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天下纵横·鬼谷子的局 卷八 >

第40部分

天下纵横·鬼谷子的局 卷八-第40部分

小说: 天下纵横·鬼谷子的局 卷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肃侯怔道,“他见寡人何事?”

    楼缓迟疑一下:“回奏君上,朱上卿说是……有要事求见苏子。”

    肃侯脸上一沉,缓缓起身,对苏秦道:“此人必是请你来的。你可告诉魏罃,就说寡人有疾,不能奉陪了,要他好自为之!”又转对楼缓,“传旨肥义将军,明日起驾,回邯郸!”

    前往虎牢关途中,朱威、苏秦同乘一车。朱威约略讲了楚、齐、魏、韩四君在虎牢关放歌并定下伐秦之事。

    显然,这是意料中事,苏秦未显丝毫惊诧,淡淡问道:“四位君上所唱何歌?”

    “《河梁歌》。”

    “《河梁歌》?”苏秦重复一句,眉头微微拧起。

    “有何不妥吗?”朱威直盯苏秦。

    “若是此歌,不可伐秦!”苏秦语气坚定。

    朱威惊愕,情不自禁地“哦”出一声。

    “此歌虽曰伐秦,却是征伐未捷。诸君未出师而唱此歌,不吉!”

    “征伐未捷?”朱威挠挠头皮,“怎么未捷?不是有‘陈兵未济秦师降’吗?秦师既降,说明征伐已捷了。”

    “朱兄有所不知,”苏秦略一思考,解释道,“此歌为越人所唱。当年越人破吴,气势大盛,越王北伐中原,败齐却晋,欲霸天下,又恐列国不服,遂以尊周为名,号令齐、晋、楚、秦四大家辅佐周室。秦厉公不从命,越王震怒,号令天下伐之。齐、晋、楚三国不敢不兴兵,但无一不作壁上观。越王无奈,只好率先挥师西进,驱吴、越之师西渡河水击秦。秦人惧,纳表请降,越师撤退,作此歌记之。”

    “这是不战而胜呀。”朱威依旧纳闷。

    “越人的确不战而胜,”苏秦进一步解释,“然而,复原当年战事,越师劳师袭远,不服水土,粮草不继,加上遭遇严冬,病死者甚多,士气极其低落。幸亏秦师临阵未战,越人才得以全师而退。秦人若战,越师必败。”

    就在此时,楼缓走来,趋前禀道:“启奏君上,魏国上卿朱威求见!”

    “秦人为何不战?”

    “一是慑于勾践威力,二是跟越人开战无利可图。越人一不为土,二不为财,三不为人,只不过图个虚名。即使打胜,秦人也得不到多少好处。再说,越人不惜死,皆是亡命之徒,秦人即使战胜,牺牲必大。”

    “既然如此,秦人何不早日请降呢?”

    “秦人不相信越人会长途远袭,是以逞强,结果惹恼勾践。看到越人真的来了,秦人觉得战不合算,不战尴尬。秦人最终降顺,无疑是个妥协选择,但也不失明智。渡过河水之后,越人水土不服,无力再战,见秦人服软,紧忙握手言和。纵观这次征战,从表面上看是秦人降顺,而在实际上,是越人败了。”

    “越人为何败了?”

    “空耗粮草,人马减员,白忙一场而一无所得,不败也是败了。”

    “苏子是说,此番伐秦,或会重蹈当年覆辙?”

    苏秦苦笑一声:“此歌最后一句怎么唱的?悲去归兮河无梁!”

    “这……”朱威颇多疑虑,“苏子别是过虑了。今不比昔,昔日越人长途袭远,以势『逼』迫,列国敢怒而不敢言,自然作壁上观。今日六国纵亲,同仇敌忾,抛开齐、燕不说,韩、赵、楚三家皆与秦人有仇,想必不会渡河不战吧?”

    “也许吧。不过,在下以为,今日秦公非昔日秦公,今日楚、齐、韩,亦非昔日楚、齐、晋。若是不出在下所料,王上欲做勾践,后果难以收拾。朱兄不信,可以拭目以待。”

    干出惊天动地之事的苏秦竟然如此看待六国伐秦,再联想惠施的暧昧态度,朱威这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苏子,眼下怎么办?”

    君臣二人的心思显然不在钓钩上。

    “阻止伐秦,以俟时机。”

    “如何阻止?”

    “朱兄去约惠施,我去求见庞涓,王上或能听取他们二人。此番会盟,王上执牛耳,伐秦的钥匙握在他的手中。只要他能明白时势,伐秦之势就可卸了。六国纵亲,制秦为上,伐秦为下。”

    庞涓、公子卬、朱威无不被他的激情感染。

    “在下谨听苏子!”

