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隋 >

第135部分

逆隋-第135部分

小说: 逆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沙钵略去年带领四十万大军,分成三路入侵大隋,结果只便宜了达头和阿波两人,他自己损兵折将,并没有捞到多大便宜,回军后,发现铁勒和契丹人果然对他的大营虎视眈眈,他虽然痛恨达头和阿波两人先撤军,却只得打落牙齿往里吞,不敢对达头和阿波采取强硬措施,光是达头和阿波两人联合起来的兵力就和他相差无几,互相拼杀只能便宜铁勒人和契丹人。

    为了大局作想,沙钵略强忍愤怒,派使者重新与两人联系,表示为了大突厥的前途,只要达头与阿波两人承认他这个第一可汗,以前之事都既往不咎,可惜达头铁了心不想受侄儿管辖,将沙钵略派的使者赶回,阿波可汗却被沙钵略派去的使者安遂迦说服,重新归于沙钵略帐下。

    有了阿波的加盟,沙钵略暂时维持了突厥的不分裂,实力增强不少,随后尽起大军和铁勒,契丹交战,铁勒人首先不敌,重新向突厥俯首称臣,献出了不少牛羊,双方罢兵息战,没有铁勒人的牵制,罗艺也不得不指挥契丹军队暂避锋芒。

    虽然沙钵略胜了铁勒和契丹两路军队,却没有捞到多少好处,铁勒人那里好呆得了一点牛羊,契丹人却只得远远避开,沙钵略连一根牛羊毛都没有捞到。

    去年一场大战下来,突厥几乎是全国动员,沙钵略虽然抢到一些物质,后来又被隋军夺去了不少,根本不足弥补大军出动的损失,一个冬天下来又有不少牲畜冻死,许多突厥人一下子变得赤贫,沙钵略只得咬牙重新向大隋出兵,否则抢不到物质,下一个冬天就难过。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skbshge

第215章 开皇盛世迎击() 
突厥都斤镇大可汗大营,无数的突厥骑兵已经聚集起来,许多人身上都穿着破破烂烂的皮袄,跨下的马也是瘦骨凌形,另外有一些人却是身穿绫罗绸缎,脸上发出红光,跨下的马也是骠肥体壮,形成强烈的对比。

    那些身穿绫罗绸缎,脸上发光的突厥人多是阿波可汗的部下,而穿破烂皮袄之人多是沙钵略部下,由于阿波可汗去年的先行撤退,部下都已捞足,整个冬天都过得非常舒服,而阿钵略的部下除了阿钵略亲信部族数万人,其余人都是苦熬了一个冬季。

    周齐两国未统一时,为了结好突厥,每年两国都争相送给突厥大批绸缎,粮草及其它金银等物,突厥人不耕不牧,坐享其成,这也是突厥人发展最快的时期,他们全力向西,将西边各国打得抱头鼠窜,疆域横跨万里。

    自从大周一统北方,将突厥的岁供断了之后,突厥人的日子就难过起来,除了牲畜肉食他们能自产外,其余东西几乎要靠抢,本来周武帝死后,大周又重新恢复了朝贡,而且还将公方下嫁,可是没过一年,大周竟然被大隋取代,他们的岁贡又断了。

    本来此时并不是突厥大军出动的时候,毕竟经过一个冬天,许多牧民的马匹瘦弱,不堪远距离骑乘,只是头几年他们还有不少以前存储下来的物质,这几年存货用光后,一旦没有抢到足够物质,日子自然是过不下去。

    看着那些穿着破烂皮袄之人经过,阿波的部下都忍不住大声嘲笑,对着他们指指点点,沙钵略的部下也忍不住怒目而视,双方虽然暂时联合起来,这裂痕可不那么容易弥补。若不是限于两边首领的严令,说不定自己人打起来也未可知。

    一副高大的狼头大纛插在一座山头上,山头四周队列森严,两旁的突厥骑士都是昂首挺胸,目光森然,看到这个狼头大纛,所有赶过来的牧民都低下头颅,从旁边经过时连大气都不敢透一口。

    突厥人以狼为崇拜,这个狼头大纛就是突厥大可汗的象征,四周守着的卫士就是沙钵略最为精锐的金银卫,突厥四十万大军,金狼卫是精中选精,总共不过五千人,金狼卫出现在哪里,大可汗就在哪里。

    在山上,沙钵略、阿波、安遂迦、处罗侯还有突厥的各个特勤、叶护、颉利发、俟斤、啜、吐屯行等贵族正准备祭天,千金公主脸上蒙着面纱,也第一次出现在祭天的现场,三牲头颅整齐的摆放在案中,十几个萨满围着祭坛狂热的又跳又叫。

    一个年老的萨满停止了脚步喊道:“吉时到!”

