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支点 >

第202部分

支点-第202部分

小说: 支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路军运动歼敌的部署,与日军展开了浴血奋战。

    谢昌云先是收到了毛泽东的电告,紧接着又接到了军令部的战情通报。他虽然知道八路军等部最终将粉碎日军的围攻,但也不能坐视不理。

    在考虑了可能采取的手段之后,谢昌云就给毛泽东和朱德分别发了电报,询问需不需要帮助,并附上了自己初步的方案。

    谢昌云的方案有三点:

    1、他出面说通卫立煌,下令三十八军对运城日军展开攻击,同时以一部向垣曲方向佯动;

    2、四战区空运三百名左右特战部队至洛阳,渡黄河进入晋东南协助八路军作战;

    3、派遣联络小组赴晋东南,以西安为基地为八路军空投补给。

    谢昌云特意注明,以上三项可同时进行。

    毛泽东很快给谢昌云回了电报,婉谢了他的好意。

    在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征抗日之前,以及太原战役、华北敌后作战中,从谢昌云手术先后获得了足以装备数万人的武器弹药,而且二战区也给补充了许多,就算几百发子弹和十颗手榴弹消灭一个日军,也足以让数万日军回老家去了。

    所以不管这些武器弹药的使用效果如何,毛泽东和朱德短期内是不好再向谢昌云张口了。

    另外晋东南战场非八路军一家作战,目前二战区部队尚能积极配合,而调动三十八军必然要削弱河防力量,万一吕梁地区日军趁势发起渡河作战,就可直接威胁到陕北。

    因此毛泽东不得不在轻重之间进行选择。

    但总的说来,还是毛泽东和朱德对扭转晋东南的形势有积极的估计。

    既然毛泽东已决定,那自己再执意坚持就显得过头了。

    于是谢昌云便放弃了其他打算,只是派飞机运了一批药品到西安,让孙蔚如将其中一半设法转给晋东南八路军总部或一二九师。

第二三七章苏日又交战() 
晋东南的还在酣战,东北的‘满蒙边境’(暂且这样称呼)又响起了枪声。

    不过这次对阵的主角是以苏联为主的苏蒙军队、和以日本关东军为主的日满军队。

    五月上旬在诺门坎地区开始的小规模冲突,甚至连伪满洲国和日本的报纸的报道也不很清晰,这类边境事件时有发生,因此除了谢昌云之外谁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

    而到了五月中旬,当冲突规模扩大之后,蒋介石等不由兴奋起来了!

    去年的张鼓峰事件曾造成了日军暂缓对华中的进攻,并减少了在华北的军事行动。

    这次呢

    众说纷纭之下,蒋介石便让侍从室一个电话找到了正在赣州的谢昌云,要他即刻赶到重庆来。

    上个月才从重庆回来,而且谢昌云正忙着抱外甥女(虽然基本没有他抱的机会)呢!

    所以谢昌云以身体不适为由,在电话里请林蔚转呈委员长,自己能否缓行几天?

    可仅过了半个多小时,宋美龄又亲自打来了电话,根本就没有问谢昌云的身体状况,而是直接让他代为问候谢昌敏,并祝贺他当了舅舅,还说她这里预备了一些礼物,希望谢昌云能赶紧来取。

    “这才两三天的事,怎么这么快就传到宋美龄那里了?”

    没办法,别人已经知道了原因,而且连台阶都给搭好了,自己也不能不识时务。

    于是谢昌云便自我解嘲道:“其实我之前的不舒服主要是被气的。我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白胖胖的外甥女,可竟然都把贺喜电话打到了李一权那里,完全忽视了我这个舅舅的存在。夫人这个电话一来,我的病就算好了!谢谢夫人挂心!”

    谢昌云这里话还没说完,电话那头宋美龄已经笑得几乎喘不过气了来!

