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唐朝小文豪 >

第31部分

唐朝小文豪-第31部分

小说: 唐朝小文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子,收拾好了吗?”

    “嗯……”

    “黄金带了吗?”

    “嗯……”

    “马车准备好了吗?”

    “嗯……”

    “好,打起精神,一发现不对劲就立马跑路。”

    李耀桀紧张地看着坊门,根据时间的推测,李世民这个时候已经看完信了,如果他真的发怒,有什么风吹草动,李耀桀立马逃命。

    第五瑶无奈地看着他:“既然害怕,当初为何要嚣张?”

    “没办法,活着不作死,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第五瑶和小萱无语,这么久了,自然知道他口中的“作死”是什么意思。

    “少爷。”一个丫鬟过来,把李耀桀吓了一跳,紧张地问:“什么事?”

    丫鬟被他的反应搞得一头雾水,吞吞吐吐地说:“皇帝下了一封诏书,贴在皇榜上,是关于你的。”

    “写了什么?”

    “不知道……”

    卧槽!李耀桀无语,不对啊,李渊下的诏书是关于他的,为何没送到他手上,而是贴在皇榜上?等等,李渊给我下诏书干嘛?

    “去看看便知。”第五瑶说。

    “走吧。”李耀桀感觉应该不是坏事,虽然很奇怪。

    西市的大门,皇榜张贴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议论纷纷。

    “李大人来了。”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

    人们转过头,看到了李耀桀和第五瑶,纷纷让出一条路,古怪地看着他。

    李耀桀被看得有些发毛,但内心是松了一口气,守着皇榜的士兵没直接来抓他,起码没危险了。

    “卧槽!”

    看到诏书内容的李耀桀忍不住骂了一句,目瞪口呆。

    诏书上写着:

    大胆臣子李耀桀,恃才放旷,写诗暗骂皇帝无能,实为大不敬之罪,为肃圣名,肃律法。罚李耀桀黄金五十万两,限期七日之内缴清,否则发配边疆。

    ……

    “我特么的啥时候骂皇帝了?”

    李耀桀懵逼了,李渊你出来,我们聊聊,我什么时候骂你了?

    不对,那首词?李世民你出来,我们聊聊,你就是这样出卖我的?

    李耀桀欲哭无泪。这特么的算哪门子鬼事哟……

    “李大人,佩服佩服!”有认识他的人,不知道是真的佩服还是揶揄。

    “佩服你个大头鬼,要是佩服你去骂啊!”李耀桀没好气地说。

    那人讪讪闭嘴,他可不想死……

    “相公,我们先去找我爹娘吧,先筹五十万两黄金。”第五瑶哭笑不得地说。

    “走吧……”

    ……

    “这李耀桀可算是栽了,五十万两黄金,他要怎么缴清?”

    “栽个鬼,你忘了他岳父第五文博是谁了吗?五十万两黄金根本不是问题。”

    “万一要是拿不出来呢?”

    “你们都是猪脑子,骂皇帝,是要杀头的大不敬之罪,皇帝只是罚点黄金,你们还不懂吗?”

    “对哦,骂了皇帝,罚地这么轻松,说明皇帝压根就没和他计较,否则早就砍他头了,说明皇帝对他很好啊。”

    “而且,皇帝爱颜面,被骂了居然下诏公之于众,这不只是不计较,反而是感谢他,你们想,皇帝下诏承认被骂,说明皇帝是做错了,多亏李耀桀指出来。”

    “有道理。”

    “那这样一来,李耀桀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就更高了。”

    “这才是真正地飞黄腾达!”

    “……”

    李耀桀离开后,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可惜李耀桀没想到这些,不然这个时候,他肯定是乐得哈哈大笑了。

    路上,李耀桀唉声叹气,愁眉不展,第五瑶微笑着安慰他:“没事的,相公,人没事就是万幸了,就当是花钱消灾嘛。五十万两黄金对于我爹而言应该不是问题。”

    “唉,希望岳父不会见死不救吧,娘子,待会儿你要帮我。”

    第五瑶被李耀桀抓住衣袖不停地摇,跟个撒娇的孩子似的,顿时笑得花枝乱颤。

    “放心吧。”

    只是,走到第五家的门口时,看到了有士兵在门口,李耀桀和第五瑶心沉,紧张不已,急忙跑过去,“发生了什么事?”

