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 >

第158部分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158部分

小说: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彩一窘:“要不许之以利”

    郑芝龙摇了摇头:“我不说大家也清楚,若是为了几个小钱,琼州营怎么可能花这么大力气往死了打我们!”他站了起来,望着大家说道,“他们是想取代郑家,成为从日本到南洋的霸主,到时候银钱多得下辈子都花不完,绝不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放过咱们!”

    这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咱们不能认怂,水师虽然败了,这中左所城岛上的银子、粮食和货物都在,只要熬到琼州营退走,咱们还是能东山再起!”

    虽然这话自我安慰的成分居多,眼下的形势远比对阵李魁奇那时候更为凶险,但是事情还没到山穷水尽的那一步,谁都不愿意放弃希望。

    郑芝龙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说道:“大伙说得对,这里是咱们兄弟的老巢,比起安平来还要要紧的地方,只要守住了,就有翻盘的希望。琼州营的船再厉害,总不能行到岸上来。”

    郑芝莞趁热打铁,为众人打气:“这中左所城,我们还有一万人马,十几门红夷大炮,只要肯给重赏,弟兄们必然拼死打仗。琼州营远途而来,能带多少人马?只待他上了岸,咱们十个拼他一个,换命也把他们耗光了!”

    所谓岛上有一万人马那是虚数,实则岛上除去各处守卫寨子的人马之外,可用的陆勇不过四千人,不过各家将领都有亲兵家丁,加起来也有一千来人,特别是郑芝龙自己招募的黑人卫队和日本人卫队——其中还包含若干葡萄牙人军官。全是是职业军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按照当时标准都堪称精锐。

    当时逃的匆忙,没注意看琼州营运兵的船有几条,不过按照本朝参将的编制,一千来人顶天了,这还是不算他吃空饷。十个打一个吹牛,四五个打一个还是不成问题的。

    大家今日亲眼见证过了琼州营水师的厉害,那是比红毛还恐怖的存在,但是对琼州营的陆师有多强却无多少感性认识。何如宾在琼州府的大败一直只有模糊的传闻,并不确切。郑家人按照他们的惯性思维,认为他们不过是比官兵强一些的军队罢了——这年头能打败官军也不是什么稀罕事,郑家就多次击败过官兵,而官兵在陆地上进剿有时候还得求郑家出兵助师。

    中左所又是自家的主场,除了千户所城,郑家在这里修筑有多个营寨,囤积有大量的火药粮食,粮饷足够支持十年以上。纵然陆战失利,只要己方退守城寨,琼州营孤军深入,必不敢在这里久留,只要坚守城寨,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得退兵。

    于是郑芝龙下定了决心,海战既然惨败,陆战不容再失,当下决定死守中左所城。

    大家都知道琼州营船坚炮利,所以决定不在海岸边迎敌,以免为敌人炮火所伤,而是在较为纵深的地带迎战。琼州营既然登陆,必然将中左所视为要目标,自家在城下迎战,可以以逸待劳。于是派出人手,召集各处的陆勇,包括黑人火枪队和日本卫队,齐聚所城,准备决一死战。

第302章 登陆() 
郑芝龙积极备战之时,琼州营的运输船队正在舰队的掩护下沿着厦门岛西南海岸航行,直逼中左所城。按照战前的推演,郑芝龙如果没死,必定会逃到所城固守,所以陆军直接攻打这里就是,而不是从码头登陆,一路推过去,太耗费时间和精力。

    中左所城在厦门岛的西南海岸,背靠五老山,与鼓浪屿隔海相望,大致是现在厦门大学的所在地。在所城的东面正是着名的胡里山炮台。因为此地扼守着鼓浪屿和厦门岛之间的水道要害,号称“八闽门户、天南锁钥”。位置十分重要,因而郑芝龙在这里架设了几门从葡萄牙人手里买来的舰载24磅加农炮。

    按照当时的水平来看,这座胡里山炮台的设防已经不算简陋,尽管炮不过三四门,台兵不足百人,但都是大口径的精良火炮,也没有空饷凑数,比起破破烂烂的广东虎门亚娘鞋炮台要精干得多。郑芝龙相比广东的官僚来说在海防上更有见识,所以在中左所的防御上还是颇下了些本钱的。

    高杰以舰队指挥官的敏感判断出了这座炮台的威胁虽然这些加农炮难以威胁到海上航行的战舰,但是毕竟是一个麻烦。特别火炮的射程能够到到陆军预计登陆的海滩,所以,必须在发动登陆战斗前摧毁这一炮台。

