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铁骑无双 >

第70部分

三国之铁骑无双-第70部分

小说: 三国之铁骑无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儿,轲比能一咬牙,口中说道:“轲比能愿听从大人的号令,将军队编入到大人的军队当中。”

    “哈哈哈,轲比能,即然你答应了这三个条件,那以后,就是我陈玉的人了,你可以叫我主公了。”陈玉微微一笑,两道优雅的圆弧浮现在唇角之间。

    “多谢主公!”轲比能大喜,立即向陈玉一拜,这一拜,也意味着以轲比能为首的西部鲜卑正式进入了陈玉辽东军的版图之内。

    随后的几个月内,由于有了轲比能和魁头两个截然不同的示范作用,无论是中部鲜卑,还是西部鲜卑,都是望风臣服,部分不想向陈玉投诚的鲜卑人开始向西迁移,他们跨越了葱岭,最终进入了中亚地区,最终融入了当地的民族之中,而鲜卑的主体,则完全在陈玉的控制之下,经过近百年的融合,最终完全融入到了汉民族之中,不过,这要是后话了。

    想不到西部鲜卑这么容易搞定,陈玉当即大喜,这时赵云也率军返了回来,离开几个月,赵云出发时的一万铁骑只剩下了五千,然而,就是凭着这些人,赵云斩首十万余人,俘虏了数十万的鲜卑百姓,立下了赫赫战功。

    看着面庞被晒的黝黑的赵云,陈玉叹了一口气,口中说道:“子龙,辛苦了。”

    赵云滚鞍下马,口中说道:“云能为主公分忧,自是应该的。”

    “子龙,走,到帐篷里去,与我共饮。”陈玉微微一笑,带着赵云向着自己的帐篷走去。

第115章 献帝来信() 
此时的陈玉,众人汇聚一堂,平定了大漠之后,陈玉手下已拥有了鲜卑控弦之士三万人,这三万人是千挑万选出来的,是鲜卑人真正的精锐,再加上原有的一万汉军铁骑,赵云的五千骑兵,匈奴的五千从骑,乌桓的一万从骑,现在陈玉部下,光是骑兵,已达到了六万之众,如果再加上高顺部下的一万陷阵营,两万其余的部军,再加上张辽手下的三万人,桓达手下的一万人,陈玉现在已有十三万常备军,如果战争打起来,随时可以动员到二十万人参战,这是一支庞大的军队,精锐无比,正是他的出现,奠定了陈玉一统天下的基础。

    对于手下的这些军队,陈玉知道,也有弱点,那就是过于博杂,有各族的骑兵,也有并州的降军,还有辽东的降军,对于这些人,陈玉知道,如果想经提升战斗力,必须改革军制,充分发挥出他们的潜力,所以,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内,陈玉对军制进行了改革。

    陈玉将军队分成万人队,每万人为一队,设万夫长一名,万夫长属下有十个千人队,每个千人队设千夫长一名,千人队下设十个百人队,每个百人队设百夫长一名,将各族骑兵全部打乱,只有张辽的并州精兵得以完整的保留下来。

    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陈玉又命令辽东的冶铁业星夜开工,不断的打造制式兵器,为所有的士兵配上铁甲,为所有的骑兵配上双脚马蹬,马刀,还有手弩,经过一系列军制的改革,陈玉所部的战斗力更加的强大。

    与此同时,陈玉新任命了三个都督,赵云为骑兵都督,统领六万骑兵,高顺为步兵左都督,统领四万辽东军和陷阵营,辽东任右都督,统领三万并州精兵。

    此时的袁绍和公孙瓒,正打的火热,双方互有胜负,根本顾不过来陈玉,这也为陈玉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在一统大漠之后,陈玉的目标盯到了关中地区,关中地区,沃野千里,那里有良田无数,又有城险可守,董卓占据关中,可以天下诸候相争,秦朝占据关中,最后灭掉了六国,而且,关中的长安是西汉都城,历史悠久,所以,谁占领了关中地区,谁就在诸候争霸中抢得了先机,陈玉的目标,放在了关中地区。

    此时的关中地区,董卓旧将当道,他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傕与郭汜联手,联合把持着朝政。

    长安,献帝寝宫,此时的献帝,也有十几岁了,然而,依然是一个傀儡皇帝,没有一点的权力,天下大乱,献帝如一个木偶,时时被控制着,没有一点的自由。

    寝宫内,杨彪泪流满面,口中说道:“陛下,您一定要保重龙体啊,千万不能有什么闪失。”