    官兵的队长见是李耀桀,拱手道:“陛下派我来下令,不准第五文博帮你交纳罚金。”

    我靠!李耀桀想骂娘,这李渊……算了,好歹也是自己的祖先,不能骂。苦着脸说:“他是想搞死我哦。”

    “陛下说,你可以进宫找他。”

    嗯?李耀桀和第五瑶相视一眼,“好,我现在就进宫。”

    “我和你一起去。”第五瑶眼神坚定。

    李耀桀点头,“好。”

    ……

    经过李渊这么一闹,李耀桀算是出名了,走在皇城里,回头率是高得不行。李耀桀脸色有些不自然,加快脚步穿过承天门。

    “请交出佩剑,在此等候。”

    “二位,请。”

    “臣(民女)叩见陛下。”李耀桀和第五瑶下跪行礼。

    “起来吧。”李渊打量着李耀桀:“你看到皇榜了?”

    “看到了。”

    “有何感想?”

    “谢陛下不杀之恩。”李耀桀刚才也想明白了,李渊没杀他,说明李渊压根就没生气。

    李渊冷哼,“看你这模样,也不像是感恩。”

    “因为陛下也没想杀我。”

    “哈哈!”李渊笑了笑,“你说朕对将士们的家属不管不顾,这点朕承认,但连年战火,军饷军粮多番告急,朕也是有心无力,这不,既然你有此心意,就让你出五十万两黄金,也算是为民谋益。”

    老狐狸!李耀桀苦笑,“陛下,不是我不愿意,一来我没钱,二来,你又不让我借我岳父的。”

    “第五文博捐助多次,朕也有所了解,不忍心再让他破费。”

    李耀桀一愣,看来第五文博以前也想尽各种办法花钱买官嘛,可惜等级制度还是让他无功而返。不过李耀桀才不会傻到去相信李渊不忍心第五文博破费,他是恨不得把第五文博的财产全没收了,这样国库起码多一倍。

    “陛下想我如何筹集五十万两黄金?”

    李渊饶有深意地看着他,“这不是你要想的吗?”

    李耀桀算是明白了,李渊就是想看看李耀桀有没有能力赚钱,李耀桀想翻白眼,他一个学计算机的,业余喜欢文学的人,怎么可能七日之内筹集五十万两黄金?

    顿时无奈,“陛下,就算我是神仙,也不可能七日之内赚到五十万两黄金。”

    李渊年迈的容颜,浮起当年纵横天下的气魄,“我倒不是真的要你七日之内赚到五十万两黄金,而是要你,想到一个办法,增加百姓收入,这样国库就不紧张了。”

    ……

    ……

    ……

    【一周过去了,成绩有点不好,心态有点崩,但感谢各位的支持,尤其是「咱们工人有力量」大哥的打赏。新的一周来了,各位老朋友,新来的朋友,多多支持一下这本书,收藏一下,投几张推荐票,安利一下。用你们的收藏,推荐,书评,鼓励下吧!】

第59章 商业税() 
回到家中,李耀桀的忧心并没有减轻,反而更加忧愁。他不是学经济,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老百姓的收入上涨,说白了就促进经济发展。

    但古代是重农抑商的社会,百姓的收入基本来源于农作,光靠农作很难提升的。

    偏偏商人的地位又是最低的,等级分类上,商人属于“贱民”,可见他们有多凄惨,拥有着巨额财富,衣食无忧,偏偏地位低下。所以就算有什么好的商业模式,也发展不起来。

    商品经济发展,朝廷扶持商业是中唐之后的事了。

    李耀桀一直小心翼翼的,他做的事一直都秉承一点:不能过分地影响历史进程。

    因此,他知道一些东西,但没法用,工厂之类的东西他不敢提出,或许提出了也搞不了,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劝李渊扶持商品经济,然后想出一个有利于全民的商品计划。

    找来第五明,“现在西域的丝绸之路情况如何?”

    “⊙o⊙啥?”第五明不解。

    “就是西域,连通西方各个国家的道路。”

    “因为战乱,所以最近这些年来往的人很少,虽然西方突厥和我们国家是联盟,但突厥人野蛮,不敢保证他们会不会有异心。”

    “你说,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赚钱,而且是人人都可以参与?”

