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104部分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104部分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问题。”闻言我大喜,连忙向高处暸望塔上的军士打着手势。不久,暸望塔上便有两面红旗朝前方挥舞着。

    望着城外停下动作的武德军,张珏疑惑地说道:“子恒兄难道就不用听听张某所求的是何条件吗?”

    “不必了。”见张珏答应前去劝降,我的心情一时极好,笑着回答张珏道:“君玉的条件郑言一慨应承下来。此刻时间紧迫,条件容后再说也不迟。万一武卫军攻击武德军,武德军被迫抛出霹雳火球,那后果将不堪设想。君玉这便去罢,塔下已备好了快马,郑言在此静侯佳音。”

    “终于可以不用再手足相残了。”望着张珏的背影,我有些得意忘形地说道。

    张珏好似听到了我的自言自语一般,身形明显的一顿,尔后便以更快的速度朝马匹奔去。

    ————————————

    “败军之将徐敏之,拜见置使大人。”一个时辰的漫长煎熬,一位浓眉大眼,膀圆肩粗的武将便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见此我才终于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连忙走上前扶起徐敏之说道:“徐将军请起。将军无需多礼,此战我等还不曾打完,胜败实属未知之数,将军又何必以败军之将自称?”

    “败便是败了,大人无需为徐某留存颜面。”徐敏子惭愧地对我一拱手道:“此战徐某以多打少不说,还暗中与蒙军结盟,便是胜了脸上也无光彩,何况还是大败!此战徐某输得心服口服。不过心服是一回事,投降却得另当别论,据张贤弟所说,大人答应了张贤弟两个条件,不知是否属实?”

    “自然是真的。”我点了点头。

    “如此甚好。”闻言徐敏之决然说道:“徐某与张贤弟二人齐心,若大人不答应张贤弟的条件,我徐敏之却也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待徐某回营与置使大人再战三百回合。”

    “徐将军却也忒小瞧我郑言了。”闻言我不由苦笑道:“在徐将军至此之前,君玉的条件我便已应承下来,此时焉有反悔之理。”

    说到这里,我又哈哈一笑,说道:“闲话休提,还请君玉说说到底是怎样的两个条件,该不会是要郑言的脑袋吧!”

    “大人说笑了,张珏又岂敢有此种非份之想?”张珏苦笑一声道:“其一,张珏希望大人能尽释骁骑军万余人马回京,毕竟其家人尽在临安,若大人将他们强留在西川,则其家眷必遭牵连。”

    “没问题。”我想也不想便应声道:“骁骑军家眷在临安,则他们必定不能为我所用。郑言可不想留他们在西川吃着白饭,还得日夜提防着他们再次因家眷而叛我。”

    “其二。”张珏见我答应,便又接着说道:“武卫军归降之后,大人不得以之与朝廷作对。换言之,便是武卫军只打蒙军,不打宋军。”

    “这个”闻言我不由迟疑了一下,这与我想像的有些不一样。

    “大人难道想反悔不成?”徐敏子哼了一声说道:“徐某还道大人是位英雄,想不到也是位出尔反尔的小人。”

    “郑言并没有想过反悔。”我摇了摇头道:“只不过郑言心中却有另一种想法罢了。在此之前,郑言便已决定,若徐将军归降,郑言会在此战之后尽释武卫军回宋境,以成全徐将军与张统领的爱国之心。”

    “大人何故如此?”闻言徐敏子与张珏不由面面相觑。

    “大人如此岂不是放虎归”张珏话才刚出口,便又惊觉失言,忙尴尬地住口不说。

    “放虎归山!”闻言我不由失笑道:“君玉与郑言相处时日已不可以月计,却还是不了解郑言。对郑言来说,西川只有一个敌人,那便是蒙古鞑子。是以二位将军无论是效力于我郑言,还是效力于大宋,只要宋廷不再作兄弟之争,便无甚区别,二位将军以为然否?”

    闻言徐敏之与张珏不由对望一眼,便轰然拜倒在我的面前叫道:“属下等,愿效犬马之劳。”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0章 西川经略 意外() 
“何以竟会如此?”汪世显一收手中的缰绳,望着成都城外的一片狼籍和空无一人的旷野,大惊道:“难道四万宋军当真在三日之内便被郑言击溃了不成?”

