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马踏天下 >

第62部分

三国之马踏天下-第62部分

小说: 三国之马踏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我们的大营周围的防御也都布置妥当了,即便此时羌人来攻,也未必能在我们的手上讨得好去。”皇甫嵩应道。在士气低落的时候,是他这个久于战事的老将在安排一切,也正因为有他的威名在,这支刚吃了败仗的汉军才没有颓废,而是迅速做好了一切迎接再战的准备。

    “哎,都是老夫一意孤行,才会导致今日之败哪。若是早听从你之劝,不轻率冒进,那三千多人马就不会……”说到这里,张温又是一声长叹:“如今的局势于我们很是不利,少了城池的依托,兵力上又不如羌人,我们只能采取守势了。”

    “大帅不必过于忧心,即便我军先输了一阵,但终究只是一场遭遇战罢了。那是因为我们挥师而来,兵马疲敝,才会给他们以逸待劳的机会的。只要我们不自乱阵脚,将我们汉军善于稳扎稳打,强于以守为攻的战法施展出来,战事胜负却还难料。而且……”说到这里,皇甫嵩的话为之一顿,显然有什么话不知该不该说出口。

    张温很容易就猜到了他想要说些什么,便道:“你可是想说,其实论兵力我们并不在羌人之下哪?因为身后还有一路四万许的人马跟随着?”

    “是的。”皇甫嵩点头:“毕竟大家都是为朝廷平乱,纵然有什么矛盾,在大敌当前时,还是当屏弃前嫌,一致对外的。末将以为,只要大帅着人将此地情况传达过去,董仲颖为了大局考虑,一定不会迁延妄顾的!”

    “是么?”张温对此很有怀疑。他与皇甫嵩这个只知道兵事的武将不同,作为曾经朝堂之上的三公之一司空,他对朝中不同派系间的争斗实在是太熟悉了。现在自己和董卓就分属两个不同的派系,恨不能见对方倒霉才好,试问此时董卓又怎么可能在得知自己兵败之后全力赶来助阵呢?

    不过这些话,张温并没有如实地告诉皇甫嵩,只是含糊地道:“或许你所说的有些道理,老夫会考虑一二的。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先挽回一些如今的颓势再说才是正经,不然即便董卓真率军来了,我们这一路人马也将无以为继。”

    “这点末将也考虑到了。”皇甫嵩很有把握地道:“我军现在所处之地,利守而不利攻,正可以为我军争取恢复军心士气的机会。若羌人不来攻便罢了,若他们真敢攻来,末将必将为之前战死的将士们报仇雪恨!”

    “如此自是再好没有了!现在用兵之事,老夫就全部仰仗将军了。”这一次的失利,终于让张温知道了自己在兵事上远不如皇甫嵩的问题,当时若非皇甫嵩及时调动人马,又身先士卒在后断后,只怕大军的伤亡将会更加惨重了,所以这次他是真心实意地要将指挥大权全都交给皇甫嵩了。

    “末将必不负大帅所托。不过,刚才末将提到的有关联络董卓军之事……”皇甫嵩还是不忘提一提这事,因为他知道只有如此才能重新掌握战局的主动。

    “老夫会考虑的!”张温的回答却依然很是模糊,他实在不想低声下气地去求董卓,何况即便他真这么做了,董卓是否肯出兵也还在两可之间呢。

    对此,皇甫嵩也无可奈何,毕竟张温才是三军主帅,他一个部将只有指挥麾下大军的权力,却不可能越俎代庖地对整个战略加以修改。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守住门户,使羌人难以给军队造成更大的杀伤,同时等待董卓军的到来。

    不过,皇甫嵩所做的防御措施还是相当了得的,他依托地形,又将汉军善于以守为攻的优势彻底发挥出来,还真就在之后几日羌军的趁胜攻击中取得了几次小胜。虽然就杀敌来说,还无法与之前汉军的伤亡相比,却也总算让已经有些丧气的汉军将士得到了些安慰。

    如此在与羌人进行了几次交锋之后,吃了亏的羌人也学了乖,没有再一味强攻汉军阵地,而是想要故技重施,从侧面绕到汉军身后,断其粮道。但这一回,他们却未能如愿了。皇甫嵩在打定主意以坚守对敌之时,便想到了有此后患,早就派出一支精锐之师游弋在大军后方,几次下来,反而将化整为零想绕到汉军身后的羌军杀得折损许多。最终,羌人只得打消了这个念头,重新与汉军在此对峙了起来。

