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祭明 >

第29部分

祭明-第29部分

小说: 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皇上的意思是……”

    唐浩有些疑惑,不太明白朱勉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这让他的心,不由得提到了嗓子眼。朱勉看上去人畜无害,但通过朝堂上他对于诸多事情的处置来看,眼前的少年天子,绝非那么简单。

    或者换句话说,唐浩心中的猜测,或许这一番的妥协,表面上是一种无奈之举,更多的可能是一个陷阱或者说是圈套。谁也不清楚,少年天子朱勉,究竟在谋划着什么。

    “听说你们唐家孙女唐凝,年方十六,正适合选秀!”

    唐浩闻言,不由得身躯一怔,心中不由得叹息起来,没想到该来的终究是要来的。站立在唐浩身后的唐修,此刻听着朱勉的话,也是神色一变,朱勉口中的唐凝,正是他的女儿。

    “虽然你和徐家走的近,但朕知道,你的心还是向着朕的!”

第55章 祭天(一)() 
朱勉从来都是明人不说暗话,唐浩的那些花花肠子,他岂能不清楚?无非是想利用亲近徐家的机会,在某个适当的时机,进而掌控朝堂政治,以达到自己独揽朝纲的目的。

    听着朱勉的言语,唐浩的身体,便是不由得颤抖起来。他的心机很重,隐藏的很深,就连自己的亲生儿子唐修都难以琢磨透,没想到眼前的少年天子,三言两语就点了出来。这让唐浩心中感到一丝惊恐,幸亏眼前的少年天子没有掌控实权,要不然整个唐家,就要被灭门了!

    唐浩心中虽然这么想着,但脸上却不敢表露出来,赶紧接上话茬道:“皇上,微臣有罪!一切尽听皇上您的丰富!”

    “唐修,把你的女儿唐凝带上来吧!”

    朱勉摆了摆手,回到了正题上,他也是为了这一件事,才故意抛出那几句话的。

    事实上,朱勉早就盘算着怎么拉拢唐浩了。毕竟,唐浩在朝堂上的表现,属于保皇党一派的。这也是他今日决定要过来跟唐浩商议的原因。

    皇后之位的选秀,本就是一个过场。这个位置,对于朝中大臣都十分的有诱惑力。而放到太皇太后或者说是徐家那里,则更是这样。谁能够给徐家带来利益,谁能够不触犯太皇太后的掌控权力,谁家的女儿就有希望成为朱勉的皇后。

    这本就是一场政治联姻,不光太皇太后需要,朱勉更需要。然而,朱勉需求的目的,与太皇太后并不相同,但二者结合起来,却又是能够找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唐浩。

    确实,从表面上来看,唐浩和太皇太后走的很近,但细细想来的话,却又是十分向着朱勉的。更何况,他还是先皇遗诏中钦定的辅政大臣,这么多的条件,综合起来,皇后之位背后的大臣,也非唐浩莫属了!

    片刻之后,唐修将唐凝带进了大堂,朱勉抬眼望去,却是发现,正是之前冲撞了自己的那名女子。而当唐凝也抬眼望向朱勉的时候,四眼相对,她也是一阵吃惊,环顾着周围的阵势,便是隐隐约约之间猜测到了朱勉的身份,旋即唐凝的脸上再次飞起红霞。

    “凝儿,快快拜见皇上!”

    唐修站在唐凝的一旁,看着这幅阵势,不由得吃了一惊,难道自己的闺女和皇上认识?若是如此,这也难怪小皇帝会屁颠屁颠的来唐家,提出皇后之位的事情呢!如果再往深一步讲,那岂不是说明我唐家面临着一个大发展的机遇吗?

    唐凝站在原地,先是一愣神,听到唐修的咳嗽声后,方才躬身行礼:“拜见皇上!”说实在的,她有些不可思议,刚刚自己冲撞的英气公子,竟然是当今大明国的少年天子。

    自古以来,英雄爱美女,而反过来说,美女爱英雄也是正常的。更何况,唐凝正是处于情窦初开的年华,刚刚冲撞了朱勉便是被他的外表所吸引,此时此刻又是听着朱勉的身份,内心已然是越发的仰慕起来。

    她的话音刚落,便是害羞起来,这恰好被朱勉看见。朱勉见此,怎能不知唐凝心中所想,便是口中夸赞道:“好一个美妙的玉人!但不知这琴棋书画等技艺可曾学会?”

