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猎明 >

第183部分

猎明-第183部分

小说: 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的人都双目赤红,面容憔悴。

    刘满囤的骑兵攻击的中途甚至还奔回山冈换马换人,顺便吃东西。

    很快。三个小时过去了。先前已经跑脱力地马也恢复过来。开始加入战斗。

    在陈留军退回山坡时刚阿泰甚至还组织过一次反冲锋,但两军相隔两里。步兵还没冲到,敌人地骑兵已经在换乘战马之后再次呼啸而来。

    为了稳定阵形,迫不得已之下,刚阿泰只能再次收缩队伍。

    再次被刘满囤用流氓手段循环打击。

    “敌人的步兵要跟上来了!”抬头望天。刚阿泰灰心欲死。一个半时辰实在是太长了,敌人的大队人马估计已经打扫干净战场,正走在路上。等他们一到,便是最后的决战。

    可以想象,敌人肯定会先用大炮轰,然后火枪乱射,最后是步兵方阵配合着骑兵推进。

    这样的战斗方式虽然机械。却稳妥得让人抓不到一点空子。

    “死定了!”

    众后金大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半天,才有一个汉军将领大着胆子问:“将军,敌人还有多少后继步兵。”

    刚阿泰苦笑:“陈留军还有五千步兵。”

    “不太多。”

    “除了五千步兵,还有一万多辅兵。就我所知道地,陈留军的辅兵战斗力也是极强,平时又以军法勒束缚,比起正规明军还厉害一些。”

    长久的沉默。

    如果敌人步兵赶到,双方的兵力持平,以后金现在的状态。还真是死定了。

    “不能再这么下去了。”一个后金正白旗的军官大声说:“王爷已经阵亡,我军士士气已丧,还是快点逃命去吧。难不成还等敌人大队人马赶来不成?”

    “跑……”刚阿泰摇头:“打了这么长时间,又累又饿,又被敌人骑兵追杀。只怕跑不到地儿就散了。还不如再坚持几个时辰。等天黑再撤退。”

    “天黑?姥姥!”那个后金军官大怒,声音高了起来:“敌人大军一到。我们怎么守得住?陈留军的火器地厉害你也看到了,只需要架起大炮一轰,别说坚持几个时辰,一刻钟都够戗!”

    刚阿泰突然滴下眼泪:“这是怎么了,这是怎么了,两万人硬生生被人家一千多人拖在这里动弹不了。王爷阵亡,岳乐生死不明白……这仗打得还真是窝囊呀!我虽然不是沙场骁将,可我也明白,仗不是这么打地啊!”他痛苦地摇着头,他本来就职位不高。可吴克善一死,自己就做了这支军队的指挥官。即便侥幸从乱军中逃得一命,日后也免不了做替罪羊。

    一想起后金的军法,他就抽了一个冷气。

    正在这个时候,军阵的骚动声更大。

    “怎么了?”

    左右将领都伸直了脖子朝山上望去。

    却见,山脊线上已经黑了一片,全是整齐的步兵方阵。

    最后时刻终于到了,陈留主力抵达战场。

    炮兵开始预设阵地,尖锐的哨音响成一片,重甲步兵开始列阵,在很短的时间内,山坡就被闪亮的金属覆盖。

    而这个时候,刘满囤的骑兵开在阵前肆无忌惮地绕着。

    “稳住,稳住!”刚阿泰声嘶力竭地扯着已经沙哑地喉咙叫喊。

    “姥姥,送死也不是这样送的。”那个后金军官自来就瞧不起刚阿泰这个假满人,“老子要走了,爷爷不侍侯!”

    说着话,转身离区,径直带领自己的手下脱离战场。

    看着他的背影,刚阿泰大声喊:“拿下,把他给我拿下。”

    身边的汉军看着那群蜂拥而去地后金人,都不敢动手。

    随着建州人地退出,蒙古人也开始撤退了。然后是汉军和鄂论春人……他们都撒开双脚,哭爹喊娘地向东跑去。

    山坡上,高原从火堆边站起身来,看着赶上来的徐以显笑道:“你终于来了,恩,敌已经彻底崩溃,可以收官了。”

    徐以显哈哈大笑,做出一个象棋中地抽吃动作:“将军!”

    “炮兵已经用不上了。全军出击!”

