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抗战之泣血残阳 >

第152部分

抗战之泣血残阳-第152部分

小说: 抗战之泣血残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营陷入了苦战。。。。。。

    鬼子漫无目标的迫击炮炮弹不断在十六团增援部队的身旁爆炸,听着炮声和机枪射击声音的何建业心急如焚;

    “吴兵,命令迫击炮摧毁鬼子的机枪阵地,跟鬼子的迫击炮对轰!不然我们的伤亡太大了!”何建业吼道,

    “不行啊!团长,没有视线,看不见鬼子的阵地啊!”吴兵急的摇头,

    “再前进30米,过了前面的土丘就可以看见了;炮兵营的弟兄们跟我上啊!”吴兵吼道,

    今天就是给迫击炮上刺刀也要灭了阵地上的鬼子,跑的气踹嘘嘘的迫击炮小组的弟兄咬着牙继续朝着土丘奔跑。。。。。。

第二百零一章 血拼106师团之惨胜() 
?    

    106师团师团部,一直等待第九战区的重炮团停止炮击都没能找到具体位置的野炮联队自然无法发起反击,倒霉的联队长被暴怒的松浦淳六郎中将打成了猪头;

    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在黑夜里穿的很远,鬼子的师团部每人敢发出动静,在帐篷外面的松浦淳六郎中将居然能模糊的听到远远传来的枪声,心中焦急的松浦淳六郎一直在等待前方的阵地传来消息;睡不着的当然不只是松浦淳六郎中将,第九战区的司令长官薛岳也在司令部等待结果,今天晚上反击行动的效果决定了明天的兵力调整和后续的作战计划,让薛岳不得不慎重,战场如棋盘,子已经落下了,就等待结果吧。。。。。。

    南昌铺的废墟间,手榴弹在不断的爆炸,完全陷入混战的日军机枪火力点不断的暴露,不断的被廉价的手榴弹炸成零件,战斗到凌晨3点,阵地上全是刺刀入体的噗噗声和大刀在夜空中的呼啸声,怒吼和惨嚎一直在持续,攻击的155师和日军145联队第一大队的鬼子都在痛苦中挣扎和坚持,就看谁首先承受不住伤亡而退出决逐;可惜的是中国人的坚韧和鬼子的武士道都是越挫越勇的支撑。。。。。。

    “鬼子的机枪阵地,开炮!”凤凰咀阵地上,吴兵在大声的下达命令,

    “咚、咚、咚。。。。。。”

    凭借鬼子机枪的枪口焰,锁定位置的十六团迫击炮在急速开火,

    “轰、轰、轰。。。。。。”一连串的爆炸之后,鬼子的机枪阵地被迫击炮炮弹摧毁,极据开火的迫击炮暴露了自己的位置,

    “转移,都快点!”吴兵着急的喊道,鬼子的炮击炮也不是吃素的,连续两轮的炮击让鬼子轻易的发现了十六团迫击炮的阵地,

    “杀死给给!”

    “咚咚咚。。。。。。”

    “轰轰轰。。。。。。”鬼子的迫击炮炮弹不断的在炮击炮小组的阵地上爆炸,已经用最快速度转移的吴兵还是没能完全逃脱,五门炮击炮和超过二十多个炮兵在鬼子的炮击中惨嚎着阵亡。。。。。。

    “冲!”炮击炮已经摧毁了鬼子的机枪阵地,何建业大吼着冲锋,

    “上!”杨小石和曾大就在何建业的周围,其余的弟兄在班排长的带领下,快速的通过最后的50米,不断的涌入战场。。。。。。

    “停下!”吴兵看着后面的弟兄被鬼子的炮火轰成了渣,急的嘴角直抽抽!

    “不跑了,立即反击!打掉鬼子的迫击炮!全速开火!现在是拼速度的时候到了!”吴兵立即命令道,

    侧向移动了50多米距离的炮兵弟兄迅速的开始架设迫击炮,还好迫击炮的阵地好构筑,在鬼子的炮火不断在周围爆炸的情况下还能保持稳定的战术动作,不得不说黄武军的训练很有效果。。。。。。

    “准备完毕!”一连长报告道,

    “开火!不用节省炮弹。打完炮弹就该我们上去刺刀见红了!”吴兵吼道,

    “咚咚咚。。。。。。”

