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卫氏风云 >

第130部分

卫氏风云-第130部分

小说: 卫氏风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忽跑到他面前,“吁”了一声,紧紧的勒住了缰绳,一边控制着胯下转着圈的战马,一边笑道:“大人,我这也是奉诏前来,有什么好怕的。”

    “奉诏?”卫风有些吃惊,连忙调转马头向璧门赶去。王忽赶到卫风身边,并肩而行,擦了擦额头的汗,陪着笑说道:“卫大人,咱们商量个事成不?”

    “竖子,都是老朋友了,还说得这么客套?”卫风瞟了王忽一眼,扑哧一声笑道。王忽是他第一天到建章宫来上做郎官的时候认识的朋友,交情远比一般的郎官好。虽然他后来起起伏伏,现在官居水衡都尉这个肥缺,可是他看到王忽的时候,还是很亲热。王忽也很高兴,很自觉的充当了卫风在宫里的耳目,宫里略有一些风吹草动,就能很快的传到卫风的耳朵里。

    王忽呲着牙笑了:“大人,我听说大人很快就要去北疆作战,大人能不能在选人的时候,把我也带上?天天在宫里当差,都快把我闷出病来了,我就想跟着大人去北疆杀匈奴人,也好立功封侯啊。”

    “北疆可苦。”卫风心头一动,大概知道了天子召他前去的用意了。天子从太子身边调走了张光和李禹之后,太子很快就上书,自称身体不好,多病烦懑,请求辞去太子之位,让他静心养病,天子一直没有回复,反而好言相劝,要太子安心休息,不要想得太多,但是随后就把刘进派出去做了钦差大臣,担负起监督向北疆移民的重任,随即又传诏宗正府和丞相府,要他们议一议皇子刘弗陵当封往何处。这里面不言而喻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天子有意要把皇位传给皇孙刘进了——如果太子听话的话。现在天子突然传诏让他去,估计是太子的事情搞定了,现在要正式派他出征了。

    “我这个年纪不吃苦,难道还让我阿翁那个年纪去吃苦?”王忽不以为然的摇摇头。

    “你阿翁知道了?”卫风很随意的问道。王忽的老子建章卫尉王莽是个很顽固的老头,在家里颇有家长作风,几个儿子看到他都有些紧张,王忽平常在宫里那么乖巧,跟有这么一个老子有很大的关系。

    “说了,我阿翁难得的夸了我一回。”王忽咧着嘴直乐:“说我长这么大,总算出息了一次。”

    “那好,如果陛下让我挑人,我就把你带过去。”卫风呵呵的笑道。

    “那可就一言为定了。”王忽乐得合不拢嘴,很得意的说:“我看那帮竖子还怎么跟我争!”

    卫风暗自叹了一声,都知道去打仗会有危险,可是大汉朝这些年轻人好象都不怕死,一听到打仗比吃肉还开心,看来天子那个无功不得封侯的政策,对保持大汉年轻人的血性还是很有效果的。

    卫风来到寝宫,天子正背着手站在廊下,极目远眺,一看到他就招了招手:“来!”

    “陛下。”卫风跟着天子进了寝宫,在御案前站定,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天子摆手让他坐下,指着案上摊开的一副大汉疆域图说:“朕让你来,有两件事,第一件事,你帮朕参谋参谋,看看弗陵封在哪里比较合适。”

    卫风大吃一惊,瞪大了眼睛看着天子:“陛下,臣如何敢议此事?”

    “不是要你议,只是听听你的意见。”天子不以为然的说:“朕想好了两个地方,一是齐国,一是燕国,你看看哪个地方更好一些。”

    卫风伸过头看着地图,想了想说:“齐国疆域大,其地富庶,陛下如果封六皇子去齐国,自然是陛下对他宠爱之心。燕国虽然不如齐国大,但是接近河间,风俗与钩弋夫人相近,钩弋夫人想必更有亲近之感,臣以为,两国伯仲之间,各有千秋。陛下何不问问钩弋夫人的意思?”

    “朕问了。”天子皱着眉头,有些不快的摇摇头:“她就知道哭,哭得朕烦了,干脆不理她了。”

    卫风也默然了,钩弋夫人是觉得齐国、燕国再好,总不如大汉江山好,一旦离开了长安,也就意味着刘弗陵退出了皇位的竞争,可是她也不想想,现在有刘弗陵的机会吗?真把陛下惹恼了,说不准会闹出什么事来呢,看看陛下现在的样子,就知道他老人家有些不爽了。

    “夫人年轻,六皇子也太年幼,离开陛下终究会有些舍不得的。”卫风轻声劝道,“陛下何不留他在身边再过些日子?”

