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清末当悍匪 >

第301部分

回到清末当悍匪-第301部分

小说: 回到清末当悍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缺点就一个,那就是子弹并不能全部爆炸。”

    项龙和郑海涛显然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两人互相看了一眼,有些茫然。

    赵子冠继续解释道:“目前集束炸弹根据总装备部检验测试的结果是,子弹的爆炸比例不可能是百分之百!”

    “那是多少?”

    “大概在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之间,剩余那些未爆炸的子弹会存留在战场上,十分危险。”

    项龙和郑海涛沉默下来,两人都明白其中的风险。如果是雷区,即便危险重重,至少还能让工兵进行排查。可是未爆炸弹区,所有的事情都是未知数,危险系数远比雷区高得多。

    “将来我们是一定要拿下叶尼塞河两岸的土地的,如果东岸战场残留了太多的未爆炸弹,很可能会限制我们的行动,而且更可能出现意外的伤亡。这也是我不太愿意把集束炸弹推荐给你们的原因。”赵子光望着面前的两人,低声说道。“当然,现在西线的战场指挥官是老郑你,如何决定,就在你一句话了。”

    东俄克拉斯诺亚尔克斯会战进入第五天,东北再次对俄军东岸阵地展开炮击,其后试探性地对俄军阵地展开攻击,发现俄军的反击依然猛烈,所以并没有进行强攻。

    德拉戈米洛夫接到战报后,命令东线军队加快撤退速度,同时让留守军队开始逐渐收缩战线,以防东北利用俄军师团撤退后留下缝隙,对留守师团进行分割包围。因为吸取了第一天的教训,德拉戈米洛夫加强了防空部署,将手中有限的防空机关炮,大部分都布防在了叶尼塞河浮桥东西岸边,以防东北空军发现后,对浮桥再次进行轰炸。

    这个时代的防空武器非常简单,俄军现在使用的都是法国生产的哈奇开斯机关炮改进型,虽然射程还不错,但是圆球形子弹威力有限。而更大的问题是哈奇开斯机关炮对空射击时,无法及时进行射击角度的改变,严重限制了它们的对空防御能力。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是布置大型的防空阵地,以数量弥补角度上的缺陷。

    问题是俄军本身从法国进口的哈奇开斯机关炮数量就有限,即便法国又援助了一批,不过从欧洲运到俄国之后,哈奇开斯机关炮也不可能全部都送到远东前线。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为了平衡各大军区之间的实力对比,同时也因为对东北空军威力的认识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所以将近一半的哈奇开斯机关炮分配给了其他军区。而这样一来,本来就防空火力严重匮乏的远东俄军,更加的雪上加霜。

    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德拉戈米洛夫直到坐在远东总督这个位置上之后,才对斯科别列夫当初的无奈深有体会。帝国已经丢失了一半的领土,可是圣彼得堡还在为了贵族间各自的盘算而勾心斗角。不过德拉戈米洛夫转念一想,自己似乎也没有立场抱怨其他人。自己今天能够坐在这个位子上,虽然有着光明正大的理由,认为斯科别列夫已经失去了作为一名光荣的帝**人所必须的坚韧和勇气,可是手段上始终有欠光明正大,谁都认为这是在背地里搬弄是非。在斯科别列夫被贬斥之后,沙皇甚至没给他一次为自己申辩的机会。德拉戈米洛夫也明白,这是沙皇故意为之,目的就是挑拨自己与陆军部长米柳金之间的关系。然而远在圣彼得堡的沙皇陛下似乎忘记了,事实上,德拉戈米洛夫自己也没意识到,斯科比列夫这几年在克拉斯诺亚尔克斯一线挡住的到底是怎样一只可怕的怪兽。

    怪不得米柳金并没有太多的反应,反而当自己离开首都圣彼得堡的时候,还一脸微笑地陪着沙皇陛下与自己话别。原来他比谁都清楚,远东总督到底是个怎样位置,果然老谋深算,不愧是在帝国陆军部长一职上,一坐就是二十多年的人物!

