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逆隋 >

第67部分

逆隋-第67部分

小说: 逆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子,大周新的不世英才。

    只是民间不免越传越玄,有说杨天二千人就杀败了突厥五万大军的,有说出败十万大军的,还有人传这次入侵的突厥人已全军覆没,京城的酒楼,茶馆每天都在谈论着杨天歼灭突厥人的事迹,真真假假,谁也不能辨,年轻人充满着对杨天的崇拜,连带着这些天长安的酒楼,茶馆也生意大好。

    大柱国元孝矩府内,元清儿正坐在花园,呆呆的看着远处的围墙,心中想像着杨天两次翻墙进入的情景,遗憾的两次她却没有看到,自从杨天率军出征后,元清儿就不免牵肠挂肚,尤其是久没有战报传到京城,虽然杏儿常安慰她没有战报是好事,那就表示姑爷没有和突厥人交战,平安无事。

    只是元清儿却不能释怀,万一杨天碰到突厥人怎么办?他的兵力远比突厥人少,若是被围了怎么办?只是她是一个足不出户的少女,纵然心中再急也是无用,只能每天催着杏儿出去打听有无杨天的消息,她父亲每天回朝,都要被缠上一阵,拐弯抹角的询问前线的战报。

    元孝矩开始不明白女儿的心事,对于女儿在他每天刚下朝就相迎大感欣慰,女儿总算没有白养,知道疼父亲,等到知道女儿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后,才感叹女大不中留。

    “普六茹勇,你现在到底怎样了?突厥人如此凶残,你千万不要和他们硬拼。”元清儿喃喃自语,恨不得杨天突然站在围墙上。

    “小姐,小姐,有姑爷的消息了。”杏儿飞奔着跑进了花园。

    元清儿腾的站了起来,顾不得杏儿姑爷,姑爷的叫:“杏儿,快说,是不是好消息?”

    杏儿喘了一口气:“当然是好消息,好的不能再好的好消息。”又俏皮的吐了一下舌头:“小姐,我说了,赏什么给我?”

    元清儿扬起手:“死丫头,三天不打你就上房揭瓦,还敢跟我讨价还价,再不说,瞧我不拧下你的舌头。”

    杏儿忙将吐着的小香舌收起,将自己的嘴捂住,嗡声嗡气的道:“小姐,你要拧下我的舌头,那我想说也没得说了。”

    元清儿急了,象杏儿扑了过去,伸手拧向杏儿的小嘴,杏儿连忙逃开:“唉哟,小姐,我不敢了,这就说还不行吗?”

    见杏儿逃开,元清儿恨恨的道:“死丫头,那还不快说。”

    杏儿知道适可而止,否则元清儿真个生气可没她好果子吃,连忙道:“小姐,外面都在盛传姑爷带着二千人,越过被突厥人占领的平高郡,与突厥数万大军交战在一起,结果把突厥人杀得血流成河,现在突厥人已经逃到边境去了。”

    元清儿听到杨天与突厥数万大军交战时,吓得啊了一声,心都快要跳出来,听杏儿说完,才松了一口气:“死丫头,不先说完,差点吓死我了。”

    杏儿白了自家小姐一眼,天地良心,自己可是一口气说完,中间连停顿一下都没有,没想到自己还落得埋怨。

    停了一下,元清儿又急忙问道:“那他怎样了,有没有受伤?”

    “他?”杏儿故作不解:“小姐,哪个他啊?”

    “死丫头,又皮痒了不是。”

    杏儿见小姐又要张牙舞爪的过来拧她,连忙道:“小姐,这个我真的不知道,街上只是在传姑爷大败突厥,突厥人不但退走了,而且还死了好几万,至于其他的,恐怕要等老爷回来再说了。”

    元清儿顿时坐卧不安,在园中走来走去,喃喃自语道:“他真傻,怎么能冒险和突厥几万大军做战,难道不知别人会担心吗?若是受伤了怎么办?”

    “不行,杏儿,你不是说大街上有很多人在议论吗,咱们也出府去听听?”

    杏儿摇头:“小姐,街头那些人都是以讹传讹,反正姑爷是打了大胜仗没错,你要等准确的消息,还是要等老爷下朝。”

    “那你到门外去看看老爷有没有下朝?”

