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隋 >

第234部分

逆隋-第234部分

小说: 逆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幼小,对他的地位根本不会动摇,太上皇和皇帝毫无区别,当太上皇只是有借口更加不理朝政而已。如果杨坚禅位给太子,太子已经成年,他这个太上皇的权力必定会慢慢缩小。

    只是刚才话已放了出去,杨坚一时不好回收,只得低头不语。

    “陛下,天色已晚,深山多有野兽出没,不是陛下留连之地,请陛下回宫。”见皇帝不答,高颍猜出皇帝是不好意思收回刚才的话语,只得先劝皇上回宫,刚才之言只然当作没有听到过。

    其余士兵也陆续赶了过来,围在皇帝四周,听到高颍之言,连忙下跪劝谏:“请陛下回宫!”

    杨坚只得借坡下驴:“好吧,摆驾回宫。”

    在高颍,元旻和一众军士护卫下,杨坚从小路返回仁寿宫,此时小路已被众人踩成大路,为此有不少侍卫被树枝刮伤,众人打着的火把如同一条火龙映在山中,所过之处,森林一片寂静,高颖,元旻两人看着路边伸出来的树枝暗暗惊心,不由暗自庆幸皇帝纵马狂奔时没有撞到树技上。

    仁寿宫门外,听到侍卫回报已经找到皇帝,独孤氏才松了一口气,只是马上心又悬了起来,不知皇帝等下会如何处理自己,只得硬着头皮安排一班宫娥在门口迎驾。

    “皇上,你可回来了,差点吓死臣妾了。”见皇帝回来,独孤氏连忙迎了上去。

    “哼。”杨坚骑在马上,见到独孤氏迎了上来,心中怒火又起,心中一动,冷然的道:“朕这个皇帝辛苦之极,不当也罢,过几天会下诏禅位皇太子,你也不必再闹了。”说完,目不斜视的从独孤氏旁边经过,进了仁寿宫。

    “禅位?”独孤氏差点被这句话砸晕,从皇后升为皇太后,对大部分皇后来说,意味着多年媳妇熬成婆,儿子做了皇帝,比丈夫做皇帝时权力会大的多,只是绝不意味着独孤氏也是如此,她和皇帝并列二圣,若是杨坚禅位,她这个二圣自然也做不成。

    “高爱卿,元爱卿,皇上要禅位,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独孤氏不敢跟上去追问杨坚,只得拦住高颍,元旻两人问道。

    高颍,元旻互相望了一眼,无可奈何的摇头苦笑,本以为皇帝已经将此话收回,现在又重提起来,两人也摸不着头脑,若是说皇帝一时冲动,回来的路上应当早已想清楚了,若是皇帝真有意退位,他们这些臣子又该如何是好?

    “禀皇后,陛下只是一时气急之言,只要过几天陛下消了气,或许会打消念头,眼下陛下已回转仁寿宫,有事不如明日再议。”

    高颖也是好久没有长距离骑马,这次连续骑马赶了一百多里路,他双腿内侧嫩肉照样磨破不少,先前心中着急还未感到有何疼痛,如今皇帝已经劝回,暂时无事,高颍顿感全身疼痛难忍。

    独孤氏无奈,只得道:“也好。”在众健妇的簇拥下,回去休息,至于今晚能不能安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仁寿宫是离宫,有专门给大臣们准备的休息之所,高颍等人自然也由内侍引导下去休息。

    第二天天一亮,杨坚也不和独孤氏打招呼,直接命人驾车返回京城,杨坚双腿的疼痛还没有完全消去,即使是坐马车速度也不快,独孤氏听到后,连忙也命驾车追了上来,花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追上杨坚的车驾,只是独孤氏担心杨坚余怒未消,不敢超出或并肩而行,只得远远的跟着。

    皇帝,皇后,尚书左仆射先后没有交待就离开京城去了仁寿宫,而太子又不在京中,第二天朝中百官得到消息时顿时一片茫然,谁也不知发生何事,尚书右仆射虞庆则及时稳定阵脚,百官才安心在殿外等待,好在到了中午后百官就接到皇帝快马传回来的旨意,暂时免朝二日,百官才逐渐散去。