    

第二百八十八章 撒旦之火() 
叶尼塞河东岸的俄军虽然加强了伪装的力度,并且更多的时候是在黑夜中进行军队转移,可即便这样,也无法逃脱东北飞艇的空中监视。而更让德拉戈米洛夫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下令东岸师团进行转移的第三天,天空忽然变得阴沉起来,一场大雨不期而至,叶尼塞河的水量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开始暴涨,从南方萨彦岭汇聚而来的洪水,瞬间席卷整个叶尼塞河上游地区,俄军搭建的浮桥全部被冲毁,许多正在渡河的部队也随着浮桥的残骸被洪流一起卷走,损失惨重。

    不过暴雨带来的也不全是坏消息,恶劣的天气终于让东北的空军飞艇无法升空,德拉戈米洛夫顿时感觉自己身上的压力小了几分。所有军事部署都在敌方的监控之下,没谁能打赢这样的战争。况且东北的飞艇在俄国境内肆无忌惮的飞行和攻击,这对本已因为斯科别列夫被贬斥而造成的士气低迷,再次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另外一个好消息就是大雨造成道路泥泞,使得东北的陆地进攻也被迫停止。这给了俄军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也让他们从开战以来的被动中,缓过一口气来。

    大雨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仅仅两天而已。此时终于雨过天晴,天边挂着彩虹,可是华子等人却没有好心情去欣赏这难得的景致。战壕中的积水已经被清理干净,不过却依然湿滑。战靴潮乎乎的穿起来非常难受,哈吉坐在一个空的弹药箱上,把鞋脱了下来,光着脚,迎着阳光,把战靴、袜子和脚一起晒干。

    哈吉知道这是一个好习惯,阳光总是让人舒服,特别是在这极北之地。而且保险队的《战场卫生条例》中也有相关的记录,潮湿的战靴会让人得上一堆的疾病,哈吉不知道那些都是什么,也不知道其中的机理。但是他清楚,真得上那些病,自己就不会有好下场。

    哈德森此时看到了他,在他身边一座,大笑道:“你在这样嗮太阳,晚上就更看不见你了。”

    哈吉同样一笑,道:“反正我是狙击手,敌人看不见我,我就越安全。你也晒一晒吧,你这么白,在我们一帮人中间,太显眼。”

    两人一黑一白,没事就喜欢斗嘴,可也就仅此而已,并不伤感情。哈德森人很随和,对黑人也没什么歧视,况且在东北保险队中,虽然老外的数量也不能算少,但是在华子他们连队中,却只有哈吉和哈德森两人。至于金根硕这种朝鲜人,现在已经不能算是外国移民了。因此哈吉和哈德森也有点相依为命的意思,彼此照顾,感情融洽。

    正说闲话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巨大的身影。两人起初并不在意,不过当哈吉随意向上望去的时候,一时间却震惊地说不出话来。见此情形,哈德森也是仰头上望,喃喃自语道:“空军到底在干什么?”

    几艘飞艇高速飞到俄军阵地的头顶上,因为颇具高度,又因为俄军用于防空的哈奇开斯机关炮大部分都被调用到浮桥两岸用于防守,所以零星的防空火力并不能对飞艇产生多少威胁。就在这时,其中一艘飞艇上都投下了一个奇怪的物件,远远看去,算不上巨大,但是尺寸上,明显远超同时代的其他空投炸弹。外形很像是有一个尖圆头的大酒桶,没有尾翼,被扔下没多久就弹出一个降落伞,下降的速度并不快。而其他飞艇上扔下的则是一些相对较小的炸弹,虽然比不了前者,可也是体型巨大。这些炸弹下落没多久,就发出一声声清脆的爆炸声,之后肚子里又飞出几颗小型的酒桶炸弹,他们也挂着降落伞。

    那些小炸弹虽然两人也没见过,不过二人的视线还是被最大的那颗怪物所吸引。这东西看起来就挺邪恶的,哈吉和哈德森属于陆战部队,对于飞艇空投炸弹他们到是见过不少。不过这么大个的,而且带着个降落伞的,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回过神来的哈德森,喊了起来:“伙计们,开来看空军给俄国人扔礼物了。”

    华子一帮人正在坑洞里打盹,一听这话,立刻跑了出来。大家都图个新鲜,因为他们是隶属于炮兵团的防御部队,所以也不会有什么太过直接的阵地攻击任务。

    “华子,你认识那些东西么?”哈德森问道。

    “我认识,那是降落伞。”刚跑出来的金根硕抢先回答道。

    东北有蒲公英部队,也就是伞兵部队,所以见过降落伞的人不少。

    一旁的一名战士调笑道:“白哈问的是降落伞下面挂着的东西,降落伞谁不认识。”

