龙又一抱拳,转身急匆匆地向前走去。

    项先生招手把牛娃子叫过来,小声说:“你跟上他,一定摸到那个慈明和尚的下落。注意,盘龙湾是鬼子的据点,防卫严密,一定要小心,千万别象上回那样稀里马虎。我们在你后面。”

    “是。我保证小心,象个老娘们儿一样认真细致。”

    鲁满仓扭头瞪了他一眼,“这叫什么话。”

    牛娃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