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神箭无敌 >

第8部分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8部分

小说: 大宋之神箭无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四处摆着各种刀、枪、剑、戟,还有沙包、哑铃,各种练功、健身用品是应有尽有。我当然不会相信沈澈是个练武之人,古往今来的老板都是一样的,他们虽然不怎么锻炼,但他们的器材却是最多、最好、最全的。这其中最能吸引我的眼球的,还要数中央两百步见方的箭圃,看着墙上挂着的一把把制作精美的弓箭,和竖立在箭圃中的箭靶,不禁让我联想起了,以前每天都要呆上几个小时的靶场。呼要是现在有一把自动步枪就好了,现在的我,就像是吸毒者一样,心痒得难受。

    om发布“子恒兄来了。”见到我进来,史开山、沈澈便热情地迎了上来。

    om发布看着沈、史二人手拿弓箭,我惊奇地问道:“澄明兄、朝阳兄你们会射箭吗?”

    om发布沈澈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我道:“子恒兄难道不会吗?”

    om发布我摇摇头道:“我从没射过,有什么奇怪的吗?”

    om发布“不足为怪。”史开山对沈澈解释道:“子恒兄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小岛上,没射过箭也是常理之事。”

    om发布“哦。”沈澈恍然大悟,我的“来历”他早就听史开山说过了,只是刚才一时没有想到而已。

    om发布“不若子恒兄也来试试吧。”沈澈招了招手,便有家丁取来了弓箭。

    om发布接过弓箭,只觉得弓入手轻重适中,线条流畅。箭却是一枝三棱透甲箭,箭头两寸长左右,箭杆长两尺,光滑且重量均匀,箭羽我还看不出是什么羽毛制成。虽然这是我是第一次手握古代的弓箭,但一入手便有张弓瞄准的***,于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om发布知道我没有射过箭,沈澈便解释道:“射乃六艺之一,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射指的便是射箭。”

    om发布“哦。”我恍然大悟。六艺在高中的语文课本里就有学过,只是一时没有和现实联系起来。也难怪在知道我不会射箭后沈澈会这么吃惊,原来这时代的读书人都有学射箭的。既然射是射箭,那御就是骑马了,难道宋朝的读书人都会骑马、射箭吗?那为什么宋朝的军力还这么弱呢?

    om发布正当我胡思乱想之际,却见沈澈随手射出一箭,只射中靶边,同时口中呤道:“君子无所闻,必也射乎。”

    om发布“揖堋露湔簿印!笔房揭彩且患词敲橐参疵椋峁卸济徽瓷稀

    om发布看着两位仁兄的“枪法”我不禁奇怪,这也叫射箭吗?

    om发布“子恒兄,到你了。”史开山转身道。

    om发布“啊”我明白了,文人的射箭,名为射箭其实是呤诗,就像喝酒吟诗一样,其意不在酒。我哭笑不得,射箭是这样,那骑马又是怎么呢?在我脑海里闪过一幅画面——风景如画的高山平原,朝阳遍洒点点金光,一群家丁牵着一群装饰华丽的高头大马,每匹马上都坐着一位手拿折扇的书生,摇头晃脑地呤诗作对

    om发布“子恒兄!”史开山打断了我的联想。

    om发布“哦,到我了吗?”我心中直泛苦水,又要作诗了,这不是存心为难我嘛,堂堂一个特种兵却到宋朝来作诗。正当我绞尽脑汁苦想之际,突然看到了手中的弓,一句词便闪入脑海,我脱口而出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也有样学样,一箭射出,与沈澈差不多,射中靶边。

    om发布史、沈二人一怔,我所吟的却是他们从未听过的词。

    om发布“数风liu人物,还看今朝。”我继续道。接着又是一箭,这箭好些,离靶心近了点。

    om发布“好词!”史、沈二个齐声赞道。

    om发布“数风liu人物,还看今朝。”沈澈动容地道:“子恒兄好大的气魄。”

    om发布“子恒兄所说的成吉思汗可是蒙古的皇帝吗?只识弯弓射大雕,呵呵,对成吉思汗这蛮人倒也十分贴切。”史开山道。

    om发布“史兄可千万别小看了成吉思汗,这成吉思汗智勇双全,手下蒙古骑兵来去如飞,悍勇善战,连金国也不是他的对手。大宋应及早防范才是。”

    om发布“嘿,不过是蛮夷罢了,子恒兄不也说了,蛮夷只懂得弯弓射大雕么?更何况,成吉思汗已死了。”沈澈对此颇不以为然地道。

    om发布“什么?成吉思汗已经死了吗?”我吃惊地问道。(成吉思汗于1227年在军中病死,主角不记得成吉思汗是哪年病死的。)

    om发布“是啊,已经死了两年多了。”史开山道:“子恒兄长年居于小岛之上,消息不怎么灵通吧!”

