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44部分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44部分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免礼。”我以军人特有的口吻严肃地对王坚说道:“王将军,新兵们的训练都进行得怎样了?”

    “回郑统领。一切都按照统领的安排顺利进行,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看着王坚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不由奇怪地问道。

    “回统领,其它的一切都好,只不过弟兄们都觉得队列训练可以结束了,因为弟兄们都觉得他们已经走得够好了。”王坚有些心虚地望着我,其实他心里也正是这么想的。

    “哦,才十余日就已经走得够好了吗?”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说道:“如此你便叫上两队弟兄,在校场中央挖一条过肩深的沟,然后再将弟兄们集合。”

    “遵命。”王坚轰然应道,虽然他不知道我这么做的用意,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领命而去。

    一条百余步长、一步宽的深沟很快便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很欣慰地看到军士们在挖沟时,四周并没有人在旁观看,甚至扭头往这边张望的人也极少。这么短的时间能有这样的效果也着实不易。

    “弟兄们。”待众军士集合完毕,我对着眼前跃跃欲试的军士们大声喊道:“听说你们走队列已经走得够好了,现在便是我检验你们的时侯,你们有信心吗?”

    “有信心”众军士高声叫道,叫声却有如一个人喊出的一般整齐。

    “好!”我邪邪地一笑,对眼前这些个个斗志昂扬的军士叫道:“众军士听令向左正起步走”

    王坚满意地看着众军士以整齐划一的步伐向前走着,耳旁“刷刷”的脚步声听起来是那么的悦耳。这十余日来王坚可是切实做到了身体力行,为了能够给统领分忧,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他的单人营帐,十余日来吃、住都和士兵们在一起。但他很快就知道了,原来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

    众军士走到深坑时,我并没有像他们想像的那样喊立正,走在最前排的军士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而后面的军士依然往前挤,霎时便有几名军士被挤下了深坑。原本整齐的队伍一下就乱成了一团,其中还间或着惊叫声和咒骂声。

    这便是我想要的结果了,我笑着望着王坚说道:“王将军认为够了吗?”

第80章 量角器() 
各位兄弟,不好意思。昨晚士兵喝多了些,中午赶了一章。每天一章的承诺还是守住了,好险。

    ——————

    两个月来的训练已使新兵营的军士们,自然而然地生出了一种威势。当初那条深沟依然横立在校场中央,只不过它再也不能成为军士们的障碍。当军士们走到这条沟时,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跨入沟中,让身后的战友踩着他们的肩膀前进,待全军走完后他们才爬上来跟上队伍,如此反复,那条深沟便有若不存在一般。

    他们在虚拉弓箭训练上的成绩也十分喜人,青砖早已加到了三块,时间也由原来的一刻钟变为了两刻钟,双手颤抖的现象很快就消失了。

    新兵们取得的成绩让我有些吃惊。我知道这和王坚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虽然私下里王坚还是像往常一样和我打闹,但我很容易就可以从他眼里看出了疲倦之色,真是难为这个家伙了。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士兵们进步得如此之快,却跟我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士兵的眼中,他们从没想到一个统领竟会天天到校场观察、指导他们训练,也没想到统领会在晚上和他们像兄弟一样谈心,更没想到统领会在深夜里给他们盖被子。而我一直觉得我所做的这些都是应该的,当时的我并没将这些当作是一种负担,甚至我还很喜欢这样做。每当我和他们谈心时,我就想起我以前的战友;每当我给他们盖上被子时,我就会想起我们的指导员

    因为他们的进步,所以我在几天前便对他们展开了每二阶段的训练。队列训练变成了每天早上半个时辰的常规训练。早晨的其它时间则用来练习刀法,练习刀法是为了防止敌人近身时,军士们不至于没有一点反击的能力,所以弓箭兵的标准装备里就有一把腰刀。对于练习刀法,我就只能任凭李教头他们去折腾了。飞刀我是会,但是大刀嘛,我就用不着在那些高手面前耍弄了。呵呵,如果时间允许,教教他们飞刀也不错。

