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从挽明开始 >

第58部分

崛起从挽明开始-第58部分

小说: 崛起从挽明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俊儿,你在说什么?祸从口出,你忘了重润哥哥的事了,我们平日怎么教导你?”韦氏喝止了李重俊,说:“你别信口胡言。”

    “爱妃,这也不能怪俊儿,武家人,你知道的,都是那个德行……”李显这次破天荒跟韦王妃顶嘴,维护儿子李重俊。

    “夫君,你也如此糊涂!你别忘了,武皇也姓武!”韦王妃道:“再说了,这些年来,武三思对付过你么?他们对付的都是李隆基父子,你生哪门子的气?”

    “对付我弟弟也不行!”李显斩钉截铁,道:“我们李家人,确实被武三思害死了不少。”

    “你好糊涂!”太子妃韦氏冷冷地道:“若是李旦继位,你这个当兄长的就要天天向他下跪。你也不想想当年,你发配房山,何等凄苦。裹儿出生,你连一袭衣衫都没有,如若你不能继位,我们母女将来怎么过上好日子?”

    “这……我现在是太子,我们继位也不用靠武三思……”李显说。

    “现在是非常时期,你还如此糊涂。”太子妃韦氏将太平公主的话告了李显,说:“如果你真为我们娘两个好,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啊?我不同意这门亲事。”李显说:“武家的儿子,没有一个好东西。”

    “如果这是母后的意思呢?”

    “啊?母后的意思?”李显一听这话,当即没了主意,对李重俊道:“你代我去把武三思父子叫来吧。”

    “我们要好好对待梁王父子。”韦王妃这才擦干了眼泪,令人设宴,好好款待武三思父子。

    武三思父子进了东宫的客厅,对李显和韦妃行礼过后,随即就招呼随来的十多个佣仆,抬着十几个大箱小箱进了客厅。

    “略备薄礼,望太子笑纳,不成敬意。”武三思拍了拍手,仆人们打开其中一个箱子,只见里面一片珠光宝气,晃得人眼花。

    太子妃韦氏目光把箱子一扫,只见珍宝无数,眼里闪过贪婪,她虽然当了太子妃,但是也没见过如此多的珠宝。她笑得嘴都合不拢了,自从嫁给李显后,虽然见识过不少珍宝,这些都是极品。

    武三思之所以这么下血本,是因为他也明白,自从武则天重新立李显为太子后,李唐江山就实难动摇。

    武三思本来想安安心心当他的粱王,然而张氏兄弟越来越飞扬跋扈,他比较了一下,太子李显是个平庸无能的人,如果女皇驾崩后他继位,自己和他结亲,他必然会受到重用,武家的高官厚禄不会受影响;而如果张氏兄弟谋位得逞,自己的命运就不堪设想了。

    这些年,女皇武则天太强势,朝臣中来东宫巴结太子的人少之又少,韦氏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珍宝,问道:“这些都是给我们的?”

    武三思拿起其中一串闪亮的项链,双手捧着,送来到韦妃面前。他的身子躬成九十度,献上项链,笑容满面,说:“太子妃你看,这串珍贵的项链,是大食宝珠制成,珠光柔和,堪比顶级的夜明珠。你可以戴上试一试。”

    “这项链是真的么?”韦妃笑纳了项链,朝脖子上一戴,然后她冲安乐公主问道:“裹儿,为娘我好看么?”

    “王妃姿容极美,再戴上这项链,真是世所罕见,美丽动人。”武三思陪着笑脸,大拍韦王妃的马屁,说她的好话。

    女人爱美,长得好看的女人更喜欢人家夸。要讨好一个女人,只要夸女人美貌,百试百灵。

    武三思这一番话,韦妃听了很受用,当着李显的面不时给武三思抛媚儿眼。李显也只当没看见。

    这时,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他也心领神会,依葫芦画瓢,给安乐公主送去了一条金镶玉项链,一个劲夸赞李裹儿漂亮,:“这里还有一条项链,你戴上这项链,就像是小仙女。”

    “我真是小仙女?”李裹儿戴上金镶玉项链,粉嫩的俏脸上绽放出了无数鲜花,“哇!真的好漂亮。”

    武三思这次送礼,很精心准备,下了血本,全是世间珍品。

    李裹儿这件看看喜欢,那件瞧瞧还喜欢,托着粉红的腮子道:“这么多好东西,都是我的啦。”