    听到儿子奉命要马上前往重庆,谢茂学虽然对蒋介石一直不太好感,但也知道儿子去肯定是商议抗战大事,于是就催促谢昌云赶紧启程。

    谢昌云答应了父亲后,又把李一权拉到了一边。

    “姐夫,这次新一军只是补充一些新兵和军校生,没有其他大的调整,你就安心在家住些天,等胖妞满月之后你再回去都可以。”

    李一权道:“我住不了那么长时间,昌敏有这么多人照顾,她生孩子的时候我能在她身边就心满意足了,过几天我就走,等孩子过满月的时候再赶回来。”

    四战区一架中型运输机每隔三天往返长沙、赣州、韶关间一趟,李一权回来十分方便。

    谢昌云道:“我的意思到了,怎么定你和我姐商量。不过走之前你得把我外甥女的名字赶紧给定下来,不要让我总是‘胖妞、胖妞’的喊。”

    李一权苦笑道:“那是你自己要这么叫,又没有人强迫你。爸给想的萱、妍、婷,我和昌敏一直都定不下来用哪一个,你不帮参谋参谋?”

    谢昌云道:“爸想的那些个个都是引经据典,深奥无比,我可不想动那个脑筋来比较。要依我的意见就来点现代的,毛主席长征那首诗里有一句‘五岭逶迤腾细浪’,这个五岭指的就是湘粤赣边的南岭,你在这一代打过仗,我姐在这里打过游击,包括我这个舅舅也跟此地有不解之缘,想当年我和廖总司令就是在这里认识的。所以胖妞的名字用一个‘岭’字最为恰当,出处也有,纪念意义也有。不过配你这个姓叫起来有点咬口,要么前后加字,要么不如把胖妞改成我们家的姓算了!”

    “不行!改姓可不行!”

    李一权当即拒绝,但稍一缓气又道:“不过你这个‘岭’字倒是想绝了!不但有出处、有意义,而且还大气。我喜欢!昌云,要不你抓紧跟爸说一下?”

    李一权试图拿小舅子当枪使。

    谢昌云道:“姐夫,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不过我话说在前面,这个‘岭‘字你们要是不用,以后我儿子肯定要用,到时候你和我姐别嫉妒就行!”

    “你儿子?你还是先把媳妇定下来再说吧!一个堂堂上将,战区代理司令长官,单独和两个姑娘住在一起,说起来让人感觉很很不正常!”

    李一权很看不惯小舅子的风流倜傥,想让他在这方面早一些稳定下来。

    原想谢昌云会反驳几句,可却见他掰了几下指头,然后莫名其妙的说了一句“呀!忙忘了,没剩多长时间了!”

    于是,谢昌云一面让王秋去通知随行人员和下午三点出发,一面把父母请到了另一间屋子里坐下。

    “爸、妈,儿子有一件事要向你们汇报。我想在七月份或者八月份和欣怡姐订婚,希望爸妈能够批准!”谢昌云出口说出了一件对谢家来说是惊天的大事。

    “啊?”谢茂学夫妇都愣住了!

    不是不想让儿子订婚,也不是不同意何欣怡当儿媳妇。而是事情来得突然,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

    “昌云,是不是欣怡有了?”这是谢刘氏第一个能想到的原因。

    谢茂学浑身一颤,身体立刻向前倾斜了一些。

    谢昌云不由脸一红,“妈,你想到哪里去了?我可没打算奉子成亲。”

    听了儿子的回答,谢茂学不置可否,谢刘氏却是一脸的失望。

    谢昌云又赶紧接着道:“爸、妈,我和欣怡姐的感情你们也看得出来。我不想过早结婚,但欣怡姐比我大三岁,不早些把她的名分定下来我于心不忍。另外我现在的官职摆在这里,如果连个未婚妻都没有,会给人造成很多想法,说不定还会生出什么意外。所以我想用订婚但暂时不结婚的方式来处理这件事。之所以要选在七八月份,是因为我们希望订婚时雅君能在场。要是错过她放假的这段时间,就得等到年底或明年初了。”

    谢刘氏瞪了一眼儿子道:“这么大的事,何先生他们在这里过年的时候你怎么不说,现在隔着那么远,让我们怎么去向他们提亲?”

