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 >

第17部分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第17部分

小说: 穿越明末之扬我中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忍不住问道:“你聚集青壮三百之多,意欲何为?若有不轨之心,劝你早日回头是岸,朝廷大军一到,汝等定成齑粉!”

    看样子吓到县太爷了,居然以为自己要造反!其实严格说起来,造反是迟早的事,但不是现在。

    刘烨笑嘻嘻地说:“县太爷宽心,在下只为求财,什么赚钱做什么,造反这种杀头的买卖是不做的。真要造反,我会把实情告知县太爷你吗?”

    这么说来也有道理,历来造反都是暗地里积蓄实力,时机成熟突然起事,哪有把自己的底牌透露给官府的道理?

    县太爷稍稍放下心来,接上了打断的话题:“如此甚好,如今朝堂圣天子在位,铲除阉党,整顿吏治,中兴指日可待,与朝廷为敌殊为不智。至于你说要去澄迈打那些匪军,其实也简单,把你名下青壮编为本县村镇乡勇,平时耕田做工,县衙征召时才聚集听令,眼下就可以以乡勇名义去支援澄迈县,由县尊出具文书即可。”

    刘烨要的就是一个名义,乡勇应该和后世的民兵类似,他对这个名义比较满意,便催促道:“既然有这法子,赶紧求县尊出具文书,我们就以临高县乡勇的身份开拔。”

    县太爷迟疑道:“临高物产不丰,本县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开拔银子和安家费?”

    “我知道县尊的难处,给几石粮食就成,开拔银和安家费,看着给点就行,几百两不嫌多,几十两不嫌少。余下的空缺由我承担。”

    县太爷立即爽快答应:“刘老弟深明大义,我同意了,你明日来听信。”

    刘烨答应了,回去做动员了。

    等到他出门,县太爷刚才的笑脸立马垮了下来。虽然刘烨口口声声说不会造反,可是治下有这么一只武力存在,换做谁都无法安心。

    刘烨回到训练场,即刻下达命令,整顿队伍,明日一早,只等官府的文书到手,立刻出发,前往澄迈县,攻打这支匪军。

    第二日辰时,县太爷亲自带人送来了文书和金鼓旗号,其实这所谓的文书可有可无,不过为了证实“乡勇”的身份,避免被当做乱民,聊胜于无。再者,送份文书打发个衙役就是,他之所以亲自前来,是为了窥探虚实。

    这时护卫队员早已集合完毕,三百人整整齐齐排在训练场上,不动如山。亲眼见到三百人整齐的队列,县太爷倒吸一口凉气,他没见识过号称精锐的边军,只接触过卫所官兵,只凭几百人队形严整无人喧哗这点,就比卫所官兵强多了,恐怕三百胜一千,不是没有机会。

    刘烨请县太爷训话,毕竟今日起这些人就是临高县的“乡勇”了。

    这几百人颇有一股气势。站在这几百人面前,看着他们坚毅的目光,县太爷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草草说了几句,勉励“乡勇”们忠君爱国,维护乡里平安,为县里分忧,便匆忙而去。

    他要把情况向知府大人做一个汇报,如果这些“乡勇”没有被暴乱的匪军消耗掉,那么今后如何处置与刘烨和“乡勇”的关系需要从长计议。

    等到把这些官面文章做完,刘烨收拾心情,向护卫队发表了动员讲话:“你们训练了很久,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而他们现在在攻打澄迈县,如果得手,必然实力大增,迟早会调头来打我们。我们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过的好,将来其他工厂全部建成,我们的日子会更好,如果那些蛮子要来摧毁我们的工厂,夺走我们的财物,抢走我们的女人,你们会答应吗?”

    不需要思索,三百人异口同声大声喊:“不答应!”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打败他们!”

    刘烨提高了声音:“大声点,我没听见!”

    三百人从胸膛深处发出了吼声:“打败他们!”

    刘烨手一挥,“出发!”