    “朕也想啊。”天子叹息了一声:“可是朕又怕她心思想得太多了,闹出朕不忍看到的事情来。”他瞟了一眼卫风,又接着说:“朕年纪大了,看不得人掉眼泪,就怕哪一天心一软,又答应了不该答应的事情,当初把闳儿封到齐国,朕就后悔了好一阵子。”

    “要不,让菁儿再去劝劝夫人?”卫风也想不出什么好法子。

    “算了,这件事你也不在行。”天子笑了,让人收起疆域图,重新铺开一张北疆的地形图:“那就说第二件事。大军已经征调完毕,北军也该动身了,你跟朕说说,到了北疆之后,你准备怎么布置。”

    “臣打算居定襄、云中,前据颓当城,与徐将军成犄角之势,今年的任务,就是在边境造成拱卫之势,内护诸郡平安,外伺机进行小规模的作战,让我军熟悉环境为主。”卫风指着朔方、并州的地图,然后画了一个圈,侃侃而谈:“请陛下派人去匈奴,责让他们去年入侵五原、上谷的行为。”

    “示弱?”天子眉梢一抖,有些狡猾的笑着。

    “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当然更好。”卫风笑着说:“不过估计单于不会相信,臣的意思,还是想讨回历年被匈奴人扣留的使者,他们在匈奴多年,对匈奴的情况比较熟悉,臣希望通过他们得到第一手的资料,了解匈奴人的内情,好对症下药。”

    “这是个好办法,只是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活着,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是个汉臣。”天子点点头,神情间却有些萧索,过去的十几年,至少在上百人被匈奴人扣留了。他虽然希望这里面有人能象张骞一样,虽然被匈奴人扣留了十年,却还能牢记着自己的使命,可是他也知道,这件事太难了,十年,人这一生有几个十年?匈奴又那么苦,谁知道他们是不是还活着。

    “陛下,有一个人便有一份作用,有两个人便有两分作用。臣此举,就是要向流露在匈奴的汉人表明,大汉没有忘记他们,陛下没有忘记他们,不管他们是因为什么原因流落到匈奴的,大汉都有足够的胸怀欢迎他们再回来,陛下的恩德,都可以重新照耀到他们的身上。”卫风慷慨激昂,铿锵有力。

    天子怔怔的看着卫风,看着他因为激动而略有些泛红的脸,过了好一会儿,他重重的一拍案几:“好,说得好,这件事就直接由你负责吧,省得来往长安路途遥远耽误了事情。”

    “谢陛下。”卫风连忙谢恩。随后,他将到北疆后两年内的计划一一向天子作了说明,最后他对天子说:“臣斗胆,想请皇孙刘进为监军。”

    “监军?”天子笑了,摆摆手说道:“不必了,朕信得过你。”

    卫风摇摇头:“陛下,臣感激陛下的信任。但是臣请皇孙为监军,并不全是为此计。北疆多为迁民,臣与徐将军等虽在北疆护卫,民心一时半载也难安。如果皇孙能坐镇北疆,则民心可定。皇孙也可借此机会,多接触民生疾苦,将来理政也会做到心中有数,不会被臣下所欺。”

    “这倒也是个法子。”天子想了想,哈哈大笑:“那好,朕就让他做个监军,不过,就不要让他去前线了,等他把移民的事情忙完了,朕让他进驻到晋阳,替你打理后方的军备吧。”

    卫风大喜,他本来打算的也是这个,刘进驻在晋阳,北疆的民心就会安定很多,晋阳离边疆和长安都不算太远,有什么事沟通起来很方便,一旦长安有事,刘进也可以尽快的赶回来。如果刘进真去了边疆,虽然他不会干扰军务,可是毕竟安全上会让他有所顾忌分心。但是不让天子派监军也是不现实的,毕竟近十万大军掌握在他的手里,时间长了,说的人多了,天子迟早会有所忌讳。

    随即,天子下诏,封卫风为车骑将军,使持节,率北军及一部分羽林郎、期门郎赶赴北疆,全权指挥对匈奴人的战役。等卫风跪接了诏书、虎符、节传,天子按着卫风的肩膀,沉默了半晌,嗓音低沉的说道:“风儿,不要让朕失望。”

    “臣还有最后一个请求。”卫风哽咽着拜倒在地。

    “你说。”