    而董卓军这里,在得知张温军失利之后,便没有再继续西向。他们在等待着战事的进一步发展,等待着那个自身可以独占功劳的时机的到来。可随后僵持住的战局,却让董卓军上下大感意外,没想到本来攻势凌厉的张温军居然会做起了缩头乌龟,以守为主了,这让董卓也感到很是无奈。

    “看来,这是皇甫嵩在起作用了!”对张温军上下情况很是了解的胡轸皱着眉头道:“其他将领多是心切主动出击之辈,唯有他,才是真正会用兵的。只是没想到,他这个在朝中无有根基的武将此番居然也会被张温如此看重。”

    “这确实让人想不到,不过,这也改变不了如今的局势,只要咱们不出兵,他张温想取胜根本不可能。”李儒说着,却又有些担忧地道:“不过,他张温毕竟是三军主帅,如果他真拿身份下压,只怕我们也不能不出兵相助,不然只怕事后也将成为他人把柄!”

    “这也正是某所担心的。”董卓也皱眉说道,“他张温也不是蠢人,眼见得形势不妙,自然会想到借势压人,让我们出兵的。对此各位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这个……”众人都一时拿不出解决之道来,便是智谋最为深远的马越和李儒也都没了话说。在思忖了半晌之后,马越才道:“如今看来,若当真如此,只有听命行事了。而以在下之见,若是主公真没有法子不遵号令的话,那还不如抢在他下令之前赶去相助才是最好的选择。”

    “什么?”众人听了马越这话,都是一怔,几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他们就是被强令前往相助都心中不愿,更别提主动前往了,这自然让众人感到意外了。

    “马仲凌,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可是想坏了主公的大事么?”许令见众人表情,便觉得这是个打击马越的好机会,当即说道。而他的话,也让方正回过神来,他也皮笑肉不笑地道:“之前让主公按兵不动的是你,现在让主公主动前往的又是你,如此朝三暮四,你是何用心?”

    这话说得很有些重了,其他之人虽然不信马越在此事上怀着不忠,但事情实在太过严重了些,他们也不敢开口了。而董卓也因这句话而有些变了脸色,把目光落到了马越的脸上,等待着他的解释。

    “主公,在下之所以如此说,为的还是主公。倘若我们是在张温下令之后前去相助的,那即便之后我们立了功劳,怕也要将大部分的功劳分与张温。但若我军是主动前往的,这情况便自不同了,我们有大可以向朝廷奏报,是我军在发现张温军有难,才及时赶去相助的。故而,在下才向主公提议主动出兵,这是化被动为主动的一个机会。”

    “唔……”听了马越这番解释,董卓的面色才缓和了下来:“你说的倒也有些道理,若我们真能争取到主动,倒也未必是什么坏事。既然如此,那就尽快出兵,也省得张温让人传令过来。”

    “是!”众人这才起身应道。

    七月二十六日,在陇西境内盘桓良久的董卓军终于正式向西进军,直朝汉羌两军交锋的北地郡赶去,同时董卓更是向朝廷上了一道表章,说明自己此行是听闻张温军遭到了麻烦才火速驰援的,这样一来就不是受命增援了,其中关节自有何进想法去让朝廷认可。 

第87章 天意 天威() 
董卓军的到来,的确解了张温军可能存在的危机。在这几日之内,羌人的进攻越发的凌厉,纵然是有皇甫嵩这样善战的将领指挥,汉军的情况也并不乐观,若没有援军再来的话,只怕张温军就将再次后撤,以寻求城池来固守了。

    而董卓军一到,情况就彻底扭转了过来,转眼之间,汉军在兵力上就占居了优势,而且两军之间互为犄角,使羌人难以兼顾,不得以下只得暂时不再动兵攻打,这自然给了张温军以喘息和休整的机会。

    如此拖了两日之后,汉军就发现这样也不是个善法。毕竟要平定乱局的是他们,而不是羌人,他们大可以拖延时间,而自己则拖不起,不然只恐朝廷将会责问了。而且,就在这几日里,无论是张温还是董卓都得知了一个让他们心惊的消息,随着与羌人之间战斗的不断拖延,西北和北方的其他杂胡也开始蠢蠢yu动了。

