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48部分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48部分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氯ィ矣秩绾文芄晃约浩椒矗训牢一拐嬉窦炙频滥茄ㄇ辣鹑说墓筒怀桑

    宋、蒙联军顺利地进入了蔡州,大街之上空空荡荡的杳无人迹,百姓全都心惊胆战地躲在房里,他们就像是一只只待宰的羔羊一样,猜测着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置。但他们这次的运气显然很好,宋军虽对金军斩尽杀绝,对百姓却从来都是秋毫无犯;而蒙军则因为耶律楚材答应了完颜守绪,所以也不伤百姓的性命。但是蒙军一贯视财如命,所以一进城后,便四处破门大肆劫掠。霎时蔡州城内一片混乱,到处都是破门之声和百姓的惊叫声。但令人奇怪的是,那些蒙古军士若发现里面的百姓是汉人,便自觉地退了出来。

    “哼。”孟珙见此冷哼了一声道:“这些靼子什么时侯学聪明了。”

    “也许他们是看在‘忠顺军’的面子上吧。”我心知这定是耶律楚材下的命令,否则以蒙人的野蛮和对宋人的轻视之心,他们才不会对汉人如此客气呢。但此事又不好明说,所以便对孟珙撒了个小谎道:“这些靼子肯定也不希望在金国被灭之前和我们起冲突的,毕竟这是自毁长城的事。”

    “嗯,有理。”孟珙点头回答道,但不久又苦笑地说道:“可叹这些尚未开化的靼子也知道这个道理,枉我大宋自称文明大国,自毁长城之事却累出不穷。”

    “将军。”闻言我知道孟珙又想起了我被通辑一事,不由感动地说道:“将军为了郑强的事,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不过”

    我顿了顿,鼓起勇气说道:“不过郑强却是不会做夺人功劳之事,所以还请将军给郑强一个立功的机会。”

    “哈”孟珙开怀大笑道:“我孟珙果然没有看错人,郑统领果然是个英雄好汉,不过郑统领放心,本帅自然会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而且还是一个大功。”

    大功?闻言我不禁心生疑虑,若说此次攻金最大的功劳,无非便是完颜守绪,难道难道孟珙是要让我攻打完颜守绪的御所?

    想到这里,我心中立时便觉得有若吃了一只绿头大苍蝇一般难受。虽然我今天会被赵昀通辑,完全是因为完颜守绪的离间,但总的说起来完颜守绪对我还是不错的,他甚至还可以称得上是我的知已了。如今我却要利用他来为我平反。确切地说来,应该是利用他的尸体,因为史上的完颜守绪是自缢而死的。而且如果能够打到完颜守绪的御所,那也就是说攻城和巷战都结束了,攻打御所只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那跟抢功劳又有什么区别?

    “唉”想着想着我不自觉地长长叹了口气,但心中的郁闷却丝毫不减。

    “呵呵。”孟珙见此靠近我身旁,拍了拍我的肩膀笑道:“郑统领到底是年轻气盛啊,不过统领用不着担心,机会还多着呢!一个不怕死的勇士我‘忠顺军’中比比皆是,但像郑统领如此睿智之人却是凤毛麟角。郑统领不是在三峰山一个雪崩之计便埋葬了四万蒙军吗?所以本帅是不会让郑统领去攻城的,一来是因为新兵营的军士实战经验不足,二来是想留着统领的有用之身,为大宋去对付那些更加强悍的蒙古靼子。到时就算统领不想打,我孟珙还不肯呢。”

    “谢将军。”我无奈地叹道,现在孟珙是最高长官,所以我也只好认了。只是这完颜守绪,难道还真是我将他逼死的?

第89章 蔡州之战(5)() 
宋、蒙联军用了两天的时间,分批将粮食和攻城器械运进了蔡州外城。联军并不急于进攻内城,因为他们知道内城的金军正缺粮。他们之所以知道这点,是因为蒙军剖开了几十名金军的肚子,他们兴奋地在里面发现一些还未消化的树叶、草籽和少量的马肉。

    所以孟珙和塔察尔一致认为无须再浪费力气进攻内城,他们相信只要再过十余日,联军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拿下内城,然后再砍下完颜守绪的人头。

    得到了金军缺粮的消息后,联军的每一个人都处在胜利前的亢奋状态。宋军的兴奋来自于际将解决多年的宿敌。灭了金国后,按蒙古的给出的条件,宋国就可以收复河南重回汴京,汴京是宋太祖赵匡胤选定的都城,所以收复汴京对宋国来说,意义非同小可。而且灭了金国还可以为徽、钦二帝复仇,宋国等着这扬眉吐气的一天,已经等了一个世纪了。