    杏儿顿时哭笑不得:“小姐,现在巳时还未过,老爷至少要到申时才会回来。”

    元清儿哦了一声,抬天看了看天色,太阳还未过中天,只得打消了让杏儿到门外察看的念头,只是接下来杏儿还是不停的被元清儿差出去打听街上有没有更确切的消息。

    对于杨天的大胜,不但长安老百姓听得象是神话,对突厥人打过交道的大臣们也感觉像神话,只得杨天的奏章不可能作假,否则朝庭一查就清楚,尤其那五千匹突厥良马很快就要进京,如果造假,哪来的五千匹良马,许多人忍不住嘀咕,莫非突厥人并非想像中那么可怕。

    杨坚对这个儿子越来越满意,从杨天请求出征时起,杨坚就有一种预感,自己这个儿子恐怕会一飞冲天,才答应让杨天的要求,只是没想到杨天竟然做得比他想像中还要好,不过,杨天立下如此大功,却未免和自己韬光养晦的策略不符。让杨坚有点头痛。

    周宣帝得到杨天大胜的捷报也是大为高兴,他昨晚难得的连读了数遍,不停的叫好,今天破天荒的主动从后宫走了出来,召集大臣商量对杨天封赏之事,在他看来,杨天是他的小舅子,十四岁就取得如此大的功劳,这也是他慧眼识才。

    朝会一开始,周宣帝就让郑译宣读杨天的奏章,这份奏章虽然是昨晚收到的,但在周宣帝看过之前,早有许多大臣先行看过,所以大家丝毫没有感到意外。

    “各位爱卿,普六茹勇小小年纪立下如此大功,该如何赏赐为好?”

    深知皇帝心意的郑译马上道:“禀天尊,普六茹勇当重赏,大大重赏。”

    宇文赟激动起来:“不错,那就封普六茹勇博平郡公,加柱国大将军,如何?”

    众臣愕然,郡公也就罢了,反正是虚衔,可是十四岁就加柱国大将军,那也太快了,只是许多大臣看到宇文赟难得高兴,又与杨坚交好的面上,不便反对,可是要让他们赞同,总觉得太荒诞,谁也不愿开口,一时之间竟然冷了场。

    宇文赟顿时不悦:“诸位爱卿,普六茹勇仅二千人就立下如此功郧,难道不该封赏,别以为本天尊不知道,当初若让你们带兵,一个个定然推三阻四,如今看别人立下功郧就成了哑吧。”

    柱国大将军可领两府兵力,尉迟顺怎么也不愿意普六茹家的实力又增强,硬着头皮道:“禀天尊,普六茹勇少年英才,只是年龄还小,以后必定会立下更多功郧,实不宜现在就以柱国大将军托之,臣听说普六茹勇已和元宝矩之女订亲,不如多赏金银财物,封宝矩之女诰命,让他们风光成亲。”

    尉迟顺的话语说得明白,现在就封杨天为柱国大将军,以后再立功就不好封了,宇文赟顿时迟疑起来。

    杨坚走了出来:“禀天尊,臣有话。”

    “爱卿若有什么要求尽管讲,只要合理,本天尊一定答应。”

    众臣都羡慕的看着杨坚,心想普六茹坚已是大前疑,女儿是天元大皇后,儿子又如此英武,随国公府恐怕要一代比一代兴旺,中大夫颜之仪却紧皱眉头,外戚势力如此之大,恐怕不是什么好事,不过,颜之仪也是皇帝东宫旧人,向来被皇帝视为心腹,知道皇帝所扰的是那些皇叔,才会拼命加强外戚势力,立五名皇后,倒也不是完全胡闹。

    杨坚道:“尉迟柱国所说在理,犬子年龄还小,不宜多封赏,臣家中近日颇为节据,天尊只需多给财物,臣感激不尽。”

    众臣都露出一丝微笑,谁也不会认为随国公家真会缺财物,显然这是行韬晦之计,普六茹坚不愿自己儿子太过锋芒毕露。

    “这……”周宣帝有点不好意思,刚刚自己说过要封普六茹勇为柱国大将军,转眼又推翻,只是尉迟顺的话也不无道理,周宣帝还是决定顺水推舟:“即如此,封普六茹勇为博平郡公,赏绢五千匹,钱万贯,其余有功将士,等博平郡公回京后再封赏。”

    “谢万岁。”

    封赏完杨天,周宣帝兴致勃勃的道:“各位爱卿,既然突厥人已败走,那先前准备的财物和亲事是不是可以免了?”

