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祭明 >

第6部分

祭明-第6部分

小说: 祭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攸闻言,心中一愣,眼前的小皇帝,表现的完全就不像是这个年龄段该有的样子。但他转念一想,小皇帝坐朝听政两个月,比同龄人早熟,也是正常的。

    “皇上,您请!既然来到了舍下,就进去喝杯水酒!”

    曹攸并未接着朱勉的话继续说下去,而是转移了话题,他已经听出了朱勉话中的意思:既然朕相信你是清白的,你就回到朝堂上工作,别继续称病不朝了。

    “这个少年天子不简单啊!”

    公孙庆国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于朱勉的表现,他不得不重新评价。一个“不简单”已经表明了公孙庆国的心迹,那不是钦佩,而是一种提防。

第10章 大金国来使() 
常言道,做皇帝的怕臣子造反,而做臣子的则怕皇帝太聪明。臣子造反的事情好说,无非是掌握大权之后,提剑杀死皇帝,自己登基;而皇帝太聪明的话,臣子的日子就开始难受起来,因为无论是什么事情,都难以逃过皇帝的眼睛。

    或者换句话说,公孙庆国在担心自己的目的,会不会被眼前的小皇帝看穿。

    “哎呀,曹府的装潢,倒是别致。皇宫的建筑,虽然大气,却远不如曹爱卿家的这么有韵味。”

    进了中堂后,朱勉的赞赏之言,让曹攸一时之间竟是不知该如何接下去。若是谦虚,倒是显得自己虚伪,恐怕会立刻被公孙庆国揭露;若是点头称是……这一点却是不能这么做,就算是开玩笑也不能。

    “卑微寒舍,因皇上您的降临,才显得比皇宫有韵味。”曹攸毕竟一名谏官,会说直言,自然也会说奉承的话,“皇上,您且坐,稍等片刻,微臣这就去安排水酒!”

    曹攸说完之后,便是退出了中堂,转身见着公孙庆国,狠狠瞪了一眼:“公孙大人,您稍坐。本官的府邸,您也参观参观,是不是那三万两户部赈银建造的!”

    朱勉听着曹攸的话,心中不由得好笑起来,这曹攸辅政大臣的能力倒是一般,怎么挖苦别人的能力那么厉害。看着公孙庆国那张如同吃了苍蝇屎的黑脸,朱勉心里倒是觉得爽爽的,这个公孙庆国,真是该!

    在中堂里等了片刻后,曹攸方才回来,在他身后则是一名少年,双手捧着茶盘,缓步走向了朱勉:“皇上,您请用茶!”

    朱勉接过茶碗,仔细打量了一番,心中暗奇,真是个好少年,黑发飘逸,面如冠玉,若是长成,必然是一名人见人爱的美男子。不过,少年看上去像是有些紧张,端着茶盘的双手,不断的颤抖着。

    “你叫什么名字?”

    “曹……杰!”

    “看样子,是曹攸的儿子啊!”朱勉望着曹杰,大概是十三四岁的样子,“有没有学习过武艺?”

    “未曾!”曹攸拱手,“微臣有三个儿子,长子曹文,现在在进奏院当文吏;次子曹武,已经被微臣打发到边塞外从军了;至于这三子,尚在读书之中。”

    “哦?去给公孙大人奉茶吧!”朱勉听着曹攸介绍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心中便是明白过来。

    这个曹攸,大概是想要找个诸如“皇上年幼,身边缺乏玩伴,就让犬子进宫随侍您左右”之类的借口,然后将曹杰安插在自己身边,以监视自己这个小皇帝的所作所为。

    这种情况,朱勉绝不可能让其发生,把自己的一举一动,交给权臣监视,自己还没蠢到那个地步。也因此,朱勉话中有话,婉拒了曹攸的提议。

    曹攸的意思,朱勉听出来了,公孙庆国自然也听出来了,他从曹杰手中接过茶碗,不由得冷哼了一声道:“曹中堂,这朝堂上的很多政事都积压着呢!您的‘病’什么时候能好啊?”

    曹杰听着公孙庆国的声音,不由得吓了一跳,在曹攸的眼色之下,便是立刻退出了中堂。此时,曹攸方才说道:“昨日太医来诊断过了,开了些药,我想这几天就能回归朝堂了!”

