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远古帝王谱 >

第62部分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62部分

小说: 中国远古帝王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姜亲义于森浸十二年(戊子,前3033)出生在帝都宛丘,他是十三任帝姜森浸最小的儿子,是姜森浸最宠爱的一位少妃所生。他从小聪明伶俐,帝森浸对他十分宠爱,意欲将来传位与他。谁知姜森浸不到六十岁就死了,他去世时亲义才只有九岁,根本没有称帝的能力。大臣们拥立他的七哥继承了帝位。姜亲义从小喜欢练武,和二叔阏伯很合得来,父亲死后,他索性就住在了二叔的都城商丘。姜亲义喜欢游山,他仗着自己武艺高强,经常独自上山游玩。在他二十岁那年秋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当地一名能征善战的少女。

    当时姜亲义正带着两名随从在山上游玩,忽见树林间的一片草坪上,有三位少女正在舞枪弄棒,看样子也是一主二仆。那女主人看上去也就十七八岁,柳眉凤目瓜子脸,颇有几分姿色。两名女仆,一个薄嘴片,一看便知道是个能言善辩的主;另一个大眼睛,满眼透着机灵。姜亲义向来不把女孩子看在眼里,而是从旁说三道四,惹得三位女孩子都生了气。那薄嘴片女孩把手中棍一摆,喝道:“哪里来的胆大狂徒,竟敢在小姐面前撒野,你活得腻歪了吧!”姜亲义笑道:“你这小丫头还挺敢说话,这种话可不能乱讲,小心祸从口出,惹来杀身之祸。”薄嘴片女仆哈哈大笑:“瞧你那德性,一看就是绣花枕头,怎么,不服气?那就过来和本姑娘比试比试?”那大眼睛的女孩也摇了摇手中枪,说道:“有本事你就使出来吧,可千万别说你要当缩头乌龟!”姜亲义闻言大怒,挥舞手中大棍就冲了上去。

    双方话不投机便打了起来。

    两位女仆同时出击,一枪一棍两面夹攻,和姜亲义打在一处。

    那小姐却十分冷静,不声不响地站在一边观阵。

    姜亲义年轻好胜,见两名女仆武功平常,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越发狂傲起来,冲着旁边观阵的姑娘喊道:“丫头,你也上来吧,让我好好教教你们!”

    姑娘羞得满脸通红,立刻恼羞成怒,喝令两名女仆退下,自己操起一根大棍便和姜亲义打了起来。姜亲义完全没把她看在眼里,心想,一个贵族家的小姐,每日里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能有什么本事,不出两个回合就得认输求饶,到时候我在好好奚落她一番。没想到适得其反,几个回合下来,姑娘倒没认输,而是姜亲义自己连着吃了姑娘两棍,一棍打在了上,一棍打在了腿上。虽然姑娘手下留情,姜亲义还是被打的一瘸一拐的。他吃了一惊,这才不敢大意,使出了看家本事,结果还是被人家打败了,只好认输,向人家赔礼道歉。那姑娘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也向他倒了歉,双方和好。

    通过相互问讯,姜亲义了解到三位少女果然是一主二仆,女主人名叫云,是黄帝轩辕氏的后裔,也是贵族出身,幼年便从师学艺,练就了一身武功。不打不相识,此后他们便成了好朋友。

    不久,姜亲义拜托二叔阏伯为他们做媒,他便娶了那位云姑娘为妻。二年后,云姑娘怀孕,于帝谣十四年(庚戌,前3011)生下了一名男孩,取名上施。

    姜亲义在商丘居住的那段时间,一切生活费用都由二叔免费提供,他平时大多数时间是跟阏伯学习武艺,探讨学问。因此,他不仅是二叔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是二叔部下一位远近闻名的大将军。

    姜亲义原本已无心于帝位,只想游历江湖,交朋结友,逍遥自在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谁知他的七哥短命,四十二岁就死了。因为儿子年幼,他临终前没有确立帝位继承人。朝中群臣便推举他的弟弟姜亲义为帝。

    于是,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四任帝姜谣死后,他的弟弟姜亲义便在亳城继承了帝位。以己未年(前3002)为亲义元年。

