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清末当悍匪 >

第312部分

回到清末当悍匪-第312部分

小说: 回到清末当悍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汪涵翻译后,瓦西里耶维奇点点头,道:“真是在下,请问您是?”

    “我叫韩方,是宁岛的司机。三位请跟我来吧!”

    之所以是三位,因为以瓦西里耶维奇现在的地位,出门在外自然不可能是老哥儿一人。除了翻译官汪涵之外,还带着一名勤务官,这小伙子名叫库图佐夫。

    跟着前面的韩方向着军港外边走,瓦西里耶维奇虽然没说话,不过库图佐夫此时却低声向汪涵问道:“汪长官,那个……我们这是要去哪啊?”

    “宁岛。”

    库图佐夫显然不知道宁岛是个什么地方,所以只是皱了皱眉。

    汪涵给他做着解释,道:“那里是我们保险队最高指挥官总队长王一的宅邸。”

    “这么说,我们能见到王一了?”王一的名字库图佐夫还是知道的,在俄罗斯帝国,这人就是民间传说中的撒旦,亚历山大三世以及那些俄国贵族欲除之而后快的头号人物,算是整个国家的死敌。

    “你能不能见到不好说,不过咱们老大应该能见到。”汪涵笑着回答道。

    对于这个答案,库图佐夫多少有些失望。大魔头就在眼前,虽然现在身份转换,他已经成了东北保险队的士兵,但毕竟能见一见这位让沙皇恨之入骨的大人物,也算一件人生幸事。

    两人正嘀咕的时候,一辆怪马车出现在几人眼前。

    “汪长官,这马车怎么不配马?”

    瓦西里耶维奇也不认识眼前的事务,他虽然没插嘴,不过也仔细听着。

    “这不是马车,这是汽车……怎么说呢?就是不用马拉就可以跑得飞快的交通工具!”汪涵是从大商出来的高级翻译,对于汽车的原理,他还知道的。如今王一平日里去各种地方也改乘汽车,所以东北见过汽车的人并不在少数。只是以库图佐夫的文化水平,汪涵还真说不出能让他理解的解释来,所以只能用大白话打发他。

    “这汽车现在还不能量产,所以目前只有宁岛和政府部级以上高官才给配备,除此之外,几大商业集团高层和东北地区著名的各科学术大家也给了名额。不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大商汽车制造厂投产之后,咱们旅团也会有相应的军车进行供应。”

    “那我要去学开汽车。”库图佐夫憧憬道。

    因为已经修建了东北在盘锦等地已经开石油开采和加工,所以板油路并不少见。汽车跑起来很平稳,而且速度也比马车要快许多。

    库图佐夫透过车窗望着外边的风景,而瓦西里耶维奇则微闭着双眼,心中盘算着这汽车一旦出现在战场,会给战争带来怎样的转变。

    开车的时候,汪涵和司机韩方聊着天,说着大商的新鲜事。

    在开往宁岛的路途中,瓦西里耶维奇多少也有些忐忑,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局面。

    ps:今天无意中摸到自己的右头顶头皮,忽然发现了一些异样的改变,明显与左边不一样,抹起来头皮和颅骨之间非常柔软,范围还很大,感觉像是囊肿,明天将会去医院进行检查。大家为我祈祷吧。

    

第三百一十三章 红盾家族() 
离开营口一个多小时之后,汽车经过了大商,因为没有进入市区,所以几人只是远远的管中窥豹。除去汪涵之外,瓦西里耶维奇和库图佐夫都是一脸震惊的模样。库图佐夫还好说,就是一乡下孩子,不过瓦西里耶维奇可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几年前,在圣彼得堡念过总参学院,而且也游历过欧洲几国最重要的大都市,但是大商与他所见过的所有城市都不同。只有一个词能形容他的所见所闻,现代!如果用一种印象来形容整座城市,那就是流光溢彩。

    “这里是大商集团的产业,当然,里面也不乏其他的大型商业集团。而东北自治区最好的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和最好的科研机构——大商研究院,最好的图书馆,最好的博物馆,最好的剧院,最好的医院等等都在这里。若说这里是东北人才的摇篮,一点都不为过。”