    刚阿泰夹在乱军中向着东面的兖州溃退。但人腿怎么跑得过马蹄。刘满囤又换了一次马尾随攻击,不给后金大军以喘息的机会。

    而跟在后面地步兵则不紧不慢地推进,直到眼前再看不到敌人为止。

    在看到兖州城墙地时候,刚阿泰终于被活捉。

    一共有一万三千后金步兵做了俘虏,牛录旗在城下堆成一座小山。

    空虚的兖州不战而下。

    但高原也付出了极大代价。一共有四千多人永远地躺在黄河以北的战场上。其中有约两千是主力精锐,长胜营更是伤筋动骨,失去了战斗力。

    此战之后,至少在短时间内,陈留军再无力组织起大规模的攻势。

    很快,命令下来,已经被打残的长胜营将带着勋章和大量地缴获回陈留整编。镇远营将在黄洪黄大牛将军的率领下被轮换上战场。

    “俘虏太多。该如何处置。请将军示下。”莫清坐在高原面前小声地问。

    “都有多少?”

    “汉军一万一,蒙古人三千,建州东奴三千。”

    “你的意思呢?”

    莫清恭敬地回话:“将军,我知道你有意收编汉军,可这些人家人都在辽东,未必有心替将军卖命。”

    “那么……教育一下都放了吧?”

    “不可,这么多人,若都放了,只怕回啸聚山林。危害我军后方。依我看,索性都押回陈留做工,何长顺那边也需要人手。等将来教育好了,未必不能为我所用。”

    高原点头:“甚好,就这么办。至于蒙古人……”他想了想。道:“一并送回陈留。将来让蒙古人用战马赎买。”

    “那么,东奴呢。都杀了吗?”

    高原沉默半天,摇头。

    “杀军官总可以吧?”莫清有些着急。

    “不可!”高原站起身来,飞快地走开。

    莫清一咬牙,低头对身边的卫兵道:“你马上去请黄镇将军过来,就说我有事拜托。”

    军事上辉煌胜利还在继续,移师兖州的陈留军继续攻掠地方。很快,宁阳、汶上、东平、曲阜、邹县、恽城、滕县也不战而降,可以说,整个兖州都已尽在手中。

    战事暂告一个段落,陈留军要安抚地方、组织后勤、轮换军队,再没力量攻击沂州鲁南的后金东路军。而元气精锐丧尽的后金西路军也无力北上,开始组织北上。他们地路线是这样:沿泰山顺登州北上同济南地东路军汇合,走天津回辽东。

    见识到高原的厉害,阿巴泰再不想同高原再打上一场。毕竟,他这次入寇的主要任务是抢劫,而不是同陈留军血拼。

    高原本打算追到鲁南,可想了想也放弃了。一来,他手头力量不足。二来,留守陈留的傅山来信建议高原暂时在兖州休整,养精蓄锐,等敌人开始从济南撤退时,再出河间半道截击。

    高原深以为然。

    于是,冬歇期到了。只等休整一结束,最后的决战就要开始。高原的目标——全歼后金入寇大军——后金东西两路大军的汇合正中下怀。

    不管怎么说,这场黄河以北的战争以陈留军的大胜和侵略者地失败而告终。

    血雨腥风的崇祯十六年的春天如期而至。

    (本卷终)

    ps:本卷算是写完了,有点累。至于战后后金俘虏的处置就留在下一章吧。有票请随手投下。

    另,初步打算,本月三十一日飙点字数,若有更新票到时候不妨投点,先预定了。

    下一卷是京畿决战,目标,全歼后金入寇大军。

    再次感谢一直支持我的读者朋友,没有你们,这本书也走不到现在。随便说一句,本书首发网,你若喜欢这本书,请到起点支持。即便你只点一下也是对作者地支持。至于其他网站……呵呵,与我没有任何关系,对作者也没有任何帮助。

    本书春节期间照常更新,绝不间断。

    再次感谢我地读者。

    鞠躬。

    