    “皇上不必操心!小女自幼饱读诗书,又是学过这些女工技艺,要不让她弹奏一曲?”唐修眉开眼笑的说道。从刚刚朱勉与唐凝对视的那一瞬间,唐修便是已然察觉出,朱勉与唐凝之间,必然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情景。

    “唐浩啊,你这个孙女不错!”朱勉又是夸赞了几句,“明日你便可以上书太皇太后,朕料定太皇太后必然会答应下来!”

    唐凝听着朱勉对自己的夸赞,脸上更加红了,不禁开口谦虚道:“皇上谬赞了!”

    “哪里哪里!”

    朱勉摇了摇头,表示自己是真心的,唐凝看着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跑出了大堂。这一幕自然是引得唐浩与唐修哈哈大笑起来。笑罢,朱勉与两人商议了一些细节后,便是打道回府了!

    与此同时,徐国公府上,徐长恭的脸色很不高兴,他直勾勾的盯着徐天,直把徐天然盯得脊背发凉,方才开口说话:“这几日辽东省的战事逐渐平静了下来,好在大金国言而有信,等大明国改元纪年之后,就把他们的公主送过来!”

    “这是一件好事啊!”徐天然不禁有些兴奋起来,他自然明白和亲一事,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幕。事实上,这是他老爹和大金国暗中达成的协议,只要大金国的公主,能够进入小皇帝的后宫,一切都好办。

    “小皇帝和太皇太后之间的矛盾,已经摆在了明面上!这就相当于,我们外戚徐家和小皇帝之间的矛盾,也为外人所知!”徐长恭的一席话,宛若一盆冷水浇在了徐天然的头上,“你也别高兴得太早!再过几日就要除夕春节了,一月一日,小皇帝要祭天,新的纪年就要开始,到时候还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呢!”

    徐长恭都是属于宁祯皇帝的旧臣,新皇帝登基,也许会重用这些旧臣,也许会为了在朝堂上安定自己的势力,而在某一个时刻宣布任免人事的命令。通常来说,这样的时刻,都是在新皇帝和老皇帝,二人年号交替之际,也就是改元之日。

    尽管朱勉现在没什么自己的势力,但谁也不能确定,他会将某些人推向自己的对立面,比如说当初的那个岳武穆。岳武穆的暗中支持者,究竟是不是小皇帝,时至今日,徐长恭都有些疑惑。

    “那看样子,这一段时间,还是要当心的了!”徐天然不由得叹息了几次,凝神望着屋外的飞雪,他心中似是升起了一股杀意,“朱勉这样的傀儡皇帝,迟早是要被咱们拿捏得紧紧地!如果他真的敢做到那一步,爹不如咱们就……”

    “放肆!”尽管徐天然口中嘀咕的声音很小,但仍然被徐长恭听见,徐长恭旋即便是呵斥道,“这等言语,岂是随便说说的?吾宁愿为周公旦,也绝不做这等事!于你来说,也绝不能做大夏神朝的窃国之贼申不易之事!否则的话,我徐家就要惨遭灭门之祸!”

    徐长恭的言语,既是一种叮嘱,也是一种警告。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他自然明白身居高位带来的危险境地。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宁愿像周天子之臣周公旦一样,也不愿意像千年之前的申不易一般。

    或者换句话说,徐长恭更希望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徐天然却不这么认为,此刻他的心里,对于徐长恭的话,已然是不以为意。凭借着徐家当前的势力,废立皇帝,乃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现在的小皇帝太能折腾了,等哪天自己老爹死了,自己继承爵位和兵权以后,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才是一番大事业,远比现在强得多!

第56章 祭天(二)() 
正如朱勉所料,第二日早朝,当唐浩在朝堂上提起皇后之位的事情后,起初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毕竟有太皇太后徐氏的垂帘听政,最终唐凝被敲定成了朱勉皇后,以堵悠悠众口。毕竟,大明国的皇后如果是异族女子,成何体统?