    蒙军的兴奋之情也并不亚于宋军,蒙、金的世代仇恨不说,灭金还是成吉思汗的遗愿。更重要的是蒙古人都认为,他们唯一的大敌就是金国。只要灭了金国,那么这个世上马能跑到的地方,都将成为他们的牧场。所以蒙军的军士将他们在草原里的习惯也带到了蔡州,每当夜幕降临的时侯,他们就在宽敞的地方燃起篝火,然后围着篝火载歌载舞。

    我也许是唯一一个没有好心情的人,两日来,我心中一直在为孟珙给我设计的“大功”耿耿于怀。每当我想起这个“大功”,我就会想到城外两千余战友捐躯的惨状。我觉得我就像是一个踩着他们的尸体,窍取他们战果的无耻小人。

    “这样的事我也不做。”王坚坚决地说道:“我宁愿战死在城墙上,也不愿意今后在兄弟们的白眼中过日子。”

    “对,我也不干”新兵营的其它军士也纷纷表明自己的立场。

    于是我就来到了孟珙的大帐来为军士们请命,实际上我等这一刻也等了很久了。

    “进攻完颜守绪的御所?”孟珙听完我的话,不解地望着我说道:“本帅好像并没有下这个命令吧。”

    “将军不是说,让郑强立个大功吗?”我疑惑地说道:“那么除了进攻完颜守绪的御所,取完颜守绪的性命,还会有哪个功劳比这更大呢?”

    “哦”孟珙恍然大悟地笑了笑道:“郑统领误会了,本帅所说的功劳并非此事。何况进攻完颜守绪的御所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本帅又怎会让郑统领冒此大险呢。”

    倒,难道还有比这更安全,而且功劳还更大的事?

    “也罢。”孟珙看着目瞪口呆的我笑道:“孟珙此时告诉郑统领知晓也无妨,横竖本帅已决定将此事交给郑统领做了,早晚也是要告知郑统领的。只是郑统领切记不可将此事张扬出去。”

    “属下遵命。”闻言我心中直泛苦水,不会又涉及到了什么政治阴谋。

    “郑统领想必也知道徽、钦二帝是薨于金国的吧。”孟珙不此时已收起了笑脸,严肃地对我说道。

    “自然知道。”闻言我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徽、钦二帝先后薨于金国,尸骨均被宋国以大量的黄金白银赎回,而后葬于临安。这不但是史书上的记载,而且也是当世百姓闲聊时,常提起的话题。据说二帝尸骨回临安时,百姓、官员一路哭迎。由于土壤所受泪水太多,所以二帝尸骨所经之地,至今寸草不生

    我皱着眉头想着,这些事地球人都知道,为什么孟珙还要这样问呢?

    “嗯。”孟珙顿了顿接着说道:“郑统领的任务便是在蔡州之战后,抢在蒙人的前攻下汴京,取回在汴京皇城太庙中二帝的尸骨。”

    “什么?”闻言我大惊失色道:“宋国不是已将二帝的尸骨赎回了吗?”

    “郑统领有所不知。”孟珙满面愤恨地摇着头说道:“当初我们大宋的百姓却是被金贼给愚弄了,我们用真金白银换回的两副棺木是实,但徽、钦二帝的尸骨却不在里面。徽宗棺内只是一段朽木,钦宗棺内只有一个木灯檠。”

    “啊,当初不是说不敢惊忧二帝,而未开棺”我话还未说完,心中却已将此事猜出了八九分,便住口不说了。但我还是不敢相信我得出的结论,赵构应该不会懦弱到这个地步吧。

    孟珙见我表情有异,知道我已想到了其中的关键,他无奈地摇头叹道:“郑统领想必已猜到是怎么回事了。当初二帝棺木初到临安时,高宗便暗中使人开棺验过,是已知晓二帝的尸骨并没有在里面,只是此事若张扬出去,朝廷将不得不与金国开战。其实本帅倒认为当时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若将此事宣扬出去,必将激起大宋爱国之士的抗金之心,到时群情激愤之下,又何愁金贼不灭。只可叹当时的朝廷只顾偏安一隅,无心开战,硬是将此事以‘不敢惊扰二帝为由’强压了下去。”