第28章 火枪发威() 
三百人以整齐的纵队出发了,前去澄迈县有两天的路程,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行军训练。

    为了隐藏实力,护卫队员在钱师爷训话时,把步枪藏起来了,现在则背负枪支行军。目前已经有一百多把步枪列装部队,这将是对付匪军的利器,其余人仍然装备长矛,用于对没有刺刀的步枪进行保护。

    行军途中碰上了几个巡检的关卡,零星有几个穿“检”字号服的兵丁想上来盘问,看见三百人整整齐齐的队列,吓的盘问都不敢了。这些当地巡检的兵丁只能盘剥一下老百姓和小贩,碰上大股人马,不管是土匪还是官兵,都是他们惹不起的。

    相比内陆,琼州各县州人口并不稠密,护卫队穿行在临高县和澄迈县之间,除了巡检关卡和零星的行商小贩,一路很少碰见其他人,直到接近澄迈县城,人才多了起来,而且多是举家仓皇出逃的农户,匪军攻打县城,暂时没有精力顾及县城外的人,但是害怕被战乱波及,这些农户仍然选择了出逃,投奔亲友或者干脆逃难。

    碰到这三百人的队伍,逃难的农户避之不及,以为是匪军的援兵,夏天南好不容易拦下一户人家,打听了前方的战况。

    匪军围攻县城已经半个多月了,县城内只有几百名临时组织的乡勇,靠着县巡检司的十二名弓兵协助,暂时守住了城墙,据说县令已经向府城求援,可是何时能到是个未知数。这个年代的军队调动开拔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大规模的军队从接到命令到赶赴战场,耗费一年半载都属平常。

    可惜不知道匪军的损耗如何,刘烨遗憾的想。不过既然选择来到这里,不管匪军阵容是否完整,都只能硬碰硬的干上一仗,用长矛都能得胜,用火器没理由不胜。

    刘烨下令保持战斗队形前进,一百多名装备爱国者步枪的队员在中间,其余持长矛的在两翼,一旦发现敌人,由步枪先行远程打击,然后以长矛兵防御。

    小心翼翼地前进了两里地,前方突然出现了几名手持钩刀的人,护卫队立即停止前进,展开了战斗阵型,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出现的带着武器的人,只能是匪军的土兵。

    几个人看到这些战斗阵型,一眼就知道是一队精兵。几人调头就跑,他们几个人可没有鸡蛋碰石头的觉悟,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原地待命,保持战斗戒备,这几个人估计是对方巡逻的哨兵,大部队很快就会来。”刘烨发出命令。

    自己出现在匪军的后方,对方只能选择调转头攻击,在后方有威胁的情况下继续攻城是自寻死路。

    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对面人声喧哗,一千名气势汹汹的土兵蜂拥而来,在离护卫队两百米左右的距离停住,后面陆续跟上来一些畏畏缩缩的乱民。

    中间一名高出土兵一头的壮汉格外显眼,正是他们的首领。他显然放弃了攻城,倾力来攻击护卫队了,在他眼中,护卫队比孱弱的澄迈县城威胁大得多。

    林三看着对方依旧整齐的队列,恨的牙痒痒,他可不会认为对方是来喝茶叙旧的,一场战斗无法避免。

    他转头问旁边一个文士打扮的汉人,“严先生,对面就是装备精良的官兵,你有何见解?”

    被称为严先生的汉人四十来岁,留着三绺胡须,斯斯文文。他观察了一下对面整齐的队列,并注意到了前排的火枪,思索片刻回答:“林将军,对面的汉人身着便服,不是卫所官兵,也不是巡检的兵丁,恐怕是哪位豪强练的私兵。观其队列齐整,兵士站立纹丝不动,无一人喧哗,颇有为一队精兵。“

    这火器他也见识过,以前随官兵围剿时,看见过官兵使用类似的火器,称之为鸟铳,以火绳点燃,施放虽慢,但是威力颇大,中者非死即伤。

    林三脸上阴晴不定,想来想去,最终下定决心,还是要打一场,不管澄迈能不能打下来,如果看见这汉人的队伍就跑了,今后自己如何立足?

    此次攻打澄迈最大的失误就是过于顾忌伤亡,没有早日打下县城,如果不畏手畏脚,拼着多死些人,打下县城后再面对这支队伍,依靠城墙防御总比硬碰硬的对攻好。

    他对严先生说:“无论如何,我和对方终有一战,此刻了结也好。”

    严先生也赞同,他为林三出谋划策,攻打澄迈,所图颇大,不可能碰到一支莫名其妙的私兵就望风而逃。

    他提醒道:“林将军所言甚是。只是须得注意,对方火器与官兵鸟铳形制相似,射程不超百步,施放一次后,再次装填所需甚久,林将军可以下令,在百步外呐喊佯攻,待其施放弹药后,趁其装填时,一鼓足气上前,杀他个措手不及!”