    曹攸自然是明白朱勉此来的目的,他不可能当着皇上的面反驳他的意思,即便是想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也得推脱病中调理,即将痊愈,数天后能上朝。

    不然的话,到时候真的会被人拿住把柄,以此来攻讦自己。

    “再有半个月,大金国的使者就要来了,朕希望在朝堂上能看见你!”品了品碗中的茶水,已是过去了半个时辰,朱勉看看时间,明白自己该回宫了,“曹攸,你安心静养吧!”

    “起驾回宫!”

    如同徐氏指点朱勉所预料的结果一样,曹攸果真是在第二天朝会的时候出现了。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时间,朝堂上不再出现晋州三万两户部赈银的议论,这一段时间,所有人的精力,都放在了接待大金国来使这一件事上。

    “这个时候,廷寄应该已经到了晋州,包义也开始对晋王府展开了调查吧?至于最终的结果会怎么样,总之一句话,赈银贪污一事中,透露出了大明国朝堂上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如何在这明争暗斗的夹缝中生存下去,并最终掌握朝廷大权,这是一门学问!”

    七月二十日,朱勉望着初升的太阳,不由得在心中发出了感慨,今日他要坐朝召见大金国来使。

    一系列召见使臣的流程,自然不必多说,金銮殿上,身着羊皮兽衣的中年男子,便是今日的主角。

    “大金国使臣巴尔拉宏力,参见皇上!”

    “巴尔拉之姓,应该是贵国皇族,快快平身吧!”朱勉高坐于龙椅,四位辅政大臣随坐在金銮殿上,接受着巴尔拉宏力的朝贺,“国书上说的明白,贵国此来,是为了休兵止战?”

    众人皆知,大明国与大金国,已经在关外交战数年,彼此之间,互有胜负。但自去年六月起,大明国连续战败,丢了长城以外好几个州府。直至今年的三月份,大明国在宁远一带筑起防线,才止住了颓败之势。

    “我主在国书上说的很明白,如果大明国能够将辽西平原上的最后一座城池盛京府,割让给大金国,那么大金国将立誓永远不与大明国为敌。此外,还愿意与大明国结为姻亲关系,共为进退!”

    巴尔拉宏力有些傲慢的语气,让朱勉听着极为不舒服。他自然明白大金国想要做什么,打仗打了这几年,士兵也该休养休养了,等休养完了,再来攻伐大明国。这种套路,对于弱小国家也许能行,但对于大明国却不行。

    “自大明开国以来,太祖皇帝,就定下规矩,宁可战败丧城失地,也绝不会割让一寸土地,更不会与他国联姻换取所谓的永久和平。”不待朱勉开口,唐浩率先站了起来,“若想休兵止战,请贵国先还我关外的六百里土地!”

    “我大明,纵然是军队弱小,但有两万万人口,兵源之广,岂是你一个小小的野蛮国家能相比的?”

    许多朝臣听了巴尔拉宏力的那几句话,也按捺不住。不管朝堂上众臣如何争斗,但身为一个大明官员,确确实实做到了忠于大明国这一点,关键时刻,一致对外!

第11章 大明国是有骨气的() 
据大明国《蛮夷志》记载,国之东北,本为北匈游牧民族,于前夏瑞和年间立国,亡于中汉大统年间,后夏延平年国内动乱,北匈趁机复国,驰骋塞外,直至大明太祖洪武年间归附称臣,视作附庸。大明国熙泰十四年,北匈国国主为其丞相巴尔拉图图鲁所杀,而后自立为君,更改国号为金。

    若是算起来,大金国立国到现在,不过是区区三四十年的时间。但这三四十年中,大金国向北开拓,获得了极北地区的大片土地,又是攻伐新罗、高丽等国,使其成为了自己的附庸。也是这几十年的功夫,让大金国成为了一个马背上的国家。

    这是一个好战的国家,极具侵略性,吞并了周边的一些部落和小国之后,自然是将目光瞄准了大明国。

    然而,彼时的大明国,国家长治久安,军队松散,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大金国突然袭击大明国塞外州府,使得大明国丢失了塞外六百里的辽西平原,仅仅只剩下盛京一座城池。

    “对于大明国来说,盛京就相当于是国境的北大门,让大明的北大门,交给一个蛮夷国家看守,那绝不可能!”

    “我们也不是傻子,虽然宁祯皇帝驾崩,新皇帝年幼,但作为大臣的我们,却是有着你们想象不到骨气,大明绝不可能为了口头上的永久和平,割让一块极为重要的土地!”