    “好好好,都给你了,看把你乐的。”太子妃笑呵呵说。

    看到太子妃母女都很开心,李显突然觉得武三思不是那么讨厌了,于是跟他聊了起来。

    武三思跟李显唠叨了好一阵,就按照太平公主告诉他的,提出了两家联姻。

    “不行啊,我们家裹儿年纪还小。”李显当即就否决了,虽然他刚才答应了太子妃韦氏,但要将爱女嫁给武崇训,他还是舍不得,就像是感觉到自己辛辛苦苦种的小白菜要给武家的猪给拱了。

    这时的李显还没转过弯来,他觉得自己能让武三思成为坐上宾,已经是天大让步了,怎么可能将爱女嫁到梁王府。

    “太子殿下,你再想想吧。太平公主也是我们武家的媳妇,我们本是中表之亲,联姻之后,就亲上加亲了,而且,太平公主也说了,武皇也盼着我们两家早成一体。”武三思,道:“即使你不为自己想想,也得为裹儿和太子妃想想吧?”

    “这……”李显犹豫了:“这事是武皇的意思?”

    “这事,我看就这么定下来了。让崇训和裹儿订亲,我们就放心了。”韦王妃当即拍板,对武三思道:“皇上恩准后,就得有劳梁王再备厚礼了。裹儿可是我和太子的心头肉,去你们武家,那可不能受一点委屈!”

    “那当然,公主千金之躯,若能过门,那是我们武家三生有幸。”武三思满脸笑容,说。

    “不行。”太子李显说:“我们还没问裹儿的意见呢。”

    李裹儿看了武崇训一眼,眼前的少年,看上去还算是英俊,而且看起来也是彬彬有礼的样子,一下子又得到这么多礼物,于是笑着说:“婚嫁乃是人生大事,我但凭父母做主。”

    此时,太平公主也来到了太子李显的书房,说:“咱们李武两家结亲,确是一件大好事。他们两个年轻人,我看都对双方有意思,我看咱们只要选一个好日子,禀告母后就行。”

    武三思也一脸真诚,李显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太子妃韦氏很恼怒,假意哭着说:“看来你是不管我们娘两了。我们好命苦……”

    太子妃一哭,李显就乱了分寸,说:“容我再考虑考虑。这事太突然,我没有一点心里准备。”

    “七哥,你就别犹豫了。”太平公主说:“听说张氏兄弟最近编撰《三教珠英》,大受武皇的夸赞。很多文人士子,都投身控鹤府,他们势力日大了,我们必须提前准备。”

    “小妹说得有道理,我们两家联姻,那是为了安稳天下。”韦氏说:“这事我看就这么定了,也免得枉费小妹一番心思。”

    “这……此事以后再说吧。你们把这些东西都拿回去。”李显对武三思说。

    “不嘛,这些东西都是我的了。”安乐公主李裹儿上前撒娇道。

    “你看?女儿很喜欢这些东西。武家不会亏待她的。”太子妃韦氏最后拍板,说:“不要犹豫了,就这样吧。挑个良辰吉日,反正裹儿也到了出嫁的年龄,风风光光把婚礼给办好。”

