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马踏天下 >

第141部分

三国之马踏天下-第141部分

小说: 三国之马踏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就对关东联军的种种行径很是不满的孙坚趁势退出了联军。但随后,便有一个传言传了出来,说他之所以引兵退却是因为在那场大火之中获得了传国玉玺,他是因为不想将这玉玺交于他人,这才会立刻带着自己人马退出联军的。

    如此一来,其他各路人马自然不肯甘休了。于是就有好几路联军队伍向已经离开的孙坚所部发起了追击,虽然最终没能奈孙坚部何,但却也终于激发了联军内部的矛盾。

    有人开始以袁绍指挥不力为借口公然向其挑衅,然后正言自己再不受其约束。也有人只顾着在洛阳城中掠夺本就所剩不多的财富,将连西凉军都不忍心抢夺的百姓财产都一掠而空,然后却又将一切罪名都安到了西凉军的头上。还有人则干脆自顾而去,不再搀和到联军的事务当中,因为他们已经看出这支联军在夺下洛阳后彻底失去了再进的想法,现在他们只是一盘散沙而已。既然如此,那还留在洛阳做什么?

    短短两月工夫,十万众的关东联军就分崩离析,再没有了之前的浩大声势。如此,他们自然也不可能再西进长安,与西凉军展开最后的殊死一战了。

    而当这些个消息不断传出来后,天下心系汉室的人们反倒开始担心西凉军会趁势反扑了。毕竟一旦敌人势弱,那正好是他们把主动权重新夺回来,再次把天下掌握在手里的时候。所以,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了长安城,大家都在看着董卓将会有何举动。

    而这一回的董卓却显得稳重了不少,即便早知道了关东联军内乱不断,他也没有再次提兵东向,而是继续留在了长安城中。其实这倒不是他已满足了现状,而是因为如今西凉军自身的情况也不允许他在短时间里再次发动战争了。

    洛阳之失,以及之前虎牢关等地的败仗对西凉军的打击还是很大的,人马的损伤也自不小。西凉又是个地广人稀,兵员补充很是困难的地域,所以在折损了数万人马之后,董卓也不敢轻言战事了。

    不过,这还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真正关键的问题还在董卓不放心自己的内部。朝廷里的官员被他强制从洛阳带到了长安,自然是有些怨恨的,他们的家,他们的财产都被董卓亲手毁去,这些人着实恨不能杀了董卓。只是现在因为身边尽是西凉大军,这些人才暂且忍耐了下来,可如果一旦董卓将人马派出去与关东联军交战,这些人就说不准会不会突然发难了。

    正因为有这样的考虑,董卓才暂且按捺下了东进之意,而是一门心思地先整顿内部。同时为了接下来东进作准备,董卓也下了令,从西凉后方调遣大军前来相助,只要他把内部稳固了,把那些可能怀有异心的人除去,人马又恢复过来的话,便可以再次东进了。到那时,夺回洛阳城都不是他的最终目的了,他甚至能提此西凉雄兵将整个大汉的天下都给夺了下来。

    而现在,一切就只是需要一个时间而已。

    ?

    在董卓的等待中,从西凉来的援军终于抵达了长安城。但是当他看到那些部将和军士时,却又露出了狐疑之色:“牛辅,这是怎么回事?这些人马可是你新招的么?为何不将我们原来的西凉精锐带来,却带来了这些新军。”董卓很有些不满和疑惑地问刚刚下马,正朝自己行礼的牛辅道。

    “主公容禀……”牛辅早料到了董卓会有此一问,便把发生在军中的突然疫病给道了出来,随后又道:“末将因为担心若等这些人马病情稳定再来会误了主公大事,这才不得不从其他几处城池里调遣人马。不过这些人马也都是我西凉人中的精锐,即便与我们原来的精锐比,那也是相差无几的。”也好在那次的疫病没有让他这个当时的主将也给沾染上了,不然只怕连他都无法到场了。

    “竟还有这种事情!”董卓眼中闪过一丝惊异来,觉得这事也太有问题了,难道连老天也要为难自己么?但当他再仔细观瞧这些赶来的西凉大军之后,神情才稍微好看了些。因为他看出这些人马果然如牛辅所说的一般很是精干,便是和原来的西凉军相比也不遑多让。尤其是位于左翼的上万人马,更是显得锋芒毕露,让人不敢轻视。