    林三闻言赞道:“严先生此计大妙,先诱其开火,然后攻击,定能打败这些汉人。”

    不知为何,他觉得对方如果全是长矛,反而更难打。相反,在他的认知中,依靠火器的士兵勇猛肯定不及长矛兵,汉人过于依赖火器导致缺乏战斗意志的例子,他在官兵那里见识过,鸟铳兵一遇见肉搏战,必定崩溃。

    刘烨见林三和一个汉人嘀咕半天不见动静,也懒得去管他,不管他怎么攻,反正自己这边就是步枪加长矛,不变应万变,排好队列,安安静静地等着对方来攻。

    一百多个配步枪的队员分成两排,每排三十人,第一排半跪,第二排站立,这是梁小明安排的战斗队形。

    据他介绍,这是英国陆军最常用的线列战术,比起火绳枪的三排甚至五排轮流射击,这看似薄薄的两排,却可以保证短时间火力投送的最大化。

    耐心等待了一会,估计十分钟左右,刘烨看到对方开始动了,一百多名土兵首先行进到距离一百二十米左右的位置,就减慢速度,挥舞钩刀冲这边呐喊,大部队则跟在后面,与前队保持一定距离。

    刘烨问梁小明:“这是干嘛?为什么减慢速度,而不是一口气冲过来?”

    梁小明虽然没经历过火器的实战,但是作为资深军迷,对纸面上的战术很有研究,他断定:“估计把我们当明军的鸟铳兵了,开一枪就任人宰割的那种,他们在等我们开枪装填的间隙,想利用这个时间差!”

    原来如此。虽然爱国者步枪在这个距离也有杀伤力——经测试最大射程可以达到270米左右——但是命中率很低,鉴于对方是纯粹的冷兵器部队,而且弓箭手不多,没有足够的远程攻击力,刘烨决定把对方放到七十米左右的距离,这个距离能保证更高的命中率,而且普通弓手在这个距离很难形成太大的杀伤。

    眼见诱敌开火战术没有奏效,林三和严先生面面相觑,这不科学啊!一般看见敌人逼近,没有近身格斗能力的鸟铳手都会开火,能不能打中另当别论,至少能给自己壮胆。

    严先生沉声对林三说:“林将军,这是个棘手的敌人,现在骑虎难下,只能硬攻了,对方开火后伤亡难以避免,不过火器装填需要时间,只要能趁机冲进去,全力攻击鸟铳手,让鸟铳手冲击自己的长矛阵,产生混乱,就有取胜的机会,毕竟我们人数占优。”

    林将军觉得严先生说的有理,对方不上当,只能放手一搏了。

    他大吼一声:“所有人全力冲,拿下对面的汉人,谁第一个砍下汉人的头颅,赏银百两。”

    对于土兵而言,这个赏格非常有诱惑力,他们鼓起勇气,嗷嗷叫着开始了全力冲击。

    几十米的距离也就几秒钟就跑过了,刘烨估计着对方离自己的距离,目测进入七十米之内了,下令:“开火!”

    一百多名队员的步枪早已装填完毕,瞄准了前方,听到命令,同时扣动了扳机,震天的响声盖住了所有的喊杀声,烟雾开始弥漫,对阵的双方都无法看清前方的情景。

    烟雾中,后排的土兵只能看到前方的人像割韭菜一样,整排整排地倒下,就像有一把无形的镰刀,把冲在最前面的土兵整齐地割倒。伴随着哀嚎和惨叫,前面的人全部倒下,烟雾遮挡了视线,没有倒下的土兵害怕了,停止了冲击。

    后方的林三急了,他虽然看不清烟雾中究竟有多少土兵伤亡,但是如果不继续冲击,这些伤亡就毫无意义,他大喊道:“继续往前冲,他们的鸟铳只能开一枪!”

第29章 大胜() 
这短暂的停顿给了护卫队装填的时间,或许火绳枪无法在这短短几十秒的时间完成二次发射的准备,但是燧发枪完全可以做到。

    听到林将军的命令,停下脚步的土兵只得继续往烟雾里冲锋。前方传来了清晰的口令:“瞄准,目标五十步!”

    土兵们不明白这口令的意义,跨过地上的尸体,继续往前冲,冲过了这阵烟雾,眼前顿时清晰起来。

    这时冲在最前面的土兵离对方的阵列不到五十米了,他们惊恐地发现两排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