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隋 >

第260部分

逆隋-第260部分

小说: 逆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勇本身是太子,只要不犯下大错,等到以后自然可以继承帝位,虽然太子之位难熬,杨勇却没有提前夺位的心思,纵然他有后世的记忆,与杨坚的父子之情还是有的,何况杨勇面对着的并不是一个无能的皇帝,而是结束了中原数百年分裂的开国之君。

    眼下他无异动也就罢了,若是有异动,实不知鹿死谁手,若没有逼到铤而走险的地步,又何必冒险,当然并不需要暗衣卫做什么激烈之事来夺位,暗衣卫能十数年不让人知晓,又有如此多的成绩,杨勇当然不会再对暗衣卫有什么不满意。

    只是无论是吕沐霖还是暗衣卫的几个指挥使和副指挥使却不这么认为,总觉得暗衣卫每年耗费如此多的钱财所做的事情太少,吕沐霖很快将就杨勇的命令以特急的速度发了下去,接到吕沐霖的命令,袁浩也兴奋起来,不但命令武威郡的暗衣卫全力出手,而且附近各郡的暗衣卫也调动起来,进入吐谷浑境内搜寻他们的前任可汗伏立。

    于是在吐谷浑与大隋边境上就会看到一种这样的奇景,吐谷浑一些原先与伏立可汗关系密切的部落拼命逃入大隋边境,而一些汉人商队却在此时不顾危险带着货物进入吐谷浑境内。

    一些吐谷浑人看到商队,还想乘着动乱之时偷偷做点杀人越货的买卖,没想到踢到铁板,这些商队的护卫仿佛武装到了牙齿,不但刀枪箭戟齐全,而且还藏着隋军正规军才装备的弩,想偷袭商队的部落无不损兵折将而归,甚至有一些部落被商队寻到老巢,最后反被商队报复,损失巨大,这样的商队不是一个,而是有十几个之多,顿时将吐谷浑本来就乱的局势搅得更乱。

    伏允虽然对进入境内的汉人商队有所警觉,不过,他刚刚打败了伏立,位置不稳,不敢与大隋交恶,只能一边加紧追查伏立的下落,一边派出使者到武威郡抗议,只是杨弘正在京城,也没有人理会吐谷浑使者的抗议,何况就算杨弘在武威郡,在没有搞清楚商队由什么人组成的情况下,也不会接受吐谷浑的抗议,伏允无可奈何之下,只能约束自己的人马不要与汉人商队作对。

    数天后,京城又开始下雪,飘飘扬扬的雪花飞舞,很快整个京城就被一片白色覆盖,街上的行人稀稀疏疏,偶有几人经过,也时匆匆行路,所有的铺面都已关闭打烊。

    大兴城南面,原先汉朝上林苑所在之地,旌旗飘扬,数万大隋禁军将中间一片空地围的水泄不通,空地中央耸立着一个高大的祭坛,祭坛上面正燃烧着熊熊大火,下面由十三座层台阶与祭坛连接,大隋开国皇帝杨坚身穿一件红黑相间的皇袍,头戴十二琉饰,腰缠十三金环,昂首站在祭坛下方正中。

    此时天子的衣服并不是后世的黄色,而是红黑相间,三品以上高官服紫、四品服绯、五品服淡绯、六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未入流的小官及庶人,服黄白二色,天子着黄袍,只有在下朝之后或微服出巡之时。

    今天正是冬至之日,按大隋礼制,天子当和百官一起在效外举行祭天大典,保佑帝国明年风调雨顺,天下太平。

    “时辰到!”一名身穿绯红官衣的官员喊了起来。

    “咚!咚!咚!”数十面大鼓敲了起来,杨坚振了振身上的衣冠,一步步的迈上登往祭坛的台阶,等杨坚踏上祭坛的最后一步,鼓声突然停歇,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寒风吹着周围的旌旗猎猎作响。

    杨勇站在祭坛的最前方,身后一片朱紫官衣,最前方是汉王杨凉,卫王杨爽,河间王杨弘等亲王,第二排则是各个上柱国,国公,韩擒虎、贺若弼、李崇、尚书左仆射高颖、右仆射虞庆则……第三排则是各部尚书:牛弘、卢恺……第四排,第五排,其中最小的官员也是五品之上。

    “万岁!万岁!万万岁!”突然之间,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传来,杨勇带头跪下,接着便是诸王、国公、大臣、最后是数万军士,一声之间,万岁的呼声盖过四周的风雪声。