    更何况,徐氏垂帘听政,本就引起了一番波澜,再加上徐国公剑履上殿掌握朝政,早就暗中有人不满了。徐氏这么做,一方面是要安抚那些暗中之人,另外一方面,也是有意拉拢唐浩。如今的朝堂上,唐浩的地位,仅次于徐国公。

    除此以外,朝堂上还敲定了大婚的日子,定在了来年的一月十五日。尽管朱勉还未到成婚的年龄,但对于现在的情况来看,不得不破例而行,否则的话天下臣民绝不会答应。

    一来二去,按照大婚的章程办事,朱勉也没有多问什么,转眼间祭天的日子就到了。与往常的祭天不同,今日还要改元纪年。

    而且不光光是要祭天,还要告地,这是规矩,也是一种仪式。它宣告着大明国宁祯一朝的结束,也宣告着弘光一朝的开启。

    祭天的时辰很快就到了,朱勉乘着龙辇,在数千护卫的开路下,缓缓到了天坛。紧随其后的,则是一众大臣。

    这等重要的场合,也自然少不了太皇太后徐氏和徐国公。

    朱勉多日不朝,政事皆有他们两人处理,这么一下子见着,对于二人,朱勉倒是有些生分。

    不光是生分,更多的是不满。只是,这种表情没有流露在朱勉的脸上罢了。此刻的朱勉,可以用面无表情来形容,或者说,他表现的更像是一具傀儡一般。除了一些必要的话,朱勉几乎不会多说一个字。

    很多臣子见到这个场景,皆是不住的摇头。他们已经断定出,大明国的少年天子,自从和亲一事发生以后,早已经没有了雄心壮志,只能这么墨守成规的任外戚力量摆布。

    臣子们心中这么想着,朱勉的心里,却不这么认为,用一个词来概括,此时此刻的他,是在韬光养晦。

    一切只是静观其变而已!

    表面上,朱勉脱离了朝政,不像个皇帝的样子,但在暗中,有着进奏院院正陈安反馈来的消息,朱勉可以说对大明国的政治军事有着完全的掌控。至少,不会是一无所知。

    奏乐的声音陡然响起,打断了朱勉的思绪,朱勉方才继续迈着步子,往天坛走去。随着司礼太监的嗓音,朱勉准确无误的做着每个动作,上香、叩拜、供奉、读祭文,每个环节都没有出错。

    “朕,大明国天子朱勉,正告天地以及列祖列宗,即日起改元年号为弘光,意在弘扬光大大明国!”

    这是朱勉说的最关键的一句话,他向世人传递着一个信息,大明国进入了弘光朝,一个新的纪元即将开启。同时,今年改元弘光年号这一消息,也将会在祭天仪式结束之后,随着人口的流动而传递到大明国的各个地方。

    “奉旨昭告群臣,众卿家皆是有功之臣,官升一级,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奉旨昭告天下,新皇继位,改元纪年弘光,以本年一月一日起为弘光元年!”

    司礼太监的声音,尖锐的像个女高音一般,传遍整个天坛周围,这也是在向众臣宣读着一些旨意。只不过,这些旨意并不是朱勉拟定的,而是太皇太后徐氏定下来的。

    一般来说,改元年号之日,也会对大明国的各部各司有着人事调整。然而今年不同于往年,朱勉不同于历史上其他的皇帝,徐氏垂帘听政,这等重大事情自然轮不到朱勉来表达自己的心意了。

    朱勉心中虽然说有些不情愿,但现在毕竟是祭天仪式,他也不好表露出来,只好附和:“朕之旨意,希望诸君聆听敬从!”

    言罢之后,众多臣子,纷纷山呼万岁,其场景颇为壮观。

    然而,朱勉忽的想到了什么,待得众臣呼和完毕后,方才开口:“着,即日起大赦天下!”

    此言一出,就是站立在一旁,望着朱勉的太皇太后徐氏,也有些惊疑。

    大赦天下这一件事,朱勉并没有告诉过她。或者说,这一阵子,朱勉因为和亲的事情,早就跟她闹翻了,又怎么可能会跟她通气?原本的祭天仪式流程中,并没有这么一道旨意,现在朱勉突然提了出来,一时之间,众臣也是疑惑起来了。

    不是说旨意的内容有什么,而是发布这个旨意的人出了问题。众人皆知,小皇帝朱勉没有任何的权力下旨,即便是下旨,也要依靠四大辅臣来先行拟旨,再交由太皇太后审阅才行。而现在呢,徐氏垂帘听政,徐长恭主政,哪还用得着四大辅臣?直接由两人代天子发布圣旨,别人无法插手。

    可祭天仪式上,朱勉这么做,显然是相当于直接下旨。

    只是,众人稍微转了一下脑子,便是脸上流露出难看之色,小皇帝这是在跟太皇太后徐氏叫板啊!或者说是,在这祭天仪式上,要给太皇太后徐氏一个难堪。

    你不是夺了我的大权吗?你不是不让我下旨吗?你不是处处让我当乖孩子吗?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