    其他萨满也一起停了下来,沙钵略携着千金公主正要对天跪下,一个特勤突然站了出来:“大汗,且慢,我们大突厥祭天,什么时候允许女人参加了?”

    沙钵略停下来向那名特勤看去,见正是堂兄大逻便阿波可汗的一名部下,心知阿波对自己还不心服,恐怕是故意打击自己的威信,心中暗恨,只是这个问题一提出来,许多贵族眼中也发出疑问,显然是要他给一个解释。

    “女子又如何,她是突厥的可贺敦,为什么不能祭天?”沙钵略目光锋利如刀,冷冷的盯着出言反对千金公主祭天的那名特勤。

    沙钵略已做了两年大可汗,目光中自有一股威严,那名特勤被沙钵略问得一阵心虚,转头向阿波可汗,阿波可汗面无表情,特勤只得结结巴巴的道:“她虽然是可贺敦,可她……她对突厥有……有什么贡献?”

    女子不能参与祭天,这是突厥古老流传下来的习俗,不过,突厥的可贺敦到底能不能祭天,却没有规定,在突厥可贺敦有很大的权力,这种权力源自于突厥在大汗死后财产的继承,新任的大汗将继承前任大汗的一切,包括他的可贺敦。

    由于草原上强者为尊,身为突厥可汗随时可能要带领部众战斗,在突厥人强大起来之前,大多数可汗都死在战场上,很少善终,而可贺敦在丈夫死后依然是下一任大汗的可贺敦,新任大汗可能是她以前丈夫的弟弟,也有可能是儿子,还有可能是孙子,虽然突厥可汗多是兄死弟承,可汗继承时依然有可能年幼,那里权力就会完全掌握在可贺敦手中。

    以前的可贺敦也有参与祭天,有时甚至是祭天主持,只是这种事大部分发生在可汗年幼或者可贺敦为突厥作出大贡献时才有资格。

    特勤的问话顿时让沙钵略语塞,宇文芳嫁到突厥二年多年,要说对突厥有什么贡献自然谈不上。

    宇文芳站了出来:“为什么女人就不能祭天?”

    特勤见沙钵略不答,胆气顿壮:“祭天是为了向长生天祈求胜利,女人不能打仗,如何能祭天,若是引得长生天发怒,让我大突厥此次出兵失败,谁来负责?”

    众人顿时骚动起来,宇文芳死死的咬牙,从腰间抽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那名特勤吓了一大跳,他连忙后退几步:“你要干什么?”

    只是突然想起自己被一个弱女子吓退,那名特勤脸上顿时红了起来。宇文芳并不回答,掀开左手的衣袖,露出一条如凝脂般雪白的胳膊,那些突厥贵族看得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心中想道:“果然不亏是中原出来的公主,胳膊比起草原上的娘儿细嫩多了,可汗好艳福。”

    宇文芳举起手中的小刀,在手臂上用力一划,一股殷红的鲜红顿时流了出来,马上将雪白的胳膊染红,众人都看得忍不住一阵心疼,恨不是刚才那刀是割在自己胳膊上。

    “你干什么,快停手?”沙钵略大吃一惊。

    宇文芳却没有停止,一连在手上划了七刀才跪下来,口中大声道:“大突厥可贺敦宇文氏向长生天诚心祈祷,去年我突厥六畜不旺,此番出军关乎突厥生死存亡,宇文可贺敦愿以自己鲜血为灵,请求长生天保佑我军大胜而归。”

    连割七刀,这是突厥血誓,谁也不敢拦阻,其他人也连忙跪了下去,一起祈祷:“长生天保佑,此番我大突厥出兵大胜而归!”

    连祈祷三遍完毕,沙钵略才起身将宇文芳也拉了起来,吩咐宇文芳的贴身侍女给她包扎,心中大为欢喜,本以为自己的可贺敦是一只小绵羊,没想到今天成了一匹烈马,周围贵族看宇文芳的眼神不再轻视,反而崇敬无比,宇文芳今天的举动才符合她突厥可贺敦的身份。

    “万胜!万胜!”沙钵略拨起插在地上的狼头大纛,高声叫道

    看到大纛拨起,刚才昂首挺胸的金狼卫顿时狂热起来,一起高举着手中的兵器大声喊叫:“万胜!万胜!”这个声音一出去,其他数十万集结起来的突厥大军也一浪一浪的高喊起来,刹那间万胜的声音传遍整个大草原,盖过一切,连马儿也不得不打着响鼻呼应。