    “臣恳请陛下努力加餐,保重身体,在长安静候臣的捷报。”

    天子听了久久无语,最后,他放声大笑,笑声大空荡荡的大殿里久久回响:“好,朕就在长安城里等着你的好消息。你我君臣一言为定,决不食言。”,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183章 出征() 
卫风出了寝宫,没有直接出门,而是去了钩弋宫。刘菁从渭桥回来,正在钩弋宫和钩弋夫人闲聊。钩弋夫人脸色不太好,眼睛有些红肿,哭过的痕迹很明显。刘菁见了,大是意外,追问之下才知道原委,她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好言相劝。正说着,卫风请见。

    钩弋夫人强颜欢笑,将卫风请了进来。一见卫风身后的李维手里抱着的符节,刘菁顿时眉开眼笑,一步窜到卫风跟前,抱着卫风的胳膊问道:“夫君,陛下加封你了?”

    卫风有些窘迫的挣脱了刘菁,红着脸向钩弋夫人行礼:“臣车骑将军卫风拜见夫人。”

    钩弋夫人听了,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躬身加礼:“恭贺将军。”

    刘菁乐得嘴都合不拢了,随即又阴下了脸,卫风升官是好事,可是升了官,就要出征了,他们新婚燕尔,正是如胶似漆的时候,却要分开要一两年之久,刘菁不免有些犯愁了。钩弋夫人见了,笑着拉过刘菁,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看你,刚才还盼着卫大人升官,现在真升了官,又愁了。”

    “我”刘菁扭捏的拉着钩弋夫人的手,不舍的看着卫风,澘然欲泪。

    “好啦,卫大人出征的时候,你就多来陪陪陛下,陪陪我就是了吗。”钩弋夫人安慰道。

    卫风想起陛下要封刘弗陵的那个事,他咳嗽了一声:“夫人,卫风有些话,想对夫人说。”

    “将军请讲。”钩弋夫人见卫风表情严肃,知道必然是重要的事,她挥了挥手,让旁边的人都退了出去,李维和司徒姗也退到门外,把守着门户。自从刘菁进了卫家的门,司待姗自然也就成了卫家的人,和李维经常见面,可是这两个人象是天生有仇,见了面不吵两句就不舒服。现在在钩弋宫,他们不敢太放肆,只能以眼神互相攻击。李维抱着虎符节传,昂着头,不屑一顾,用鼻子对着司徒姗哈气,把司徒姗气得脸色发青,却无可奈何,谁让自己的主子恋着人家的主子呢。

    “夫人,卫风愚见,夫人在合适的时候,还是就国的好。”卫风平静的说道。

    钩弋夫人露出了失望的眼神。卫风让她带着刘弗陵就国,那就是说让她打消争位的打算了,换句话说,卫风不会站在她身后支持她了,而没有了卫风的支持,仅凭天子的宠爱,她要想为刘弗陵争取到嗣君的位置,更无疑是水中捞月。

    “将军”钩弋夫人欲言又止,眼圈红红的,她忍着失望的泪,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说道:“将军也觉得我们母子没有希望吗?”

    正在伤心的刘菁看着钩弋夫人楚楚可怜的样子,有些不舍,她轻声说道:“夫君,弗陵才五岁,是不是等着时候再就国。”

    卫风看了刘菁一眼,又看了看钩弋夫人眼眶中晶莹的泪珠,他想了想说道:“是不是现在就国,关系并不太大。但是有一条,夫人必须切记。”

    钩弋夫人见卫风换了话音,连忙问道:“将军请讲。”

    “夫人,此次北疆大战,可谓是集中了大汉最后的实力,也可能是陛下有生之年的最后一战,不容有失。夫人想必也知道,这次大战有很多阻力,太子要养病,不能处理国事,陛下以古稀之年操劳国事,对他来说实在是个挑战。而一旦没有了陛下的支持,要想取得北疆大战的胜利,也纯属痴人说梦。当此之时,夫人实在不该以将来的事来打扰陛下,让陛下分心。”

    钩弋夫人沉吟不语,她听说了卫风话里的意思,要想得到卫风的支持,就不能影响他建功立业,而要想建功立业,北疆的战事就不能受影响,也就是陛下的身体、情绪不能受影响,无论如何要让他能支撑到卫风凯旋。只有如此,卫风才有更大的实力支持她。否则,卫风就是想支持他也没有可能。

    可是,卫风和刘进的关系那么好,他是不是实际上已经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