    姜亲义即位后不久,又在亳城以北新建了一处新的都城,他将新都命名为高辛(今河南商丘市西南高辛镇)。

    亲义三年(辛酉,前3000),姜亲义正式迁都于高辛。

    姜亲义执政时期,非常倚重二叔阏伯,拜他为相,二人关系极为密切。阏伯晚年时热衷于天文观测,他在阎集北筑丘观测大火星。其丘高三十余米,底部周长三百三十米。大火星又称商星,因阏伯在此筑大土丘观测商星,故该地被称作商丘。此地名一直延续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今阏伯台上仍存有阏伯庙及大殿、拜厅、鼓楼、钟楼等,皆为元、明两朝后建。

    姜亲义三十一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三十三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亲义三十二年(庚寅,前2971),终年六十三岁。死后遗体葬在宛丘城外帝喾陵,帝号亲义,尊号帝喾高辛氏。

    亲义在位年表

    前3002(己未)元年

    前3001(庚申)二年

    前3000(辛酉)三年

    前2999(壬戌)四年

    前2998(癸亥)五年

    前2997(甲子)六年

    前2996(乙丑)七年

    前2995(丙寅)八年

    前2994(丁卯)九年

    前2993(戊辰)十年

    前2992(己巳)十一年

    前2991(庚午)十二年

    前2990(辛未)十三年

    前2989(壬申)十四年

    前2988(癸酉)十五年

    前2987(甲戌)十六年

    前2986(乙亥)十七年

    前2985(丙子)十八年

    前2984(丁丑)十九年

    前2983(戊寅)二十年

    前2982(己卯)二十一年

    前2981(庚辰)二十二年

    前2980(辛巳)二十三年

    前2979(壬午)二十四年

    前2978(癸未)二十五年

    前2977(甲申)二十六年

    前2976(乙酉)二十七年

    前2975(丙戌)二十八年

    前2974(丁亥)二十九年

    前2973(戊子)三十年

    前2972(己丑)三十一年

    前2971(庚寅)三十二年

第170章 十六任帝上施() 
在位起讫:公元前2971前2952年。

    生卒年:公元前3011前2952年。

    出生地:商丘(今河南商丘市城区南部)。

    立都:亳城(今安徽亳州市亳州镇)。

    迁都:高辛(今河南商丘市西南高辛镇)。

    年号:上施元年(辛卯,前2970)。

    帝上施,男,姓姜,名上施,号高辛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六任帝。

    姜上施的祖父是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三任帝姜森浸,父亲是十五任帝姜亲义,母亲是黄帝轩辕氏后代姬云。十四任帝姜谣是他的伯父。

    十五任帝姜亲义少年时代居住在二叔阏伯的封地商丘,平时只是习文练武,抽空时常到山上游玩。在他二十岁的那年秋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黄帝轩辕氏后裔的一名少女。少女姓姬,单名一个“云”字。姬云姑娘是当地一名能征善战的少年女侠,在当地颇有名气。

    当时姜亲义正带着两名随从在山上游玩,忽见树林间的一片草坪上,有三位少女正在舞枪弄棒,看那穿着打扮,就知道是一主二仆。那女主人看上去也就十七八岁,柳眉凤目瓜子脸,颇有几分姿色。两名女仆,一个薄嘴片,一看便知道是个能言善辩的主;另一个大眼睛,满眼透着机灵。姜亲义向来不把女孩子看在眼里,当场说了几句讽刺挖苦的话。一下子惹恼了三位女孩,双方话不投机便打了起来。结果姜亲义被打败了,只好认输,向人家赔礼道歉,双方和好。不打不相识,此后他们便成了好朋友,关系密切,彼此相爱。不久,由二叔阏伯做媒,姜亲义娶了少女姬云为妻。这位姬云便是姜亲义的原配夫人,她于帝谣十四年(庚戌,前3011)生下了一名男孩,取名上施。这个男孩就是姜上施。

    公元前3003年,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四任帝姜谣去世,朝中大臣们迎请他的弟弟姜亲义继承帝位。姜亲义便带着全家人离开商丘,前往帝都亳城即位。

    因为父母都喜武,姜上施也从小在父母的指导下习武,十几岁时,他便成了能文善武的少年英雄。亲义三年(辛酉,前3000),姜亲义正式迁都于高辛。父亲迁都高辛以后,于亲义六年(甲子,前2997)把长子姜上施封在了旧都亳城。

