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马踏天下 >

第131部分

三国之马踏天下-第131部分

小说: 三国之马踏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葬身于此次的火海之中,到了现在他都能隐约听到几声微弱的叫喊,那是还在火海中饱受煎熬的人临死前发出的最后声音。这让孙坚的心更是抽痛,当即喝道:“我们绝不能让他们逃了出去!”说着也不理会其他众人,便点了自己亲近之人,率着部下向西门处奔了过去。

    袁绍等人先是一怔,但旋即也明白了过来,当即也下令道:“赶紧命人守住四门,不论什么人想要出城,都格杀勿论!”这一回关东联军在洛阳城中遭此重创,对他们的打击自然是极其严重的,这些人当然不肯就这样善罢甘休了。

    “喏!”那些还能行动的将士急忙答应,匆匆赶去下达命令了。

    而这时候,在东门处,吕布等人却已攀上了城头。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起火处时,他们已经摸到了这里,准备出城了。再回头看看那边起火所在,吕布心里也不无惊讶:“想不到这火势竟凶猛如此,不过半个多时辰就把方圆数里的建筑全部烧了起来。而且看那关东军的反应,便是到了这个时候都还有些慌乱呢。倘若此时我们的人马能从某处突然杀来,借着这把火大举反击的话,只怕这洛阳城便会成为这十万关东联军的葬身之地了。”

    想到这里,吕布心里再次一动:“以马仲凌之能,难道就不曾想到这点么?他是真没有想到这层,还是有意不向董卓提起还有这个反击的法子?若是后者,他又是怀着什么样的目的来隐瞒下此事的呢?”吕布心里对马越的认识更深了几分,越发觉得这个少年人让人看不透了。

    这些跟随吕布一起从西边奔来的众人此时也被身后的乱象所引,但很快地,吕布便下了令:“不要再拖延了,只怕那些人马很快就要杀来了。我们赶紧离开此地才是正经!”说着已把绳索扣上城头,然后缀下城去。其他人也依法行事……

    大概数刻之后,匆匆赶来的关东联军人马才发现了这里的绳索,这才知道他们从城东离开。但此时,黎明前的黑暗已完全掩盖住了他们的去向,谁也不知吕布一行究竟会往哪个方向而去。

    而与此同时,城中的大火却烧得更旺,冲天的火光照红了洛阳城上的整片天空,便是数十里外的人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这场发生在洛阳城里的烈火是有多么的猛烈…… 

第187章 千军易得() 
同一片夜空之下,距离洛阳数百里,却又临近长安城的官道之上。

    连绵的军帐扎满了官道内外,这里正是西凉军入夜后驻扎的所在。因为一日下来奔波辛苦,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满营军士都已安然入睡,除了零星的一些巡夜的人马之外,整座营地都没有人走动,显得格外的静谧。

    就在这个时候,临近中军大帐处的一座不大的小帐篷的门帘突然被人掀起,一个身影从中钻了出来,月光映照在那人面上,他正是马越马仲凌了。

    看着天空上高挂的那弯月亮,马越的嘴角闪过一丝笑容。似乎是感觉到了什么,马越的目光转向了东边,洛阳城的方向。他似乎可以透过数百里的路程,看到那洛阳城如今已成火海一片的景象。

    “仲凌可是有什么心事么?这么晚了还起来夜观天象。”一个温和的声音从马越的身后响起,正是与他同一帐中居住的贾诩被惊动后也跟了出来。

    对一般人来说,当两个人有什么勾结见不得人时会刻意与对方保持距离,如此才能不被人怀疑。可马越二人却都不是常人,而是心思缜密之辈,所以他们二人的关系反而显得很是亲近,便是在行军途中,也总是凑在一起。如此落落大方,摆明了两人关系非浅的举动反而没有惹来什么人的怀疑,这也正是他们高明的地方了。

    马越听到贾诩的询问,便是一笑:“没什么,只是觉得洛阳将有大事发生,一时睡不着了,便出来走走。”

    “你是说洛阳的事情今日便会有个分晓?”贾诩自然也清楚吕布等在洛阳设下陷阱一事。微一愣后,便笑着道:“这的确是个值得庆贺的时刻哪。想必这一场大火,足以让关东联军损失惨重,也正报了当日华将军被火烧的一箭之仇。”

