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隋 >

第262部分

逆隋-第262部分

小说: 逆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么落得象尉迟迥这样,身死家灭。

    杨勇记得有人说过,猜疑就象是一粒种子,一旦动了心思,就象是给种子浇上了水,只会越长越茂盛,即使是父子之亲,一旦有了猜疑,要想消除,几乎是不可能。

    尽管章仇太翼等人都是足智多谋之人,只得面对皇帝的猜疑,也一时找不到什么好的办法,这天,议到半夜众人才散去,以后东宫只能更加低调行事,以时间来换取皇帝重新对太子的信任。

    开皇十五年的年关,可以说是东宫过的最低调的年关,多数官员除了在冬至祭天时见到太子,其余时间太子连东宫的大门也没有迈出,许多人对太子感染了风寒的说法变得将信将疑起来。

    大兴寺的钟声在子夜悠悠响声,意示着新的一年开始,新生的大隋已渡过了十五个春秋,进入开皇十六年。

    大隋的国势正如日中天之时,去年全国清查人口,竟然已经突破了五千五百万,全国的垦田达到六千五百八十五万顷,户部收入钱达到二百三十亿,布五百万匹,锦缎四十三万匹,粮二千二百万石。

    这个收入,和开皇元年比起来,钱增加五倍,布增加了十二倍,锦缎增加了七倍,粮增加了四倍,去年新增可存数百万石粮的洛口仓,如今秋粮一收,整个洛口仓就已经堆满了,户部报告,明年必须再建相当于二个洛口仓面积的新仓,否则朝庭收取的赋税将面临无库可存的地步。

    大隋蒸蒸日上,对于朝庭官员来说,无疑十分值得自豪,只是这些年,皇帝变得越来越刻薄,让大家有点无所适从,有时还胆战心惊,皇帝厌恶奢侈,痛恨贪污,这当然不错,只是皇帝却喜欢派人私下向官员行贿,然后以此为据抓人,虽然这个举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官员面对贿赂时担心对方是皇帝派下来的人,不敢轻易接受贿赂,虽然每年还是有不少官员以身示法,只是比起前朝来,大隋的官吏还算清廉,只是皇帝此举却不免让一些重臣看轻,太过下作,不似明君所为。

    第二件事却是皇帝这些年过于杀戳,猜忌无度,楚州行参军李君才只因上书:“皇帝宠高颍过甚。”就被杨坚命人在朝堂上用鞭子将李君才活活抽死,去年任刑部侍郎的辛亶因为穿着红裤上朝,杨坚认为辛亶这是避邪,把皇帝看成邪恶,一怒之下,就要推辛亶出去斩首,若不是大理少卿赵绰拼死据理相争,现在的太常少卿已成为死人,其他人却没有这么好命,一年下来,死在朝庭上的大臣达十余人,皇帝几乎每月就要在朝堂上杀一人。

    被杀的大臣不能说没有罪,只不过他们的罪行一般都较小,大部分人远没有达到需要杀头的程度,这让许多人自危起来,这些官员当然没有胆量造反,只是皇太子先行继位却有先例,周宣帝刚做皇帝一月,就将皇位传到了数岁小儿,自己称太上皇。

    早在开皇六年,有大臣见皇帝每日只休息二个时辰,太过操劳,曾劝皇帝退位给太子,杨坚以四海尚没有平定,自己职责未清加以拒绝,提议之人也没有受到什么惩罚,今年春时,皇帝更是因为以为皇后将现今的宣华夫人杖杀,要主动禅位,后来宣华夫人无事,禅位之事才作罢。这次众臣一呼百应到东宫贺节,心下未尝没有早日让太子登极的愿望,只是太子以生病之由不见众人,许多官员才死心,这些天也不到东宫打扰,让杨勇清静了不少。

    大年初六之日,朝庭重开早朝,当值太监有事早奏,无事退朝的话一落,杨勇从位置上站了起来:“禀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众人纷纷向太子看去,没想到新年第一天上朝,太子如此积极,杨坚点了点头:“准奏!”

    “禀父皇,自古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儿臣身为皇太子,纲常论理更不可有丝毫瑕疵,父皇母后同为宫中二圣,朝中大臣是二圣之大臣,非是儿臣之臣,儿臣以为,当禁止朝中大臣在儿臣面前自称微臣,儿臣也不再以大臣卿之谓,望父皇恩准!”