    姜上施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在亳城积极领导当地族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改善族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好评。

    亲义二十一年(己卯,前2982)姜上施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在旧都亳城。

    亲义三十年(戊子,前2973),十五任帝姜亲义年老体衰,便把儿子姜上施召入帝都,由他来辅佐朝政,不久便正式确立他为帝位继承人。

    亲义三十二年(庚寅,前2971),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五任帝姜亲义在宫中病死,他的长子姜上施在高辛宫中即位,以辛卯年(前2970)为上施元年。

    上施八年(戊戌,前2963)姜上施封长子姜森辈于帝都以北靠近黄河南岸之地(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南陈留镇),号为森侯,其封地称森邑。

    上施十五年(乙巳,前2956),姜上施召长子姜森辈入都辅政。

    姜上施执政时期,他的三叔祖实沈已经老迈,同意率族人迁往他原来的封地大夏(今山西太原市古城),他在大夏筑高台观测天象,主要观测参星(太白金星)。

    姜上施四十一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二十年(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卒于上施十九年(己酉,前2952),终年六十岁。死后遗体葬在宛丘城外帝喾陵,帝号上施,尊号帝喾高辛氏。

    上施在位年表

    前2970(辛卯)元年

    前2969(壬辰)二年

    前2968(癸巳)三年

    前2967(甲午)四年

    前2966(乙未)五年

    前2965(丙申)六年

    前2964(丁酉)七年

    前2963(戊戌)八年

    前2962(己亥)九年

    前2961(庚子)十年

    前2960(辛丑)十一年

    前2959(壬寅)十二年

    前2958(癸卯)十三年

    前2957(甲辰)十四年

    前2956(乙巳)十五年

    前2955(丙午)十六年

    前2954(丁未)十七年

    前2953(戊申)十八年

    前2952(己酉)十九年

第171章 十七任帝森辈() 
在位起讫:公元前2952前2923年。

    生卒年:公元前2982前2923年。

    出生地:高辛(今河南商丘市西南高辛镇)。

    立都:高辛(今河南商丘市西南高辛镇)。

    迁都:森邑(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南陈留镇)。

    年号:森辈元年(庚戌,前2951)。

    帝森辈,男,姓姜,名森辈,号高辛氏,中国氏族联盟时代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七任帝。

    姜森辈的祖父是帝喾高辛氏政权的十五任帝姜亲义,父亲是十六任帝姜上施。

    姜森辈是十六任帝姜上施的少子,于帝亲义二十一年(己卯,前2982)出生在帝都高辛的宫中。因为他从小就聪明机智,在众多兄弟中各方面都很突出,颇得父亲重视。他的父亲称帝后对他更加关注,为了考察他的实际工作能力,于上施八年(戊戌,前2963)将他封在了靠近黄河南岸(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南陈留镇),为森侯,其地称作森邑。当时森侯姜森辈年仅十九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好时光。于是他在封地积极引导当地民众发展生产,建设家园,使封地的面貌几年时间就变了样子,村落整洁,家家有吃有穿,丰衣足食。当地人民对这位年轻的侯爵十分尊敬。他的父亲姜上施得知后,心里十分高兴,因此对他更加充满了希望。上施十五年(乙巳,前2956),姜上施召长子姜森辈入都辅政,并确立他为帝位继承人。

    姜森辈在辅政期间,对工作认真负责,他经常深入各部落了解民情,关心民众的衣食住行,考察各地的风俗习惯,这些做法不仅使他拉近了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也使他对全社会的形式有了深刻的认识。

    上施十九年(己酉,前2952),帝喾高辛氏政权十六任帝姜上施病逝于宫中,姜森辈在帝都高辛继承了帝位,以庚戌年(前2951)为森辈元年。

    姜森辈即位以后,对父亲执政时的政策进行了部分改革和调整。早在称帝前他就多次前往各地访查,了解各地的风土民情和地理环境,做到心中有数。从全局考虑,他认为帝都设置在高辛不利于对西部地区的管理,因此,他向大臣们提出了迁都的建议,并且详细地解释了迁都的重要意义,使大多数大臣都积极支持迁都。于是,从森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