    下午的虚拉弓箭就变成了射箭训练,射箭训练分为散射和齐射。

    散射是练习个人的箭法,主要是增加准确性和射程的训练。军士们在两个月的挂砖虚拉后,惊奇地发现他们无论是在准确性还是射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飞跃。这个发现再一次将军士们的情绪推向了一个高峰。也正因为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射箭很快就成为军士们体息时的一个主要娱乐项目。

    与散射不同,齐射是在军队集团作战时使用的,在这个时侯千万不要相信散射。打个比方说,就算已方部队人人都是神射手,也有可能全都瞄准了同一个敌人,最后一轮箭雨下来,只是将一名敌人射成了刺猬。所以在这时侯准确性已经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弓箭发射的角度和力量要一致,这样射出的箭才会均匀,从而造成大的杀伤力。

    针对这点,我制作出了简易的量角器来辅助训练,这种量角器只是将一片半圆的木块均分为十八份,每份十度。然后将这种量角器固定在弓的中央,再加上一条绑着石子的细丝。有了这种装置,军士们就可以轻易地读出他们举弓的角度。当然,这个东西是绝不能带上战场的,我用这个东西的目的,是希望有朝一日,他们在没有这种装置的情况下,也能够精确地掌握零度至九十度这十个度数的位置。另外还有一个很特殊很重要的度数——四十五度,因为以这个角度射出的箭是射得最远的。

    于是乎,军士们在练习齐射时,校场上便会传来教头们喊声:“十度四十五度”教头们每喊完一个度数,士兵们便会做好射击动作,接着教头便会一一检查他们的角度是否准确,并给予纠正。

    “郑统领。”我走在校场边巡视,一个熟悉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

    “啊,属下参见孟将军。”我回身见是孟珙,连忙对着他抱拳施礼,对于孟珙除了佩服之外,还有真心的感激。若不是他,我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流浪呢。

    “郑统领无需多礼。”孟珙此时满面感慨之色,苦笑着对我说道:“唉,孟珙现在终于见识到郑统领的本事了。枉我孟珙征战十余年,自以为练兵征战无一不精,直到今日见到郑统领练兵,才知道我孟珙只不过是一井底之蛙而已。”

    “孟将军过奖了。”我忙施礼道:“属下这点雕虫小技实在难登大雅之堂,却让将军见笑了。”

    “郑统领过谦了。”孟珙有些不好意思笑了笑说道:“当初我听到军士们谈论郑统领的练兵方法时,还颇不以为然。却没想到才两月的时间,新兵营的军容比起忠顺军也不遑多让。直到我听说郑统领又以‘量角器’给新兵练齐射,这才忍不住前来观看,一见之下却让我大吃一惊,这些军士举弓角度之齐已与忠顺军中的弓箭兵不相上下了。唉,余将军所言果然不虚,郑统领确是个难得的人才,孟某佩服。”

    “将军如此看重属下,确是让属下汗颜。”我心中暗叫惭愧,就算是神仙,也没有办法在两个月的时间赶上忠顺军的老兵。新兵营的军士们之所以会有这么齐的举弓角度,完全是因为有“量角器”的较正,若是撤下了“量角器”,那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呵呵,难得郑统领如此谦虚。”孟珙尴尬地一笑道:“其实孟珙此次来,却是来向郑统领讨要一个‘量角器’,好让‘忠顺军’也”

    哈原来是这么回事,望着正窘迫着的孟珙,我不禁浣尔。这个孟珙在战场上叱咤风云,是何等的英雄气慨,可是此时的他却像是个贪吃的小孩正在向我讨吃食,人人都说名将都是很有性格的,看来此话果真不假。

    “将军见外了。”我强忍着笑意抱拳低头说道:“将军对‘量角器’有兴趣,属下自当奉上,而且属下还会详细地给将军讲解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此物制作使用都很简单,不出几日‘忠顺军’的弓箭兵就可以人手一个了。”

    “啊,那太好了。”闻言孟珙兴奋地说道:“我还要把这东西装到驽车上,那以后便是普通的兵士,也可以操纵驽车了,而且准头还可以大幅度的提升。”

    啊,我怎么没想到,名将果然就是名将。

第81章 奔赴前线()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点缀着几棵黑漆漆的树干,十月的秋风吹走了老树上的最后一点绿色,光秃秃的树枝像几支垂死挣扎的手,无力地伸向天空。偶而飞过的几片落叶,却像是被人遗弃的孩子一样随风飘零。