    杨勇的话一落,殿中顿时嗡嗡声大作,谁也没有料到,新年刚开始,太子既然要对自己作出限制。

    杨坚听到太子的提议,也是大感意外,这些天,他脑中一想起百官同贺东宫的一幕便不自在,天子富有四海,却不得接受一天比一天老去的事实,他心中明白,这天下终有一刻要交到太子手中,只得没有到最后的时机,心中又如何放得下?

    见到太子愿意自削权力,虽然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称呼,杨坚心中还是一阵欢喜,只得脸上却不愿表露出来:“太子之言,各位爱卿觉得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这到底是太子自谦,还是真心之语,若说纲常论理,皇后与皇帝并称宫中二圣才不合纲常,若是同意太子之言,未免觉得荒唐,若是不同意,又以什么样的理由拒绝太子自己的提议。

    见众臣都不说话,杨谅从位置上站了起来:“禀父皇,太子是储君,早晚要登上大位,君臣之道并无逾礼之处,儿臣以为并不需要禁止,若是禁止,太子的储君之位与儿臣等人又如何区别?”

    听到杨谅的话,杨勇眼皮不由一跳,上次百官贺节一事,杨勇首先怀疑的便是杨谅在中间搞鬼,毕竟杨谅第一个先到东宫,只是调查后,却打消了对杨谅的怀疑,杨谅年龄最小,势力也最弱,又刚到并州,京中和杨谅相熟的官员就这么几个,一查就知,而且杨谅也没有道理也这做。

    如今杨谅的话表面上是为自己着想,实际上却是无时无刻不是在提醒皇帝,太子之位的特殊性,很难说是有意还是无意,杨勇嘴角不由露出一丝苦笑,难道皇家真是如此绝情,连最小的五弟也开始打皇位的主意。

    杨凉话声刚落,众臣马上找到了理由,许多重臣纷纷赞同杨谅之言,倒是把杨勇的话否决了,杨坚脸上一片平静,心中却十分不悦,难得太子愿意主动削减自己的身份,偏偏这些外人却要推三阻四,只是群臣的话他无法出口反驳,只得道:“既然如此,此事容后再议!”

    “皇上圣明,臣等遵旨。”

    太子在新年第一次早朝提出自贬身份,许多人猜测肯定与百官贺节之事有关,太子以退为进。如今皇帝既然将此事拖到以后,必然也会不了了之,也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从冬至到现在,早朝已停半月之久,许多大事都急待处理,众人纷纷转向下一个议题。

    数天之后,皇帝突然下旨,圣旨中大力对太子褒奖,同意太子的请求,要求各人面对太子时不再自称微臣,只能以下官相称,而太子也不得称众臣为卿家,众臣接到圣旨,都是愕然半响,不过,此事已成定局,又是太子自己的提议,众人也无话可讲。

    这天后,杨勇也越发谦虚,尽量少与朝中重臣交往,交谈时,对所有官员都是直接称呼官职,刚开始,许多人在杨勇面前还手足无措,不知如何自称,时间一久,众人也渐渐习惯了在杨勇面前不再以微臣自称。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skbshge

第368章 开皇盛世仁寿三年() 
仁寿宫临芳殿内,呈现出一股压抑的气氛,所有宫女内侍屏息着呼吸,生怕发出一点声音,许多人脸上还有一股惶惶然的神色。

    今宫女太监惶惶然的是一个时辰前皇帝在临芳殿内突然摔倒昏迷,随行的太医正在进行抢救,只是现在皇帝还没有舒醒,谁也不知道皇帝的摔伤到底有多严重,能不能好转,毕竟皇帝已经年过花甲,若是皇帝一旦驾崩,他们这些人会不会被认为服侍皇帝不力而被殉葬。

    现在已是仁寿三年的夏天,去年皇后已经病逝,没有了皇后的管束,皇帝的后宫顿时象充气球一样膨胀起来,仅一年多时间就册封了二十多位年位貌美的妃子,虽然宣华夫人依然受皇帝宠爱,不过,另一位蔡姓贵女的宠爱也不在宣华夫人之下,半年时间就由才人升为容华夫人。

    由于后宫的增多,皇帝也明显倦于政事,仁寿三年初春,皇帝就将大部分政务推到太子手中,自己搬到了风景如画的仁寿宫,太子这些年不但格守本分,而且连东宫卫队也自请裁减了大半,让皇帝重新放心不少,再说仁寿宫离京城快马也不过一日路程,尚书右仆射,兵部尚书等人他都带在身边,皇帝据可以享受,又不必担心权力会受损。