    “这左翼是哪一路人马哪?”董卓面带欣赏之色地看向随在牛辅身后的一众将领。

    顿时就有一名高大的汉子走了出来,恭敬地应道:“这是末将两年来训练出来的陇县兵丁,倒叫主公见笑了。”他自然便是马腾了,虽然对于两个儿子的胆大妄为很有意见,但事到如今,他也不得不放开手脚来做此事了。

    “原来是马将军哪,倒是失敬了。想不到你cāo练人马竟也如此了得,若早知你有此本领,某在离开西凉之前就该把人马交给你率领的。”董卓夸奖道。他看得出来,这支人马论起战斗力来绝对不在原来的西凉军之下,而原来的西凉军他足足打造了五六年才有如今模样,可这支军队明显是没有这么久时间打造的。当然,真要两相比较的话,这支人马应该还不是原来西凉军的对手,但能在两年时间里能锻造出如此劲旅,这马腾也算是个人才了。

    而董卓之所以如此不吝赞扬马腾也有收买人心的目的,这些来的人马毕竟不是他的嫡系,而将来东进他们的作用又很是关键,自然需要在现在好好拉拢了。所以随后,董卓便又说道:“既然你们肯带人马随某一起扶助天子,那么朝廷自然也不会亏待了你们。不日,朝廷就会对各位加以封赏,另外今日某还会在府中摆下酒宴,为各位将军接风洗尘。”

    “多谢主公提拔、赐宴!”这些不算董卓心腹的将领们同时应声谢道。这些人可没有其他念头,现在有这么个巴结到董卓的机会,他们自然不会放过了。他们既然是西凉军中一员,现在自然只有追随董卓才能有出人头地的一天,而这次能来长安,便是一个重要转折。

    看到这些将领如此识趣,董卓更是满意,哈哈大笑:“好,只要各位和麾下将士肯用命,这天下迟早就是我们的!”这话却显得有些狂妄和僭越了,他现在毕竟还是臣子,这天下怎么说也该是天子的。但是,如今的董卓又怎么可能将一个十多岁的傀儡天子当回事呢?

    只有陪同他一起出城来迎接西凉军队的朝臣们心里大为不满,一个个面色惨淡,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过此时他们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拿捏在董卓手中,便是有再多的不满只怕也是敢怒而不敢言了。

    而随在董卓身边的马越却已将这一切都收入了眼底,他的嘴角微微一扬,几不可察地闪过了一丝冷笑。他知道,现在董卓表现得越是狂妄,得罪的人越多,那当他猝然发难时,所能得到的帮助便也就越大了。

    在把众将士迎进城后,董卓便带着一干将领去了自己的大宅,而马越也趁此机会找到了随父亲一同前来的兄长马超和王风等人。他朝着几人一拱手道:“这次能把事情办成,要多得大哥你和王兄几位甘于冒险了,小弟在此谢过。”对此,王风他们自然是连道不敢。

    “哎,二弟你和我这才几日不见,怎的就变得如此生分了?我们可是亲兄弟,大哥帮你不是应该的么?何况这也不算帮你,而是帮我们马家,我这个长子自然更该全力以赴了。”马超呵呵笑道,随即又压下了声音:“不过有件事情我还得问个明白,你到底打算在什么时候,如何行事哪?”

    马越面带微笑,轻声道:“我想时间应该不会太久,但现在却还不是时候,我们再等等看吧。反正人马已经到了,我们成事的可能就已经有了五成以上!” 

第202章 风暴前夕(中)() 
为了提振三军士气,也是为了在众人面前彰显自己的权势实力,所以这次董卓摆宴不但请了自己麾下的西凉众将,而且就连朝中官员也都一并请了。而以如今董卓在朝廷里说一不二的地位,朝臣自然也不敢不给这个面子,数百够资格与会的官员悉数到场。

    王允作为朝中大司徒,自然也是身列其中的。而当他看到满朝文武无一人不敢缺席之后,这心里就更显得沉重了:“没想到如今董卓在朝中势力竟已如此之大了。现在他又有西凉精兵增添实力,那要待到何时才能使朝廷摆脱其控制哪。”

    虽然许多的朝臣都带着和王允一般的心思,但在董卓和西凉将领的威慑面前却是不敢有丝毫表露的。他们一个个也都带着勉强的笑意与那些本来全看不上眼的西凉将领打着招呼,说着恭维的话。这让后者也是大感快意,觉得自己能来长安也算是件好事了,要是在西凉待着,又怎么可能受到朝中大员们的如此吹捧呢?