    “汪将军。”麻尼酩匆匆策马跑至汪世显跟前拱手道:“适才属下得闻探子回报,成都方圆二十里内不见一名宋军,只在往南之处发现了一些遗弃的军器,宋军此时想必已败逃回宋境了。”

    “看来郑言大破宋军,还无需三日啊!”汪世显闻言面带惭色地叹道:“不想这个郑言竟历害如斯。如若果真如此,则大事不济矣。全怪汪某刚愎自用,不听移刺将军之良言啊!”

    “将军何出此言?”闻言移刺蒲阿不由大惑道:“正如将军之前所说,郑言就算能大破宋军,成都守军想必也已是元气大伤,此时正是我等破城立功之时,将军为何还如此泄气?”

    “移刺将军所言有理。”麻尼酩望了望已被抛石车轰得残破不堪的城墙,再看看城墙上站着的稀稀拉拉的几名军士,心里便想着在皇子阔端面前立功请赏情景,一时竟忘了与移刺蒲阿之间的芥蒂,他指着城墙对汪世显笑道:“汪将军请宽心,此城便交由属下的羌军来攻也罢,若在明日黄昏之前属下不能请将军立于城头饮酒,属下愿将人头奉上。”

    “哼。”汪世显闻言不悦地冷哼一声道:“只怕到时麻尼将军的人头已在郑言手中了,难道还要汪某去向郑言索要不成?”

    “将军”闻言麻尼酩胀红着脸,摆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就要争辨,但一看到汪世显那吓人的脸色,便硬生生将后面的话吞了下去。

    “将军何出此言?”移刺蒲阿见麻尼酩碰壁,心中不明来由的感到一丝快意,他有若示威似的瞄了麻尼酩一眼,然后对汪世显拱手道:“难道这还是郑言设下的陷阱?”

    “移刺将军所言不错。”汪世显点了点头,满脸后悔地指面前的雪地和雪地上一块块乌黑的血迹说道:“移刺将军请看,从这些血迹和积雪被践踏的情况来看,那三万宋军应是被成都守军包围了,郑言已得全胜。”

    “被成都守军包围?”闻言移刺蒲阿大惊道:“不是说成都守军还不足两万人吗?何以万余人却能包围四万人?”

    “这便是郑言的高明之处了。”汪世显叹了一口气说道:“郑言先诱宋军攻城,则城墙上只需安置千余人,便可成为包围圈最为稳固的一面。而且郑言还在宋军的后方也安排了一支奇兵。”

    汪世显指着不远处的血迹,皱着眉头说道:“令汪某不解的是,宋军为何会如此不智,将自己的后背暴露于敌人的面前?或者是郑言太高明了,宋军入险地而不自知?如此安排之后,成都守军只需在宋军攻城之时,从城门一涌而出,与处在宋军之后的友军一同发难”

    “原来如此。”麻尼酩恍然大悟地说道,到了此时他才看明白了面前被脚步践踏得乱成一团的积雪和血迹,同时心里也为自己刚才的鲁莽和冲动惭愧不已。

    “围三厥一。”移刺蒲阿却看到了更多的东西,他仔细观察了一会儿,然后抬头问道:“只是为何却不见宋军往南溃退的迹象。”

    闻言汪世显点了点头,心道这位原金国老将确实也并非浪得虚名。

    “那便只有一个解释。”汪世显再次叹了一口气,摇头说道:“那便是宋军已经投降,我等已坐失攻陷成都的机会了。”

    “已经投降了?”闻言麻尼酩不由大吃一惊,说道:“那么加上四万宋军,成都此时的守军已有五万余人之多?那么哼,宋人果然又不经打又不可靠,才不过几日便降了。”

    想了想,麻尼酩又实难按下胸中的怒火,破口指着城墙大骂道:“而且还诡计多端,险些骗上爷爷带着两万儿郎便去攻城了。”

    “大将军。”移刺蒲阿斜睨了麻尼酩一眼,转身对汪世显说道:“如今我等该怎么办?难道便全无机会了吗?到时只怕在阔端皇子那里”

    汪世显翻身下马,不安地在雪地上踱着步,良久才顿足说道:“我军也并非全无机会,只不过得多冒些险罢了。”