    om发布“哦,是啊,是不怎么灵通,那窝阔台即位了吧?”我问道。

    om发布“是窝阔台即位的吗?”史开山疑惑地道。

    om发布沈澈却是身躯一震,吃惊地望着我道:“子恒兄是如何得知窝阔台即位?”

    om发布看着沈澈惊疑的表情,我暗自后悔问出了那句话,只苦于覆水难收。忙胡扯道:“我所住的小岛上经常有蒙古商人来往,我常听他们说起蒙古三王子窝阔台最是历害,所以猜是窝阔台即位的。”

    om发布沈澈将信将疑地说道:“原来如此,正如子恒兄所猜,窝阔台于去年八月继位。我也是刚得到消息,还没来得及上报朝廷。本来以为此事大宋只有我最先知道,没想到子恒兄竟然能未卜先知。”

    om发布我暗道好险,心想以后可要多加小心,如果这下有像老船家那样长期在海上过活的人在这里,我就过不了关了,地球人都知道,蒙古人一向都在草原过着自给自足近似原始人的生活,在海上哪会有什么蒙古商人,我想蒙古现在也许还不知道,商人是什么东西吧,也只有像沈澈、史开山这样毫无航海经验的人,才会信我的话了。但这样多来几次的话,就难免会让人起疑,如果让人当作奸细办了,我岂不冤枉。

    om发布史开山闻言,却对我毫不怀疑,口中直呼历害,眼中对我的崇拜又多加了几分。

    om发布

    起点中文网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12章 练箭() 
转眼十日过去,沈澈所说的马匹一直都没送到,沈澈派去金国打听的人也是一去不返。然而沈、史二人对此却丝毫不放在心上,依然醉生梦死,我行我素。

    om发布自从在练功房射出第一枝箭后,我就迷上了射箭。在21世纪时我就是个神枪手,而且还是个十足的枪迷,每天不摸枪、拆枪我就浑身不自在。到了这时代后,已经好久没玩枪了,正手痒的时侯,弓箭却让我找回了一点枪的感觉。于是我把以前所有对枪的感情,全都倾诉在弓箭之上。但为了避开和沈、史二人一同练射(自从和他们同射过一次后,我再也不想有第二次了),我每天天刚亮就起床,借着朦胧的光线一遍一遍地开弓射箭,大约快到巳时再回去睡觉(沈、史二人大都十点左右起床)。待侯我的家丁、丫环虽觉得我有些奇怪,但都觉得这些都是小事,也就没有向主人报告。再说了,府里没少东西、没失火、没死人,想说也不知道说什么啊。而沈、史二人只认为我是个十足的懒虫,每天都要睡到吃中饭的时侯才起床,不过对他们来说,却也大有知已的感觉。

    om发布十日的练习已让我的箭法颇有长进。射箭无非就是两个要点:一是有力,二是准。力气我有,整整五年特种训练可没有白费。准确性就比较难些,虽然我枪打得准,但弓箭和枪毕竟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就是拉弓瞄准时,由于两手都要持续用力,所以手会情不自禁的颤抖。不过这也好解决,以前打步枪时也有类似的情况——新兵刚端起步枪时,枪口就会情不自禁的上下左右的摆动,解决的方法就是在步枪前挂上几块砖,然后每天保持几个小时的端枪姿势。我也用了同样的方法在弓上挂了几块砖,每天保持几个小时的开弓姿势,效果果然很好,由于有以前的基础,我只练了三天就不再抖动了。只是这样却毁了沈澈几把好弓,沈澈还一直奇怪怎么最近老鼠突然多了。

    om发布接下来几天就是一遍一遍的拉弓射箭,这和以前每天打靶差不多,只是箭受重力和风的影响,比子弹要大得多,只需多估计些落差和误差就可以了。这样到了第十天,我已经可以准确地射中七十步开外的靶心了。我也试过射一百步的,但无奈弓的张力太小了,大约只有四十斤左右,我想文人用的弓太慨都是这样的吧,用这样的弓在一百步开外,只能勉强射中靶。有个成语叫什么来着:百步穿杨。意思是一百步的距离可以射中一张染成红色的杨树叶子,这应该不会是真的吧。但又想起神箭门的那位猛男,我又不得不信了,神箭门的那位又何止是百步穿杨,两百步大慨都可以吧。