第98章 武则天的心思() 
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天下,也不可能有两姓王。

    太平公主极力撮合武三思和太子李显结成亲家,武则天是支持的。她一直希望武家和李家能和好如初,不然,一旦她死了,两家必然会有一场血雨腥风的掌权争斗。

    一旦女皇驾崩,武氏家族和李氏家族的争斗会演变到什么地步,没有人能预料。

    武则天越来越衰老,她只想安度晚年,和控鹤府那帮美少年们度过余生。偶尔有时间,去佛堂吃斋念佛。

    当《三教珠英》的编撰工作完成之日,武则天赐银青光禄大夫张昌宗为邺国公。

    但是朝臣们,对张易之兄弟编撰的东西嗤之以鼻,对张昌宗的国公爵位为之侧目。

    自从皇太孙李重润、继魏王武延基和永泰郡主死后,张氏兄弟彻底得罪了太子,便大力笼络文士,编撰《三教珠英》丛书。

    宋之问、沈佺期、杜审言等人,都投靠了张氏兄弟门下,朝臣中,负有才名的殿中侍御史郑偣、冉祖雍、光禄丞宋之逊等青年官员,也攀附张易之兄弟。

    张昌宗和上官婉儿一起协助女皇武则天处理事务,势力也越发庞大。夏宫侍郎韦承庆、凤阁侍郎崔神庆、侍御史房融,也都成了张氏兄弟的党羽。

    张氏兄弟的政治集团日益膨胀,但是他们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没有掌握军权。

    禁军在武家手里,朝臣也支持李家,张昌宗思考良久,建议女皇去长安,这样,远离朝臣和太子,他们兄弟就可以在长安掌控局势。

    “陛下,您已经好些年没回长安去了,咱们是不是一起去住一段时间?带一些我们想带的人过去,这样,您的耳根也清净一些。”那天,张昌宗建议武则天说。

    “这倒是个好主意。”武则天想起了长安,昔日大唐的皇都,但武周皇朝以洛阳为都京,长安为西都,偶然临幸一下,也还是不错的,可以去长安住一年半载。

    “现在准备,明年春天去,后年就可以回洛阳。”张昌宗兴奋地说

    武则天说:“你们去准备吧,我也想长安了。”

    长安对于女皇武则天来说,确实有着特别的意义,每一轮明月,都满载大唐的千古情殇。

    年近八十岁的武则天,年已古稀,却精于保养之道,打扮极为巧妙,外人不觉其衰老,像是不到六十的女人。

    她的精力也很旺盛,继薛怀义、沈南谬之后,又召幸了张易之、张宗昌兄弟。

    就这样,还尚嫌不足,又广选美少年,人内供奉,创设控鹤府,设立了监、丞、主簿等官,择学士才人,作为陪选。

    如今的大唐,天下还算太平,除视朝听政外,武则天就喜欢与这班供奉官饮酒、博戏为乐。

    去长安,她就可以尽情享受晚年,那里有华清池的温泉。

    武则天已经明显感觉洛阳的朝臣对她的不满,一种来日不多的悲凉感油然而生。

    武则天决定去长安住一段时间,她想在晚年保持自己的一点女人本性。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是武则天自己年轻时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名字就叫《如意娘》,那时,她的内心洋溢着情意缠绵,柔情若水,和唐太宗父子调情,游刃有余。

    武则天对洛阳厌倦了,对这里的权力斗争有了一种滑稽的感觉。

    这里完全压抑了武则天的女人本性。

    武则天心想,自己还会有什么女人本性?

    从进宫那天起,武则天便不再是女人,她一生都在政治漩涡中挣扎。

    她见到的,她听到的,都是背叛、死亡和杀戮。

    大唐盛世背后,都是背叛、死亡和杀戮。

    唐太宗李世民,世人称颂的明君,但是他仁义吗?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开启了大唐权斗的血雨腥风:逼父让位、自立为帝,是为不孝,杀兄诛弟、以夺嫡位,是为不仁,夺子之妻、立为后妃,是为不伦!

    身在大唐的皇宫,哪有什么人伦和亲情,她最终学着太宗一步步向前走,废黜天子,把大唐天下改国号为武周,成为一代女皇。

    但是,为了这女皇的宝座,她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武则天在公元690年即位为皇帝,距离她第一次进宫当才人,已经过去五十二年,距离她从感业寺二度回宫,也已经有三十八年。

    人生,有几个五十二年?三十八年?

    武则天想起了山西吕梁市文水的那个村子。

    武则天是武氏家族在文水县的第八代子孙。北魏时,她的祖先武洽官封五兵尚书、晋阳公,食邑于文水,赐田五十顷,这块封邑大约占据着南徐至北徐两村之地。

    那块土地上,武家山、武家廓、泌水河、神福泉、武辕城,到处都是她们武家的痕迹,记忆中那是她的故土。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是唐高祖李渊的开国功臣,历任井钺将军右厢卫、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隋朝宗室宰相杨达之女,自幼笃信佛教,受戒立志事佛,她影响了武则天的信仰。武则天想起父母,他们的音容笑貌已经很模糊了。

    武则天幼年是都督府千金,随着父亲居住过很多地方,那段少女的时光,是快乐的,天真无邪。

    可惜,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在贞观九年就逝世了,那一年武则天才十二岁,家境中落,她一下子仿佛长大了。接着,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及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