    “将军请说。”闻言移刺蒲阿大喜道:“沙场之中何处不是险地,何况此战还是我等归蒙之后的第一场战,若便这样无功而返,则我等今后必会矮人一等了。”

    “对,大将军只管吩咐,我麻尼酩却也不是一名怕死之人。”麻尼酩也在一旁附和道。

    “如此甚好。”汪世显展颜一笑道:“如此我等便留给郑言一个难题。传令下去,全军开往嘉定。”

    “开往嘉定!”闻言移刺蒲阿与麻尼酩二人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

    “竟然不上当?”看着城外像条长龙般逐渐远去的数万人,我不由奇道:“而且他们好像也并非撤军,这却又是为何?”

    “置使大人。”徐格在一旁皱着眉头说道:“看他们的去向,好似欲图嘉定!”

    “欲图嘉定?”闻言我不由越发惊奇。

    “嘿”徐敏子闻言在一旁笑道:“尝闻汪世显能征善战,今日得见,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成都有近四万宋军,他却还要强攻离成都不过一日之遥的嘉定。如此我等只需派出一队数万人的援军,汪世显岂不是自陷两面夹击的险地?”

    闻言我心中不由一惊,立时便明白了汪世显如此做的意图。我与徐格对望一眼,两人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再看看张珏,此时已显出了些不自然的神色,他显然也想到了其中的关键。

    “属下请战。”众人之中只有徐敏子胸中毫无城府,他信誓旦旦地对我抱拳说道:“属下愿带武卫军将士赴援,望大人恩准。”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211章 西川经略 围城打援() 
“哈哈”在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我大笑道:“这是汪世显使的离间计了,这厮竟有如此心机,果然不愧是一代名将啊!”

    伴着我的笑声,现场的气氛也随之一缓,徐格与张珏脸上都显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却只有徐敏之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地说道:“离间计?汪世显不过是出兵嘉定,何来离间计之有?”

    “徐将军有所不知。”徐格笑道:“汪世显出兵嘉定,则置使大人立时便面临着两个选择,一,遣武卫军赴援。二,遣武德军赴援。而无论置使大人做哪个选择,都要面临着武卫军新降,军心未稳的问题。若使武卫军赴援,则有可能再次面临武卫军与蒙军合攻成都之险境,而若是武德军赴援,那武德军甚至可能会成为无根之萍了。”

    “原来如此。”徐敏子恍然大悟地对我抱拳说道:“属下愚钝,未能识破贼子奸计,望大人相信武卫军之忠心。”

    “将军不必当心。”闻言我笑道:“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个道理郑言还是懂的,汪世显此着算是走空了。不过其人狡猾如狐,他进兵嘉定的用意却还不只如此!”

    “哦,竟还有其它用意?”徐格奇道。

    “置使大人说的不错。”张珏点了点头说道:“汪世显此着的真实用意,想必还是成都。”

    “知我者,君玉也。”我呵呵一笑道:“此着可称之为围城打援。”

    “围城打援!”闻言徐格立时便明白过来,说道:“置使大人的意思是汪世显攻嘉定是假,将实力埋伏在我等前去增援的路上才是真?”

    “不错。”我点了点头说道:“汪世显这是在逼我与其对阵于旷野之中了,虽说成都也有近四万兵力,不过武卫军新降,军心不稳不说,更重要的是两日前武卫军与汪世显还是同盟,今日便要与之交战,若汪世显在两军对阵之时大吼一声‘何以背盟’,想必却有一半的武卫军会无心作战了。此出师无名,犯兵家大忌也。而若武德军出城作战,却是正中汪世显的奸计。”

    “着啊!”听到这里,徐敏之一挥拳,说道:“置使大人说的不错,大宋与蒙古此次结盟的盟约,便是破城之后,宋廷得成都,而蒙古得大人。”

    “想不到今日我郑言,已是价比成都了。”闻言我不由笑道:“看来郑言还需再努力些,哪天郑言的身价能与蒙古相若,那郑言便将这条老命卖了。”

    “哈”众人闻言立时放声大笑,各人心中仅剩的一点芥蒂也在笑声中消失了。

    “难道我等便不去增援嘉定吗?”过了半晌,徐敏子又提出疑问道。

    “不去增援嘉定自然也是不行的。”张珏摇了摇头,说道:“若我等不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