    耶律楚材站在马车前默默地等着,他在等着一个人,他迫切地想见到的一个人。微寒的秋风吹起了长须轻轻拂过他的面孔,他那双充满睿智的眼睛时不时地眺向远方。

    身旁五百余名待卫警惕地望着周围。虽然耶律楚材并不是蒙古人,但这些蒙古待卫都知道耶律楚材对蒙古帝国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对耶律楚材此次的行为感到不解,身为蒙古的丞相,却还要亲自出来迎接宋军。宋军上次背信弃义,没有出兵助他们攻打汴京,至使他们只能无功而返。这次他们已成功地将金国皇帝围困在蔡州,眼看蔡州指日可破了,却还要让那些宋军前来捡现成的好处。真不明白丞相为什么还会那么期待宋军的到来。据说这次宋军领军的是宋国名将孟珙,莫不是丞相起了爱才之心?

    ******

    宋军自南宋以来,便习惯以前、中、后三军行军。前军的一般是精锐之师,他们的任务是扫清一切前进的障碍,除了开路和搭桥外,更重要的是扫清流寇和敌人的埋伏。中军是大队人马和随军粮草,后军则是殿后部队,主要是防止敌人从后面偷袭。

    我所统领的千余名新兵营军士此次担任着前军的任务。孟珙的意图很明显,他想让我们多得到些实战训练。他并不担心我们完不成任务,因为枣阳至蔡州一路平原,根本无需开路搭桥,一路上除了几十个流寇给军士们练箭外,我们就再也没有其它的事可做了。

    只是孟珙不知道的是,他的苦心安排对于我们来说却是多余的,因为新兵营的军士早已得到足够多的实战训练了。

    我早就知道我们要面临的是蔡州之战,也知道在此战中死于巷战的人要比死于攻城的人还多,所以我对新兵的第三阶段训练便是巷战模拟训练。为此我在野外选择了一个无人的村庄做为军士们集训的地点,在宋、金交战地带,这样的村庄多得数不胜数。我选择了其中一个稍大的村庄,对其稍加改造,再加上一些由人控制的活动木像,便构成了一个理想的模拟战场。在这里,新兵们学到了如何对付隐藏在各个角落的敌人。

    两个月的实战模拟训练后,我便让他们走上了战场。我心里很清楚,一支没有经过战火和鲜血磨练的部队,是不可能成为一支合格的部队的。我们的目标是邓、唐两州城外的金军骑哨,这两州离枣阳近,我们骑马的话,完全可以在一晚走个来回。骑哨也称作“夜不归”,“夜不归”是为了防止敌军夜袭的,他们一般是百人一队的在城外几里处巡逻。这就给了我们很好的练兵机会,我们有时袭击邓州,有时也袭击唐州,每次都是在神不知鬼不觉地消灭掉一两支骑哨后便全身而退。

    为此我们还学会了骑马,虽然宋国缺马,但“忠顺军”不缺。这还多亏了孟珙的远见卓识,他在三年前便将战时俘获的战马分到百姓家供养,粮草由朝廷供给。所以“忠顺军”才能保持着每人一马的状态,这也是以后的抗蒙战争中,“忠顺军”能正面与蒙军对抗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练兵期间,局势还是按照历史的轨迹不紧不慢地发展着。先是窝阔台围攻汴京,不过遭到了金军的顽强抵抗。蒙军不擅攻城,没有了宋国出兵协助,窝阔台只能用各种攻城器械对着汴京狂轰一个月后无功而返。而后完颜守绪便派人向蒙古求和,窝阔台自然不会答应,灭金向来是蒙古人的头等大事,同时也是成吉思汗的遗训,窝阔台若是答应了求和,那他恐怕连大汗也没得当了,所以完颜守绪的这种做法注定是自取其辱。绍定四年九月,窝阔台命塔察尔部率八万大军再次攻金。因为汴京残破,所以完颜守绪不得已逃至蔡州,却被随后赶至的蒙军团团围困。

    老天真是跟我开了一个大玩笑,当初我在三峰山煞费苦心救出的“忠孝军”,此时却是我的敌人。反观我来到这时空一年多的历程,表面看起来我是胜利者,其实却是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