    在15发/分的恐怖射速之下,普天盖地的迫击炮朝着鬼子的迫击炮阵地呼啸而去,从开始炮击到结束,不到两分钟就打光了所有的炮弹,吴兵也不管阵地上的迫击炮了,大吼一声,

    “上!”拔出腰间的盒子炮就朝着混战的阵地冲去,

    “杀鬼子啊!”其余的炮兵红着眼睛,有步枪的端着上好了刺刀的步枪,没有步枪的拿着挖掘阵地的锄头和铲子,跟着吴兵的步伐,怒吼着冲锋。。。。。。

    而鬼子的迫击炮阵地上,正在反击的迫击炮阵地倒了血霉,上百发60mm和82mm口径的迫击炮炮弹在阵地上不断的爆炸,最后引爆了阵地上的迫击炮,在轰隆的巨响中,阵地被爆炸的威力全部席卷,空中飘荡着鬼子的残肢断臂,迫击炮的零件随着爆炸的气浪向四周乱飞,幸好迫击炮阵地离着白刃拼刺的战场有点距离,否则双方拼刺的步兵都将伤亡惨重。。。。。。

    第九战区长官司令部,薛岳已经喝了几壶水了,一直在踱步,每隔半个小时必然会询问有没有战报;

    “有第三师和155师的战况通报没有?情况怎么样了?”薛岳放下水缸,问着参谋;

    “十分钟前刚去电问过,还在激战之中!”参谋报告道,

    “都快到四点了?怎么还在激战?”薛岳感觉到情况不对劲,

    “具体情况不清楚;得等待第八军和第64军的报告!”参谋无奈的说道,

    “盯紧点,一有情况立即报告!”薛岳表情相当严肃,今天晚上出击的部队可是第九战区的精锐了,一旦在反击中伤亡惨重的话,恐怕对后续的作战计划就有严重的影响;

    “都快点,打扫战场,我们的弟兄一个不拉的给我找全乎了;鬼子都他妈给我补刀!”南昌铺阵地上,陈公侠气喘嘘嘘的吼道,

    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155师收复南昌铺,守卫南昌铺的145联队第二大队的鬼子大部被歼灭,一小部分鬼子趁着黑夜逃回了联队部;

    “师长,通讯兵上来了;你看怎么给军部报战果?”参谋拎着一口滴血的大刀问道,

    “通报军部,日军一个大队被我师在突击中击溃,击毙鬼子800余人,少部分趁夜逃跑,我155师伤亡1000余人;另:南昌铺阵地成为一片废墟,短时间内无法构筑战壕和防炮工事,只要天一亮鬼子的坦克、飞机、重炮一个攻击,多少人都的死光;如何决定请军部速做决定!”陈公侠说道,

    “是,我立即发电去军部!”参谋跑着离开了;

    “噗。。。。。。”一个鬼子的头被一个弟兄手上的大砍刀劈断了脖子,冒出的血水一下冲上了天空;

    “杀啊!”鬼子越来越少,以生力军加入战场的警卫连和侦察连砍瓜切菜般的攻击中一切视线中的鬼子。。。。。。

    凌晨5点,整个凤凰咀突然变得安静,解决对手的弟兄四处寻找,发现视线中已经没有鬼子的踪迹了。。。。。。

    “团长,团长;鬼子没了。弟兄们正收拢弟兄,给鬼子补刀呢。”兴冲冲的杨小石找到何建业说道,

    “收拢我们的弟兄,一个不拉的带回去;”何建业皱着眉头说道;

    “啊!不守吗?”杨小石问道,

    “你看看这里,全是浮土,怎么守?退回去!”何建业直接命令道,

    “抬上自个的弟兄,回去了!”杨小石吼道,

    “团长,伤亡的比活着的多,没法弄啊!”曾大报告道,

    “那也得带回去!先抬伤兵,战死的弟兄先收拢到一起,回去叫一营来抬!走!”何建业咬着牙吼道,

    “团长,师部已经催问了几次战况了;怎么报?”一回到团部,冷崎就催着问,

    “伤亡800余人,三营已经残了;鬼子一个大队全部阵亡,我们的迫击炮损毁过半,炮弹全都没了。”何建业坐在椅子上说道,

    “啊!你这手怎么啦?”冷崎拿起何建业的左手说道,

    何建业左手正往地上滴着血珠,脸色惨白。。。。。。

    “没事,就是鬼子的刺刀拉了一个口子。”何建业摆摆手,

    “来人,给团长包扎伤口。”冷崎吼道,

    “我去给师部汇报战况!”冷崎走到电话旁边,拿起电话开始摇动。

第二百零二章 难民() 
?    