    杨坚将祭文打开,四周重新安静起来,静听着皇帝将祭文一字一句的向天祈告,风声愈急,尽管皇帝的话无人听清,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却笼罩了所有参加祭典的大臣和军士心中,场中数万人仿佛已化成木头,无人敢稍动,任由雪花落到自己身上,很快,众人的衣衫上就铺了一层薄薄的雪花。

    尽管祭天大典每年冬至都要举行,念着祭文,看着百官和数万禁军匍匐在地的身影,四周一片空旷,唯有寒风呼啸,杨坚仿佛当真化身为天之子,统率着万民,正将他取得的政绩与上天沟通。

    祭文念完,杨坚将祭文放进熊熊燃烧的大火中,不一会儿,祭文就化为灰烬,大风一吹,四散飞舞,杨坚顿时怅然若失。

    “礼成!”

    “万岁!万岁!万万岁!”又是一阵山崩海啸的欢呼声传来,将天空的雪花震得四处飘舞,一抹阳光从云层里露了出来,照在晶莹的雪地上。

    杨坚从容的从祭坛上走了下来,登上御撵,杨勇才带着百官起身,跟着御撵上浩浩荡荡的返回京城。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祝父皇,母后身体安康!”杨勇和元清儿两人一起跪在杨坚,独孤氏面前,大礼参拜。

    “孙儿参见皇爷爷,皇奶奶,也祝皇爷爷,皇奶奶身体安康。”杨俨、杨格、杨裕、杨妍,杨岚五人也跟在杨勇,元清儿两人身后跪下。

    这是皇宫内,这天,平常百姓家祭祖完毕后,回到家中需要向自己的父母尊长行礼,杨勇身为太子,也不例外,一回东宫,马上带着元清儿与数个子女进宫,向皇帝和皇后两人参拜。

    “好!好!好!”独孤氏大为欢喜,连说了三个好字,尽管独孤氏贵为皇后,但祭天时是独孤氏依然不能前往,只能待在宫中,等待儿孙们的拜礼。

    今年除了杨勇,多加了一个汉王杨凉,虽然诸子中,独孤氏最为喜欢的是次子杨广,只是杨凉到底是最小的儿子,又加上数年末见,独孤氏心中还是非常高兴。

    “都起来吧。”杨坚淡淡的道,他刚刚祭天归来,心思还沉浸在祭天时的兴奋当中。

    “是,多谢父皇,母后!”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祝父皇,母后身体安康,寿比南山!”见杨勇拜完,杨凉连忙也携自己的妻子向杨坚和独孤氏大礼参拜。

    “凉儿,过来,让母后看看!”

    “是!”杨凉移近数步,让独孤氏看得更加清楚,独孤氏用手抚在杨凉脸上,脸上虽然全是笑意,眼眶中却有泪水打转,与普通百姓相比,皇家自有皇家不如意之处。

    skbshge

第365章 开皇盛世百官贺节() 
往年每年回京的多是晋王杨广,只是杨广调任扬州总管后,虽然扬州的繁华远胜并州,只是离京城的距离却比并州远了数倍,代替杨广回京的自然也就变成了新任并州总管的汉王杨谅。

    除了汉王要向皇帝,皇后共贺冬节之喜外,其余京城诸王和众臣也都要向皇帝皇后道贺,杨勇贺节完毕便先行带着太子妃和几名儿女回到东宫。

    “孩儿祝父王,母妃身体安康!”东宫丽正殿内,长子杨俨带着几位弟弟妹妹也学样向杨勇和元清儿两人贺喜。

    东宫共分五重,建筑有七殿、三坊、二宫、一院,所谓七殿分为明德殿、崇教殿、丽正殿、光天殿、承恩殿、崇仁殿、崇文殿,除了后面两殿是分在丽正殿左右,其余五殿是位于一条中线上,成为五重宫禁重地。

    元清儿脸上布满笑意,从身后取出五个香囊:“来,一人一个,拿着。”

    杨俨五人接过香囊,捏了捏,里面装着的是铜钱和碎银,加起来大概值数贯铜钱,虽然东宫银钱宽余,杨勇对几名子女也算得上宠爱,却不会让他们大手大脚花费,每人每月有规定的月例,老大杨俨最多,现在每月有五贯零钱,下面依次递减,老二只有四贯半,到最小的杨岚每月月钱只有三贯。

    若是一月可以花销三贯钱,在大隋已经可以算得上小康之家了,只是和他们的身份比起来却是不算什么,其他亲王甚至国公的孩子月钱远比他们多,这也让他们对手中的银钱特别珍惜,香囊中的钱就大概相当于他们一月月钱,五人连忙一起行礼:“谢谢母妃!”