    “有机会真想去看看……”库图佐夫毕竟年轻,有什么说什么。瓦西里耶维奇虽然没说话,但眼神中也有着一丝向往。

    又走了一段路程之后,周围逐渐开始人迹荒芜起来,路旁唯一出现的建筑,就只有类似碉堡的军营。汽车每经过一处这样的地方,都会接受例行的检查。库图佐夫此时抬头上望,发现附近还有飞艇在空中不时巡弋,整个区域防守监察十分严密。瓦西里耶维奇明白,宁岛近了。

    随着向内中的深入,远远的已经能看到一片开阔的湖水,不过此时瓦西里耶维奇也发现附近的士兵无论装束和装备都与之前外围的士兵有着很大的不同。

    “他们是王一队长的亲卫队,人数很少,只有咱们保险队的兵王退役后才能进入其中。不过别以为这亲卫队就是养人用的,自治区最艰难的军事任务,一般都是由他们负责。”

    “他们的配枪是……”瓦西里耶维奇对那些士兵手中的枪械很好奇,明显不同于东北保险队士兵的制式装备。

    “据说叫95式突击步枪,至于性能如何,我也不太清楚。而亲卫队的其他武器,我同样不太清楚。”

    汪涵是不是真不清楚,瓦西里耶维奇并不知晓,而车上还有一个人知道亲卫队的制式装备,就是前边坐着的那位司机,可是对方压根没有说话的意思。上车之后,连一个声音都没有,只是很专注地在开车。

    天色此时已经渐渐暗了下来,出乎几人意料。汽车并没有开上宁岛,转角就进了附近的一处军营。

    “今天时间已晚,队长提前吩咐下来,让你们先在军营招待所里住着,至于其后的安排,明天等通知吧。”司机说完这些话后,转身离开。没多久就有专人上来招呼他们,其他的也没有多说,只是告诉他们别乱走,不要离开军营。

    三人一听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得进入事先安排好的房间,洗漱吃饭这些事情,也就不必多说了。

    此时就在湖中心的宁岛上,盛大的晚宴正在举行,因为今天宁岛来了两位客人都是来自欧洲同一个顶级家族,那就是后世传说颇多的红盾家族——也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今天到达宁岛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分别是阿方斯*罗斯柴尔德和居斯塔夫罗斯柴尔德。

    说起来王一因为痴迷于金钱和投资的关系,所以上大学的时候还真对罗斯柴尔德家族做过一番了解,称不上巨细靡遗,但是比一般人确实要知道更多的消息。而在那个年代,罗斯柴尔德家族虽然已经不复往日的声威,但是早已习惯于隐藏于地下的他们用低调的行事方式,却常常出现在那个世界的重大财经新闻背后。例如吉利收购沃尔沃,例如力拓和必和必拓的各种收购案中等等。

    不过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后,通过东北情报局在欧洲收集的相关情报,王一发现自己在后世了解的那些信息,看起来更像是传说,而出于某些原因,某些人更愿意将罗斯柴尔德家族描绘成了后世烂大街的都市小说中的大反派。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事实上却并不尽然。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创始人名叫梅耶*罗斯柴尔德,犹太人,出身于法兰克福的金融世家。当然,这是好听的说法,其实他的父亲摩西是个在东欧讨生活的金匠和放贷人。梅耶从小就天赋异禀,智力超群,拥有犹太人天生就会的算计本领,而且对金钱十分敏感。再经过父亲的细心调教,当他父亲在他十三岁去世的时候,他已经相当系统地学习了金钱和借贷的商业知识。其后他前往汉诺威的欧本海默家族银行当起了银行学徒。经过几年的历练,梅耶返回法兰克福,他继承了父亲的放贷生意,同时将自己的姓氏改成了罗斯柴尔德,也就德语中红色盾牌的意思。这是罗斯柴尔德这个家族最初的由来,也是第一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通过德国宫廷人员的牵线搭桥,梅耶投靠到了当时德国威廉王子的手下。因为办事尽善尽美,十分用心,所以深得威廉王子的信任。而他也借着皇家的名号,将自家生意经营得越发红火。到1800年时,罗斯柴尔德家族已成为法兰克福最富有的犹太家族之一。不过当拿破仑当政以后,威廉王子仓皇逃窜到丹麦,出逃前,他将一笔价值300万美元的现金交给梅耶保管。就是这300万美元的现金为梅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权力和财富,成为梅耶铸成金融帝国的第一桶金。