    在众人入席之后,董卓便举杯对着大家说了一番话。这番话却也是老生常谈了,提到的无非就是他们将来的前途,在将天下扫平之后,董卓势必不会亏待了众人。这些话在董卓来到中原后就经常与麾下众将士提到,今日不过是再提一次罢了。

    而那些新来的西凉将领听了这话却是大受鼓舞,有人便立刻表态道:“主公放心,此番我等率军前来,一定竭尽全力助你扫平叛军!别说现在关东联军已是一盘散沙,再难凝聚起象样的战斗力来,便是依然如之前般的团结,我们西凉军也不怕了他们。”

    “不错!我们此番一定要将这些乱军一股脑地全部扫灭,让天下人知道我们西凉军的厉害!”

    “我们不但要扫平这些叛军,更要助主公把那些阳奉yin违的地方势力也都一一拔除了,如此天下才能彻底太平!”……

    众将纷纷开口表着忠心和决心,听得高坐其上的董卓眉开眼笑,大为满意。在最后一人说了番话后,他便高举起了酒杯,大声说道:“大家说的不错,这回咱们就要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西凉军的厉害,让他们再不敢与我们唱反调,让天下臣民都匍匐我们脚下!来,为了能早日达成这个目标,我们干了此杯!”说完之后,董卓已把满满的一杯酒都灌了下去。

    这一句话后,更是引得所有西凉将士高声喝彩,旋即众人也如董卓一般大口喝下了杯中酒。而那些朝臣在看到周围众人都在饮酒之后,也只得端起酒杯喝了起来,不过那甘美的美酒此时喝在他们的口中却是分外苦涩。

    因为无论是董卓还是他麾下的将领在说话时,全提到的是他们西凉军如何如何,他董卓如何如何,却压根没有一个人提到天子,提到大汉朝廷的。而这种说法已经表明了他们的一个态度,这些人早已不把天子和朝廷放在眼里,在他们看来,自己就是朝廷,就是天子了。

    王允喝着手中苦酒,心里不断地苦笑着:“这些西凉蛮人实在是太过嚣张了!自从他们来到长安,并且得知关东联军已不成气候之后,便更不把天子和朝廷放在眼里。我身为朝廷重臣,如今更是没有了丝毫权势……不成,我身受皇恩,决不能坐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王司徒,你对这些西凉人也很有看法吧?”一个带着几分恨意的声音在王允的边上轻轻响起,王允一怔看去,却发现是朝中九卿之一的胡邀正满脸不甘地看向自己。

    对于这个胡邀,王允还是了解的,这也是个心向汉室的忠臣,显然也是在看到西凉军上下嚣张的说话和表现之后有些忍不住了。在看了看四周,察觉到没什么人在注意自己二人后,王允便苦笑着点头:“是啊,这些人眼里早没有了天子和朝廷,说他们是逆臣贼子也不为过。奈何如今我等忠义之士皆无权无势,想与他们一争短长都不可得,也只有看着了。”

    “下官每每想到如今天子被董卓视为傀儡,朝廷更是任由董卓掌控,我们皆任其摆布时,就往往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王公,我们世受天恩,绝不能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董卓一步步走向篡夺大权的地步哪。”胡邀说着,热切地看向王允:“如今在这长安城中,尚有许多肯为天子效命的忠臣义士,只要咱们肯冒险一试,这董卓就未必能一手遮天。不过人无头不行,鸟无首不飞,这么一件大事却还需要一个德高望重之人来统领一切。下官以为王公便是那个最为适合的人选了。”

    “这……”王允终于明白对方的意思是什么了,却又有些迟疑。他听得出来,其实在暗地里,这胡邀已经联络了一些对董卓和西凉军不满的人了,现在他们是想找自己来统领这股力量了。对此,他心里还是有些蠢动的,可一想到如今西凉军在长安的势力,却还是有些犹疑难定,毕竟这可是与身家性命大有关联的决定哪。

    “王公,我等若是再不有所行动,真待到西凉军东进成功,将仅剩下来的那几支心向朝廷的军队击溃,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