第六卷 东临碣石 第一章 黄镇的手段() 
兖州,单县,李吉口。

    黄河依旧冰封,但冰层已经变薄,站在岸边侧耳听去,甚至能够听到冰块相互撞击的声音。

    春天已经来了,随着气温的上升,积雪开始融化,将一条官道弄得泥泞难行。

    下雪不冷化雪冷,倒春寒虽然让路边的桐子花开得洁白,但看起来却给人一种不近人情的寒冷。

    冷着脸子坐在马上,黄镇将手抄在已经被摸得漆黑的棉袄下摆里,冰凉的手让他不禁打了个寒战。又看了看身边无头无尾的俘虏队伍,心中更是懊恼非常。

    那一万多俘虏在路上走了十多天,缺衣少食,气候又这么恶劣,这一路都来,衣衫破烂,已经彻底变成了一支叫花子大军。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很多人都赤脚踩在稀泥里,脚板上又是血又是脓。即便如此,他们还得提起精神向南彳亍而行,否则便会被长胜营的士兵一顿鞭子抽翻在地。而以俘虏们的营养状况和伤势,这一倒下去就再也没机会站起来了。

    短短十天之中,这一万多人中就有三千来人苍蝇一样死在崇祯十六年的春天里。

    济宁大战之后,长胜营损失惨重,一千多勇敢的士兵永远留在山东,超过百分之五十强的战斗减员让这支功勋部队彻底残废了。虽然最后的胜利让人鼓舞,但长胜营的士兵们却恼火。

    这一战之后,长胜营就接到命令,让他们全军撤回陈留休整。而他们的战斗任务则由镇远营接替。

    “他妈地,苦仗都打完了。摘果子的时候镇远营来了。”黄镇简直火透了顶。他也曾经带着一群军官去找高原要一个说法,可惜高原根本不同他们见面。军法无情,闹是闹了,命令还是要执行的。

    再说,以长胜营现在的情况,补充进队伍的大多是新兵,以现在的状况就算拉上战场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就在这个时候。他们接到押送俘虏回陈留的命令。这也很正常,高原一向是一个心软地人,再说陈留军也有政策,不许虐待俘虏。这么些人深入明境。若像照成例简单教育之后再发给路费放了。这些强盗一心北归,只怕会再次集聚起来为祸百姓。高原的意思是,既然不杀,索性全部弄回陈留劳动改造。

    老实说,高原此举黄镇是非常赞同的。现在的陈留劳动力匮乏,连妇女都从来做工。这一万多壮丁若全弄回去,只怕何长顺要笑得合不拢嘴了。

    俘虏中成分复杂。有汉军有满人有蒙古人。因为民族不同。待遇也不同。汉军地待遇要好些,初步决定先集中学习,待改造好之后分配进军工部门做工。蒙古人用来交换牛马。而满人要惨些,高原的意思是直接拍卖给地主们为奴。

    黄镇甚至琢磨着是不是也买两个,家里的地越来越多,却没人耕种,看着大片良田就那么荒着,心疼得紧。

    “接到替换我上战场消息,只怕大牛那小子要高兴得跳起来。”黄镇摸了摸自己脸上的那满面乱长的大胡子。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一个文士骑马过来,悄悄说:“黄将军,眼见着就要过黄河了,那事该怎么办?”这人姓索,是黄镇军中的赞画。本是考城的一个小秀才。傅山征辟地方文士时被强行征用。本打算让他到杞县去做县尉地,可他对军事却有很大兴趣。便进了长胜营。后因表现出色做了黄镇地副手。

    黄镇听他这么一问,焦躁地哼了一声,语气很不好:“索赞画,你出的什么馊主意,说是这法子一用,管叫那三千建奴死无葬身之地。可你看看,你看看……”说着话,他激动地指了指那群无头无尾在地上艰难挪动的俘虏,“还有好几百人活得好好儿的,比你我都结实。”

    索赞画懊恼地点点头,羞愧地说:“将军,我也没想到建奴这么经折腾,他娘的,也不知道他们吃什么长大的?”

    “人家可是喝酒吃肉惯了的,身体棒着呢!这一路行来,人家没倒下,我们先要垮了。”

    黄镇又想起从兖州出发时莫清所说的话。

    那天,莫清让人请他到衙门地谈话。

    因为莫清是黄镇的侄女婿,又不是正式场合。莫和尚地冷脸上居然挂着一丝笑容,他恭敬地请黄镇坐在上首,“侄儿莫清见过叔叔,今日请您过来是有一事想请您为高将军分忧。”

    听莫清说出这么一句没头没脑的话,黄镇倒有些觉得奇怪:“究竟有什么事情,高将军怎么不亲自跟我说?”

    莫清:“叔,你也知道将军是一个菩萨心肠,有些事情他不方便做也做不出来。”

    “什么事情呀,越发地奇怪了,快说,军务繁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