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隋 >

第175部分

逆隋-第175部分

小说: 逆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也不感谢本宫,若一月的时间还不能破案,你这个青州刺史也不用当了,也替朝庭守边吧。”

    “是,臣遵令。”韦艺心中虽然一惊,却很快回过神来,若一个月时间还不能破案的话,他就连自己也无法交待,无论如何,都应该接受惩罚。

    虽然刺客早已跑了,但通过抓捕的民众描述,刺客还是被描述了出来,毕竟铁胎弓如此大,虽然开始时由于被布包裹,民众没有注意到什么东西,但一旦亮出来就很容易被人发现,刺客的相貌被画了出来,这只是三个普普通通的青年人,他们每人都向太子护卫射出一箭,然后马上大喊引起混乱,随在百姓当中跑进树林然后消失。

    很快,搜捕这三人的文书就贴满了青州各个大街小巷,包括青州下面的县城,官兵在各条道路上设卡阻拦,韦艺估计,这三人不可能这么快就走出青州府的范围。

    三天的搜捕行动过去了,杨勇的三名护卫已经下葬,剌客的影子也没有找到,除了刺杀当天,这三人没有一个人表示以前见过,韦艺每天都焦虑无比,虽然说太子殿下给了一个月的期限,可是时间过得越久,要找到线索就越困难。

    “找,你们都给我出去找,就是挖地三尺也要给我找到他们,本官就不信,这三人能够上天入地,飞了不成。”刺史府前院,传来韦艺震天般的吼声,而他的后院,如今让给了杨勇和护卫居住。

    刺史大人怒火冲天,几乎让过来回禀的每个官员都灰溜溜的下去。

    “大人,青州司马求见。”又有一个亲兵上来报告道。

    “青州司马,他来干什么,不见。”韦艺几乎想都不想就回绝,若是平时,韦艺对这个青州司马房彦谦颇为看重,只是刺杀太子之事牵扯到青州的高门,房彦谦正是房家嫡系出身,他和哥哥房彦询都曾担任过旧齐官职,这次诏令也涉及到房家,谁知道房家有没有参予。

    “是。”亲兵连忙下去,他明白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触刺史大人的霉头。

    可是不一会儿,刚才那个亲兵又愁眉苦脸的上来:“报,大人,青州司马一定要见到大人,他说有重大发现向大人报告。”这个亲兵说完忐忑不安,若不是房彦谦语带威胁,他怎么也不愿意替房彦谦第二次回禀。

    韦艺正要发火,心中突然一动:“即如此,那就让他进来吧。”

    “是。”

    前堂外,房彦谦正焦急的踱着脚,见到亲兵出来连忙问道:“怎么样了?”

    “快进去吧,剌史大人答应见你了。”

    房彦谦松了一口气,拍了拍那名亲兵肩膀一下:“多谢小哥了。”大步踏进内堂。

    “房大人,你不救治受伤的百姓,到这里来干什么?”韦艺对房彦谦小小的刺了一下,众人都忙着追捕刺客,唯有他房彦谦忙着救那些倒地的普通民众,事后落到太子眼里,还得到太子嘉奖,这几天,不知有多少忌妒房彦谦的官员在韦艺面前说他的坏话,众口烁金,韦艺心中也不免不舒服:好啊,就你房彦谦仁义,懂得救人,可是百姓和太子殿下的安危比起来孰轻孰重?

    司马位于州郡别驾、长史之下,为剌史属官,若是军中则执掌军纪和执法,事情较杂,权力大小全凭上司是否重视,这几天因为韦艺特意吩咐众人对房彦谦回避,房彦谦顿时成了一个闲人,只得专门救治那被踩伤的十几名百姓。

    “大人,卑职发现了一条剌客的重要线索,这才赶来向大人汇报。”

    “哦,什么线索,赶快道来。”韦艺顿时丢掉了刚才的那点不快,急忙追问。

    “大人,是这样,卑职不是负责救治了十余名当日剌杀现场被踩伤的百姓吗,还亏得太子殿下仁慈,这些人都及时得到救治才脱离了危险,如今虽然还要治疗,总算没有人有生命危险。”

    房彦谦罗罗嗉嗉的说了一大通,就是没有说到重点,好在韦艺已习惯了这个部下的说话方式,否则换了一个人恐怕会被急死。

    “嗯,这些人听说是太子殿下下令救的他们,并让官府替他们出医药费,对太子殿下都非常感恩,对那天刺杀太子的刺客恨之入骨,其中一人曾记起,他见过这三个人。”