    几名老臣大急,大周和突厥人交往频繁,对于突厥的汗位之争也有所了解,虽然这次将突厥人打败,但损失数万人对于突厥人远没有伤筋动骨,沙钵略只所以主动退让,是怕损失太大无法回草原交待,只是大周一旦反悔,就等于将沙钵略逼到绝路,不得不对大周全军进攻。

    上柱国于翼连忙站了出来:“禀天尊,国不可无信,既然与突厥人签订了合约,我朝当遵守才是,请天尊三思。”

    许多大臣也一同道:“请天尊三思。”

    于翼是从西魏时来的老臣,曾经和本朝太祖都平起平坐,宇文赟只是心血来潮,突厥人要的财物并没有放在心上,见于翼和众臣反对,不再坚持:“好了,好了,即如此,就按前约给突厥人交付,让他们尽快返回草原去。”

    “天尊英明。”

    周宣帝随即又处理了几件政事,掂记着后宫的美人,在龙椅上顿时坐不住,迫不及待的宣布散朝,重新回到后宫。

    下了朝,郑译,刘昉等人纷纷向杨坚道贺,杨坚一一还礼,下大夫高颎等众人都离开却悄声道:“随公,令公子锋芒太露,恐非好事。”

    杨坚点头:“本公也没想到犬子会如此一鸣惊人,所以才推掉皇上的封赏。”

    高颎摇了摇头:“没用,令公子才智已露,恐怕会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

    杨坚一惊:“独孤公,你莫非有什么对犬子不利的消息。”

    独孤是高颎赐姓,高家父子与独孤信极为亲密,独孤信曾认高颎为子侄,常呼之为独孤颎。杨坚如此称呼高颖,就是要拉近双方的距离。

    高颎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赵王马上就要进京了。”告辞而去。

    望着高颎离去的背影,杨坚咀嚼着他话里的意思,赵王,杨坚当然不会忘记,将赵王之女嫁给突厥人还是他的主意,没想到却引得这个赵王借机进京。当初真得所料未及啊。

    skbshge

第140章 赵王进京() 
长安城外数十里杨天所购置的山庄内,数十名少年正在嚷嚷的读书,这些少年正是当初没有选上亲兵的学员,对于他们,杨天已经要求他们侧重学文,日后好掌管一县一郡。甚至从外面请了好几个因犯错被贬的官员,亲自教授他们如何处理政事。

    离他们读书百步外的一个小院子,一个身穿天蓝色衣服的少女正在练剑,剑光闪烁间,少女婀娜多姿的身影时隐时现,美人剑舞,足可以让人目眩神迷。

    可惜院子里却只有一个观众,这个观众是一个只有十二三岁的少女,她坐在院子的台阶上无聊的看着远方,院中少女练剑的身姿引不起她半点注意,白玉般的脸蛋上布满了情思。

    舞剑少女清喝一声,满院的剑光顿时敛去,见到台阶上少女发呆的样子,笑道:“媚儿,你又在想你的公子了。”

    云媚儿毫不避讳,点了点头:“公子已经出征一个多月了,也不知他过得好不好?高姐姐,你说公子会不会有危险?”

    其实此时杨天大胜突厥人的消息已经轰传了数天,只是杨天为了保秘,严格规格了山庄人员的出入,作为总管的李天正严格执行了杨天的命令,基本上不放人出庄,所需的各种物质山庄又自己有出产,没有长孙晟和杨天两人出入,山庄的消息非常闭塞,根本得不到外界的消息。

    高兰轻笑起来,望着元媚儿绝美的小脸,才十二岁就显露出倾城倾国之姿,不由对杨天忌妒起来:“媚儿,那小子有什么好,他只是把你当成丫头罢了,你整天掂记他干什么?”

    云媚儿认真的道:“我本来就是公子的丫头,应当随在公子身边才对,唉,只是公子说什么也不肯带我到军中。”

    带她到军中,亏她想得出来,高兰不用想就知道如果杨天真敢把云媚儿带到军中,不知会引起多大振动:“傻丫头,你若到军中,以你的美貌,恐怕那些军士非得为你打架不可。”

    云媚儿摸着自己的小脸:“高姐姐,我真的很美吗?”

    云定兴以前尚在军械库工作时,家中的条件还比较富裕,只得云定兴贪污事发后,不但丢了官,以前积累下来的钱财也全部用来上下打点,虽然最后放了出来,却已是一贫如洗,不得不卖掉房子搬到贫民窟去居住,云媚儿根本没有钱和时间穿着打扮,也没有人在意她是否美貌。

    到了山庄后,云媚儿的生活虽然比父亲做官时还要好,只是山庄几乎封闭,云媚儿除了杨天和那些学员外,很少见到外人,杨天始终拿她当成小丫头看待,而那些学员因她是杨天身边亲近之人,也连带着尊敬起来,根本不敢说她是不是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