    “是啊,唯一可惜的是咱们却见不到那洛阳城火光冲天的景象,唯有自己想象了。”

    “不过我还是有些不明白的,照时间来推断,关东军应该是才刚入洛阳城吧,你就这么肯定吕布他们能在关东军入城后便立即动手么?”贾诩不无疑惑地问了一声。

    “当然。因为这是最好的时刻。若是再迟上些,等关东联军在洛阳扎下了根,他们这些人再想动手,然后再全身而退就太也困难了。所以要想得手,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就必须选在他们刚入城的时候,如此方能一举成功。”马越点头道:“只不过,这把火虽然能给他们一个深刻印象,也大挫他们的锐气,可终究不能重创关东联军。”

    “这是肯定的。你让人设下的陷阱也只限于那些大宅,而寻常兵卒是不可能入住其中的,所以被火烧的更多应该是那些将领们贴身的护卫。不过这也足够让他们肉痛一阵了。对了,我一直有件事情想要问你……”说到这里,贾诩便把声音放低了,似乎是怕其他人听到一般:“既然你已有了旁的打算,那这次为何还要为董卓出此计策呢?这岂不是在帮他么?”

    “这是在帮他,却也是在帮我自己。”马越握了下拳头道:“我布下的棋子很快就能一一起来作用,但想要把事情彻底做成却还需要一段时间。若是在此之前那些关东联军突然出兵的话,我的算计就会被彻底打乱。为了让他们能消停一段时日,就必须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们心生忌惮而不敢西来。”

    “原来如此。那我又有一点不明白了,既然你怀着如此目的,那为何又不做得更干脆些?你在各处埋下的火油等物我也有所了解,这些还不足以取那些各军主将的性命。你若是能再多用点心,或许就能借这把火彻底将那些人都烧死在洛阳了,那岂不更好?”

    “如果这些人真个葬身此次的大火,那最终得利最大的不会是我,而是董卓。到那时,再想……就很是困难了。即便除掉一些人,也不是我希望看到的。若我的计划能够成功,想要把西凉之地彻底控于我手也得要一段不短的时日,而这时我便希望看到中原之地也能有所纷争,这些各有野心的地方军阀人数越多,中原的战乱就会越大,这才能给我们以足够的时间来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所以这些人我其实是一个都不想伤的。”马越轻轻地道出了自己的根本目的,眼中隐隐闪烁着某种狂热的光芒。

    来到这个乱世已经有三四年了,马越已开始有所转变。以往的他,只是想着如何能消弭即将到来的战乱灾祸,让百姓过上安乐日子。可随着对当下天下大势的了解,马越却发现有些事情不是随便能改过来的,而他想要达到天下平定的目的,就必然要先有所破。

    从他所知道的历史来看,已经没有什么比原来的历史对汉民族的伤害更沉重了。那么,他索性就放开了手脚来大干一场,把那些可能存在的敌人通通打倒,由他马越来重新创造一个不同的时代。或许那将是整个华夏民族重新立于世界之颠的起始。

    贾诩当然不可能明白马越心里究竟是怎么想的,但却也能理解他作出这个决定的原由和目的所在。他也在怔忡之后,感叹道:“想不到你竟把敌我双方都给算计进去了。不过,你就这么肯定,在事情做成之后,你能把西凉军给控制在自己手中?”

    “我有五分以上的把握能做到。”马越一笑道,随即就看到贾诩一脸不信的模样。便又道:“走,咱们在这营地里走走吧,反正也睡不着,还是走走的好。”

    “走走?”贾诩一怔,不明白马越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请求,但他没有多问,而是点头应了一声,和马越并肩走入了帐与帐之间的蜿蜒小径之中。

    因为当心会有关东联军的追兵从后赶来,又怕军中夜间出什么乱子,所以这西凉军的营地里总会留下百多名巡夜的兵卒。他们依着既定的路线机械地往返在一段不短的路上,神色显得有些茫然。

    的确,巡夜这种事情是最让人容易感到疲劳的,不光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更因为四下里都太安静了,让人忍不住也想要倒头大睡一场。当马越二人来到这么一队十余人的队伍跟前时,他们的状态便是如此的。