    献帝一叹气,口中说道:“杨大人,你说,我这个皇帝做的还有什么意思,在李傕的控制下,我就是一个傀儡,最近李傕对我越来越不尊敬了,每天带剑上殿,见圣不拜,我观此人,其后必反。”献帝一叹气。

    杨彪也是无可奈何,最后心中一动,口中说道:“陛下,臣有一计,可解陛下之患。”

    “什么计?”献帝问道。

    “最近听闻陈玉一统了大漠,现在,已占地千里,有众十余万,而西凉的马腾与韩遂也有众十余万,不如让他们出兵讨伐李傕郭汜等人,只要打败了李傕、郭汜,得到他们的拥护,就可以还都洛阳,重振朝纲了。”杨彪说道。

    献帝听了心中一动,口中说道:“陈玉是我的剑术老师,我们的关系一向很好,想来他一定会来救我的,至于马腾,他能起兵前来吗?”

    “一定会的,马腾乃是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忠义无双,一定会来救陛下的。”

    “那好,朕这就修书两封,给陈玉和马腾,让他们来救驾。”献帝立即咬破手指,蘸血写成了两封血书,交到了杨彪手中。

    “请陛下放心,杨彪一定将书信送到。”杨彪说道。

    “杨大人,拜托了。”献帝向杨彪郑重的行了一礼。

    西凉,马腾府。一个身长八尺,身体洪大,面鼻雄异的中年人正从在椅上观看着书信,他就是马腾。

    马腾,字寿成,扶风茂陵人,性格贤良忠厚,受到了众人的尊敬。灵帝末年,被州郡署为军从事,掌领部众,因讨贼功,拜军司马,后迁偏将军。刺史耿鄙为叛军所杀,马腾与边章、韩遂等在凉州共同起事。

    马腾看着桌上献帝的血书,不由大哭,口中说道:“皇帝有难,臣子怎么能做视不理呢?我这就出兵长安!”

    “父亲,不可操之过急,可与韩遂一同进兵,如此,则我军的声势更盛。”马腾帐下一员面如冠玉的小将说道。这小将约有十七、八岁的年纪,身材高大,与马腾有几分相似之处,正是马腾的长子马超。

    马超智勇双全,是马腾的左膀右臂,听了马超的话,马腾连连点头,立即修书与韩遂,两家共同起兵十余万,直杀奔长安而来。

    此时正位于美稷的陈玉,也收到了献帝的书信,看到献帝的书信,陈玉长叹一声。

    献帝在书信之中,讲述与陈玉的师徒之宜,又讲述了自己现在的困境,陈玉沉思良久,从内心来说,陈玉对献帝是有感情的,也很想救献帝,不过,现在的局势有了变化,冀州的袁绍在得到陈玉一统了大漠之后,立即在并州增添了兵力,现在,在并州的袁绍军已到了十五万人,而张辽只有三万人,还守着若大的地方,兵力很是单薄,陈玉知道。现在的并州,虽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但一旦发生战争,必定是石破天惊,如果自己超大兵去救援献帝,那么,袁绍一定会借机攻击并州,那并州恐怕就不复自己所有了。

    想通了这一层,陈玉决定,暂时还不能发大兵,献帝是要救的,但也要有个救法,熟知历史的陈玉知道,献帝在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会被李傕等人放行东归,到时,只要自己出一支骑兵接应,就可以将献帝接到辽东来,或是占据洛阳,威慑天下,而现在,以自己的兵力,不足以与袁绍和董卓旧将同时开战,所以,暂时还是按兵不动的好,想通了这一层,陈玉将献帝的血书扣了下来,当做什么也没有看到,以绝众将之口。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三月,马腾、韩遂联合部是部分士大夫共攻李傕、郭汜与樊稠。

    李傕派出樊稠与侄子李利迎敌,双方大战于长平观下。马腾、韩遂大败,阵亡一万多人,只得退回了凉州,击败马腾与韩遂之后,郭汜与樊稠因有战功而加开府之权,势力大增,威胁到了李傕。

    天灾人祸一起到来,大汉朝位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一年,全国大荒,李傕、郭汜、樊稠的军队粮食不够了,他们不听从贾诩的建议,侵夺了献帝原本要拿来赈灾的钱财。接着,李傕、郭汜、樊稠因为军队还是缺粮,竟任由军队掠夺百姓,造成更严重的饥荒,关中百万以上的人口,各自饿死沈窜,纷纷南迁至刘表、刘焉、张鲁等人的领地,朝政一片混乱,关中大地一片混乱。