    金根硕脸红了一下,吱唔几声,也说不出来。华子一看他,就笑道:“我也不认识,估计是军部研制出来的新武器,不知道威力几何。”

    俄**人现在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见到东北空军扔东西,他们就下意识地躲回自己战壕的附属坑洞内。

    本来阵地上防空力量就薄弱,而他们也明白,用自己手中火枪打飞艇,那根本就是拿小命开玩笑。无数英勇的俄军士兵已经用被浪费掉的生命证明了,别指望能在与天空中大家伙的较量中占便宜,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藏起来。也许战场上会出现奇迹,可是在奇迹与生命中做出错误选择的人,只能证明生命跟狗屎一样的不值钱。

    出乎俄军士兵的预料,先下来的小炸弹并没有什么威力,爆炸声音很小,一片阵地上被覆盖了一团团的白雾。正当他们莫名其妙的时候,猛然间,雷霆万倾,大地震颤,眨眼间数十个足球场大小的地面上,火光闪闪,惨叫连天。

    华子一帮人在己方的阵地上看着,也是都张大了嘴,极远处俄军阵地上隐隐传来的爆炸声,似乎也敲击在了他们的心坎上,所有人都是一个感觉,太残暴了!

    正当他们震惊的时候,最大的那颗酒桶这时也触及到了地面上,整个过程似乎很短暂,又似乎很漫长,一秒一秒的节奏敲击着人们的心灵。而最后的爆炸掀起了蘑菇云,震荡波扩散的同时,刺眼的火光仿佛展现的是地狱中的景象。

    就是这一刻,华子……乃至保险队阵地上的所有人都满心畏惧,同时暗自庆幸,自己不是俄国人。

    

第二百八十九章 倾覆() 
王一正在大商新建的风华剧院观看电影,本来他是没兴趣的,不过几个丫头都吵着要来看看新鲜,他自认不能和自家的整个后宫较劲,于是很识趣地做了一次新好男人。电影名叫《小城往事》,在这个年代是难得开了社会风气的爱情片,不过在王一眼中,这就是一狗血的亲情伦理大悲剧。也就是他耐性好,不然别人哭的时候,他丫的能爆笑起来。

    “真是无聊啊,虽说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风骚,可这也太他奶奶的太坑爹了。不用说任何一句话都那么的字正腔圆吧,弄得自己一身鸡皮疙瘩,倒也是,对普通话推广有好处。也他奶奶的是我自己犯贱,没事让大商研究院做出这有声电影干什么,要是根据电影的发展规律,这年代的电影……也许应该叫映画更合适些。安安静静的,就是无声动画片,自己就是不喜欢看,闭上眼睛也能落个消停。现在倒好,生不如死啊!真是应了一句老话,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啊!”

    王一一阵的腹诽,他也知道,瞧眼前这个架势,几个丫头眼睛亮晶晶的盯着屏幕看,神情之专注,脸上的表情完全是在跟着剧情走。虽然画面是黑白的,画质只能用坑爹,坑爷,坑你八辈儿祖宗来形容,可是对这个年代的人来说,电影实在有着别样的魅力。

    电影的雏形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开始出现,王一向来讨厌后世天朝那种没事就把什么东西的源头跟自己联系起来的做法,似乎除了这样,就没办法体现自己国家历史的源远流长,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可怎么看,怎么像棒子。反正在他眼中,皮影戏跟电影没多少相似的地方,蹴鞠和足球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运动,八竿子打不着。

    现在东北的电影市场可谓红火,短短一两年的时间里,光是电影院线就出现了三四家,竞争十分激烈。同时电影片场也开始扎堆出现,里面良莠不齐,不过在政府的引导下,这些电影制片公司开始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唯一让王一不满意的就是,连爱情动作片都有人敢拍了,可是电影的种类却始终局限在类戏剧上。至于后世常见的科幻片、恐怖片、奇幻片,武侠片,乃至战争片,现在连雏形都没有出现。

    想想也能理解,东北如今虽然电影院也不能算少,但是在整个世界范围来说,还没有普及开来。外国普通人连电影是什么都不清楚,知道电影的多是外国权贵富豪,他们自然不会与平民一起去电影院观看,这多丢份,他们多半都是在家修建的小型影院。这样一来,无论是勾搭成奸的**,还是大被同眠的狂欢,爱情动作片自然是助兴的最好选择,因此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