    显然,这是意料中事,苏秦未显丝毫惊诧,淡淡问道:“四位君上所唱何歌?”

    由于燕公早回,赵肃侯未到,魏惠王宴客时,原定的五君宴只有齐、楚、魏、韩四君。此前一天,不甘屈居人下的昭侯不及回郑,就在成皋行宫诏告天下,南面称孤,正式与楚、齐、魏并王,因而,此番宴乐,堪称四国相王的盛会。

    四王在魏国行辕内定下伐秦大策,共推庞涓为伐秦主将,列国主将副之。次日,楚威王、齐威王双双起驾还都,韩昭侯在成皋留住三日,也驾返郑城。

    惠王的目光落在惠施身上,呵呵乐了:“惠爱卿,你怎么又打瞌睡了?这么大的事,你总不能一言不发吧!”

第078章  痴君臣妄心执迷 败家子衣锦还乡(2)() 
视察完三军,惠王随庞涓走进大帐。庞涓指着精密沙盘,向惠王详述了伐秦的宏图方略与具体部署,听得惠王心花怒放。

    “世伯近况,苏兄可曾知晓?”

    “父王,眼下儿臣万事俱备,只有一个拦阻。”

    惠王急问:“是何拦阻?”

    “苏秦!”

    “咦,六国伐暴,他当高兴才是,何以会成拦阻?”

    “是这样,”魏惠王用指节轻敲几案,捅开窗户,“前日,寡人在虎牢关宴请楚、齐、韩三王,我等饮得高兴,约定趁此良机,征伐暴秦。寡人急召你来,为的就是商议此事。自公孙鞅始,秦人一再负约,屡行不义,先骗寡人河西,再夺楚国商於,又出兵赵之晋阳,伐韩之宜阳,搅得天下百姓不得安宁,诸君不得安枕。今既纵亲,合该教训一下那个『毛』头小子,让他学点中原礼节。”

    “父王,”庞涓奏道,“儿臣素知苏秦。此人动嘴可以,征伐却不擅长。这且不说,此人天生一副『妇』人柔肠,见不得杀伐。父王可曾注意到,前番会盟,列国表演歌舞,台上所现无不是男耕女织,父慈子孝,天下可谓是歌舞升平,不见一丝刀兵。整场表演系此人一手筹划,由此可见此人心胸。再看纵亲纲要,是制秦,而不是伐秦。由是观之,此番伐秦有违此人心志,此人必将竭力拦阻。”

    “一介书生,能掀多大浪花?”

    “父王,此人是六国共相,又是纵约长,盛名远播。赵、燕又是纵亲发起国,唯此人马首是瞻。若是此人拦阻,燕、赵必不参与。六国内部不和,纵军未战先散,恐大不利!”

    “嗯,若是此说,倒也棘手。依贤婿之见,该如何处置为妙?”

    “儿臣有一计,或可支应。”

    “贤婿请讲。”

    庞涓低语一阵,惠王乐道:“呵呵呵,此事果真,倒是天助我也!”

    苏秦觐见时,惠王刚从军营回来,一身戎装未脱,兴致颇高。

    “苏子免礼。”惠王指着对面的席位,“坐坐坐,寡人候你两日了!”

    苏秦坐下,拱手揖道:“臣正在孟津处置善后事宜,接到王上口谕,紧赶慢赶,还是来迟了。想到王上召臣,定有急务,臣未及沐浴更衣,即来觐见,唐突之处,还望王上见谅!”

    苏秦点头。

    “苏子不必客气。”惠王将话题扯到赵肃侯身上,半笑不笑,“赵侯呢?哦,是寡人错了,这辰光该称他赵王才是。赵王呢,何以不见他来?六国纵亲,普天同庆,寡人设下薄宴,有意请他畅饮几杯,特使快马邀他,可左候右等,大厨连温几次酒,楚王、齐王,还有韩王,饿得肚皮咕咕响,直候两个时辰,一直未见他的踪影。”

    “回禀王上,”苏秦听出话音,替赵肃侯圆场,“赵侯龙体欠安,此番合纵是强撑着来的。燕公前脚刚走,赵侯也要告辞,臣担心他身体越发吃不消,设法强留他两日,陪他在允水河边散心。接到王上请柬时,赵侯已经拔营,使专人托臣向王上告罪。”

    “他告何罪?”惠王敛住笑,语带讥讽,“怕是寡人面子小,德望浅,请不动人家。人家是纵亲发起国,这辰光也称尊了,架势大哩!”