    “其实,只要风调雨顺,无灾无害,百姓收入自然会高。”

    这样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李渊摆明了要他想办法弄一笔钱,然后可以慰饷士兵家属。

    这笔钱大唐的国库肯定是够的,只是李渊想保证国库有存银罢了。

    “我想到一个办法,不过可能你会不高兴。”李耀桀看着第五明,略微迟疑。

    “什么办法?”第五明倒没觉得有什么,只要能帮李耀桀度过难关。

    “提高商人的地位,然后提高商人的赋税。”

    李耀桀想到的是从富人手中捞钱,由于古代对于商人的税收很小,所以商人基本上赚多少得多少。

    如果按照现代,平均20%的税率,那朝廷收钱就爽了。

    “这个没问题,自古以来,商贾地位低下,更是被禁止商人子弟当官,科举考试也不可以参加。如果真的能提高商人的地位,我相信,大多数商人都愿意。”

    第五明说,他父亲和爷爷,几十年来,都想通过各种办法接触上流社会,提高地位,可惜都无功而返,他腰缠万贯,却被那些穷得揭不开锅的人瞧不起,可想而知商人对于地位有多渴望。

    李耀桀也明白,古代人认为商人满身铜臭味,重利轻义,为了利益可以抛弃良心,因此把商人列入“贱民”之类,也阻止商人从政,就是怕商人为了利益不顾国家百姓。

    想当初,李耀桀刚和第五瑶结婚的时候,长安城里多数人对他也是白眼和嘲讽,哪怕他是名声在外的才子。

    李渊当时册封他为官之后,朝中大臣们都是极力反对,认为他是伤害了百姓和读书人的心,甚至劝李渊收回成命,哪怕这样会让李渊落个言而无信的坏名,也不愿起个坏头。

    最能让后世人体会到这种地位差别的就是白居易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那句“老大嫁作商人妇”,一个卖艺的歌女,年老色衰了,嫁给了商人,还觉得自己是迫不得已的“下嫁”,很委屈。

    不过李耀桀倒也觉得,让商人从政不是好事,但提高一下他们的地位也未尝不可。

    “一般的商铺,作坊都会有账本的吧?”

    “对……姐夫,这么多天了,你有去看过商号吗?”

    “……没有。”第五文博送给他两间大商铺,但他没有参与过,都是让第五明帮忙管理。

    李耀桀再度进宫,面见李渊,把他的想法告诉李渊。

    “这样会涉及到千百年来的国之根基。”李渊摇着头说,“这样一来,老百姓都去经商了,谁来种地?”

    “提高商人的赋税,同时降低农民的赋税。赋税少了,百姓担子轻松了,他们的收入也就高了。”

    “那你说,商人的赋税应该如何收?”

    “根据商家的纯利润,收取两……十二的所得税。”李耀桀内心妈卖批,这“成”字不能说真的烦,只好改口十分之二。

    “两成?”李渊惊愕,这样也太狠了吧?

    “如果是小商铺,可以少收一半。”

    “你确定他们愿意交吗?”

    “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地位,想必是愿意的。”

    “什么地位?”

    “允许他们的子弟当官,当然不能太高,也不能进入重要官署,具体陛下定夺。”

    李渊摇了摇头,“这样一来,天下读书人都会心寒。”

    “不会,读书人肯定不愿意做小官,另外,陛下可以规定,商人子弟当官,不发俸禄,不许上朝等等,这样一来,虽然是官,却处处受制,所以普通百姓和读书人肯定不会追求这个。”

    李渊沉思,“这样一来,商人并没有太大收益,他们愿意为此交税?”

    “他们需要地位,第二,陛下如果能制定政策,扶持商业经济,让商人的营业更便利,相信他们更加感激陛下,如此一来,商人更容易赚钱,赋税也会更多。”

    李耀桀的核心观点就是,发展商品经济,提高对商人的赋税。

    当然,李耀桀还有其他计划,那就是赚外国人的钱,等李世民登基几年后,战事平定,那时候唐朝繁荣强大,丝绸之路也会是提升国力的桥梁。

    但现在,首先要让商业经济开始形成。

    李渊内心开始动摇了,商人的财富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