    高颍陪着皇帝一起坐在车上,若是平时,这是难得的殊荣,只是今天却是没有任何心情,一路上不时想起皇帝要禅位的话,只是却不敢询问,只得一脸难受的将话憋在心里。

    禅位,除了三皇五帝,历代哪有真正的禅位,就是父子,兄弟之间为了皇位也可以争个你死我活,皇帝的话到底有多少是真心?莫非是故意试探太子或者群臣,高颍越想越是害怕,若是有人不小心应对错误,说不定马上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邙山又名北芒,位于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东西绵亘四百里,森林密布,景色优美,是绝佳的风水宝地,自古就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流传。

    在邙山南面,正是洛河、伊河、清河三河交汇之地,经过数十万民夫半年的努力,一座新城正在拨地而起,这里就是朝庭新建的洛阳新城。

    三条江面上,无数船只星罗密布,无论是顺流或者逆流的船只都载满了货物,这些货物,沿江而上的多是粮食,盐,以及其它生活物质,而顺流而下的货物,除了从京城过来的布匹,几乎清一色的是山中伐出来的大木,这些大木,无疑全部是用来修建洛阳。

    对于洛阳的修建,杨勇采用何倜的建议,利用先到的民夫先行在平地上挖出一条回形河流,挖出的泥土用来烧制成砖块,而河流挖好之后,马上引水进入其中,当成洛阳的护城河,无数的小船则装载着各种修城所需要的物质进入护城河,将物质送到所需要的地方,这样一来,大大加快修城的进度,又加上充足的人力支援,如今七个月过去,洛阳城已经完成了七成。

    虽然随着开春的到来,许多关中招来的民夫必需返回家中耕地,不过,尝到为朝庭做工的甜头,留下来的人也有不少,加上三十万从仁寿宫得到数年经验的大军加入,建城的速度依然没有减慢,再过数月,一座可容纳百万人的新洛阳城就可以完工。

    看着洛阳城从无到有,一点一点从手中崛起,杨勇心中有一种兴奋难言之感,凭借着优良的地理位置,洛阳城注定会成为超过大兴城的繁华所在。

    洛阳旧城内,当初的东京冢宰府,如今已变成洛阳太守府,东京冢宰这个职位在杨勇回京之后,不到一年就被撤消,而大隋一统江南之后,鉴于州,府,县三级管理太过混乱,撤州并府,地方行政重新变成了秦所采用的郡县制,以前的总管,州都被撤消,如今大隋只还保持四大总管,分别是荆、益、并、扬,其余就是以郡为主,洛州也变成了洛阳府。

    杨勇一到洛阳,洛阳太守连忙为太子腾出房屋,洛阳太守甚至还打听到太子原先做东京冢宰时府第的布置,依原样布置了一番。

    这天,杨勇正要骑马前往洛阳新城监工,一匹快马从外面急驶进太守府,不等马儿停稳,马上的骑士就跳下马身,急冲冲的向里面闯去。

    “什么人敢闯太守府,站住!”门口的亲卫连忙拦住。

    来人手中亮出一封公文,喊道:“京城信使,有要事面见太子殿下。”

    几名亲兵验看了一下火漆无误,连忙让开去路:“大人,请!”

    信使很快被带到杨勇的面前,麦铁杖从来人手中抢过公文,交到杨勇手中。杨勇一把撕开公文,抽出信纸很快看完,脸上顿时凝重之色,点了点头:“三天三夜从京城到洛阳,辛苦你了,下去赏十贯铜钱。”

    “是,多谢殿下!”

    看到来人下去后,杨勇才转向身边的亲兵:“来人,把章仇先生和吕大人请过来。”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skbshge

第331章 天子家事奏章() 
章仇太翼和吕沐霖很快赶到,见到杨勇脸上的神色,两人都是一惊,预感到有什么大事发生,吕沐霖连忙问道:“殿下,可是有何事发生?”

    杨勇挥手让所有人下去之后,才缓缓的道:“不错,京城来信,父皇和母后发生不和,如今京城纷纷传言,父皇心灰意冷之下,有意禅位。”

    “什么,禅位?”两人都是大吃一惊,随即脸上都露出喜色,太子登极,他们自然是水涨船高,只是章仇太翼马上皱起眉头,摇头道:“不好,殿下千万不可答应皇上禅位。”

    吕沐霖不解的问道:“为什么?皇上既然主动禅位,殿下为何不可接受?”