    “王上?”见他火气无缘由加大,苏秦心里一怔。

    “好了,不说这个。”惠王摆手,“即使走人,好歹也得留个话吧。”

    “留话?”苏秦又是一怔。

    惠王索『性』一口气说出情由:“苏子,你是纵约长,你来说说看,合纵虽说由你倡导,却是他赵语首先发起。今日天下纵亲成功,此人却鸣金退阵,叫寡人如何看他?即使寡人想得开,又叫天下人如何看他?”

    苏秦长吸一口气,拧起眉头:“此话从何说起,臣子愚笨,请王上详解。”

    “苏子呀,你是非『逼』寡人把话说白不可!”惠王晃晃脑袋,庞大的身躯朝后挺挺,“寡人听说,赵军主将肥义和三万纵军皆已撤走。此人龙体不好,可以回去,他的三万纵军难道也都有病了?既然合纵,纵军一出国门,就归纵约了。寡人好歹是盟主,他的大军何时撤,如何撤,总该向寡人打声招呼吧!再说,列国纵军均未撤走,他赵国为何未战先撤?”

    “王上误解了,”苏秦见他近乎蛮不讲理了,苦笑一下,“臣这就陈明缘由。”

    “说吧!”

    “咦,六国伐暴,他当高兴才是,何以会成拦阻?”

    “会盟之前,赵国纵军三万接到王上诏令,屯于赵境上党,只有三千护卫追随赵侯会盟。今日会盟结束,一则赵侯贵体欠安,二则太子尚幼,赵侯放心不下,匆匆回国,当是常情。随赵侯回去的只是三千护卫,纵亲三军并未撤离,仍旧留屯上党。再说,如此行动的并非赵氏一家。韩国纵军屯于宜阳,楚国纵军屯于方城,齐国纵军屯于卫境,均未参与会同。只有燕国纵军入魏,迄今屯于少水,这也是奉了王上的旨意呀。”

    “这……”惠王语塞,眨巴几下眼皮,才又想出辞来,“即使如此,他赵侯也该留个话,指明听令之人。眼下征伐在即,寡人若是调用他的纵军,该找何人传令?”

    “征伐在即?”苏秦佯作不知,一脸『惑』然。

    “是这样,”魏惠王用指节轻敲几案,捅开窗户,“前日,寡人在虎牢关宴请楚、齐、韩三王,我等饮得高兴,约定趁此良机,征伐暴秦。寡人急召你来,为的就是商议此事。自公孙鞅始,秦人一再负约,屡行不义,先骗寡人河西,再夺楚国商於,又出兵赵之晋阳,伐韩之宜阳,搅得天下百姓不得安宁,诸君不得安枕。今既纵亲,合该教训一下那个『毛』头小子,让他学点中原礼节。”

    “咦,六国伐暴,他当高兴才是,何以会成拦阻?”

    “王上计划何时伐秦?”

    “指日可待!”惠王沉声应道,“不瞒苏子,寡人已经调拨三军,协调列国,筹划大军四十余万,三个月内踏平秦川!”

    “王上,”苏秦拱手,“臣以为,暴秦虽说该伐,但眼下征伐,时机未到。”

    “咦?”惠王直望过来,“以爱卿之见,何日方是时机?”

    “王上,”苏秦谏道,“臣听说,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方今之秦已是四塞之国,东有河水之阻,函谷、武关之险,仓促伐之,臣窃以为不可!”

    “哈哈哈哈,”魏惠王长笑数声,手指苏秦,“你呀,是个动嘴皮子的,若论行兵布阵,征贼伐逆,可就稍逊一筹了。庞爱卿说得好,昔日吴起曾与先君游于河水,先君叹曰,美乎哉,山河之固。吴起对曰,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前几日畅游虎牢,寡人与诸君想起史伯之言,无不望关兴叹。史伯说:‘虢叔恃势,郐仲恃险。’结果呢,虢、虞也好,郑也好,恃势的,恃险的,哪一个拥有虎牢?秦以暴戾治民,以欺诈行世,早已离德叛道,神人共怒,几道天险何能助他?”

    “王上,”苏秦谏道,“臣听说,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方今之秦已是四塞之国,东有河水之阻,函谷、武关之险,仓促伐之,臣窃以为不可!”

    “王上……”

    “此事不必再言!”惠王摆手打断他,“纵约诸王既已定下,就非寡人所能独断。至于如何协调列国,苏子当以纵约长与六国共相名义会同列国副使,筹划可行方略,报奏寡人!”

    “臣……”

    惠王再次摆手:“余下之事,改日再议。”转对毗人,“毗人,为寡人卸甲。唉,真是老了,才披挂这几个时辰,就受不住哩!”

    从惠王的行辕里出来,苏秦整个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