    辽东,襄平。

    已是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天下无比的混乱,百姓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而陈玉的治下,正是休养生息,由于陈玉所执行的利民政策,大量的田地被开垦出来,无数的流民从并州、幽州,凉州涌入到了陈玉的治下,人数约有百万之众,

第116章 陈玉大婚() 
陈玉对这些流民都进行了很好的安置,给他们以种子和农具,口粮,让他们种田,安居乐业,同时,陈玉鼓励经商,奖励耕织,使他治下的经济,越加的兴旺发达,与全国的一片混乱相比,陈玉所辖的辽东和大漠,并州,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辽东襄平,陈玉的休养生息已经到了第二个年头,现在已是公元194年五月,春天的樱花与杏花竟相开放,整个襄平的街道上,到处是花朵,无数人在这里游玩,这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

    陈玉心情不错,虽然汉朝大荒,但自己的治下因为河流灌溉工程的完工,所以一切都没有什么影响,百姓丰衣足食,这样的日子,在中原的汉人眼中,那简单是最美好不过,正是花期,听说襄平的花开的很美,陈玉不由也起了兴致,于是去赏花,陈玉没有让典韦陪同,典韦长的太过显眼,与他在一起,很容易吓坏别人,或是引起注意,陈玉这一回,让郭嘉来陪他去游玩。

    郭嘉的身体一直不好,历史上,郭嘉只活了三十多岁,不过,现在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华佗来到了襄平,在华佗的精心调理之下,现在的郭嘉,身体是强壮,连一点生病的样子都没有,陈玉知道,因为自己的到来,郭嘉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郭嘉还真得谢谢自己,让郭嘉长命起来,这样,自己的智囊才会长久的运转。

    郭嘉的气质很好,与陈玉在一起,两个人长的白白净净,双身着华丽的衣衫,一看就知是贵家公子。

    陈玉与郭嘉徜徉于花海之中,就在这时,一阵琴音传入耳中,这琴音丝丝入耳,很是美妙,让人如痴如醉,陈玉和郭嘉对视了一眼,心说,想不到在这襄平,还有如此美的琴音,到底是谁演奏的呢?

    陈玉与郭嘉顺着琴音走去,只见花海的中央,坐着一个白衣少女,这少女正在抚琴,琴声悠扬,正在在这里传出去的。

    “好琴,敢问姑娘”

    那女子一回头,陈玉一看,不由一愣,皎好洁白的面容,出尘不染的气质,这女子,赫然是蔡文姬。

    原来她在抚琴,陈玉心中一动,蔡文姬年纪已经不小了,是到了该出嫁的年纪了。

    “原来是陈玉哥哥啊,你怎么也来了?”蔡文姬微微一笑,千娇百媚,尽显脸上。陈玉看的一呆,心说好美的人啊。

    “文姬妹妹,你怎么自己一个人出来,多不安全。”陈玉说道。

    “大哥哥,现在襄平治安好的很,根本没有什么危险,我自己出来,也没有什么。”

    “还是早些回去吧。”陈玉一笑。

    “大哥哥,你笑起来好好看,你能不能为我抚琴一曲呢?”蔡文姬说道。

    “这个,对于琴艺,我并不擅长。”陈玉的脸红了。

    “大哥哥写的一手好字,想不到却不会抚琴,真的是可惜了。”蔡文姬叹了一口气。

    “这天下,能与文姬妹妹比较琴艺的,恐怕也没有谁了。”陈玉说道。

    “大哥哥夸奖了,有空,到我家坐坐,我爹爹最近经常谈起你,只是你日理万机,没有时机过去。”

    “文姬妹妹,我会去的,很长时间没有与蔡公聊天,畅谈书法了,我也很想念他。”陈玉点了点头。

    “大哥哥,那我先走了。”看着陈玉直直的看着自己的眼神,蔡文姬脸色一红,羞涩的低下了头去,转身而去。

    望着蔡文姬离去的背影,陈玉久久没有平静下来,真的是太美了,主要是气质悠雅,这样气质好,又有才华的女人,大这个世上,恐怕真的很难找到了。

    “主公,莫非你喜欢蔡文姬?要是这样,我代表你去上门提亲就是了。”郭嘉笑了笑说道。

    “这个还是我自己去吧。”陈玉点了点头。

    夜色已深,陈玉在典韦的陪伴之下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