    果然如此,我在心中长叹一声,我知道孟珙是为了顾全高宗的面子,才将赵构的懦弱说成了朝廷的懦弱。相传赵构因受到了金兵的惊吓,而成了第一个创“继发性阳痿”的皇帝,这种生理阳痿使赵构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一些雄性的特征,成了半个太监。这种生理上的缺陷也导致了他在人格上的自卑,也为他杀害了阳刚气十足的岳飞打下了基础。现在看来这些事情多半是真的。徽、钦二帝被掳时赵构不敢相救不说,明知金国归还的父、兄尸骨是假也不敢生张。这确是只有一个太监才会做的事了。

第90章 蔡州之战(6)() 
“咣咣咣”

    “着火啦着火啦”

    宋、蒙联军进驻外城的第三夜,一阵让人心烦的铜锣声和呼喊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该死的蒙军。”我在心里咒骂了一声,这定是那些蒙军燃起篝火惹的事。但随后我便在空气中闻到了几丝硝石味,这让我意识到是我错怪了他们,这应该是有人故意纵火。

    这个结论使我一个猛子从床上翻身而起,然后匆匆走到窗前推开木窗。展现在我眼前的景像让我大吃一惊。

    蔡州城内已是火头四起,乱成一片,不少百姓在哭喊声中四处乱窜,“忠顺军”的军士则在忙着提水救火。但由于灭火工具简陋,大火还是趁着北风迅速向全城蔓延,火光照得蔡州红彤彤的一片。各种糟杂的声音交织在黑暗的苍穹下,其中还夹杂着火yao爆炸的巨响,每声爆炸后,便是火星四射,惊叫连连。更历害的是,在爆炸处的周围,很快就燃起了处处新火。

    完颜守绪?见此情景我的脑海里首先闪过的便是他身影,我终究还是低估了他。这些火头的位置是均匀地分布在蔡州外城内,他是想将整个外城都覆盖在火势之下。而且刚发现起火,火势便已达到了如此威势,显然完颜守绪早已命人在民房内夹杂了易燃易爆物。

    好毒的计策,我早就应该想到不会这么容易就攻下蔡州的。完颜守绪所处的内城已被联军团团围住,他不可能派人从内城潜出纵火。那唯一的解释就是,金军假扮百姓藏在外城中,到如今趁宋、蒙联军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内城时,一举纵火作乱。完颜守绪倒是充分地利用了耶律楚材不屠城的承诺。

    不好粮仓要完了,想到这里我心中直泛苦水,若是粮仓被烧,八万余的宋、蒙联军便只有撤军的份,那么此次蔡州之战必将功亏一溃。

    “郑统领”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后,门外传来了王坚的声音:“禀统领,外城着火,兄弟们已在外面准备妥当,请统领下令。”

    “嗯”我匆匆地应了一声,一边以最快的速度穿戴好盔甲,一边对门外的王坚叫道:“传令下去,全体强行军,一刻钟之内赶到粮仓。”

    “是”王坚显然也已经想到了粮仓会出事,所以应了一声后便匆匆领命而去。

    宋军的临时粮仓设在一个大户人家的庭院里,庭院的主人早在战前就逃走了。将粮仓设在庭院里的一个好处就是为了便于防火,周围的四面围墙将庭院与其它的民房很好地隔开,如此在出现火情之时,就不容易受到火灾的影响。而且万一火势蔓延进去,庭院中的人工湖也可以为灭火提供一个很方便的水源。“忠顺军”中负责粮草的伙头兵与辎重兵,也都有经过专门的防火、灭火训练,他们每次设下粮仓都会对粮仓做一些必要的防火措施,比如说将靠墙的竹子、树木砍倒等等。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火势想要蔓延进入庭院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是有人趁乱摸进庭院放火就不一样了。

    当我急匆匆地带着新兵营的军士,辛苦地挤过纷乱拥挤的人群赶到粮仓时,孟珙也恰好带着几百名亲卫赶到。我们很无奈地发现此时庭院的一角已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无数军士正高声呼喊着,提着一桶桶的水扑向大火。但是他们显然已控制不住火势,眼看大火就要烧到了粮仓。

    “众军士听令。”孟珙沉着脸大喝一声,对着众军士叫道:“立刻将粮食抢出院外。”

    “是”从军士大喝一声扑向粮仓,他们知道粮食对军队的重要性,所以个个奋不顾身地往外抢着粮食。但他们很快就发现平时还觉得宽敞的大门,此时在每人身上都背着一袋米的情况下,已变得拥挤不堪,以至于院内有不少人扛着粮食在门口等着出去,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