    章仇太翼冷然的道:“皇上和皇后一向相敬如宾,突然之间传出失和的消息,即使是真,很快也会重新和好,皇上性情坚韧不拨,为政十数年,治理朝政到了宵衣旰食的境地,岂会因为夫妻失和这样的小事就心灰意冷,禅位之言,多半是一时气话,太子眼下地位稳固无比,皇上千秋之后,自然可以登极为帝,何必如此着急,平白让皇上反感。”

    “这个……你是说皇上故意……”后面的话吕沐霖却不敢说下去,他们虽然是太子亲信,却不敢承担离间太子与皇帝关系的责任,无端怀疑起皇帝来。

    说实话,杨勇刚看完信时心中也是一阵狂喜,这些年,为了当好这个太子,他一直小心翼翼,尽量讨好皇帝和皇后,修建完仁寿宫,又亲自修建洛阳,只是前世的记忆一直沉甸甸的压在他身上,他最后成为一名了废太子,虽然平时尽量不去想,只是有几次还是梦到自己被废,最后吓醒过来。

    如果杨坚现在就能禅位,无疑打破了历史的宿命,他不用再担心落得被废的命运,只是杨勇马上警醒过来,纵然自己前世历史学的不精,这十几年相处下来,自己的父皇是什么人还不了解吗,怎么可能轻易放下权力禅位?

    杨勇心中越想越是冰冷,难道现在父皇就到了如此猜忌自己的地步,听到吕沐霖吞吞吐吐的话语,心中只能安慰自己,现在一切都是猜测而已,或许事情并没有这么糟。

    “殿下,皇上和皇后因何事失和?”章仇太翼冷静的问道。

    章仇太翼的问话把把杨勇噎了一下,瞪了章仇太翼一眼,杨勇才支唔道:“据说是因为母后杖毙了仁寿宫的一名才人。”

    杨勇这么一说,章仇太翼和吕沐霖都恍然大悟,皇后性妒可以说是百官皆知,只是此事闹到皇帝要禅位实在是太过荒唐,若是传了出去,皇后的名声在民间不知要糟蹋到什么地步,难怪太子不愿细说。

    章仇太翼摇了摇手中的拂尘,道:“即如此,不管皇上是否真要禅位,殿下只需坚决拒绝即可。”

    “本宫当然明白,父皇和母后失和,本宫身为人子,此刻所想的当然不是皇位,而是应当想办法尽量让父皇和母后和好,否则于国于家不利!”

    吕沐霖担心的道:“殿下孝心可嘉,只是微臣怕京中有人不知好歹,跳出来为殿下摇旗呐喊,到时惹起皇上反感,不但他们自己倒霉,而且还会连累到殿下。”

    杨勇听得双眉紧皱,他心中担心的就是这个,出来摇旗呐喊之人未必就是真正心向东宫的官员,世上永远少不了一些喜欢投机之人,若是有人以为其中有机可乘,想借机讨好东宫,上奏同意皇帝禅位,这样的人固然死不足惜,却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大麻烦。杨勇不由有点庆幸自己现在是在洛阳,否则现在东宫肯定会被许多想投机的官员包围。

    “好了,此事是三天前发生之事,本宫就是要有所反应,至少也要等到十余天后才行,若只是父皇一时性起,过几天自然会烟消云散,若是父皇当真派人传旨,等人到了再说吧。”

    不在京城,有利有弊,利就是杨勇不用为此事马上作出反应,从京城到洛阳,如果乘船,至少也要半个月,若是骑马,不急赶的话,十天时间就算快了,杨勇大有时间从容考虑,弊处也是同样明显,若是杨勇在京城,自然可以马上表明态度,将一些官员的投机行为杜绝。

    随着干旱解除,去年参加修建洛阳城的一部分青壮年返回,京城又重新繁华起来,城内城外一片生机盎然,米价已经重新跌到了八九文一斗的水平,加上各个织造厂过年后基本处于扩建状态,到处是做工的机会,百姓家中多少又有了盈余,乡里乡亲见面打着招呼都透着喜意。

    与城内普通百姓相反,京官们的脑袋这两天却懵了,皇帝突然在早朝时宣布要禅位给太子,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只要稍有头脑的官员就知道帝位之争是多么可怕的事,虽然皇帝是自己放言要禅位,但没有了解前因后果之前,随便乱说和找死无异。

    不过,劝谏皇帝总是没有错了,皇帝的话一说出口,百官顿时哗啦啦跪了下来,许多官员甚至还痛哭流涕,力权皇上不可退位,否则便是动摇国本之举。

    只是皇帝却好象是吃了枰砣铁了心要退位,当场拟旨,派出钦差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前往洛阳,传太子进京,并招来通妙真人广元和护国法师昙崇,让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