    混合舰队驶过怀信石,随后停泊在海面上,在一里多的距离锁定了目标。

    普通的实心弹很难在这个距离对石头垒成的炮台造成致命的伤害,于是高杰直接下令用轰击炮。

    第一轮炮击用的实心弹,用来判断落点,修正角度。几枚实心弹稀稀疏疏落在了炮台周围,崩掉了炮台的一角,碎石四处飞溅。炮台的守军手忙脚乱进行反击,24磅炮开火了,只是准头太差,大多落入海中,溅起了高高的浪花。

    找准落点后,两艘永乐级的轰击炮换上了爆炸弹。“轰轰轰”,左侧四门炮一齐开火,四枚硕大的爆炸弹准确无误地落在了炮台里,紧接着发出更为巨大的响声,爆炸产生的气浪把沉重的24磅炮连同炮手的尸体都抛到了半空,碎石乱溅,整个炮台直接塌陷。

    摧毁胡里山炮台之后,位于海边的中左所城就已经毫无掩护了。可以任意行动。运输船队安全驶过胡里山炮台,随后各船下船锚,刘烨亲自下令:“开始登陆!”

    登陆地点选在胡里山炮台前的沙滩上,此地距离中左所城还有大约二公里。一艘接一艘的广船放下预先备好的多艘舢板,在甲板下闷了许久的陆军士兵开始陆续登上舢板,往沙滩划去。负责清点人数和协调登陆事宜的军官们不停的催促“快快快!”登陆作战不比海战,目标又是千户所城,政治风险大得多,必须速战速决。

    琼州营开始登陆的同时,所城衙署内,郑芝龙正在进行最后的动员:“传令粮台,送三十万两到门楼这边摆开,我要大赏三军!出城迎战的兄弟,每人赏十两,守城的每人五两!只要打退琼州营,每人再赏五十两!战死的除了抚恤,一样也得赏!”

    众人一阵骚动,这不是重赏,简直就是匪夷所思了。正常情况下,打了胜仗不过赏四五两,要有战功或者“带花”,才能赏到十两以上,这在明末的各种武装力量中已经是极其优厚的了,更别说叫花子一样的官兵了。现在只要出城迎战就有十两,得胜后还有五十两,这赏钱未免太惊人了。

    郑彩不由得站出来劝谏:“这,大哥是不是太重了这个口子一开,以后若无这般重赏,军士们便不肯出力打仗了”

    “现在正是要大伙卖命的时候,几十两银子买条命值不值?我看很值!”郑芝龙说,“若是我们陆战再打败仗,连所城也丢了,我们就一无所有了,哪还有以后!”

    郑芝龙很清楚眼下的形势,这一战再败,郑家就彻底倒下了。与其这样窝囊的战败,把满城财宝货物白白的送给琼州营,不如散出来收买人心,拼死一搏,说不定还有些机会。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咱们兄弟只要站稳了中左所城,就算人船全拼光,照样也能翻过来!”郑芝龙大声说道,“千金散去还复来,咱们兄弟都是做大事的,要有点气魄!”

    被他这一番话一激,众人纷纷热血上涌,觉得既然大哥都视财物为草芥,自己更不必患得患失,只要拼命打走琼州营,就不愁没有翻本通吃的机会,毕竟当年他们也曾经被李魁奇逼得几乎到了绝路上,后来照样又翻了回来。

    众人一起躬身:“愿唯将军马首!”

    布置妥当后,郑芝龙带着亲将亲兵下了城楼,只见城门口闹哄哄的,士兵们都在领取赏银,眼见自家的士兵虽然行列混乱了些,但是一个个衣甲齐全,器械鲜明,比起官兵要强得多了,不由得稍觉慰藉。虽然陆师不是郑家的核心,但是这些年来他也没在上面少投钱,装备军饷一概从优,很是为他打了几次胜仗还被朝廷抽调到广东打过排瑶。如今他唯一的指望就是在陆战中能够顶住琼州营的最后一击了。

    巡视一圈后,他吩咐亲兵:“将马托斯和统太郎叫来。”