    话里的意思是同意了,但又担心起了有失规矩礼仪。

    谢茂学也道:“虽说我们不反对自由婚恋,欣怡这孩子也很不错,大家富贵出身,但对我们却是服侍周到。可你是谢家长子,这事我们不知道也罢了,但把事情放到了我们面前,那还是要尽量做的周全一些。定亲先放在后面,这个提亲是免不掉的,其他方面倒不必过于讲究。”

    谢昌云愣了愣,“还要提亲?爸,那要不然您跟我到重庆去一趟,或者是请我干爸干妈来一趟,你们当面说说。”

    谢茂学道:“定亲要有媒证,倒不必我们两家直接相商。我可书帖一封,由有尊望的人代为转交说合,何先生其后回帖一封即可。”

    作为受人尊重的当地名学,谢茂学为人操办这类转帖送聘的事很有经验。

    谢昌云原想着两头一说,这边方面同意,那边何其轩夫妇点头,到时候办个简单仪式就算成了,谁知到了父母这里还有这么多繁缛。

    不过基本的事都定了,也不能再在小节上违拗父母的意愿。

    “那就请张静江先生做媒证怎么样?他是欣怡的堂舅。”谢昌云想到了一个人。

    谢茂学点头道:“要说恭请一位学界尊者最为恰当。但平常毫无来往,现在相求未免唐突。静江先生现在身无官职,也可算做理想之人。我这就去修书写帖。”

    “云伢子,要订婚的事你和欣怡说好没有?”谢刘氏突然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她虽在礼仪上有些守旧,但也反对完全的大男子主义,更不愿意让儿媳妇还没过门就受到委屈。

    “妈,这是我和欣怡姐商量好的!”

    这件事何欣怡虽然算是答应过了,但要正式进入操办程序却是谢昌云刚刚想到的,根本就没有来得及与何欣怡商量。不过想来多说几句好话就哄过去了,于是不敢犹豫,当即就一口咬定。

    可谢刘氏却不太相信儿子的话。虽然从儿子脸上看不出什么,但从何欣怡的表情上女孩子家到了这个关节上,哪有面相上依旧如常、不带几分扭捏的呢?

    但这事情没办法开口去问何欣怡,谢刘氏只得认了儿子的说词。

    谢昌云窜到姐姐那里,把胖妞的小脸捏了几把,然后一拍屁股坐飞机走了。可他一时心血来潮留下的那个“岭”字,却让谢茂学、李一权和谢昌敏为之很伤了一番脑筋。

    饱读诗书的谢茂学不得不承认,儿子想的这个字确实比他煞费苦心想的那几个意境高多了,让人难以放却!

    一直商议到了晚饭之后,才公推了一个“遥”字出来。

    李遥岭,暗合山岭遥遥以及遥望五岭之意。

    晚上七点半多一点,谢昌云来到了曾家岩官邸。

    宋美龄在楼前亲自迎接了谢昌云并把他领进客厅,并让侍卫送进来了一壶凉茶。

    “昌云,凉茶是专门给你装备的。现在天热了,你先喝茶,晚一点再给你送咖啡来。”宋美龄端起十分精致的瓷茶壶为谢昌云斟了大半杯。

    谢昌云毫不客气的端起茶杯一饮而尽后才道:“谢谢夫人!”

    宋美龄笑着问道:“你品出来是什么茶没有?”

    谢昌云一愣,轻轻眨巴了几下嘴,“好像是龙井?”

    宋美龄又给谢昌云斟了一杯茶,“还算是回答对了,这是今年的新龙井。我看要是不问你,你把这一壶茶喝完了也不会想知道喝的是什么。”

    谢昌云不好意思的道:“大口喝茶习惯了,下次一定注意先品后饮。”

    宋美龄开心的道:“算了,我还是喜欢你这个样子。”

    正说到这,就有人开门送进来了一个卷宗袋。

    宋美龄马上起身道:“昌云,你先看,等会儿委员长再和你谈。”

    又过了十几分钟,估计谢昌云已经把关于“满蒙边境“的最新情报看完了,蒋介石便从办公室渡步来到客厅。

    “昌云,资料你都看了,我今天和苏联大使也谈了,他表示苏联政府希望满蒙边境的局势得到控制,因此引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你怎么看这件事,会不会导致国际和我们抗战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谢昌云道:“从地理以及苏日在远东的表面军事部署情况来看,日本有全面进攻的条件,而苏联只有局部反击的能力。这实际上也代表着双方的战略重点不同,也就是说日本有北进的准备,而苏联的重点仍是在欧洲,在远东地区总体是以防御为主,苏联大使阐明的态度应该是代表了苏联政府的基本立场。所以只要日本不全力投入,苏日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应该不存在,对我们抗战和国际局势的牵动也非常有限。”

    “如此说来我们不能寄以太多希望?”蒋介石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根据我对最后结局的推断,借此根本扭转抗战局面是不可能的,但并不能说对我们就一点帮助也没有。”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