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铁骑无双 >

第2部分

三国之铁骑无双-第2部分

小说: 三国之铁骑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裎ⅲ疾幌虢诱飧鎏淌值纳接蟆

    “父亲,以二弟的样子,随便找个老师算了。”陈倩心有不甘的说道。

    “也只好这样了。”陈忠点了点头。

    二十天后,终于有老师主动上门,这是一位中年书生,结果只教了一天,就气的直翘胡子,“竖子,竖子!”书生怒气冲冲的离去,只因为陈玉趁他睡觉时在他脸上画了只乌龟。

    第二位老师是个年老的酸儒,为陈玉准备好了论语、中庸、大学,陈玉一笑,“老师,你让我学这个有什么用呢?”陈玉将书扔到了脚下,年老的酸儒一气,也是扬长而去,口称陈玉大胆妄为,竟然亵渎圣人之书。

    第三位老师,是一个饱学的学者,擅长兵家学说,与陈玉相处的还可以,然而却在一次外出之后被蒙面人袭击,从而离开了陈家。

    在接连走了几个老师之后,再也没有人主动上门与陈玉为师,直到一名侠士的出现。

    是的,这是一个侠士,背负三尺长剑,身材高大魁梧,露出的臂膀青筋盘桓,如一条条虬龙,此时,他就静静站在陈忠和陈玉的面前。

    “我想收贵公子为徒。”侠士说道。

    “我陈家世代为儒家,还从来没有出过侠士,你请壮士使何种兵器?”陈忠说道。

    “弱冠之前,使三尺青锋宝剑,快意恩仇于世间,二十岁时,使一钝铁剑,为民除害,笑傲天下。”

    “那你现在使用什么兵器呢?”陈玉问道。

    “纸剑。”

    “纸剑?”陈玉心中一动。

    “只要剑意在心,使用什么,又有什么分别呢?”侠士微笑。

    “父亲,我就要他当我的老师了。”陈玉的眼睛亮了起来。

    “好吧,那就由他来当你的老师。”陈忠一叹气,对于陈玉,他心中并不抱什么希望,虽然击技在他的心中属于末技,但即然能有人愿意调教他,那就由他去吧。

    两个月后,陈家后院。

    人影如游龙般闪转腾挪,仿佛就是那诗中的侠客,剑招一开一合之间大气磅礴,宛如一名举世无双的大侠,十步之内取敌人首级,杀人于举手投足之间。

    剑收,陈玉轻出一口气,口中问道:“老师,这是什么剑法?”

    “追风剑。”

    “追风剑?”陈玉心中一震。

    “是的,追风之剑,其锋雪藏,其芒内敛,然出则杀人于无形,谈笑之间,已取对方的首级。”

    “多谢老师。”陈玉向侠士深深鞠了一躬,这一拜是陈玉发自内心的一拜,他知道,自己的这个师父,是选对了。

    “玉儿,经过这半年的煅炼,你的剑术已小有所成,未来如勤加练习,虽未必登堂入室,但也可成一代名家,为师号称书剑双绝,这剑指的就是追风剑,而书,则是鬼谷兵法。”

    “鬼谷兵法?”陈玉心中一动。

    “嗯,这鬼谷兵法为战国时高人鬼谷子所创,战国士名士孙膑就是鬼谷子的弟子,后成一代大家,这书中,有行军布阵之法,也有破敌良方,为我无意中在一处山谷之中得到,参阅这么多年,只学了个皮毛,我观你资质万中无一,这鬼谷兵法,定能在你手中发扬光大,为师的追风剑还传给了你师兄史阿,而这鬼谷兵法,只传给了你一人,你一定要好好研读,在这即将到来的乱世,开创出一番事业来。”

    “乱世!师父也看出天下将乱?”陈玉不由一惊。

    “当今天下来,乱像四起,虽一时风平流静,但朝庭失德,早晚必会有大乱,这半年,你已学识大长,未来前途更加不可限量,到时,你定用自己所学造福百姓,如此,我也可含笑而去了。”

    “师父,你要走?”陈玉一惊。

    “呵呵,为师已没什么可以教给你的了,是到了我该走的时候了,孩子,有一句话我当对你说,半个月前,有歹人要行刺你,当时你正睡觉,那歹人被我拦了下来,他的剑法不错,但却远不是为师的对手,被为师伤了右臂,我怀疑,这歹人就是你陈府中人,你一定要留心,看是什么人想害你的性命,我走后,你千万要小心。”