    不过当他们看到营地里突然走来这么两个人时,还是猛地抖擞了一下精神,一齐举起了手中的长矛,喝道:“什么人……原来是马公子哪。”在看清楚来者是马越后,他们原来紧绷的神情和动作就放松了下来,手中长矛也落回了地上,他们更是纷纷叉手向马越行礼。

    贾诩把这些看在眼里,心里便是一动:“想不到马仲凌在军中竟会如此得将士们的亲近和爱戴。”要知道在如此夜晚,便是一般将领遇到这些巡夜兵卒,后者也会以怀疑的态度来审视对方,但这些人见到马越却只有亲近之意,全无半点盘查的意思,这就很值得玩味了。

    马越此时却也拱手还了一礼:“诸位将军都辛苦了。曹校尉,今日是你当值么?我记得前两日,你便曾有过当值巡夜的,怎的今日却又是你辛苦?”

    “咳,不要提了。还不是老周他突然拉了希,硬是央求着咱今夜待他一晚。毕竟是同乡好友,这都求到咱面前了,咱只好答应下这苦差了。公子可是想四处转转么?”那曹校尉苦笑着回答道,从他抱怨同僚的语气里,贾诩可以听出他与马越的关系还很不一般。

    马越点头道:“这倒确实要辛苦曹校尉了。其他兄弟也都辛苦,你们都多精醒着些,咱们大家才能安全不是。我呢,是晚上睡不着,瞧这里风景不错,所以和贾兄一道随意走走看看,就不打扰你们巡夜了。”

    待他们离开之后,贾诩才一副若有所思地道:“你竟连这么个小小校尉的姓氏也能准确地叫出来?”

    “不光是他,许多军中低级军官都与我交情不浅。”马越淡淡一笑。在西凉军中盘桓的两年时间里,马越除了看书和习武之外,更多的便是和这些底层的将士们打交道了。而身为董卓亲信谋士的他肯折节下交,这些底层将士自然是受宠若惊,两年下来,却已让马越获得了许多这样的人的尊重。

    似乎是为了印证马越的话,他们一路行来,又陆续与其他五六队人马打了照面,这些人也都对马越很是恭敬。贾诩看得出来,这些人的恭敬之心都是发自真心,而不光是因为马越的身份。如此看来,马越在军中底层的声望是极其强大了。

    “原来如此,怪不得你有这么大的把握,一旦事成就能将西凉军完全掌控在手,却是因为你已将底下军士都收入手中了。”贾诩不禁感叹了一声,对马越心思之深再次生出佩服之心来。

    “大家都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此话虽然不错,但那是对已经掌握了大军之人所说。而对我来说,名将虽然难求却还不是问题,只有千军才是关键。所以我更看重底下的将士,只要掌握住了他们,何愁军队不为我所用呢?”马越的话里也不无得意。 

第188章 到长安() 
当董卓率西凉军从洛阳出发才六月出头,可等他们终于抵达长安城时,却已是六月的下旬了。两地相隔其实并不太远,之所以行动如此缓慢,还是因为担心关东联军会从后追杀之故。所以大军每行二三十里就会安下营来,加以防范,随后又派出斥候留心身后的情况。

    直到前几日确信关东联军的确留在了洛阳没有再动,而且还因一场大火而损失惨重之后,他们才加紧了西去的步伐,终于在六月二十四日抵达了曾经大汉王朝的都城——长安。

    马越曾路过长安,在与董卓一起出兵进洛阳时,便远远地看过几眼这座曾经的都城。而今日却是近身去欣赏这古都了,这一看,便让马越瞧出了长安与洛阳截然不同的神韵来。

    两者都曾是都城,所以这雍容的气度皆是一般无二,但相对来说,长安城却显得更大气和古朴一些,而洛阳则更加的华贵。当然,这或许是与这两处城池眼下的地位有着关系,现在大汉的都城毕竟是洛阳,所以长安就显得有些破败了,更象一位已经退隐田原,但曾经却风光无限的老者一般。

    正当马越欣赏着这里与洛阳不同的风情时,城门处却突然奔出了数队人马,一见董卓后,便全都拜倒,口中叫道:“下官(末将)迎接来迟,还请太师恕罪。”却是先于他们抵达长安城的人接到消息后前来迎接了。

    这些人中,既有董卓西凉军中的将领如郭氾者,也有朝中大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