    皇后死后,皇帝几乎过着夜夜笙歌的生活,这么一来,老房子着火,仅一年的时间,皇帝的身体就明显着跨了下来,以致和两位夫人提迷藏时体力不支摔倒在地,接着就昏迷了过去。

    此时杨坚穿着一身便衣,仰躺在一张软榻上,他额头上肿起了一个鸽蛋大小的包,一名身穿淡绯色官衣的中年人正在仔细的替杨坚检查身体,身上豆大的汗珠不停掉在地上,发出啪啪的响声。

    杨坚左右各坐着一名绝色丽人,脸上一片愁容,这两名丽人自然是如今最受宠的宣华与容华两人,宣华夫人自不必说,仍是前陈后主的胞妹,不但姿容美丽,而且身份高贵,皇帝差点因为她不容于皇后而禅位,而容华夫人的命运也和宣华夫人差不多,几乎一入宫就因为品性外貌出众而被封为才人,却因为皇后的善妒只能空守深宫,直到皇后去世,她才得到了皇帝真正的宠爱。

    “许奉御,皇上到底怎么样了?”等待半响,见皇帝还没有醒来,宣华夫人忍不住发问。

    许奉御是指当今的尚药典御许澄,一般的太医只有从七品,只有尚药典御为正五品,可以穿淡绯色的官衣,许澄的父亲许姡傲好剑沓蔚囊绞醮杂诟盖祝壳霸谔皆海梢运凳桥旁诘谝蝗恕

    听到宣华夫人的问话,许澄忍不住用衣袖擦了擦头上的汗珠,经过他半个多时辰仔细检查,皇帝除了额头上的红肿别无外伤,虽然皇帝是伤在脑袋中,只是额头并非要害之所,他已经问过皇帝跌倒的经过,皇帝只是腿脚无力,不支倒地,额头恰好撞到椅角才会有一个鸽子蛋大的青肿,排除了皇帝还有其他伤势的可能。

    只是皇帝迟迟不醒,却是另有原因,他刚才替皇帝检查身体时已看出皇帝其实是纵欲过度,身体太虚之故,只是这种原因却如何能对宣华,容华两位贵人开口,他斟酌了一下才开口道:“两位娘娘放心,皇上只是小伤,休息一夜,明天自会醒来。”

    宣华和容华两位夫人一听,都松了一口气,皇后虽然已去,只是她们却没有什么根基,若是皇帝撒手一走,等待她们青灯古佛算好的,弄不好就是一怀毒酒,更惨的是要活生生的殉葬。

    “多谢许奉御了,等皇上醒来,本宫一定告之皇上,让皇上对许奉御重赏。”宣华夫人毕竟出身皇家,又掌仁寿宫七八年,自然也会一些笼络人心的技巧。

    “娘娘言重了,这是下官份内之事。”许澄已是尚药典御,是太医署最高官员,升无可升,皇帝最多赏一些钱财,只是他身为太医署医术最好的太医,每次到各个王公大臣家走一趟,赏钱远比俸禄高,又怎会缺钱?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反而是平平安安过一生就好。

    “许奉御,既然皇上的伤没有什么大事,为什么要等到明天才醒?”这次问话的是容华夫人,她美丽的眼睛中满是担忧,让年过半百的许澄看得忍不住为之心痛

    这样美丽的女子只有一个都难得,何况是两人,许澄忍不住心中叹道:“皇上啊,难怪你会如此沉迷,只是难道你不知道色是刮骨钢刀?看来,老夫当尽快找机会造老回乡,否则哪天说不定就丢了性命。”

    许澄心中一边想,嘴中回道:“娘娘不用担心,皇上只得熟睡过去,若是明天皇上不醒来,尽管拿微臣治罪就是,还请两位娘娘恕罪,微臣该给皇上上药了。”

    宣华夫人轻拢了一下自己的秀发,露出一丝温柔之色:“许奉御尽管医治,本宫姐妹决不打扰许奉御医治便是。”

    许澄看得又是一愣,连忙低头:“那微臣斗胆了。”说完后连忙打开自己的医箱,许澄曾写过一部《备急单要方》的医书,里面收录了各种突发医疗的处治办法,对于伤药更是有研究,这次陪皇帝到仁寿宫来,自然备好了各种所需的常见药材,小心的取得自己密制的药膏替皇帝敷上,又向宣华,容华两位夫人说了一下注意事项,许澄便起身造退。

    一出皇帝的寝宫,许澄马上被人围了起来,数个声音急切的问道:“许奉御,皇上到底怎样了?”

    许澄团团的拱了拱手:“各位大人放心,皇上的伤没有什么大事,明天就会醒过来。”

    “那就好,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