    om发布这些日子我从沈、史二人那了解到——一般的弓箭手只能开二钧(60斤)的弓,只能射到一百五十步左右,而且还是没有准头的,两百步就算射中了也没有杀伤力了,三百步除了听说神箭门的高手能办到外,就只有驽才可以了。靠,神箭门用的是什么弓啊?如果我拥有一把神箭门的弓是不是也能射出那样的效果呢?唉,我的箭术跟他们比起来还是差太多了,想到这里我心中不免有些沮丧。只是我不知道,如果现在有一位神箭门的人在这里的话,看到我十日的练习,就能用一钧多的弓准确地射中七十步的靶心,肯定会吃惊得下巴都掉下来了。(注:钧是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四钧为一石。步是唐朝开始用的长度单位,以李世民左右脚各走一步的长度为准,一步约为1。667米。)

    om发布镇江都统司酒楼建在高约三丈余的台基上。台基正中辟有拱门,为南北交通必经之道,号称“南北枢机”。此时,我们一行三人正座在酒楼靠窗的位子上,沿窗看着河上往来穿梭的渔船。三人一边喝着美酒,一边品着酒楼的名菜“宋嫂鱼羹”。

    om发布享受着从窗外透过来的阳光,我舒畅得每个细胞都在打着哈欠。真是跟做梦一样,这个镇江都统司酒楼我是来过的,是在21世纪时来过,它在现代时叫做镇淮楼。在清朝乾隆年间,为了取震慑淮水的意思,改名为“镇淮楼”。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年轻漂亮的导游小姐,在给我们介绍“镇淮楼”时,那有如天籁般的声音,却想不到我现在却坐在这里喝酒。哈,如果我现在在这里刻下“绍定三年,特种兵郑言在此喝酒。”不知道到了现代后,那些考古专家们会有什么反应。

    om发布来到这个时空后,我实在想不到会有这样的好日子。这十日来每到下午和晚上便是我们三人四处游玩的时侯,直到半夜才回府。沈澈带着我们几乎玩遍了楚州的名胜,而不管走到哪里,总有几十个士兵在前面开路打点一切,身旁总有丫环、家将待侯着,你要做的,只是座在轿子里,把你想要的东西说出来。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现代黄金周旅游时,总总困境:人多,车挤,小偷多,门票贵,还常常被“宰”。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嘛,如果不是我每天早上坚持锻炼,不出一个月我铁定成了一个胖子。

    om发布放下手中的银筷,摸摸滚圆的肚皮,我打了个很不雅的饱嗝。“宋嫂鱼羹”果然名不虚传,色泽油亮,鲜嫩滑润,味似蟹肉,我现在依然意犹未尽,无奈肚皮实在装不下。史开山和沈澈在一旁看着我狼吐虎咽的样子,不禁觉得好笑。

    om发布三人谈笑间,旁边响起了悦耳的琵琶声,却是卖唱的爷爷和孙女,爷爷六十开外,孙女不过十七、八岁。宋国像这样卖唱的到处都是,我们这几天也没少碰到过,只是这次唱的我听了特耳熟,认真听,却是李清照的“人间词画”。当很熟悉的词——“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飘入我耳中时,我心念一动,想到既然宋朝的词到了现代都可以用到歌词上,那么现代的歌词可否用到宋朝呢?现代的歌词我可记得不少啊。于是我便回想了一些现代的歌词,一想之下,才发觉可以用的着实不少。靠,以前怎么就没想到,我真是太聪明了,我以后再也不用怕和史开山他们吟诗了,呵呵,既然这个朝代是那么的崇文耻武,老子就作个文人又有什么关系。我发了,以后再也不用过刀口上舔血的日子了,只要时不时的偷窃那么一两首歌词,嘿嘿

    om发布“子恒兄何事如此高兴。”见我笑得那么开心,嘴角旁隐约还有些口水,史开山奇怪地问道。

    om发布“哦,没什么,只是听她唱得好听,一时情不自禁而已。”我忙掩饰道。

    om发布“哦!只要子恒兄喜欢,尽可将这俩人收入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