    梅耶有五个儿子,他们此时就像五支利箭射向欧洲的五个心脏地区。老大阿姆斯洛镇守法兰克福总部,老二所罗门到维也纳开辟新战场,老三内森被派往英国主持大局,老四卡尔奔赴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建立根据地,并作为兄弟之间的信使往来穿梭,老五詹姆斯执掌巴黎业务。后来五个人分别成为了法兰克福银行、维也纳银行、伦敦银行、那不勒斯银行和巴黎银行的创始人。

    1812年,梅耶去世,后世加在他身上的名号非常多,国际金融之父,欧洲银行巨擎等等,他创建了全球第一家跨国公司,首创国际金融业务。

    

第三百一十四章 隐世王朝() 
罗斯柴尔德家族虽然充满着传奇色彩,但终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在那个年代,后世颇具盛名的杜邦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和梅隆家族已经相继崛起,并且不约而同地开始向美国转移自己的资产。

    罗斯柴尔德家族也不甘人后,不仅在欧洲金融界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还通过扶植摩根财团来牵制影响美国,并且力图全面控制美国。当时花旗、摩根、美国第一、第二国民银行都处于红盾家族的间接控制下。但是,由于过分抽调资金控制新大陆,导致了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旧大陆的控制力急速下降。

    1865年,罗斯柴尔德家族因为认为刚刚结束南北战争的美国无法在接下来几年取得快速的发展,于是撤消了在全美的所有分行。而这样一来,摩根家族趁着美国金融版图出现空白的天赐良机,趁势而起。

    同样趁着罗斯柴尔德家族资金在新旧大陆之间运转不畅的机会,德国那位铁血首相俾斯麦利用普法战争从法国佬身上讹来的战争赔款,开办了德意志银行,目标就是让德国获得金融独立。

    这里还要顺道提一句,虽然老梅耶给出的家族信条,也对他自己儿子说的话,就是:“只要你们团结一致,你们就所向无敌;你们分手的那天,将是你们失去繁荣的开始。”“要坚持家族和谐。”

    但事实上,他的儿子们因为家族业务的关系,分头去了不同的国家。当家族的第三代们开始出生成长之后,他们也开始融入各自国家的社会。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普法战争期间,在普鲁士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为了普鲁士的大获全胜而欢呼,而在法国巴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却拿着枪要为包围自己的城市而战斗。

    虽然这看起来有点像是违背了老梅耶的意思,不过细想起来,也算是分头下注。当然,国家是国家,家族是家族,德国与法国的对立还不至于让两国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成员刀剑相向。而法国对普鲁士的战争赔款,也有罗斯柴尔德家族积极参与其中,在他们看来,和平的欧洲才符合他们的利益。而他们的运作至少让欧洲的和平维持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嗯,至少表面上如此!不过德国注定了不会喜欢罗斯柴尔德家族,不光因为他们是犹太人,还有银行家和放贷者的身份,同时也因为俾斯麦与这个家族关系不睦。虽然后来法兰克福银行倒闭很大原因是因为继承人问题,但是德国的压制,也确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对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说十分的不幸,因为家族第二代,也就是家族创始人老梅耶的儿子们在这个时期相继亡故。不过对家族打击最大的却是接下来的十年,这是红盾家族盛极而衰的开始,因为刚从父辈手中接过家族大权的第三代们受到病魔的纠缠,而在那十年中纳特、安塞尔姆、迈耶、安东尼和列昂内尔的相继去世给家族带来的重大的打击。

    虽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第三代比第二代人多,而第四代的人数也多于第三代,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者仅仅只是巧合,在这个还十分重男轻女的时代中,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生育一直存在着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女儿的出生始终远多于儿子,多很多。而第四代也与他们的父辈不同,他们更像是天朝的那些官二代和富二代,成器者少,而大多更喜欢借助家族的财富,过一种奢华王子的日子。

    今天参加晚宴的阿方斯(或者叫阿尔丰斯)和居斯塔夫(或者叫葛加斯塔夫)是现在红盾家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