    “出发!”沙钵略持着狼头大骑往前面一指,山下无数的突厥铁骑顿时像一片片黑云一样飘动起来,隆隆的马蹄声让整个大草原仿佛都在抖动。

    这次突厥兵分二路,以阿波为一路,沙钵略和他的两个儿子雍虞闾和染干自领大军为一路,为了防止阿波上次一样抢到物质就撤,沙钵命令阿波先期攻打凉州,自己中路大军攻打朔州。

    大隋北方边境连遭突厥大军数次入侵,对于突厥人的动向极为敏感,在突厥人还没有越过长城时就得到消息,并飞快的将消息传到京师,正策划攻打南陈的大隋君臣听到突厥人重新出兵,都是大为惊讶,没想到突厥人在春季也会出兵,同时又是一阵后怕,若是突厥人迟上数月,待大隋与南陈打得难分难解之际再出兵,大隋说不定会吃大亏。

    杨坚刹时决定下来,若不解决突厥,绝对不可以放心南征,由于准备平定江南,大隋的兵员和物质都集结了许多,有些虽然已经运到前线,许多兵员和物质却还在半路,于是朝庭一声令下,本来要到南方去的士卒和物质纷纷转向了北方。

    去年突厥四十万大军对大隋都无可奈何,今年只有三十万人,大隋又经过一年休养生息,众臣虽然视突厥为大敌,却对朝庭充满信心,纷纷请战。

    杨坚令卫王杨爽、上柱国窦荣定,柱国李崇,李充、文述等八位元帅分兵迎击,数十万精锐的隋军向突厥人迎击而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skbshge

第216章 开皇盛世民心军心() 
大隋的制度已经很完备,数十万大军派了出去,后方朝庭除了督运物质粮草,并不需要象去年突厥人大规模进攻时一样紧张,民众也丝毫没有恐惧心里,该怎样过还怎样过,大隋虽然建立还不到三年,朝庭的威信已经建立起来,百姓都相信,去年突厥人被打退了,今年他们更是讨不了好。

    大兴城不似旧城无序,一切都规化的整整齐齐,东宫就在皇城后面,与皇宫平行,早朝后,杨勇不必每日守在皇城,可以直接将一些不是太重要的奏章带回东宫批阅,皇帝若有事,也可以随叫随到,杨勇自己的时间顿时多了起来。

    这天,上完早朝,见并无什么紧急大事料理,杨勇象往常一样,从侧殿直接通过数条走廊,来到后面的延喜门,见太子来到,守卫的四名侍卫连忙弯腰向太子行礼,杨勇微微一笑:“你们辛苦了。”

    “不敢!不敢!”四人口中连忙谦虚。

    跨过延喜门就是东宫所在,等杨勇的身影消失不见,四名侍卫才重新挺直胸膛,一人忍不住道:“太子真得平易近人。”

    另一人道:“不但如此,太子对我们也关心得很,前几天牛大哥母亲病了,当值时愁容满面,被太子看到,询问过后,马上赏了牛大哥十贯钱让他带回家给母亲看病,禁军待遇虽然不错,每月合计不过一贯多钱,牛大哥家中有老有小,每月的薪饷都是所剩无几,这十贯钱等于救了牛大哥母亲一命。”

    “就是,就是。”其他几人也都点头附合,他们虽然是皇宫禁军,却只得普通侍卫,平时有大臣通过这里去拜见太子,对这些侍卫都毫不理睬,杨勇每天至少要经过延喜门数次,无论是轮到谁当值,都会对他们道一声辛苦。

    杨勇回到东宫刚坐下,云媚儿赶了过来,为杨勇端上一杯香茶,甜甜的叫道:“公子。”

    云媚儿在二年前杨勇从洛阳返京时就作为侍女住在了东宫,当时元清儿与杨勇久别重逢,虽然见杨勇身边突然多了一个女子感觉不太舒服,只是云媚儿年龄尚稚,元清儿并没有太在意,如今眨眼间云媚儿又长了两岁,已经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杏儿那丫头呢,怎么没见到她人?”

    杏儿自然是元清儿的贴身丫头,她从见到云媚儿第一眼开始,对云媚儿就没有好感,一直对云媚儿针锋相对,不让云媚儿单独接近杨勇,幸亏云媚儿懂得兼让,两人才不至于大吵大闹。

    云媚儿嘻嘻一笑:“杏儿姐姐又跟太子妃去烧香了。”

    杨勇拍了拍腿:“得,又给这帮秃驴送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