    朝堂上,不用朱勉自己开口,众多朝臣指责巴尔拉宏力的声音,越来越多。

    “这就是大明国接待使臣的态度吗?皇帝还未开口,大臣们就越俎代庖了?”

    巴尔拉宏力毕竟是一国使者,能言善辩的口才远比一般人强得多。

    “国书上说的明白,只要大明国将盛京的土地赐给大金,大金愿意和大明结成姻亲关系,休兵止战,签订协议,不再侵犯大明。”

    话音落下,朝堂上陷入了一片寂静。朱勉望着巴尔拉宏力,心中有所思考,他想到前世的一篇文章《六国论》。

    其中所描写的境况,与这个世界一千年前的大周王朝中的春秋战国极其相似。

    “朕想起了史书上记载的大周王朝,春秋之时,百家争鸣;战国百年,天下大乱,秦灭六国而定鼎天下。”

    朱勉站了起来,走下龙椅,在朝堂上缓慢踱步,十六岁的他在外人眼里,宛若老成中年人一般。

    “于此,朕不禁有些感触,六国被秦消灭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感触?

    听着朱勉的话,众多大臣以及站在金銮殿上巴尔拉宏力,心中不由得疑惑起来。尤其是巴尔拉宏力,他盯着朱勉的身形,脸上不禁流露出不屑的表情来,区区的一个小娃娃,连毛都没长齐,对历史能有什么感触?

    “六国之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而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秦,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直至无尺寸之地,国灭!”

    “是了!今日大金国来使,国书上所说的事情,正如当年大周王朝战国时期的那般。今年要求割让盛京府,明年恐怕就要求割让宁远府、锦州、松江等地了,长此以往,怕是连京城蓟州都想要了吧!”

    唐浩此时也站了起来,有些惊奇的看着朱勉。与其说是惊奇,倒不如说是震惊,如此年幼的天子,竟然发出这般振聋发聩的感触,简直超乎了他的想象。

    “皇上真是少年天才,臣等佩服!这大金国就像是大周王朝战国时期的秦国一样,对于土地的索取,贪得无厌。”

    此时,巴尔拉宏力也同样极为震惊,他感觉自己似乎小瞧了眼前的朱勉:“此言差矣,我主为了表达诚意,已经将参与联姻的公主让在下带来了。若是皇上允许,那么即日就能完婚!”

    “巴尔拉宏力,朕的大明国是有骨气的,不会为了任何威胁而屈服;再说了朕还未到大婚的年龄,你这参与联姻的公主,恐怕就要失望北归了!”朱勉回到了龙椅上,充满朝气的脸庞上却凸显出成熟的气息,“下朝之后,接待宴饮一样不少,唐浩准备拟旨吧!”

    事实上,就算朱勉不说这些话,群臣也会阻止的。通常来说,大明国皇帝的第一个女人,都是要被册立为皇后的。没有哪一个大明国的子民,会容忍自己国君的皇后是一个异族女人,更不用说这些手握重权的辅政大臣了。

    这一番话,也显然是堵住了巴尔拉宏力的嘴巴,只见得他脸色憋得通红,像是受到了什么屈辱一般。上朝以来的这半个时辰,不光光自己的目的没有达到,反而被眼前的小娃娃皇帝引经据典的数落了一番,这口气怎么可能咽的下去。

    “既然如此,那看样子大明国是没有想要和平的意思了?为了休兵止战,一个小小的盛京府都不肯割让给我大金国,真是让人寒心啊!”

    很快,巴尔拉宏力便是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脸色恢复如常,说出话却是带着些许的威胁。

    “启禀皇上,臣已经拟好了旨意:不割地、不和亲、不赔款、不称臣乃是大明太祖皇帝定下的国策,宁可君王死社稷,也要天子守国门,除非大金国退还辽西省六百里土地,否则休兵止战免谈。至于割让盛京府一事,尔之大金国,欲效猕猴捞月乎?”

    虽然巴尔拉宏力说出了那一番带有威胁的话,但整个金銮殿上的众臣,竟然是没有一个人理会他,直至唐浩口述谕旨。

    朱勉不能亲自下旨,但却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那道谕旨,基本上与他的意思相符合。大金国要求大明国割让盛京府一事,就如同这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