    马托斯和统太郎是他的黑人卫队和日本人卫队的首脑。郑芝龙的黑人卫队是在葡萄牙人那里招募的,大多数是葡萄牙人的逃奴。

    按照记载,当时的澳门“有850个有家室的葡萄牙人,他们平均有6个武装奴隶。其中数量最大、最优秀的是咖吠哩人,还有其他族人,葡萄牙人及这些人有优良的鸟铣、矛及其他武器。很少有葡萄牙人没有6或12枝火枪或燧发枪”。咖吠哩人就是来自东非的黑奴,他们大多受过军事训练,习惯使用葡萄牙人的火绳枪,作战勇敢而且不会有叛卖的问题,因而很受郑芝龙的信任,常年维持着五六百人的规模,对外号称千人。

    至于日本人卫队,以他和平户诸藩的关系和曾经是天主教徒这两层,就足以让他招募到数百名基督徒出身的日本士兵了。

第303章 细红线() 
马托斯和统太郎虽然不是郑氏集团的核心层,但却是郑芝龙的“私兵”,真正完全听命于他一人的精锐人马。最重要的是,他不用提防这二个人会叛卖他。

    马托斯和统太郎来到了他的面前,他们都穿着葡萄牙人式的服装。除了统太郎腰插双刀之外,就是欧洲军人的打扮。

    这两支卫队全部按照欧洲式军队的样子武装和训练的。特别注重火绳枪射击,不管是射击精度还是射度,都是顶尖的,郑芝龙觉得自己还能一战,和这两支队伍在手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强大的对头马上就要来打这里了。”郑芝龙说道,“你们两个把队伍集合完毕,在我身边听命。”

    “我们不出去迎战吗?将军?”马托斯到明国已经好几年,已经能够说很好的中国话了。

    “当然要迎战,不过你们是我的尖刀,我要放在关键的时候用。”

    “是,将军。”马托斯不再表示异议。

    郑芝龙叫人拿来银子,按照二十两一个人给卫队的士兵们,马托斯和统太郎每人都是一百两。除了之前许诺的奖赏,这些银子是额外赏给这两支卫队的。这两支卫队相当于郑芝龙的家丁,不过不是明国人而已,是用银子喂饱的死士。虽然郑芝龙口中说得敞亮,其实暗中做好了两手准备,如果到最后所城还是不能守住,他就要靠这两支卫队掩护他撤走,不可能真的留在所城与琼州营玉石俱焚。

    琼州营的出征主力第一营和第二营已经在沙滩集合完毕,除了各抽调一个步兵连支援安平那边,两个营是齐装满员,营属炮兵连也在,只是因为运输不便,没有携带更重的野战炮,而是轻便的山地炮。

    石英被任命为攻打所城的指挥官,他站在近两千人的方阵面前,作战前动员:“诸位,前方就是郑芝龙的老巢,海军兄弟已经把郑芝龙的水师打趴下了,现在轮到我们陆军露脸了,你们有没有信心攻下千户所城?”

    近两千人异口同声喊道:“有!”

    石英抽出营级军官专用的指挥刀,用力向前一劈:“全体出!”

    中左所城的高度不到6米,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砖石包砌城墙。因为只是卫所城,墙体并不宽厚,不但抗炮击能力很弱,城墙上的敌楼等掩蔽工事也很少。郑芝龙站在城墙上,用千里镜看着从胡里山炮台前登陆列成整齐的纵队前行的队伍,心里刚刚鼓起的勇气又有些动摇了。这怕是有两千来人,而且一看就是训练有素、指挥起来如臂使指的精锐之师,如果真的如琼州营自吹的那样,可以千人力敌几万大军,自己这几千陆勇恐怕够呛。

    究竟对方是否有这么厉害,总得试试成色,郑芝龙环顾左右,询问:“贼人已经逼近,谁可出城迎战,挫敌锐气?”

    一人闪身出列,朗声说:“属下愿前往迎敌。”

    郑芝龙定睛一看,这是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叫林升。他还有个弟弟叫林察,两人擅长地趟刀法,在历次协助朝廷剿匪的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所谓地趟刀,就是结合跌打滚摔的动作,专攻敌人下盘,看起来不太雅观,但是很实用,与看似酒后疯癫的醉拳有异曲同工之妙。

    郑芝龙犹豫了下,刘烨来访中左所时曾说过,他们的鸟铳可以短时间连续射,比郑家的火绳枪射更高,这样的火器化部队,林升林察两兄弟能够近身吗?

    林升看出了他的犹豫,继续说:“大龙头可是担心贼人火器犀利?属下还有一计,就是用藤牌遮挡,迅近身,然后使出地趟刀法,专砍鸟铳兵的下三路,定能让贼人阵脚大乱,到时城内大军一拥而上,贼人必败无疑!”

    林察也闪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