    “哦,就这个线索,我知道了,你下去吧。”韦艺有一点失望,那天见过刺客的人多了,若是第一天还算一条线索,现在刺客的图像都画了出来,以前有人见过又有什么用,关健是要现在找得到人才行。

    “大人,下官还有下情容禀。”听到韦艺赶他走,房彦谦连忙分辩。

    “什么下情,那说吧。”

    “是,此人还表示这三人他不是第一次见到,就在刺杀那天的前一天,他好象看到这三人在卢老爷后院出现过。”

    “此话当真?”韦艺顿时大喜,他虽然猜到这三名刺客是青州高门所派,只是青州那么多高门大户,随便往哪家一躲,他派出再多的人马也枉然,如今有了具体的目标那就好办多。

    “下官所说句句是真,绝不敢欺瞒大人。”房彦谦正色的道。

    “好,好,这几天委屈你了,跟我一起去见太子殿下。”韦艺心中大为高兴,正是瞌睡遇到了枕头。

    “不敢,不敢,为朝庭做事,是下官份内之事。”房彦谦还要喋喋不休,韦艺已拉着房彦谦的手向后面走去。

    “参见太子殿下。”两人到了后院,见到杨勇,连忙大礼参拜。

    “起来吧,韦卿,房卿,你们两人联袂过来,可是有什么进展?”杨勇急问道,刺客未除,杨勇这几天都住在刺史府内没有外出,一方面是要时时关注案件进展,一方面是虽然推测剌客只是示威,无意真正刺杀太子,但谁也不敢拿太子的性命冒险,让杨勇走出刺史府,杨勇颇为气闷。

    “回殿下,正是如此,此事是房大人发现的,还是请房大人来说。”韦艺指了指房彦谦道。

    房彦谦没想到太子仅见过他一面,竟然当真记得他,心中有几分感动,将刚才对韦艺的话又说了一遍。

    杨勇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他的下巴现在还光溜溜的,这个动作显得有点滑稽,不过谁也不敢笑话:“这么说,刺客很有可能来自卢府,这个卢府是什么来头,和范阳卢家可有关系?”

    “回殿下,青州卢府正是范阳卢家的旁系子弟,卢府主人姓卢名恫,是当今吏部侍郎卢恺的堂兄。”韦艺脸上有一点为难,天下如卢的子弟只要当官,一定会攀上范阳卢氏为亲戚,对付一个卢氏子弟并不为难,为难的是这支卢氏子弟是吏部侍郎的近亲,吏部统领天下百官,侍郎只比尚书差一级,自然是权势赫赫。韦艺才不敢自作主张,要向杨勇回禀。

    “不用管他,马上派人严密监视卢府所有庄院,一旦发现三人踪迹,立即缉捕。”杨勇自然不用担心一个侍郎,若真发现剌客出自卢府,这个侍郎也要被拉下来。

    “是,下官马上下去布置。”韦艺得到命令,心中顿时有底,卢府仗着吏部侍郎的权势,没少给他造成麻烦,如今看来这个麻烦很快就要没有了。

    韦艺下去后,马上细细布置了一番,若是普通人,自然可以派兵搜捕,只是象这样的高门却鲁莽不得,仅凭一个百姓之言,并不能治罪,若是没有找到证据,冒然得罪一个吏部侍郎,就是太子也不会如此鲁莽。

    卢家家大业大,田产众多,光是庄院就不下七八处,一时之间,卢家各个庄院都遍布了青州府派出的探子,卢家仿佛有所查觉,平时的行为顿时收敛起来,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一时之间,连卢家子弟出外都和蔼了许多,倒象一个老实本分的良民。

    又是数天时间过去,韦艺甚至派人冒险偷进卢家各个宅院查看,可就是找不到那三名刺客的影子,让韦艺沮丧万分,对那条声称看到刺客曾在卢府出现的情报也动摇起来。

    抓捕刺客之事迟迟没有进展,杨勇待在刺史府也烦闷无比,索性让人出外采购一些山东的特色产品加以研究。

    山东是汉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春秋五霸中,又以齐国工商和纺织业最为发达,有“冠带衣履天下”的美誉,青州的仙纹绫与兖州的镜花绫都是驰名中原的织品,如今大隋刚刚发明了新式织机,正是大力发展纺织的时候,对于各地有名的织品杨勇都要收集数件回京,看看能不能用新式织机织出来。