    当初汉军是那么的强大,几次大战将包括草原王者匈奴在内的诸多胡人杀得毫无还手之力,只得远遁更荒凉的所在以求自保,这让诸部胡人对汉王朝都是深怀敬畏的,即便如今看上去这个汉王朝似乎已经走向了没落,他们也不敢轻言战事。

    但是,就在去年,一支其实实力并不太强的羌人部落突然起事,以让人惊讶的速度夺取了西凉诸郡,这就给了那些已经安分了百年的胡人一个示范和提醒——原来汉朝军队远没有自己所想的那么强大,原来只要肯冒风险,他们未必就不能从中获得想要的财货和人口。一旦他们起了贪婪之心,汉朝边远之地就变得很是不安分了,若非有数百年的积威所压,大汉边境早就烽火处处了。

    在如此情况下,董卓和张温都清楚此战必须尽快结束了,无论是为了自己在朝中地位能保,还是边境的安宁,都必须杀鸡儆猴地杀败羌人,从而震慑外族。这一回,两个各怀心事的人终于有了暂时联手的意思,更派出了心腹之人前往商谈。

    马越也深明其中关键,不过他并没有被董卓派到张温处商谈此事,而是由李儒这个让董卓更加放心的谋士前往。经过几日的商谈,他们之间终于达成了共识,两军不再相互提防,而是相互配合着向羌人压去,寻求一战而胜的机会。

    但是,已经也在同时得知汉人情况的羌人此番却不再急于一战了,他们反而不但向后退却,以求拖延时间,等到其他各处的胡人也纷纷起事之后,再与汉军一战也不迟。

    这就让汉军大感无奈了,若是羌人采取守势,即便汉军在兵力上稍有优势也难以转化为胜势的,更何况无论是张温还是董卓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人马折损过多。这就让整个战局变得更加微妙,甚至是趋于了一种平衡状态,汉羌两军虽然相隔不到十里地,而且双方都没有坚固的城墙依托,可这大战却怎都无法打起来。

    这时间就在这种有些诡异的沉默里一点点地流逝过去,从炎炎夏日转入秋季,随后又进入到了冬季。眼看着北风渐紧,甚至有雪花不断飘落之后,汉羌双方就更难真个一战了。这期间,马越和李儒都向董卓献了不少的计策,想要把羌人从他们的营寨之中引出来,然后用计败之。但可惜的是,他们的计策都没能奏效,显然已经吃过不少亏的羌人已吸取了之前兵败的教训,再不肯因为一些汉人摆出来的破绽就急于进攻了。如此,汉军再想击败羌人就变得极其困难,有时候甚至都要说要靠天意了!

    但是,天意真的有用么?至少在马越这个曾经几十年接受唯物主义教育,深信无神论的人看来,天意这种虚幻的东西是不可能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败的,打仗还是得靠得当的指挥,高昂的士气,以及一点点的运气。

    十一月十六日,天气是越发的寒冷了,好在汉军的后勤辎重来得还算及时,所以军士们倒是不虞受冻。可是身体毕竟不如这些体魄强健之人的马越却依旧感到寒冷难当,即便在他的帐篷之中生着火炉,那从帐篷的缝隙中吹进来的寒风还是让他经常夜间被冻醒。

    所以,当这一夜的二更时分马越再次被寒风吹醒之后,他就索性披上了厚厚的裘衣,在帐中看起了一封书信来。这信是身在陇县的父兄派人送来的,其中也提到了一些那里最近出现的问题,多是一些周围的外族胡人对陇县也虎视耽耽的话语。另外,就是因为此时陇县没有了比马腾更高的朝廷官员,所以他已经接管了县里一切大小事务,现在也通过这点权力开始扩充自己的兵马了。

    本来,以马腾的名气和地位,想要在西凉地界里扩充军队很是吃力,但这回却借了他马越的在百姓中良好的名声,居然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扩军达五千之众。这是马越近段时日里所收到的唯一的好消息了,有了这五千兵马,再有陇县为依托,他相信父兄足以保证自己家人不受外敌的侵害了。

    “若是此战能够取胜,董卓在这次战事里取得大功劳,那么以我现在在他心目里的地位,应该可以为父亲他们讨得一个陇佑太守的官职吧。这样,我们马家想在西凉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