    “多谢师父救命之恩。”陈玉深深鞠了一躬。

    “嗯,玉儿,为师要走了,临走之前,我可以对你说我的名字了。”

    侠客微微一笑,口中说道:“我叫王越。”

    “王越!天下第一剑士王越!竟然成了自己的老师!”陈玉心头狂震,怪不得老师剑术如此之高。

    “孩子,天下将乱,我即将隐居,你有事,可以找你的师兄史阿,他现在洛阳,切记,一定要用所学造福苍生。”

    “徒儿必牢记师命。”

    “哈哈哈”一袭长袍,王越翩翩而去。

    王越走了,然而此时的陈玉已成长起来,他比以前更加的强壮,脸上有了红润之色,个子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学识在王越的教导下有了极大的提高,胸中自有韬略,更为重要的是,在王越的精心教导之下,陈玉已有了自保的能力,现在的他,再也不是昔日那任人宰割的傻瓜,而是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

    王越的话在陈玉的心里久久回荡,是啊,乱世即将来到了,自己是这样浑浑噩噩的一事无成,还是在这乱世之中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呢?时间,留给自己的不多了。至于那个刺杀自己的歹徒,自己一定要把他挖出来,不然,自己每天将如芒在背,这个要杀自己的人,到底是谁呢?

    王越走了,当陈忠得知陈玉的老师是天下第一剑士王越之后,直叹造化,据说当今皇上几次想请王越当剑术教师,都被王越拒绝,想不到他竟然成了陈玉的老师。

    “玉儿,能得到王越大师的教导是你的造化,可我怎么也想不明白,王越大师怎么会做你的老师呢?”

    “父亲,你觉的儿子真的傻吗?”陈玉一笑。

    “现在的你在那场大病之后似乎并不像以前那样傻了。”陈忠说道。

    “老师说,看起来傻的人并不一定真的傻,而看起来聪明的人,未必可以长久。”陈玉微微一笑。

    “这么说,你并不是真傻?”

    “父亲,你说呢?”

    “我现在也糊涂了,有时候你很聪明,可以前,你又真的很傻,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真傻,但我知道,陈家里,最聪明的,要属陈群。”

第3章 大放异彩() 
陈群回来了!

    一个消息在陈家传递着。对于陈群的事迹,在陈家那里无人不知的,陈玉知道,当陈群还是幼儿的时候,祖父陈寔常认为他与众不同,向乡宗父老说:“这孩子必定兴旺吾宗。”

    不过陈群出名并不是因为这个,当世大儒孔融与陈纪相交往,他也觉的陈群非同常人,与是与陈**往,成为好朋友,一个能让孔融视为好朋友的少年,这本身就是一件让人觉的神奇的事情,所以,陈群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

    陈群,是陈家的骄傲,每个人都认为,陈群必定能让陈家兴旺发达起来,而陈群,也必将是陈家未来的家主,对于这个未来的家主,陈家的人的态度是非常恭敬的。

    陈玉只见过陈群一两次,那还是在自己小的时候,陈群没有外出游学,他曾亲手教自己这个傻子侄儿钓鱼,似乎陈群对自己相当不错,不过现在看来,那只是一种同情心而已。陈玉知道,自己与陈群之间有着一条巨大的鸿沟,一个是天才,一个是傻瓜,两个人成了陈家两个最为极端的例子。

    陈群真的回来了,与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他新结交的一位好友,他的名字叫许子将。

    颖川陈氏当代最为著名人物为陈寔,陈寔为汉朝名士,为官多年,后朝廷多次征辟不就,在许城隐居,由于陈氏年老体弱,所以约大多数时间并不出面,又由于陈谌早亡,所以陈氏族长就落到了陈纪的头上。

    陈家德星堂,九级台阶以玉辅之,德星堂的两侧摆着两只铜制端兽。

    德星堂很有来历,当年,陈寔带着陈谌与陈纪在荀家做客,展露才华,是夜德星聚。次日,太史官上朝奏曰:“五百里内有贤人聚。”汉灵帝敕建“德星亭”。其后,陈寔的子孙皆登高位,颍川陈氏遂以“德星、聚星、德聚”为堂号,成为名门望族。

    一大早,陈家的家主陈纪就来到了在德星堂之上,眯着眼睛跪坐于席上,悠闲的品着茶,一个身着白衫三十多岁的儒者坐在他的对面,这儒者以幅巾裹头,看起来气宇不凡。一个两目中精光闪闪的少年跪坐在陈纪的下首,他就是陈群。