    如今放在杨勇面前的正是仙纹绫和镜花绫各一匹,这两种织品无疑非常漂亮,所谓镜花如幻,神仙飘渺,能用这两种名字的织品只是拿在手中就让人有种梦幻般的感觉。

    “来,杏儿,媚儿,你们披上这种织品看看。”

    “是。”两女都娇笑着各拿起一匹织品披在身上,在阳光下,两女身上的织品都发出梦幻般的光彩,加上她们明媚的笑容,仿佛天上的仙女正在款款下凡而来,周围的护卫都睁大着眼睛看着。

    “好,如果做成衣服肯定更加好看,这两匹织品就赏给你们了。”

    “多谢公子。”两女顿时蹦跳起来,上次刺杀,她们两人都受到了一点惊吓,这几天人都有点蔫蔫的,杨勇故意让人买这两种织品过来也有要让她们开心一下的意思。

    两女都正是花样的年纪,美丽的衣服当然喜欢,只是云媚儿高兴了一下马上就发愁的问道:“公子,这衣服若是穿回去被人看到,肯定会有人弹劾公子奢华。”

    “傻丫头,现在离回京至少还有数月,回去不穿就是了。”皇帝崇尚节俭,身为太子的杨勇也必须遵守,否则被人奏上一本,杨勇也吃不消。

    “是。”知道回去穿不了,两人更是珍惜眼前的时间,迫不急待的回到自己房间拿出剪刀裁剪,她们都会女红,倒不需要其他人帮忙。

    杨勇看得一笑,心情也莫明其妙的好起来,正在此时,韦艺匆匆来到,向杨勇见过礼后,从袖中掏出一封红帖:“殿下,王家送来请贴,三日后是王家家主五十大寿的日子,王家特意设宴邀请殿下与民同乐,望殿下三日后能到王家参加宴会。”

    杨勇接过贴子,疑惑的问道:“王家,爱卿说说这王家又是什么人,和太原王家有无关系?”

    “是,回殿下,青州王家和太原王家并无关系,据王家族谱记载,开创王家的家主叫王祥,仍是秦将王剪的六世孙,历经汉,晋,魏数代,百姓称之为琅琊王家。”

    “琅琊王家。”杨勇听得微微动容,据说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就出身于琅琊王家,若是倒过数百年,太原王家就是和琅琊王家提鞋也不配,若他们的先祖真是王剪的六世孙,这个家族岂不是传承了七八百年。

    “正是琅琊王家,王家在我朝出仕较少,不过,仍然在地方上有许多人担任官职,王子晋,王仲宣等人都是王家杰出之士,现在已官至一州剌史。”韦艺恭敬的回答,韦家虽然也是大家族,但面对王家这样传承七百年,经过无数朝代仍然不倒的世家,也忍不住心生敬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杨勇的心中莫明的想起了这句诗,后人的这句诗指得就是琅琊王家吧,王家虽然历经七百年不倒,到底也没有能永远不倒,他顿时大感兴趣,这样的千年世家到底是怎么一个样子。

    “好吧,韦爱卿,你回复王家,三日后本宫准时到场。”

    “殿下,可是……可是刺客还没有影子。”韦艺有点不想杨勇去参加什么宴会,若是太子出了事,他肯定要连着倒霉,只是王家的请贴他又不能不交出来。

    “放心吧,本宫会带足护卫,何况你不用担心这样的世家会做出对本宫不利之事,否则他们不会传承如此之久。”杨勇淡淡的道。

    确实,这样的世家应当是老奸巨滑之辈,根本不会做冒险之事,否则只要一次失败就足可以让他们落入万劫不复当中,眼下大隋蒸蒸日上,王家恐怕会更加担心太子的安全,韦艺想了想,无可奈何的道:“微臣告退。”

    三天时间很快过去,马上就是参加王家宴会的时间了,韦艺仍然没有抓到刺客的影子,不由担心起太子的安全,好在他作为青州的主官也接到王家的邀请参加宴会,韦艺一大早就派人到王府布置,以确保太子的安全,王家也没有拒绝,让韦艺心中放松了不少。

    ————————————————————————————————————————……

    七千字的大章,求月票!

    skbshge

第266章 开皇盛世寿宴() 
云媚儿和杏儿两女都换上了一身青衣,头上的秀发束了起来,扮成一个书僮的模样,在杨勇面前连转着圈,杏儿有点期待的问道:“公子,你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