    何建业在凤凰咀一线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在江西清江的何复初也不好受,自从淞沪开战以来,本着人道主义和二弟的交待,一直在接济路过的难民,随着中国沦陷的区域越来越多,逃亡武汉的难民越来越多,很多从九江、湖口等等附近沦陷区过来的难民到达南昌一线再也不走了,很多难民就在此留下了,从事着何家安排的活计,靠着一个壮劳力的收入艰难的养活一个家庭。

    “老爷,不好了;人越来越多了啊!我们的粥蓬开不下去了啊!”林老二跑到何复初的面前说道,

    “什么情况?只是接济这些人一顿稀粥,没那么艰难吧!再说我们海上的粮食不是快到了吗?”何复初说道,

    “是!当初你虽然骗二少爷说是从滇缅公路进口的粮食,可是从广州过来的火车车皮越来越难搞到,粮食到了广州恐怕也很难运过来了。”林老二担忧的说道,

    “我们的存粮还有多少?”何复初问道,

    “葛岭还有几百吨,可是按照难民的这个聚集速度,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关键是难民现在在我们的粥蓬附近不走了啊!他们纷纷要求用工作换取粮食,可是我们没那么多事情让几十万的难民做啊!再说粮食也不够啊!”林老二说道,

    “我们的工厂和矿区还有人力缺口不?特别是矿区,人员够两班倒没?”何复初问道,

    “老爷,那那都人员爆满啊!自从淞沪开战以来,你知道我们现在养了多少人吗?足足20万啊!”林老二摊着手说道,

    “没这么多吧!给我们干活的最多不到7万人吧!”何复初惊讶的问道,

    “是啊!可是这些人有老婆、有小孩、还有很多人有老人;这都是靠我们的工钱养活啊!现在的粮食越来越贵,这个月的工钱那些人都不要了,就一个要求啊!就是能养活他们的亲人就好。这我还没来得及说呢。”林老二说道,

    “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尽量帮就尽量帮吧!二弟送回来的那些伤残老兵可别给我懈怠了啊!那都是战场上给二弟挡子弹的胞泽弟兄,饿着我们自己都别饿着他们。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何复初强调道,

    “这你放心,家里所有的老人都知道这些人怎么来的,没人敢瞧不起;可是那些老兵不消停啊!本来让他们练民兵只是让他们有事情可以做,不至于干傻事,可是老爷啊!这帮老兵是真把这当工作了啊!散步在各个矿区和工厂的壮丁,白天干活,每天早上和晚上跟着他们训练,每天四个小时,雷打不动,谁要敢龇牙,立即就是一顿臭骂啊!那些壮丁们也不敢不服从,都是逃难过来的,知道在这个乱世,离开了何家不仅自己的饿肚子,他们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根本活不下去,所以所有的人都非常努力。”林老二一口气说道,

    “都有多少人了?”何复初问道,

    “老爷,什么多少人?”林老二疑惑的问道,

    “接受训练的那些壮丁。”何复初说道,

    “哦,可以自由行动,能训练壮丁的老兵一共回来了近1200人,他们每人差不多训练了100人左右,现在我们矿区和工厂的壮丁基本都训练的差不多了。差不多快10万人了。”林老二说道,

    “嗯,粥蓬继续开;粮食不够从葛岭先调!明天,你准备一下,我去南昌看看情况去。”何复初说道,

    “好的,老爷!”林老二退出了书房,

    何复初扶着额头躺在书房的椅子上,自从淞沪抗战以来,每一天最多就睡5个小时,困了累了就在车上打一盹,这么长时间下来,何复初头上的白头发明显比黑头发多;何府的产业也逐渐转向了亏本经营,钱没赚上,还把美国公司赚的钱亏了进去,眼见这难民越来越多,政府的救济力度和组织疏散人力不足,导致大批难民倒在了迁徙途中;在这场迁徙的战争中,清江何家的名声也随着难民的口口相传在迁徙的人群中传开。。。。。。

    德安到南昌的山路间,一群从山东、江苏、安徽千里迢迢逃难的的人群在山路里面艰难的跋涉,里面有老人、孩子和孕妇,大部人已经衣衫褴褛、面黄肌瘦,青壮年艰难的背负着全家的仅存的财产,照顾着老人和小孩,在这场迁徙的战争中,已经没有亲疏之别;相互帮助着艰难的前行。。。。。。

    “妈,你再坚持坚持啊!俺们从山东那大老远的地方都过来了;眼看到地方了啊!去了南昌,有何大善人的接济,我们肯定可以熬过去的。”一个魁梧的山东大汉哭着看着已经气若游丝的老母亲,

    “儿子,没、没用了;照顾好大孙子。”这个年龄并不是很大的妇女咽下了气,穿越了上千公里的路程,一路上到处躲避鬼子、汉奸、土匪的围堵,终于在这最后的不到100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