    “好茶。”儒者赞叹了一声。

    陈纪心中有些惬意,这上好的龙井茶乃是从千里之外的扬州运来,就连沏茶的水也是茶叶产地扬州九溪十八湾的泉水,绝对的原汁原味,整个颖川的世家中,也就是荀家和陈家能喝上这样的茶水。

    美美的抿了一口龙井,陈纪睁开了双眸,轻吐了一口浊气,今天是一年一度族内测试的日子,但凡及弱冠之年的陈家各房子弟都要参加,目地就是为了测试子弟的学业。

    作为一个世家,陈家对子弟的培养是极为重视的,在现有的子弟当中,除了陈群之外,陈纪最看好的是自己的幼子陈丰,陈丰自小聪颖过人,思维敏捷,以陈纪瞧来,此子他日必成大器,就算是出阁出相也未可知,这一次测试,陈纪对陈丰抱着极大的期待。

    “老爷,许先生,少爷们已在屋外候着,是不是让他们进来?”一个身着青衫,管家模样的老者说道。

    “好吧,让他们进来吧。”陈纪直了直身子,眯着眼睛正襟危坐。

    片刻之后,二十余个身着黑色长袍,以帻裹头的年青人垂头鱼贯而入堂厅之中,跪坐于陈纪两侧。

    陈纪一指身旁的儒者,微微一笑,口中说道:“今天是一年一度家族测试的日子,刚好群儿的朋友,汝南许劭许子将先生同群儿一起来到许昌城,我将他请来为你们进行考评。”

    汝南许邵?就是那个设“月旦评”的许子将?

    众陈家子弟交头接耳,心头都有些激动起来,许邵许子将,那是大汉朝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每月都要对当时的人物进行一次品评,人称为“月旦评”,但凡进入“月旦评”的人物,未来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许邵的到来,给了所有人一个契机,只要抓住了这个机会,就可以展翅高飞,一鸣惊人。

    “呵呵,想必你们都听说过许先生的大名,只要得到他的点评,相信你们未来的路必定充满光明。”陈纪得意的说道。

    众人齐齐点头称是,许子将也微笑颔首,向众少年致意。

    随后,陈纪出了几个题,众人纷纷抢答,这些题目多与诗词有关,涉及诗经、乐府诗、长赋等等,并非陈玉所长,所以陈玉一时之间竟然插不上嘴,被晾在了一旁,而陈丰却表现的极为出众,每次发言都会引来一阵惊叹,也许陈纪和许子将频频点头,连陈群也是暗暗叫好。

    “你们回答的很好,今年的与以往不同,我将请子将先生出一题,你们可随意回答。”陈纪说道。

    许子将出题!

    众人心中俱是一震,心中又开始期待起来,如果答好了许子将的题,那一定可以得到许子将的青睐,弄好了还能上月旦评,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众人的心活了起来,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许子将。

    许子将微微一笑,轻声说道:“我的题目很简单,那就是,为何高祖定都长安,而光武却定都洛阳?”

    众少年听此题不由心头一震,原以为测试不过是测试诗词歌赋,想不到却是发表见解,这许子将出的题果然与众不同,心道子将先生不愧是当世鸿儒,出题也与众不同。

    “洛阳土地肥沃,又有山川之险,所以,我光武皇帝定都洛阳乃是上策,高祖定都长安乃是落了下成。”

    说话的是陈倩,为了得了许子将的青睐,陈倩抢先发言。

    众少年纷纷点头称是,只有陈玉和陈群皱起了眉头,心中有些不以为然。

    “丰儿,你比他们年纪大些,颇有见识,你来说说。”陈纪突然对着陈丰说道。

    陈丰轻咳一声,口中说道:“我虽不甚明了,但总觉的高祖定都长安一定有其道理,想必是由当时的局势所决定的。”

    听到这里,许子将连连点头,心道陈丰不愧是负有盛名之士,思维之清晰极是少有,能有如此的见解,确实是比寻常人高了一筹。

    “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吗?”陈纪目视了一下四周,淡淡的说道。

    “许先生,我二弟陈玉才智过人,定有不同的见解。”说话的是陈倩。陈倩一心想陈玉出丑,如果被许子将笑话,想来陈玉一辈子也翻不过身来,那父亲的家业,一定会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