    “好了,去把你们自己的母亲也叫过来吧,今天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过个痛痛快快的节日。”杨勇挥了挥道。

    虽然云媚儿和杏儿两女才是五名孩子的真正母亲,但她们毕竟是侧妃,不但没有资格入宫,按礼制,就是在东宫也要受到限制,丽正殿处于东宫最中央,除了它左右有两殿外,位于中线的其余四殿左右只能称之为宫,坊,院。

    丽正殿通常作为太子正式迎客之地,最为正式不过,若是在丽正殿举行什么活动,云媚儿和杏作两人通常不得入内,只是元清儿和杏儿本身是主仆,关系密切,而且元清儿也不是什么刻薄之人,只要杨勇发话,两女就没有那么多的约束。

    杨妍和杨岚两个小丫头跳了起来,飞一般的向外走去,边走边喊道:“我们去叫娘亲过来。”

    这一幕看得让杨勇和元清儿相视微笑,不一会儿,云媚儿和杏儿两女各自牵着自己的女儿走了进来,杨俨,杨裕,杨格三人也连忙上前拜见自己的亲娘。

    外面的雪花已经停止,四周一片洁白,殿内火炉中的木碳烧得噼啪作响,整个殿内温暧如春,加上元清儿,云媚儿,杏儿与几名孩子之间的谈笑谈笑,杨勇只感到眼前充满欢声笑语。

    一阵咯咯的走动声响起,杨石的声音从殿外传来:“殿下,汉王来了。”

    杨勇咦了一声,本以为杨谅进宫贺节后,也会如自己一样直接回府,没想到会先到东宫来,连忙道:“等一下,本宫马上出来。”

    听到杨谅要来,杏儿和云媚儿马上翘起了嘴,云媚儿不乐的道:“这个汉王,夫君难得陪我们一天,这样的天气在家待着不好,非要过来。”按礼制,云媚儿和杏儿两人不能轻易见客,她们必须起身到后殿回避。

    听到云媚儿的话,元清儿蹙了一下眉:“云妃,汉王是太子的亲弟,你怎能如此说话?”

    云媚儿终究没有杏儿与元清儿的关系密切,对于元清儿还是有几分惧怕,只得低头委屈应道:“是,妾身知道了。”

    “好了,你们都不用动,本宫到前殿迎接五弟。”杨勇摇了摇头,笑着站了起来。

    一推开殿内耳门,一股冷气就向杨勇脖子上噗噗的钻了进去,刚从温暧的殿内出来,杨勇一时还当真受不了,好在杨勇其实从雪地里回来不久,停了一下就适应过来,外面的杨石头上,身上都沾着雪花,正挺直的站在一旁。

    从丽正殿出来,还要走过崇教殿才能到达最前面的明德殿,只是杨勇带着杨石刚从崇教殿出来,只听到前面明德殿一阵喧哗声传来,声音响动,好似有百人之多,杨勇微微皱了一下眉,向杨石问道:“除了汉王,是否还有其他人过来?”

    杨石摇了摇头:“回殿下,微臣刚才过来时好象只有汉王带着几名随众,不过,听汉王隐约提了一句,他只是先来一步,好象会有其他人一起过来给殿下贺节。”

    杨勇脚步一顿,停了下来,吩咐道:“你先去前面看看,到底来了多少人?”

    “是!”杨石愣了一下,不解杨勇话中有何意,不过,还是迈开大步向明德殿走去。

    只是杨石刚迈出数步,家令邹文腾已经气喘息息的跑了过来,见到杨勇,脸上顿时大喜:“太子,不得了,不得了。”

    “什么不得了?”杨勇疑惑的问道。

    邹文腾喘息了一下才道:“殿下,前殿来了好多人,除了汉王,还有卫王、河间王、腾王、申国公、宋国公、曹国公、化政公、新义公、太平公……都来了。”

    从邹文腾嘴中冒出一连串的王爷,国公头衔,不但杨石听得呆了,杨勇也听得半天回不过神来,杨石呆呆的发问:“还有没有?”

    邹文腾胸膛挺了挺,仿佛这么多人来东宫,他亦有荣焉:“当然有,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六部尚书都来了,还有各部侍郎,十二卫大将军也多半来了。”

    “冬至大如年。”只是往年除了少部分大臣会悄悄过来给太子贺节外,基本上各大臣从皇宫回来就各自回家,哪有象今年一样,如今前殿几乎所有重臣都已来到,难怪邹文腾会说得如此眉飞色舞。

    杨勇听得眼前一黑,百官齐聚东宫,若是传到父皇耳中,父皇会怎么想?

    外面一阵踏踏的脚步声传来,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